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民法典
Ⅰ 寫出三部法律的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條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Ⅱ 民法典代替的九部法律
民法典代替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翔實的規定,並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民法典具有以下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願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3、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5、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6、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一千零四十條 本編調整因婚姻家庭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條 本編調整因繼承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四百六十三條 本編調整因合同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一千零四十四條 收養應當遵循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借收養名義買賣未成年人。
第二百零五條 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 本編調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生的民事關系。
Ⅲ 民法典包括哪幾部法律
民法典包括的法律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其中,人格權從民法總則脫離出來,獨立成為民法典中的一編。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後上述法律法規同時廢止。被同時廢止的九部法律的絕大多數內容及其實質精神,通過全面梳理後,整體性地融入到《民法典》各編條文中,那麼民法典主要內容又包括哪7篇呢?
首先,除第一編總則外,在第二編《物權》編中,規定了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增設了居住權。在第三編《合同》編內容最多,幾乎佔了《民法典》幾乎一半的內容,並且在典型合同中增加了《保理合同》《物業合同》《合夥合同》。在第四編《人格權》編中,對貶損他人名譽權做了詳細的規定,並對保護個人信息隱私嚴格保護。在第五編《婚姻家庭》編中,新增了離婚冷靜期的規定,讓那些沖動離婚的人冷靜30天。在夫妻共同債務方面作出了新的規定,如果一方借債沒有用於家庭的,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債。在第六編《繼承》編中,對法定繼承的代位繼承進行了規定,對遺囑不再以公證遺囑效力最高,而是以最後的遺囑為准。在第七編《侵權責任》編中,對網路侵權、共同侵權、產品責任、機動車交通事故、醫療損害責任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Ⅳ 世界上最重要的三部民法典
法律分析:《法國民法典》是19世紀風車水磨時代民法典的代表,它推進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確認、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德國民法典》則是工業化社會民法典的代表,它促進了德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21世紀互聯網、高科技時代的民法典代表,它回應了信息時代以及互聯網、高科技、大數據時代科技爆炸和科技進步帶來的問題,回應了環境保護和生態維護的時代問題等,充分體現了其「與時代同行」、與時俱進的品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Ⅳ 拿破崙頒布的法典包括哪三部
拿破崙的影響還體現在《拿破崙法典》里,這部法典是很多現代民主國家法律體系的原型,被視作德國、法國及歐亞大陸「大陸法」條文法典代表,有別不同於英國、美國重視判例、輕法條之《海洋法》。
政治上,拿破崙始終盡可能的保持平等的原則,一個統治者,是不願意制定反對自己的法律的。《拿破崙法典》充分體現了他的政治思想。他深受盧梭的影響,無論是他的法律,還是他的統治方式,
他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他之所以受到法國人民的愛戴,並不只是因為他打了很多勝仗,給法國人帶來了榮譽,因為這些戰爭畢竟是以失敗告終的。但是他從公眾建設到政治制度的許多貢獻,如留下的公路系統,為農民爭奪的土地等等,才是他對法國的真正影響所在。
大革命初期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原則,拿破崙至少貫徹了第二和第三條。至於自由,這的確是值得非議的。但是有的做法,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必然。他的獨裁統治避免了無政府主義,但又不是王朝復辟似的獨裁。因此可以說,在名義上他是皇帝,在野心上他是凱撒,但是在實際行動上,他已經努力接近了很多今天的共和制國家都還在努力實現的理想。
除此之外,拿破崙也是最早提出歐羅巴合眾國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合並來實現的人。雖然他本人並未成功實現這個夢想,但今天的歐洲也正朝向一體化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