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讀講座
❶ 怎麼給小學生做普法課
同學們,早上好!很高興今天來這里給大家做講座。今天我們這個講座的主題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由我來給在座的同學講解,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和了解《民法典》。
一、什麼是《民法典》
《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1260條,包括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7編以及附則。
二、學習《民法典》的意義
1、培養青少年養成明確的規則意識
學習《民法典》有助於培養我們形成規則意識,通過了解法律,能培養我們的規則意識,做一名遵守規則的小學生。
2、培養青少年養成清晰的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
學習《民法典》有助於培養我們養成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我們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三、《民法典》與人的一生
從出生到墳墓,《民法典》都在保障我們一生的生活。我們從胎兒開始就享有繼承權,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8周歲以上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20/22周歲可以結婚,死亡時遺產被繼承。
四、《民法典》與生活
《民法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孩子與父母的關系、撿到遺失物的處理、被動物咬傷的處理、高空墜物的法律責任等。
Ending:通過這次講座,相信同學們也體會到了《民法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希望同學們能從小樹立法治觀念、樹立規則意識,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謝謝聆聽!
❷ 君澤君新聞 | 君澤君海口分所開展「百所進千村」系列普法活動
為落實司法部黨組提出的「五點希望」,響應省司法廳、市司法局、省律協的號召,根據《海南省「百所進千村」民法典普法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2023年9月-11月,北京君澤君(海口)律師事務所賴星律師帶領龐鴻康、余彥嬋等律師組成的專項普法團隊,走進海南省文昌市昌灑鎮寶華村民委員會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推進《民法典》的貫徹實施,提高群眾法律意識,進一步推進農村基層法治建設。
在文昌市昌灑村委會,余彥嬋律師以《「典」亮鄉村,法暖人家》為主題,向村民普及了《民法典》的相關知識。通過以案釋法,詳細解釋了《民法典》的起源、內容、適用范圍及原則,並結合實際案例,普及了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內容和法規。余律師還介紹了一些常見的法律問題和解決方法,以提高村民對《民法典》的認識和理解。
在講座結束後,君澤君律師團隊開展了現場公益法律咨詢活動,耐心解答了居民們提出的法律問題。同時,他們對本村委會進行了摸底調研,總結出村民最關心與最迫切的法律需求,包括土地確權糾紛和土地承包糾紛等問題,並為村民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法律建議。
根據現場咨詢與調研結果,君澤君海口分所定製了《民法典》普法宣傳手冊並發放給村民,旨在引導村民培養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識。這不僅有助於提高村民的法律素養,也為他們提供了實際的法律幫助。
北京君澤君(海口)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君澤君海口分所」)成立於2020年6月,是君澤君在全國設立的第11家分支機構。海口分所的設立,既完善了君澤君在華南地區的業務布局,也體現了君澤君以主動進取的精神投身於海南自貿港建設,與君澤君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深圳、珠海和香港辦公室一起構築起整個華南的綜合服務和資源平台。
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海口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君澤君海口分所依託現有團隊的投融資法律業務工作特長,不斷擴大法律服務業務范圍,吸引自貿港本地專業法律服務人才,努力打造適應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高素質法律服務團隊,實現「立足自貿港,連接全世界」的創所目標。
目前,君澤君海口分所律師大多擁有國內外知名法律院校的碩士及以上學位,執業律師均具有扎實的法學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律師執業經驗。君澤君海口分所擁有優秀的專業團隊和現代化的辦公條件,能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❸ 明法殿社區開展民法典知識講座的好處
1、開展民法典宣傳進社區活動,進一步提高了民法典的知曉度和普及率。
2、增強物手困了居民群眾運用法律維護自身罩念權益的能力,讓民法典真正成為群眾的「民事權利保障書」薯好。
❹ 律師可以在幼兒園做什麼講座
律師可以在幼兒園開展「民法典與校園管理」法治講座。
2021年6月,繁陽司法所聯合繁陽鎮「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的徐成新律師在春谷幼兒園開展「民法典與校園管理」法治講座。
活動過程中,徐律師向春谷幼教集團的老師們闡述了民法典的定義、編纂民法典的重大意義及編纂歷程、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等知識,同時結合真實的案例向老師們講解「民法典與校園管理」之間的聯系。
也可以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題講座
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進一步強化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用法律守護幼兒健康成長。2021年9月27日合肥市啟明星幼教集團金斗路幼兒園特邀請包河區中小學幼兒園法律顧問建緯律師事務所楊玲玲律師開展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題講座,我園全體教職工參加此次講座。
以上內容參考包河區教育體育-合肥市啟明星幼教集團金斗路幼兒園:「法護未來,守望成長」——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題講座
以上內容參考蕪湖市繁陽區人民政府-繁陽司法所在春谷幼兒園開展「民法典與校園管理」法治講座
❺ 2020民法典普法講座新聞稿範文4篇
2020民法典普法講座新聞稿範文4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國截至目前體量最為龐大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民法典普法講座新聞稿範文,希望你喜歡。
2020民法典普法講座新聞稿範文篇一
作為新時代的法典,民法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得以實現。例如,民法典規范了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業發展息息相關。民法典的到來,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更加有序,讓社會更加和諧。
作為一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法律,民法典的實施,在我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先後經過4次修改,歷時五年,終於頒布實施,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他的出台緊扣時代脈搏,回應時代需求,它標志著我國私權治理體系的雛形基本形成,我國對於民事權利的保護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我們相信,作為中國法治現代化的標志之一,民法典必將成為新時代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隨著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經濟社會生活中各種利益關系不斷變化,民法典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早虧全體黨員應順應時代潮流,以更高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要堅持問題導向,適應技術發展進步新需要,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動民法典不斷完善和發展。
2020民法典普法講座新聞稿範文篇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經過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這是因為該法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民法典》實施後,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民法通則》、《物權法》、《擔保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被替代。
1、民法是對人們真實生活中行為的規范,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法。
民法即私法,是關於個人或私人的法。如隱私權和信息權,民法就是關於平等的民事主團團體塌睜橘公民或法人等的財產和人身關系方面的法律規范。
從市場經濟的概念方面可以看出,民法具有私法的特徵:民法是以“私”字為核心的私權經濟,這個特點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市場經濟的基本主體是私人(指有獨立利益和人格的一切主體),其發展動力是私心;而且追求的目標也是私利。因此,可以說民法又是權利法和平等法。即對任何一個民事主體的合法權利都要平等地保護。
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
2、民法通過強調人性,追求真、善、美,實現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
如被稱為“帝王規則”的誠實信用原則,它要求民事活動要以依此原則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否則,就在承擔民事責任。
英國著名法學家梅因曾說:“一個民族,如果民法規范健全,說明它的文明程度高;如果刑法健全,說明它的社會文明程度低。”《民法典》的出台,表明了我國社會將進入一個文明進步的新時代。
3、《民法典》內容決定了民事權利和義務以及民事行為和責任問題,需要與民法意識、民法觀念的培育和普及有關。
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中涉及的婚姻、繼承和收養問題,涉及的財產方面的物權以及債權方面的合同問題以及侵權責任問題,都是基於民事法律關系的四要素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這就要求人們不僅要有權利意識,還要有義務意識;不僅要有行為的合法性意識,還要有責任意識。如果一個人沒有民法觀念,那麼,他的人格觀念、權利觀念、利益觀念、自由觀念以及責任觀念就不可能完善。如果一個政府沒有民法觀念,就可能不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更難說是一個法治的政府。
因此,民法意識的培養既是全民的自覺行為,也是政府責任。
4、民法典的貫徹實施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很多規定同有關國家機關的行政決策和行政行為直接關聯,特別是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民法典的實施,會很好地體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和國家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中國社會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代,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隨著經濟發展和國民財富的不斷積累,隨著信息化和大數據的時代的到來,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強,希望對權利的保護更加充分,更加有效。
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和行政機關以及司法工作人員,要了解民法典的規范,了解公民權利與義務和責任的要求。各級政府要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點,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
2020民法典普法講座新聞稿範文篇三
民法典有多麼大的意義,它的亮點是什麼,這些大家看看新聞就可以心中有數。民法典的亮點在央視新聞的報道中,呈現出來不少亮點比如未成年人受性侵、降低行為能力的年齡、延長訴訟時效等等。
民法典作為社會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呼應了我國國情的現實需要,通過具體規范,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民法典的頒布,是維護人民權益的客觀需要,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私有財產保護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的頒布,讓公民更有尊嚴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還有各種各樣的財產權利等等。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們國家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標志著我國依法治國邁上新台階。
構建完備的社會財富保護體系,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讓公民尊嚴得到充分尊重、民眾智慧得到極大發揮、社會財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和應當具有的歷史價值。他建議,民法典頒布後,普法教育要及時跟上,尤其要通過教科書、現代通訊網路進行普及,普法教育要進機關單位、進學校社區,走進千家萬戶。
2020民法典普法講座新聞稿範文篇四
千呼萬喚,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終於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高票表決通過。民法,是調整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幾乎所有的法律,因此,《民法典》也被大家稱為是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人民權利的寶典,每個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個企業的設立和運營,都離不開它。這次《民法典》的出台,可以說亮點多多,從第一編的總則編,到第七遍的侵權責任編,都有不少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變化。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加強宣傳教育、加大民法典普及力度。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民法典調整規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這是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見的社會關系和經濟關系,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業發展息息相關。民法典實施得好,人民群眾權益就會得到法律保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就會更加有序,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實施好民法典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
加強立法工作、推動民法典完善發展。民法典頒布實施,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解決了民事法治建設的所有問題,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有關國家機關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推動民法典發展更上一層樓。
加強執法力度、確保民法典落地生根。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各級政府要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抓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不得違背法律法規隨意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