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自然年
發布時間: 2025-02-06 16:22:48
A. 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劃分
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劃分為18周歲以上。
我國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應當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1)18周歲以上。我國《民法總則》規定,18周歲是我國自然人成年的界限。對於16周歲以上而不滿18周歲,但是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自然人,法律將之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第2條還對「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認定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並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精神狀況健康正常。公民能夠正確理解法律規范和社會生活共同規則,理智地實施民事行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從事行為的人,即使18周歲以上,也不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1)民法自然年擴展閱讀:
民事主體的民事行為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
(1)主觀方面,民事主體具有相應的意思表達能力,具有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願。
(2)客觀方面,民事主體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能夠對自己的不法行為或應盡義務承擔責任。
判斷民事主體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標准應不同主體有所不同。
B. 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自然人享有哪些權利
1、自滲卜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2、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我國規定自然人享有哪些權利?我將為你介紹相關的內容。
自然人的權利
《民法典》第十三條規定: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自然人的權利概括如下:
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2、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3、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4、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5、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6、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7、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8、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9、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10、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11、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12、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13、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14、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15、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16、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明祥17、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18、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19、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0、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1、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22、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
23、民事主體行使權利時,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
24、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上述就是自然人的權利,作為自然人我們的權力種類豐富,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的行為合法,我們就能行使相應的權利,但是權力與義務是相輔相成的,權力的行使就意味著責任的履行,自然人最對職責的踐行不僅是對自激喊搏己負責,更是推動了現代社會的進步。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