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的無奈

刑法的無奈

發布時間: 2025-02-05 05:43:55

① 從殘酷到人道——讀羅翔《刑法的歷史》

從商紂王的炮烙之刑,比乾的挖心,到商鞅被五馬分屍的車裂刑法,從遭受屈辱的宮刑的司馬遷,到西伯利亞流放的囚徒。古今中外的刑法,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可謂五花八門,無所不用其極。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法學研究所所長羅翔著作《刑法的歷史》歷數種種酷刑,講述刑法從殘酷走向人道的過程。

本書共有八章,前一章追本溯源,講述刑法的起源與發展,接著從肉刑、笞杖、流放、死刑、株連等方面介紹歷代酷刑,並輔以徒刑知識,發展、意義等內容,涵蓋面廣,內涵豐富。

本人一書生,一向「君子遠庖廚」,最怕做外科醫生和交通警察,因為會經常碰到血淋淋的場面,一生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不隨心所欲,不逾矩。對刑法的歷史知之甚少。這本書普及了很多知識。

一、法律的發展折射出人類從野蠻到文明的嬗變

古代的刑罰可以分為奴隸制舊五刑和封建制新五刑。舊五刑曰:墨、刖、宮、大辟。新五刑曰:笞、杖、徒、流、死。單看字眼已觸目驚心,令人發指。

這些刑罰樣樣針對身體進行折磨和摧殘,意在給當事人和家族以恥辱和痛苦,有的讓受罰之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有的讓人體無完膚,身首異處。

秦朝的法令是最嚴苛的,據說商鞅把太子的老師臉上刻了字,動不動剁去別人的腳,割去人家的鼻子,震懾了整個朝廷,沒有一個人敢違抗。

由於推崇儒家「教化為先」原則,漢文帝下昭廢除肉刑,墨刑首當其沖。兩晉南北朝時期,墨刑又死灰復燃,並變本加厲。接著唐代又廢除,五代又恢復,連後周皇帝郭威年輕時受過墨刑。北宋時期的犯人一律刺配,先把你打一頓,臉上刺幾個字,再流放邊遠地帶,「一人之生,一身之犯,而兼受三刑。」可謂殘忍至極。將廷杖推向極致的是明代,打得傲骨盡失,脊樑盡折,噤若寒蟬,統統臣服淫威。

單就廢除殘酷的肉刑這點來看,漢文帝真是個好皇帝。可是他廢除了,總有人從歷史的垃圾堆里再翻出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我們在近代影視劇里看到的絞刑,推出午門斬首,魯迅筆下看客們像鵝一樣伸長了脖頸瞧熱鬧,喝彩,令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直到近代,人道主義和民主制度逐漸完善,刑罰才與世界文明接軌。馬丁·路德·金說過:「 手段,代表著形成中的正義和正在實現中的理想。人無法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去實現正當的目的。因為手段是種子,而目的是樹。」

二、刑罰的歷史是黑暗人性逐漸收斂的過程

作者用一個個鮮活的歷史小故事,展現了各種刑罰,每一個都滴答著淋淋的血淚。讓人毛骨悚然,人類居然能夠想得出這樣的手段,人類居然能夠這樣殘忍地對待同類。

權力一旦沒有邊界,慾望一旦躍出,貪婪膨脹,無法無天,那些慘絕人寰的舉止就是用眼過一遍,用筆寫下來都是煎熬,讓人胃裡翻江倒海,幾欲作嘔。

隋朝的陽光命令文武百官從死者身上割下肉來食之。

醢刑是把人剁成肉漿的酷刑,孔子的得意門徒指路就承受此刑,孔子得知後悲痛欲絕,為了避免觸景生情,把自己家裡的肉醬也倒掉了。

被腰斬之後的人不能立即氣絕,有的仍以肘撐地爬行。

被流放的人大多被野獸或飢餓的同伴分食。

株連九族,婦孺難免,哀鴻遍野。

不一而足,不提也罷!

歷代統治者大多把重刑伺候當做統治的法寶寶,因此也不可能有現代社會通過刑法限制國家刑法權的法治精神。刑法人道主義在當時根本就沒有滋生的土壤。

必須把權力關進法治的籠子里!

正如作者所言,古代統治者並沒有意識到刑罰只是各種社會控制政策最後的無奈選擇。並不能真正改變亂世的局面。

其實,從現代社會來看,最好的社會政策才是最好的刑事政策。

黑格爾有些悲觀,他有一條黑色警示:歷史給人類提供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吸取教訓。克羅齊也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洞悉一切,避免悲劇重演。

② 與憲法有關的詩句

1、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春秋·李耳《老子》

譯文: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到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終究逃脫不了天法的懲處。

2、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宋·梅堯臣《長歌行》

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

3、唯奉三尺之律,以繩四海之人。——唐·吳兢《貞觀政要》

譯文:只有奉行嚴明的法律,才能治理天下之人。三尺律即法律,古人在紙張出現前,文字記錄的載體主要是竹簡,而記錄不同內容的竹簡是有嚴格界定的,律法一般是寫在長三尺的竹簡上,所以後世將三尺律作為法律的別稱。

4、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唐·韓愈《寄盧仝》

譯文:先生的事業是不可估量的,只能由法律來約束自己。

5、宥過無大,刑故無小。——西漢·伏生《尚書·大禹謨》

譯文:宥,寬恕;過,過失;這兩句大意是,一時過失,雖大也可以寬恕,明知故犯,雖小也要懲罰。

③ 刑警隊打犯人招供怎麼處理

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第二百四十八條 監獄、拘留所、看守所等監管機構的監管人員對被監管人進行毆打或者體罰虐待,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監管人員指使被監管人毆打或者體罰虐待其他被監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因為不可以歐打犯罪嫌疑人。
法律上不能打,但 有按法律辦事的嗎 ?所以現實很無奈啊!

④ 古代有種叫吞金的刑罰,為什麼犯人吞了金就會斃命

金子本身沒有毒,只是金子比較沉吞下去會壓到腸子並且不會排出體內也可能會劃破腸道,吞下金子不會立刻斃命,過程是比較痛苦和殘忍的。

當然,能夠死在這種刑法之下的人並不多。因為金子不管是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是屬於比較貴重的東西。尤其是在古代,普通人家根本就接觸不到金子,更不要說是吞金而死了。所以,能夠承受這種刑法的一般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吞金後,由於人體無法消化,分解金。所以金在胃中沉澱,然後聚集到一處。最後由於胃壁上的壓強過大,使得胃穿孔,大出血而死。前者會阻塞部分胃部毛細血管導致無法攝入營養,胃的功能是對食物進行攪拌和研磨,胃本身是沒有吸收功能的,人體的營養成分的吸收都是在小腸內進行的。

⑤ 簡述刑法的特徵

戴某在福建省古田縣某銀行工作。1990年1月1日起,戴某與銀行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並約定銀行可以解除或終止合同的情形包括用人單位因經營虧損、機構改革和調整等。合同期滿後,雙方未續訂勞動合同,但戴某繼續在原單位工作。後銀行採用投票記分、末位淘汰的方式進行裁減職員,經投票,戴某被列入淘汰名單上報寧德市分行。寧德市分行以「裁員增效精減分流」為由下達了《關於解除戴某勞動合同的通知》和《關於解聘戴某聘用制幹部的通知》。戴某因此與所在單位發生爭議。

,《勞動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的規定,並非是用來約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因為這一條款當中所謂「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出現」是指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對因意外事件的出現和當事人失去履行合同能力而不能繼續履行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時所作出的前瞻性的終止合同效力的約定。

什麼是「末位淘汰」?這種制度硬套在對企業職工的勞動管理上合適嗎?

「末位淘汰」是「舶來品」。它源自美國,如GE、惠普都推行了末位淘汰制。這是與在GE中做人力資源管理的傑克·韋爾奇有著密切關系的,他創制出了「活力曲線」,為「末位淘汰制度」奠定了基礎。也可以說,在GE,末位淘汰制度是成功的。

我國也有某些知名大企業在推行這套制度時,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海爾集團的「三工並存、動態轉換」,萬向集團的「階梯式用工、動態式管理」以及山東濰坊電業局的「分線管理」等。

所謂「末位淘汰」,是指用人單位根據其具體目標和企業戰略,結合各個具體職位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並以此為標准對員工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績效靠後的員工進行淘汰,而不管這些員工的績效水平是否高於組織績效考核標准線的績效管理制度。換句話說,末位淘汰制度,就是用人單位自己制定一個考核標准,然後對員工進行考核,經過考核後將排名相對靠後的人員予以淘汰、辭退的一種管理方法。

刑法的特徵

刑法是指刑法與其他部門法相比所具有的自身特殊性,這些特殊性是刑法作為一個部門法存在的主要依據,也是我們研究刑法的邏輯起點,刑法中的許多問題都是由這些特點引出的。關於刑法有哪些特點,理論上有不同的看法。筆者認為,刑法的特點應當包括以下四點。
(一)刑法的強制性最為嚴厲
(二)刑法的保障性
(三)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范圍更廣泛
(四)刑法的謙抑性、最後手段性
刑法上述四個特點是相互聯系的。刑法的強制性最為嚴厲這一特點是刑法最根本的特點,它派生了其他特點。刑法的上述第二個特點是利用刑法嚴厲性的結果,第二個特點又進一步引伸出第三個特點,而第四個特點是限制刑法嚴厲性的結果。
第二、三個特點和第四個特點又是對立的。從刑法的保障性看,刑法的保護范圍越是廣泛,刑法的觸角延伸得越廣,保護的力度越強,就越有利於刑法保障功能的發揮;但從刑法的謙抑性角度看,刑法負作用很大,需要內斂,刑法的觸角不能無限擴張,否則就容易侵犯公民的自由。刑法的觸角超出了一定的范圍,就會與公民的自由發生沖突。可以說,全部刑法都是圍繞著利用刑罰的嚴厲性懲罰犯罪和限制刑罰的嚴厲性防止刑罰的濫用這一對矛盾展開。由這一對矛盾引申出刑法中一系列的問題以及決解這些問題的刑法原則和制度。如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刑事政策、犯罪化與非犯罪化問題、罪刑法定原則、犯罪構成問題等。

差不多了-

⑥ 關於法治的 詩句

1、《秋懷》宋代詩人陸游

原文: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回,吏牘圍坐答高於城。

譯文:下巴的胡須都白了感到好落寞,開始讀法律親自打榜。訴訟民滿院子鬧到市場,官吏文書圍坐高在城。

2、《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代詩人陳襄

原文: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譯文:法律行為隨手而做,詩書滿箱子都是。老了需要多學習,身體疾病多非常希望健康。

3、《自尤》宋代詩人蘇洵

原文: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猶或聞。

譯文:這就是法律所無奈,還可以抬起頭披蒼天。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朵還聽說。

4、《長歌行》宋代梅堯臣

原文: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5、《官倒》近現代:田遨

原文:

轉手真財藪,撐腰實禍階。

但求嚴法治,當可凈風霾。

譯文:手上錢財眾多,看死是撐腰的其實是禍端。但求法治嚴苛,可以凈化風霾。

熱點內容
1986年到1995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8:00:27 瀏覽:450
廣東立法徵用 發布:2025-02-05 08:00:25 瀏覽:922
考研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05 07:58:44 瀏覽:36
落實經濟法的宣傳教育 發布:2025-02-05 07:51:41 瀏覽:119
2017年南京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7:51:07 瀏覽:99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05 07:16:44 瀏覽:49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
刑法的無奈 發布:2025-02-05 05:43:55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