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重公權

刑法重公權

發布時間: 2025-01-19 20:19:44

Ⅰ 新刑事訴訟中怎樣限制公權,保障人權

新刑事訴訟法頒布以來,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反映。這些積極的反映大致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新刑事訴訟法將保障人權明確寫入了總則之中。第二,新刑事訴訟法將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作了更為明確、具體、擴展的規定。在筆者看來,辯護權的擴大其實就保障人權的表現,換句話說辯護權的擴大也只是保障人權的一個方面。雖然在我國的根本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也明確了保障人權,但憲法的規定體現的只是一種立法的精神,在實踐中卻無法只以憲法中的一句「保障人權」就能切實的保障得了人權。如何將保障人權在實踐中轉化為可依據、可操作的東西,那就需要在下位法的立法活動中將保障人權貫徹到具體法律條文中去。顯然,新刑事訴訟法不但在總則第二條關於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里明確了保障人權,更重要的是在具體的法律條文的修改中體現了這一主題,使得保障人權不再是一句口號。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可以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在被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起,具有委託辯護人的權利;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時,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在現行刑訴法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審查起訴、審判階段可以委託辯護人,在偵查階段只能聘請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非嚴格意義上的辯護,顯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個刑事訴訟中享有的辯護權在偵查階段被剝奪了一部分。現在新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不但找回了缺失的這部分權利,而且還對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的權利作了明確的規定: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這樣修改,進一步明確了律師在偵查階段的法律地位,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律師的作用,從而得以切實的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各項權利。
第二,拘捕必須在24小時內通知家屬,有礙偵查不通知家屬的情形,僅限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現行刑訴法規定:「拘留後,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也就是說,不管什麼罪名,只要是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都可以不通知,實踐中偵查機關就可能為了便於偵破案件而以上述理由犧牲犯罪嫌疑人家屬的知情權。針對這種情況,新條文至少做了三個限定:首先,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不再適用於任何罪名,而是只限定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其次,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後,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不像過去一樣可通知也可不通知;第三,必須通知家屬,而不是家屬或他的所在單位,家屬知情權得到保障。顯然三個方面,都是限制公權,保障人權的體現。
第三,在審判階段的法律援助修改為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均提供法律援助,擴大了法律援助的范圍。具體規定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從以上可以看出,法律援助的對象增加了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而且在刑事訴訟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尋求法律援助,符合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或家屬尋求法律援助的方式更多了,不再只由人民法院指定,而是可以自行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並同時規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其中的義務——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可以說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的權利做到了雙重保護,這是我國人權保障的一大進步。
當然,新刑事訴訟法還增加了很多保障人權方面的規定,如:對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這可以減少誘供、逼供的發生,從而保障犯罪嫌疑人免受不公正的審訊和審判。再如,新法擴大了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范圍,使一些原本要被關押的但也無社會危害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不用被關押,這也是保障人權的表現。而且,本次修法不但體現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對保障被害人及其家屬的人權也有體現,如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程序的完善,對保障被害人及時得到賠償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新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和頒布是我國保障人權方面的一個極大的進步。雖然還存在需要進一步深入和完善的地方,就其不僅僅只把保障人權放入總則,而是延伸到其修改的具體條款中去,就這樣的立法活動而言就是進步,就是我國對保障人權不懈努力的最好體現。筆者相信,新刑事訴訟法的頒布和實施必將為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特色的法制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Ⅱ 刑事訴訟法和刑法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主要差別在於兩者的性質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屬於實體法,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
程序法是為實體法的實現而存在的,而程序法本身具有獨立的品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范涉及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的分配關系,直接關繫到公民的自由、財產等各項權利的實現程度。伴隨著訴訟民主化的發展歷程,刑事訴訟程序發生的變化更大,承擔不同訴訟職能的國家機關之間也存在職責分配的變化。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程序內容是在不斷的變化中走向程序正義,引導刑事程序法治的實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內容在科學化、民主化方面仍有待發展,以適應不斷提升的人權保障的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都以懲罰犯罪、保護人權、維護社會秩序、限制國家公權為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在靜態上對國家刑罰權的限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則是從動態的角度為國家實現刑罰權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限制,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了刑事法的整體內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條 【本法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第十三條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熱點內容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許可 發布:2025-01-19 23:13:26 瀏覽:280
行政立法擴張體現在 發布:2025-01-19 23:07:19 瀏覽:238
旅遊法律責任名詞 發布:2025-01-19 23:05:34 瀏覽:553
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辨論賽 發布:2025-01-19 22:42:34 瀏覽:638
新勞動法加薪 發布:2025-01-19 22:41:23 瀏覽:725
寧夏郵政條例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810
經濟法要約邀請例題 發布:2025-01-19 21:10:22 瀏覽:155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