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判例制度

司法判例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1-14 09:19:25

Ⅰ 判例制度是什麼

判例制度,就是選擇典型的案例判決作為判例,為法官審理案件提供借鑒和指導,對於類似事實的案件,在適用法律以及裁量幅度上都可參照相關判例進行判決。在英美法系中,判例是法律的主要淵源之一。在大陸法系中,過去並不看重判例的作用。然而無論立法多麼成熟和發達,都無法解決其滯後性問題,更不能將社會所有的問題都囊括在內,這是任何一個大陸法系國家都無法迴避的問題。於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二十世紀以來,大陸法系紛紛引入判例制度。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一直採用的是成文法的法律形式。在這些成文法無法應付實踐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時,司法解釋應運而生。漸漸地,司法解釋開始成為保障法律正確適用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成為了我國法的重要淵源,並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司法解釋本身的缺陷又註定了它不能解決法律實踐中出現的任何問題。

Ⅱ 什麼是判例制度

判例(jurisprudence)的定義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達。在古老時期,判例因源於人類對社會沖突解決的經驗,故判例被稱為法律科學,更准確地講是法的實踐科學。判例是人類處理具體的社會矛盾的理性智慧結晶。古羅馬時期,判例沒有現在司法先例的意思,但在古羅馬,法學家活動具有判例的雛形。古羅馬的大法官告示和法學家的解答都是在司法實踐的基礎上建立的,是他們作為法律實踐者和學者進行的活動中得出的方法。這兩種法學家的活動在古羅馬時期都具有一定的法律權威。
進入近現代判例開始有法院的裁判的意義。王澤鑒先生將判例定義為,法院就具體案件所做成的判斷,對外發生一定效力的,成為以後判決的先例。雖然判例是法院對具體的各案的裁判,但鑒於已有的判決的重復性或權威性,當將來有關問題的發生,必將或者至少能通過某一確定的方式解決,所以人們常說判例在某一點上是確定的或者是永恆的。普通法系國家就以判例作為法院裁判案件的依據。
判例在不同的法系也有不同的意義。在關於判例的概念上,在英美法系,判例是指詳細記載雙方當事人所爭執的事實與雙方當事人的辯論意見,然後記載法官的見解。而大陸法的判例一般只是簡單地記載事實的概要與法官的法律意見。

Ⅲ 為什麼我國不實行判例制

由於中西兩種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判例法制度與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之間的本質區別,因而,如果我國採用判例法制度,勢必妨礙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我國不宜採用判悄簡例法制度的原因。

一、兩種法律制度的產生條件不同

判例,是案例的一種。司法、監察以及行政執法等機關所立案查處的案件的範例,統稱為案例。其中,法院在對案件審理終結時所作出的判決的範例即判例。判例,根據其在對法院審理同類案件時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為參考判例和判例法,前者只具有參考借鑒作用,後者不僅具有參考借鑒作用,而且具有法律效力。凡賦予判例法律效力的國家,在運用判例的過程中所形成的體系,即判例法制度。

肇端於英國並為英美法系國家所採用的判例法制度,是一種以體現在判例中的法律原作為法律淵源的制度,而早期的判例是從法官依據地方習慣法製作的判決中選擇出來的。這種實際上由法官依照地方法規而創立起來的法律制度之所以導源於英國,是由英國特殊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英國作為一個人口偏少、面積偏小、民族結構比較單一的島國,一方面,統一的局面形成較晚,直至公元九世紀才形成統一的國家;另一方面,統一的局面易於鞏固,除曾遭受丹麥侵襲被並入丹麥海島帝國時期以外,一直維持了統一的格局。

因此,在英國這樣的國度,易於實行低度的中央集權和高度的地方自治。判例法制度,正是英國在統一法律制度的過程中,中央迫於地方的壓力並向地方妥協,以承認地方現存的習慣法作為統一全國法律制度的基礎而逐步形成的。公元十一世紀,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國,在此之前,英國沒有統一的法律制度,各個地方一直沿用各自從大陸移居英倫三島以來逐步形成並發展起來的習慣法。

為了鞏固國家的統一,威廉登基之後,即著手改革這種法律制度支離破碎的狀況,頒布統一施行於全國的法令,並設立國家最高審判機關王室法院,派出巡迴法官定期到全國各地進行巡迴審判,以貫徹實施並監督地方司法機關適用統一的法令。但是,由於習慣法制度根深蒂固,加之英國人民反抗征服者諾曼貴族的情緒濃厚,致使體現征服者諾曼貴族意志的統一法令很難推行。

為此,威廉王朝被迫放慢立法進程,宣布保留英國各地原有的習慣法,並允許巡迴法官可依據各地與國家法令以及諾曼貴族利益不相抵觸的習慣法裁斷。為了既維持地方習慣法與國家統一法令並存的局面,又維護全國法律制度的統一性,王室法院不僅定期將派往全國各地的巡迴法官召集在一起交流各地的司法情況,並允許他們相互之間彼此承認對方的判決,以對方的判決作為今後審判同類案件的依據,而且定期公布重大案件的判決,作為各迅運團級法院法官審判同類案件的依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妥協性和保守性使這種制度延續下來。

英國產業革命推動了這種制度的發展,印刷技術的推廣使大量的判例匯編得以出版發行,為統一法官所遵循的判例提供了可能。到公元十九世紀,經過近800年的發展演變,終於形成「依循判例原則」或「先例原則」;所有的下級法院都受上級法院的判例的約束,有些法院在某些時候或某些條件下也受自己的先例的約束,從而使判例法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我國是一個地廣人多、民族結構復雜的大陸國家,一方面,省區龐大,一個中等省份就相當於整個英國,另一方面,陸上疆界綿長,與1O多個國家為鄰,且邊疆多為少數民族居住。在我們這樣的國度,只能實行由中央高度集中的統一領導。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創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以來,鞏固國家的統一,維護民族的團結,保持社會的安定,主要靠的是中央的向心力以及地方對中央的服從。

因此,我國從來未曾實畝橘行英美法系國家所實行的判例法制度。盡管我國古代和近代都曾出現過以判例作為斷案依據的現象,但這種現象與判例法制度相去甚遠。早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之時,即將以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法典——《法經》為藍本而制定的《秦律》推行全國。

這種開國伊始即編纂統一法典並以其規范全國司法活動的作法,為其後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效仿,而且法典的名稱、體例和主要內容也為後世相承。清末以後改革法律制度,中心內容也是完善制定法,一直持續到國民黨政府,形成集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定法之大成的「六法全書」。

因而,我國歷史上具有法律效力的判例只是法典或制定法的補充形式之一。而這種補充形式只有判例之名,並不表現為判例,不是由法官創制,也不是淵源地方法規,而是由皇帝或最高審判機關依據國家法典所製作的判決中歸納出來,作為法典條文的補充,並以條例的形式附載於法典的有關條文之後,才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

新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條件不僅決定了我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實行高度集中統一領導,而且決定了我國在法律方面,首先必須徹底砸碎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切壓迫人民的法律制度,同時必須在保留為歷代所採用的適合鞏固國家統一的制定法形式、並參照蘇聯的法律內容與形式的基礎上,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

40多年來,我國的法制建設,盡管經歷了種種曲折,但是我們畢竟建立起了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的制定法體系。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評價歷史上出現的每一種制度,不應當從「永恆正義」出發,而應當從產生這種制度的條件出發。今天,為了改革和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應首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考慮我國法律制度形成的條件以及判例法制度的生存條件,而不能撇開這些條件而孤立地談論採用判例法制度和改善我國的法律制度,盲目照搬西方的模式。

二、兩種法律制度的政治基礎不同:

我國不宜採用判例法制度,不僅由於我國的國情不適合判例法制度的生長,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與英美判例法制度所賴以存在的階級基礎和政治制度不同。

英美判例法制度所賴以存在的階級基礎是法官階層。判例法實際上是由法官創造並推行的法律。法官的這種作用則是由英美法系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的。在英國,歷史上的巡迴法官都是出身名門望族的法律專家。現代上議院的法官都是資產階級的頭面人物或具有法律貴族頭銜的人士。中央和地方各級法院的法官,都是從法學院畢業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司法實踐,然後通過嚴格選拔才任職的。法官不僅待遇優厚,而且也是公眾和輿論注視的中心。

法官的這種崇高的社會地位是法官在創立判例法的過程中樹立起來的,這種地位的確立同時也促進了判例法制度的鞏固與發展。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官面對具體的案件,在沒有現存的法律條文可供依照的情況下,運用「區別技術」,從無數先例中歸納出適合審理本案的准則,並據此裁斷手頭的案件。而這種「區別技術」是一種只能為律師和法官所掌握的規則和方法。它要求法官從與本案最相似的所有先例中逐一找出「判決理由」,即法官對已經證實並足以成為判決基礎的事實所作的陳述,據此對本案進行推理和裁決。

所謂判例法實際就是判例中由法官運用區別技術針對案件的實質性事實在進行推理時所作的闡述。法官的這種作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制度,填補了國家立法的空白,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因而得到統治階級的認可和支持。西方法學界把判例法稱之為「法官法」概源於此。

Ⅳ 憲法判例是什麼意思

一、憲法判例的產生
判例法制度起源於英國。亨利二世統治時期的司法改革對普通法的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通過頒布《溫莎詔令》、《克拉靈頓詔令》等一系列命令,確立了陪審制,並將巡迴審判制度化。法官們進行巡迴審判時,在陪審團的幫助下,依據王室法令參照當地習慣來審理案件。回到倫敦的皇家威斯敏斯特教堂後,他們互相交流參照各地習慣形成的判例意見,承認彼此的判決,並約定在以後巡迴審判時使用。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通行全國的普通法,後人習慣稱之為判例法。在憲法學理論中被視為憲法判例起源的,則為1803年美國馬伯里訴麥迪遜案件。在該案中,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馬歇爾通過對憲法的解釋確立了這樣一條原則,即」所有制定成文憲法的人們都是要制定國家的根本和最高的法律,因此,一切這種政府的理論必定是:與憲法相抵觸的立法機關法案是無效的」。①
二、憲法判例的作用
從制憲發展的歷史來看,憲法判例在完善憲法制度、健全憲法規范體系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法院對憲法問題的解釋、裁判構成憲法判例,一系列的憲法判例組成」活的憲法」。憲法判例可以促進憲法發展,具有闡釋憲法精神、補充憲法立法、重朔憲法尊嚴等作用。判例是憲法新的形式,是憲法立法的延伸。例如美國的一些著名憲法判例對憲法的解釋和發展的作用已超越了國界,對世界上許多國家憲法的發展都具有深遠影響。
在不成文憲法國家的國家,由法院所作出的憲法判例最大限度地適應客觀現實對憲法規范不斷更新的要求,彌補不成文憲法規定的不足。如英國1670年確認的」司法獨立」和1678年法官的某些豁免權等都是從判例中引申出來的。②從先例中可以確立一些與時俱進的新的規則,充分考慮到憲法的高度原則性及概括性,讓先例在找不到具體法律依據的時候發揮指導作用,所以憲法判例可以讓不成文憲法國家的憲法體系得到很大的完善。
大陸法系國家過去一直對憲法判例的效力存在爭議,所以對憲法判例的採納一直持謹慎的態度,但是隨著違憲審查制度的發展,許多國家建立了專門性質的憲法監督機關,面對日益增多的憲法糾紛,要想在具有高度原則性和概括性的憲法規范中找到作為裁判的直接依據,顯然是不現實的。而經過法官們深思熟慮、反復推敲而得到的判例往往能起到將抽象的理論化為具體的事實之功效。在這一方面,適當的引鑒判例主義的靈活性原則對於擅長精確、嚴謹的法典模式的大陸法系不失為明智之舉。
三、憲法判例的效力
憲法判例的效力,在不同國家來說是不同的,憲法判例對具體案件的當事人是有效的,即具有個別效力,但是對以後的相類似的案件來說有沒有一般效力呢?各國的具體做法不同的。

在英美法系國家遵從先例的原則之下,憲法判例是憲法的主要淵源,所以憲法判例具有一般的約束力,英國存在著嚴格奉行」依判例主義」的觀點,即以前某一案件的判決對以後同類案件具有約束力,即使後來發現以前的判決是錯誤的,也是如此。英國的上議院、上訴法院、高等法院的憲法判決是有強制力的,下級法院都應該尊重,但是這絕非是強制性的,但是仍然有很大的說服力。所以在英國,嚴格的判例制度很可能限製法律的發展,因為隨著時間的遷移,過於嚴格的判例可能會在個別案件的處理上產生不公正的結果,許多判例很有可能在新的案件中被認為是不合時宜。所以英國的上議院們建議,一方面修改他們目前的判例,另一方面,把上議院的裁決看成在通常的情況下是有約束力的,但當違背以前的判例是正確的時候就應拋棄以前的判例。但上議院嚴格地限制了這種特殊情況的使用范圍,」除上議院外,本聲明無意影響判例在其他地方的使用。」這就使得上訴法院一下各級法院必須遵循嚴格的」先例主義」③可見嚴格的先例規則在英國的適用是影響深遠的。先例沒有在嚴格的程序推翻或者修改之前其效力具有至高無上性。
美國的判例制度與英國有其不同之處,美國的憲法判例並非一成不變。先例並非不能改變,但應該有」明顯的理由」。④所以隨著社會的需要、經濟的發展要求、政治發展的邏輯。如為推進種族平等,1954年由沃倫擔任首席法官的最高法院在」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委員會」案中就推翻了」普萊西訴弗格森」案所確立的」隔離但平等」的原則,裁決隔離使用教育的設施的做法本身為不等平的。作為判例法國家,美國的憲法判例具有廣泛的約束力,但卻不是絕對的,當某一個時期制定的憲法條款明顯地違背時代的進步原則時人民有權利拒絕服從這樣的判例,使之成為事實上無效的判決,同時,人民還有權利通過修改或重新制定憲法來推翻或否決這樣的不公正判例。時至今日,法院運用具有法律效力的憲法判例去保護人權,推動憲政發展才是各國憲法運行之必須。
從英國和美國的憲法判例的效力來看,我們認為還是應當在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同時,適當的修正不合時宜的憲法判例,來完善一國的憲法體系,對於一國憲法判例的運用不能僵硬的服從,應該審時度勢,使一國的憲法體系即遵循先例,保持憲法的穩定性,又能明智的選擇那些錯誤的、過時的條款失效。
四、憲法判例的現實意義
在中國憲法還沒有像擁有司法審查權的國家一樣進入法院的訴訟程序,法院沒有運用憲法做出案件的實體裁判,所以在司法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以及公民對憲法基本權利意識提高之時,憲政、法治已是國家和社會既定目標與理想,我們需要通過憲法訴訟激活憲法文本,通過判例演繹憲法精神。判例之所以在法的適用中具有重要性,是因為它可以彌補制定法的不足。任何判例都是法官針對具體案件事實將具有模糊性和歧義性,使制定法的語言的外延和內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釐清。這樣,判例就為將來的法官適用制定法解決具體案件提供了幫助,至少可以減輕法官的工作負擔。憲法判例在中國的重要性也漸漸被人們所普遍承認。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以侵犯姓名權的手段侵犯憲法保護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中,一舉改變長期」虛置」憲法的態度,它開創了法院保護公民依照憲法規定享有的基本權利之先河,首次提出以民法方法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這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是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因為在齊玉玲案中依然沒有使用憲法條文作為判案的根據,所以憲法判例何時能真正引入司法程序還要走過相當漫長的道路。
目前我國憲法司法化的模式可以參考美國的普通法院模式,有關憲法問題的糾紛都由普通法院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裁判當然也可以借鑒法國,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下成立憲法委員會裁決憲法問題,中國在其後的憲政發展中,會出現什麼樣的憲法司法化模式主要還取決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和演變。

Ⅳ 為什麼我國不宜採用判例法制度

你是要回答問題嗎?問答還是論述?

一般論述這種題分幾個方面:先說我們專國家屬必須堅持成文法,然後歷史。。。。

從子產鑄刑鼎以來我國一直堅持成文法(如果我沒記錯。。。)判例法只是少數

時期,所以歷史證明了我國適應成文法

再說,基於民主主義保障人權,人民制定成文法符合民主人權,判例法不符合。。。。。。

最後,我們大陸法系的一些判例。。。(外國法方面的)還有我國的最高法判例的指導作用什麼的,但不是判例法。

最後。。。。。陳述。。。。總結(我這是大概的提綱,可以借鑒下)

熱點內容
烏雲律師 發布:2025-01-14 22:34:29 瀏覽:52
療法治療尖銳濕疣效果好 發布:2025-01-14 21:55:07 瀏覽:993
最高院的答復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21:53:24 瀏覽:814
學生會守食堂規章怎麼寫 發布:2025-01-14 21:52:10 瀏覽:840
杜超律師 發布:2025-01-14 21:19:32 瀏覽:145
睢寧律師網 發布:2025-01-14 21:18:49 瀏覽:944
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任務 發布:2025-01-14 20:31:07 瀏覽:490
2018中級經濟法重點知識點 發布:2025-01-14 20:16:35 瀏覽:477
律師做筆錄 發布:2025-01-14 20:13:29 瀏覽:594
民法新關 發布:2025-01-14 19:47:49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