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評判

刑法評判

發布時間: 2025-02-08 05:16:56

⑴ 重傷的量刑標准及其評判

刑法明確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若情節嚴重致人重傷則判處三至十年有期徒刑。
而對致人死亡或使用極端殘忍手段致重傷並導致嚴重殘疾者,則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甚至於死刑。
此外,本章另有特殊規定的,依其規定執行。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⑵ 我想問問中國的法律評判主要是看哪些方面

你出的題目太大了,可以寫一篇長長的論文,只能簡單概括性地回答一下,供你參考:
1、審理案件,首先要明確被告人是否構成罪,構成何種罪,這就涉及到犯罪構成四要件的問題了。
刑法所規定的每一種犯罪行為,其主客觀表現形式都是不一樣的,每一種犯罪都有具體的目的、動機、手段和方法,比如殺人、放火、搶劫、盜竊等犯罪,犯罪人有不同的目的和行為,同樣是殺人罪,犯罪手段也不一樣。犯罪構成要件就是從各種不同犯罪行為的主客觀表現中抽象出共同的規律。
(一)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根據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犯罪的,構成單位犯罪,因此,單位也可以成為犯罪主體。
司法實務中,如受賄罪,這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才能犯的罪,普通人收受他人錢財的,就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這在量刑上,差別不小;又如年齡問題,有的罪如殺人,滿14周歲就要承擔刑事責任了。如此等等,這在審理時,都要一一查明。
(二)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即故意和過失。比如故意傷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體受到損傷的結果。有的犯罪是過失性質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該單位對犯罪行為負有責任的人員也同樣具有主觀心理狀態。
在司務實務中,如果心理狀態不同,罪名也是不一樣的,故意殺人跟過失殺人顯然有區別,量刑時自然區別很大。
(三)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犯罪行為的具體表現。
比如犯詐騙罪,犯罪人具有虛構事實、欺騙他人的行為,販毒罪具有販賣毒品的行為,等等。也就是說要查明犯罪人到底做了什麼事?
(四)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為所直接針對的對象。
如殺人罪、傷害罪,犯罪對象是具體的被害人,而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的這種社會關系。
2、弄清是否構成犯罪以及構成何種犯罪後,就要具體量刑了,這就要查明量刑的各種情節了。
量刑情節,是指在量刑時對具體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所作出的、法律規定認可的可以從重、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各種情形。
刑法中量刑情節有以下幾種規定:
一、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
(1)法定情節是刑法總則或者分則中明確規定的情節。
如刑法中規定:正當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從輕或者免於處罰。又如: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分等,都是法定情節。
(2)酌定情節,是刑法沒有作出量刑的具體規定,只是根據有關刑事政策和經驗,由法官靈活作出的量刑適用情節。
如刑法規定,被判處罰金的,如果由於遭受不能抗拒的災禍繳納確實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酌情減少和免除。
二、應當情節和可以情節
(1)應當情節,是指在量刑時必須予以考慮的情節。
如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這是量刑是必須予以考慮的情節,決定對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可以情節,是指在量刑時法官依法律許可或者法律授權在量刑時的選擇性情節。
如: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教唆犯罪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三、從輕情節和從重情節
(1)從輕情節,是指依據刑法分則的規定可以在規定的處刑幅度內從輕處刑的各種情形。
如: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過失人又主動投案自首、積極搶救被害人並賠償其損失等,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其過失人在造成過失後的作為,即是減輕情節,主動中止犯罪,也具有減輕情節。
(2)從重情節是指依據刑法分則的規定,在處刑的幅度內從重處罰的各種情形。
如過失致人死亡,本應主動投案自首,採取積極搶救措施,但過失人卻逃離,致傷者死亡,依刑法規定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過失人逃離,不搶救傷者的情節,就是從重情節。
四、單功情節和多功情節
(1)單功情節是僅有一種量刑情節的情節。
如累犯,只有一種量刑情節從重。
(2)多功情節是對量刑產生多種可能的情節。
如初犯、偶犯、中止犯等都具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節。
五、其他量刑情節.
有是可以包含在法官酌定量刑的情節里,如起因、手段、動機等,同樣是故意殺人,有的是「大義滅親「,有的是殺人滅口,量刑時完全不同;有的案件則對數額有要求,如受賄罪,10萬以上就是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有的案件要看造成的嚴重後果,如重大責任事故罪,死一個人跟十幾人,當然不一樣。
3、法官怎麼判?
犯罪構成查清了,就能明確犯罪人犯的是什麼罪;量刑情節查清了,就可以對照刑法總則以及分則的具體要求來量刑了。
每個罪名具體怎麼量刑,這在法院內部有具體的量刑細則,法官就跟查字典一樣,一樣一樣地去套,一條一條地去落實。有疑難爭議的案件,法院有審判委員會來進行討論,本級院不能統一意見,仍有爭議的,現實中,法院會把這類案件報請上級院,徵求其意見。(我國法律規定是不需要這樣做的,要求是每個法院獨立審判)
當事人、檢方如果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或抗訴。我國審理案件實行的是二審終審制,即上訴後的判決是終審判決,就生效了。
如果以後發現案件審理有錯誤,我國法律規定可以啟動再審程序來糾錯。前幾天浙江蕭山的幾個小夥子的搶劫案就是這種情況。

⑶ 刑法定罪依據

法律分析:定罪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刑法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定罪是人民法院根據刑法規定,對某一行為是否有罪的確認與評判,具有刑事司法活動的性質。 定罪是以刑法規定為前提的,同時又是量刑與行刑的前提與基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⑷ 緩刑怎麼判,判幾緩幾

緩刑一般最低可以拘役6個月,並最少緩刑2個月以上,對於緩刑的具體適用情況,是需要嚴格基於法律規定的程序,由司法機關在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取證後才可以進行合法的判決處理的。
緩刑最少能判兩個月。根據《刑法》第73條規定,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但是,緩刑的考驗期限是從判決確定之日起開始計算的。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的考驗期限之內,對其依法實行社區矯正,但是若在考驗期之內違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緩刑的適用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於罪行性質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僅僅是根據罪行性質作出具體量刑,法院認為有必要適用管制刑罰進行處罰,所以故將管制刑列為不適用緩刑制度的獨立刑種。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中期或長期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於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於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於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後各種表現,並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刑法》第七十二條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三條
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熱點內容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
今年是民法典 發布:2025-02-08 07:25:33 瀏覽: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釋 發布:2025-02-08 07:14:26 瀏覽:93
道德基礎測試 發布:2025-02-08 06:53:40 瀏覽:79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難不難 發布:2025-02-08 06:48:09 瀏覽:561
長春勞動法局電話號碼是多少錢 發布:2025-02-08 06:39:03 瀏覽:426
一村居一法律顧問ppt 發布:2025-02-08 06:16:45 瀏覽:441
社會與法頻道普法劇 發布:2025-02-08 06:16:23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