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2006司法考試卷三

2006司法考試卷三

發布時間: 2025-02-10 10:22:12

Ⅰ 2006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三第10題解析

答案是A,當事人一放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放承擔違約責任.在代辦托運的情況下,貨物交乘運人即為交付,所以已有權請求甲承擔違約責任,然後甲在向丙要求賠償.

Ⅱ 今年的司法考試分AB卷嗎

做過,如果按照考點計算,能押中100分左右,但是如果說原題要想押中,基本上不超過10分,也就是說,這種模擬題的作用主要是在於檢驗你掌握知識點的程度,而不能作為押寶的方式。

Ⅲ 司法考試2006年卷三51

朋友,司考題做多了,已經陷入誤區

這是多選題,A項和B項根據合同法專74條和屬合同法52條很明顯正確

C項合同法意見一12條規定、專屬權利禁代位

D項 說法過於絕對了和主觀,你自己也說了,瑕疵包括權利和物的瑕疵;你只考慮該贈與物的權利瑕疵而沒考慮贈與物物的瑕疵。該房若安全質量問題造成丙的人身傷害,而甲又明知而不告訴。丙是有權因因受贈房屋瑕疵造成的損失請求甲賠償的。不能否定這種情況可能性

Ⅳ 06年司法考試卷三第19題乙公司為何不是第三人

19.甲公司研製開發出一項汽車剎車裝置的專利技術,委託乙公司生產該剎車裝置的專用零部 件。乙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擅自將該種零部件出售給丙公司,致使丙公司很快也開發出同種剎車裝置 並投入生產。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乙公司的行為構成違約行為
B.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專利權
C.在甲公司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中,丙公司應為被告,乙公司應列為第三人
D該案只能由特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答案】C

【考點】專利侵權;專利案件管轄

【詳解】《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 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因此乙公司在生 產過程中擅自將零部件出售給丙公司的行為違反其保密義務,構成違約行為,故A項正確。丙公司 未經甲公司同意實施其專利,侵犯了甲公司的專利權,故B項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 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千規定》第2條規定,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故D項正確。而對於C項 ,如果甲公司時丙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乙不應作為第三人,存在共同侵權,應列為共同被告,其實本題中甲既可以以違約起訴乙,也可以以侵權乙,但是對丙呢,只能以侵權起訴。如果以侵權起訴丙呢,那麼乙就是共同侵權人,所以這里乙不第三人。
故本題選C

Ⅳ 司法考試卷三全真模擬題及答案

司法考試卷三全真模擬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分,共50分。)

1.以下哪些為民法所調整:( )

A.甲邀請乙一起旅行,後來甲取消了旅行計劃

B.公民甲與公司乙簽訂一份買賣田鼠的合同

C.稅務局多收個體工商戶甲500元稅款

D.工商局吊銷某公司的營業執照

2.甲於2005年5月5日過失將乙致傷,乙因治傷花去醫葯費5000千元。2006年3月6日,乙起訴要求甲賠償醫葯費5000千元。經查,甲於1988年3月2日出生,初中畢業後,一直待業在家,沒有經濟收入,其父在某行政機關工作。該案應如何處理?( )

A.李某承擔民事責任,但需待其有經濟收入後支付賠償費用

B.李某之父承擔,因李某沒有經濟收入

C.李某之父只承擔部分責任,剩餘的有李某承擔

D.李某承擔,但因其沒有經濟收入,由其父墊付

3.甲公司將一批價值60萬元,並被丙公司保留所有權的空調交給乙倉庫保管,保管費5萬元。甲公司未按時付款,乙倉庫留置了價值約6萬元的貨物並通知甲公司,要求在一個月內付款。一個月後,甲公司仍未付款,乙倉庫就把留置物依法拍賣,得款5.5萬。在扣除保管費5萬元和其他費用3000元後,將其餘2000元退回甲公司。甲公司表示此事未通知他們,他們不能接受乙倉庫的處理。丙公司也對乙倉庫的行為提出異議。在這一事件中,不合法的行為是?( )

A.乙倉庫留置價值6萬的空調

B.乙倉庫要求甲公司在一個月內付款

C.乙倉庫不通知甲公司即拍賣貨物

D.乙倉庫扣除5.3萬元後才將2000元退回甲公司

4.自然人甲乙為夫妻,有一未成年之子丙。某年甲乙兩人離婚,後乙因病死亡,乙在死前因怕性格暴燥的甲會影響兒子的健康成長,而指定乙的妹妹丁為丙的監護人。甲向法院起訴,要求作為丙的監護人。丙的祖父戊亦要求作為丙的監護人。法院應當指定誰為監護人:( )

A.甲

B.丁

C.戊

D.甲的朋友

5.王經理的一台電腦損壞,讓其助理張某扔到垃圾站。張某將電腦搬到垃圾站後想,與其扔了不如拿回家修修給兒子用,便將電腦搬回家,經修理後又能正常使用。王經理得知電腦能夠正常使用後,要求張某返還。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

A.張某不能取得電腦的所有權

B.張某基於原始取得電腦的所有權

C.張某繼受取得電腦的所有權

D.王某仍然享有電腦的所有權

6.甲受乙的委託,為乙畫了一幅肖像。雙方未就這幅畫的版權歸屬作出約定。乙去世後,其繼承人丙將這幅畫賣給丁。丁未經任何人同意,將這幅畫復制出售。對丁的這一行為的認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丁的行為是合法行使權利的行為

B.丁侵犯了甲的著作權

C.丁侵犯了乙的著作權

D.丁侵犯了丙的著作權

7.甲將其一套房屋出租給乙居住。乙居住期間,房屋陽台上的花盆跌落,砸傷樓底下的行丙,丙為治療花費醫葯費1萬元。下列說法哪一項正確? ( )

A.因為甲是所有權人,應該由甲對丙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B.乙對丙的損害承擔無過錯責任,應當賠償丙的損害

C.甲.乙應對丙的損害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D.若乙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不對丙承擔賠償責任

8.甲公司在其一種商品上使用的商標,用了漫畫家楊某的一幅漫畫的圖案,既沒有徵得楊某的同意,又未向其支付報酬。2003年5月12日,甲公司就該商品的商標向商標局提出注冊申請。2003年5月30日,商標局經初步審定後,公告該商標。至2003年8月30日,無人提出異議,商標局遂於2003年9月1日核准注冊,發給甲公司以商標注冊證,並予公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商標局的注冊程序違反了商標法的規定

B.若商標局駁回甲公司的申請,不予公告其商標並書面通知甲公司,甲公司可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

C.甲公司對前項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D.楊某可以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三年內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撒銷該注冊商標

9.某合夥組織起字型大小為「路路通貨運」,由甲.乙.丙合夥經營,其中甲出資50%.乙出資30%.丙出資20%。甲擔當負責人。丁企業欠路路通貨運14萬元運費,到期未還。甲.乙.丙三人曾多次索要,不能如願。戊聽說此事後,向甲表示,願意以10萬元的價格受讓該債權。甲認為他們實在沒有精力去向丁企業實現該債權了,以10萬元將債權讓與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便與丙簽訂債權轉讓合同並通知丁企業,乙.丙二人知道後,堅決表示反對。下列各項論述中,正確的是:( )

A.甲轉讓債權的行為有效

B.甲轉讓債權的行為無效,因為未取得乙.丙二人的同意

C.甲有權轉讓自己的份額,無權轉讓乙.丙二人的份額

D.甲轉讓債權的行為效力未定,須取得乙.丙二人的同意後始確定地發生效力

10.下列哪一個是社團法人:( )

A.北京某電腦銷售公司

B.北京「壹」慈善基金會

C.某市政府

D.某市人電視台

11.下列哪些不屬民法上的物:( )

A.太陽

B.人的血液

C.能夠被人們支配的自然力,如電.熱.磁力等

D.手錶

12.下列關於特定物與種類物的各種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租賃法律關系只能以特定物為客體

B.金錢借貸法律關系只能以種類物為客體

C.特定物在未交付對方當事人之前滅失的,可以免除義務人實際返還原物的義務

D.種類物不需要特定化,也可能轉化為特定物

13.下列關於法律行為和意思表示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單方諾成法律行為,僅由一個意思表示構成

B.雙方諾成法律行為,不一定由兩個意思表示構成

C.要物法律行為,僅有意思表示即可構成,而不需要有其他行為

D.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系同義語

14.甲與乙是朋友,2002年2月,甲將自己的電腦借與乙使用。同年4月,甲乙兩人簽訂一份協議,約定如果乙能夠戒煙半年,則將該電腦贈與乙。從約定之日起至同年10月,乙果然沒有吸過一支香煙。2003年元旦,甲打電話對乙說:「電腦是你的了。」問該電腦的所有權在何時從甲移轉至乙:( )

A.2002年2月

B.2002年4月

C.2002年10月

D.2003年元旦 [NextPage]

15.甲將自己的一枚戒指寄放在乙處。乙由於手頭不寬裕,便謊稱其為祖產,願意將其以3000元的價格賣給丙。丙信以為真,當下將其買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丙原始取得該戒指的所有權

B.乙對該戒指屬於無權佔有

C.甲可以要求丙無條件將戒指返還,因為甲是所有權人

D.乙與丙的買賣合同無效

16.甲建築公司與乙企業簽訂一份建築承包合同,約定甲為乙在1年內建成一棟辦公樓,工程款為500萬,於工程完工後1年內付清。丙銀行作為連帶保證人對200萬元工程款提供擔保。4個月後,甲感覺無法在約定期限內交工,於是和乙企業協商延期,乙企業表示同意,雙方重新約定,工程交工期限延後3個月,但工程款減少40萬元。不料由於甲公司進了一批高性能的設備,工程進度大增,在1年內完工並交乙企業驗收完畢。但是乙企業到期不能付款,甲起訴丙,丙以甲乙變更主合同未經其同意為由主張免除保證責任。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因為保證合同因主合同的變更而無效

B.丙只在50萬元的范圍內承擔責任

C.丙只在460萬元的范圍內承擔責任

D.丙仍在500萬元的范圍內承擔責任

17.下列是債的發生原因中,屬於事實行為的有?( )

A.合同

B.單方允諾

C. 贈與行為

D.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

18.甲乙雙方簽訂了一份豬肉買賣合同,約定於2007年2月交貨。甲方於2月按期交付貨物,但乙方遲遲未付款。當乙方於8月遲延付款時,豬肉價格上漲。下列選項中哪項是正確的?( )

A.乙方應按合同原價格支付貨款

B.乙方應按新價格支付貨款

C.合同貨款應當重新協商後才能確定

D.乙方應按合同原價格雙倍支付貨款

19.2004年5月甲為做生意向銀行貸款10萬元,期限2年,後由於行情不俏,血本無歸。2005年3月,甲為逃避銀行債務,將其家中值錢的電器贈與了其妻弟乙,將其價值4萬元的房屋以一萬元的價格賣與了鄰居丙,丙知道甲債務快到期但仍然買下了房產。另外,甲對於丙的2萬元的債權已經於2004年2月到了清償期,但李某卻對丙表示免除他的債務。2005年5月,銀行發現李某已經基本上沒有什麼東西了就起訴到法院,法院查明上述事實,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銀行可以請求法院撤銷李某的上述有害其債權的行為

B.銀行應當自2005年5月到2006年5月請求撤銷李某的上述行為

C.銀行行使其撤銷權所支出的律師費應當由李某承擔

D.若銀行只以李某為被告,在訴訟時法院可以將甲乙丙追加為第三人

20.甲在工廠遭遇工傷事故。工廠與甲協議賠償甲10萬元,賠償金尚未支付。甲以前欠乙10萬,覺得自己已經無勞動能力,無法清償乙的欠款,遂告訴工廠請把這10萬元直接給乙,且也告訴了乙。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乙可以向工廠主張這10萬元

B.乙不能向工廠主張權利,因為依該權利的性質,不能轉讓

C.工廠不應當向乙支付10萬元,因為債權轉讓沒有得到他的同意

D.乙不能向工廠主張權利,因該債權轉讓違背公序良俗,是無效的

21.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長期的買賣合同,約定由乙公司向甲公司分期提供貨物。在合同履行期,乙公司分成了丙.丁兩個公司。乙公司遂提出解除與甲公司的合同,甲公司不同意。乙公司單方終止了合同,給甲公司造成較大損失,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乙繼續履行合同,並賠償損失。法院審理期間,乙公司已正式分為丙.丁兩家公司。對本案的正確表述哪項是正確的?( )

A.因乙公司分立,乙公司有權解除合同

B.法院應當判決解除合同,甲公司的損失由丙丁承擔

C.乙公司可將合同的權利義務轉讓,無需甲公司同意

D.法院不應當判處解除合同,合同的權利義務應由丙丁連帶承擔,並連帶承擔甲的損失

22.甲商場在某報紙上刊登廣告一則,寫明:以一元錢價格出售27英寸彩電一台,願與某月某日第一位到本商場的顧客成交。乙在該日早第一個到達該商場要求購買該彩電,遭拒絕。對本案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哪項?( )

A.商場有權拒絕出售,因為出售商品的廣告屬於要約邀請

B.商場有權拒絕出售,因為定立合同會顯失公平

C.商場無權拒絕出售,因為商場出售商品的廣告包括了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屬於要約

D.商場無權拒絕出售,因為商場出售商品的廣告屬於懸賞廣告,而懸賞廣告具有要約的效力

23.甲乙二人於2000年10月1日舉行結婚典禮。同日甲將拍攝婚禮活動的一卷膠卷交給某彩色擴印公司沖印,並預交沖印費24元,彩色擴印公司開出一張印單交給甲。印單上事先印好了"如遇意外損壞或遺失,本店賠償同類同號膠卷一卷或相當價值的現金"的字樣。後彩色擴印公司將該膠卷遺失。甲要求賠償精神損失,彩色擴印公司引用免責條款,只同意賠償一個膠卷的錢。下列哪一種觀點是正確的?( )

A.彩色擴印公司只負退還擴印費和賠償同類同號膠卷或相當價值現金的責任

B.應按照《合同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認定印單上免責條款無效

C.應按照《合同法》的規定確認印單上的責任條款顯失公平,予以撤銷或變更

D.彩色擴印公司違約,且遺失是有珍貴紀念意義的照片,應賠償甲精神損失

Ⅵ 司法考試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分別考什麼科目

具體考試科目如下: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主觀題考試設置選做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具體考查科目為: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纖斗禪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1、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開除公職或者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公證員執業證書的。

3、被吊銷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

4、被給銷巧予二年內不得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處理期限未滿或者被給予終毀塵身不得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國家司法考試)處理的。

5、因嚴重失信行為被國家有關單位確定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並納入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

6、因其他情形被給予終身禁止從事法律職業處理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Ⅶ 司法考試分AB卷嗎

題目順序不同 ,今天中午的卷二我的前八題就是行政法,我同學的都是刑法

Ⅷ 司法考試試卷一二三四考什麼

首先,從題型上說:卷一、卷二、卷三都是選擇題,包括單選和不定項選。卷四是案例論述等要寫字的題,近幾年都沒有考到文書寫作,但大綱上是有的。x0dx0a其次,從考試科目范圍說:x0dx0a卷一:理論法學(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憲法、法理、法制史);三國法(國際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x0dx0a卷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行政與行政訴訟法x0dx0a卷三:民法和民事訴訟法;仲裁法 x0dx0a卷四:論述和案例分析等,哪個法都有可能涉及到。第一道論述題這幾年考的都是跟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有關的。後面的案例分析一般民事的、刑事的、行政的都會涉及一個。

Ⅸ 2006年司法考試模擬測試題 卷三答案與考點解析 1

試卷三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部分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答案:D考點:民法原則解析:《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宏喊:「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其中,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時,均應誠實,不作假,不欺詐,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正當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甲將平房售與丙而未告知乙將建高樓之事實,已違反誠信原則。

2.答案:B考點:形成權

解析:形成權是依權利人單方意思表示即發生法律效力的權利,孫某表示同意的行為是行使追認權,追認權系形成權的一種。

3.答案:A考點:住所

解析:《民通意見》第9條規定:「公空叢民離開住所地最後連續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為經常居住地。但住醫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戶籍所在地遷出後至遷入另一地之前,無經常居住地的,仍以其戶籍所在地為住所。」故本題應選A項,其餘選項均錯。

4.答案:B考點:宣告死亡的撤銷

解析:《民通意見》第37條規定:「被宣告死亡的人與配偶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銷,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如果其配偶再婚後又離婚或者再婚後配偶又死亡的,則不得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根據此條,乙與丙的婚姻是有效的,法院應當予以確認。斗絕櫻

5.答案:D考點:法人的責任能力

解析:《民通意見》第58條規定:「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題中辦事處只是青島某公司分支機構,並無獨立責任能力,王某的職務駕車給他人造成損害,應當由該公司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6.答案:D考點:物

解析:我們要注意貨幣是一種特殊的物,其特殊性在於:佔有權轉移,所有權就轉移。因此,在借貸中,轉移的是貨幣的所有權而不是使用權,A的說法錯誤。有價證券是設定並證明財產權的書面憑證,電影票雖然能證明顧客與影視城訂立了一個合同,但不能說電影票是設定財產權的一個書面憑證,同樣情形的還有飛機票等,它們都只是合同的證明,而不是有價證券,B的說法不正確。判斷主物和從物的關系,我們要記住從物的兩個基本特徵:「非主物之成分,助主物之效用」,一般而言,礦藏被看成是土地的一部分,因此,不能說礦藏是土地的從物。至於原物和孳息的區分,也有兩個標准:孳息已獨立為一物;孳息是原物所生之物。

7.答案:C考點:無效民事行為

解析:本題中孫某受邱某脅迫而害怕,由於害怕而實施了打欠條的民事行為。依《民法通則》第58條第1款第(三)項之規定,受脅迫的民事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故選擇C項。應當注意,本題不應適用《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固然《合同法》第52條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修正了《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但是民事法律行為除了合同之外,尚有代理、單方法律行為、婚姻、遺囑等形式。換言之,《合同法》通過之後,《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在合同效力范圍以外仍然有效。本題之題干及選項只問及民事行為的效力,與合同無涉,故仍應適用《民法通則》第58條之規定。

8.答案:A考點:代理行為的效力

解析:《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本案中王某以立新學校的名義購買電教器材,該行為即為代理行為,故獎券及中獎所得的電視機均應歸立新學校所有。

9.答案:C考點:訴訟時效的中斷

解析:《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本案中,劉文向李玉寫催款信即提出還款要求。因為李玉在2月10日收到這封信。說明其已知道李文的還款要求,訴訟時應在此時中斷。

10.答案:C考點:共同侵權的責任承擔

解析:本題涉及共同侵權的責任承擔問題。按照《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兩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甲的損失是由乙丙丁的共同侵權造成的,所以乙丙丁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甲既可以要求乙、丙、丁三人中的任一人主張賠償,也可以向三人中的任兩人或者三者主張賠償。本題中,對於由侵權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甲與乙丙達成協議,則應當尊重尊重甲與乙丙之間的約定,且不妨礙甲要求共同侵權人丁承擔餘下的賠償責任。

11.答案:A考點:建築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解析:《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所以,建築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只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即一旦發生建築物致人損害的後果,便推定其所有人或管理人有過錯,除非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自己舉證證明自己無過錯。

12.答案:B考點:精神損害賠償

解析:本題中甲具有紀念意義的錄像帶被毀,其提出的賠償請求屬於精神損害賠償。關於精神損害賠償,比較重要的司法解釋是《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考生要加以注意。其中第4條規定:「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可見,只有在侵權之訴中才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該解釋的這條規定是符合民法理念的。因為違約之訴的制度目的在於救濟當事人的財產權利,精神損害賠償是不適於在違約之訴中提出的。這也是當前民法界的通說。考生須牢記。考察選項,可直接排除A.D項。本題中甲委託乙對錄像帶進行加工,錄像帶被損後甲當然可以以錄像帶所有權受到侵害為由向乙提出侵權之訴。故C項錯誤,B項正確。

13.答案:D考點:隱私權

解析:本題涉及隱私權的保護和公共權力行使的平衡問題。隱私權屬於私權,隱私權的保護經常與審判權、檢察權、行政處罰權、言論自由權、監督權等公共權力的行使發生沖突,對此,如果屬於正確行使公共權力而公開他人隱私的,不為侵犯他人隱私權。本題中,某大學對違紀學生的處分,並把處分決定傳達到校屬有關單位,是行使教育管理權的正當行為,不構成侵權行為。

14.答案:D考點: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解析:《著作權法》第17條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題中,甲、乙沒有訂立合同,也沒有明確約定,因此著作權屬於受託人乙享有。

15.答案:C考點:「作者」的內涵

解析:依《著作法》第11條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而所謂創作是指通過自己的智力活動形成某種作品的行為,因而某一課題的協調、主持者,或為他人創造查資料、謄寫及與創作者討論的人均不能視為作者,因他們的行為不構成創作,故應排除A.B.D選項。請參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3條的規定。在選項C中,盡管甲教授曾對丁講師撰寫的二章進行過修改,但丁講師的撰寫行為仍構成創作,故其應列為本書作者之一。本題應選C項。

16.答案:D考點:不視為專利侵權的行為

解析:《專利法》第63條第1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權專利權:(一)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的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三)臨時通過中國領土、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17.答案:D考點:商標注冊申請原則

解析:根據《商標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可見,我國商標注冊申請採用申請在先原則,商標注冊申請日期以商標局收到申請文件的日期為准。本題中力達公司申請在先。

18.答案:D考點:物權的消滅

解析:拋棄是以消滅物權為目的的單方法律行為。拋棄只要權利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生效力。拋棄的意思表示不一定向特定人為之,只要權利人拋棄其佔有,表示其拋棄的意思即生拋棄的效力。甲將3000元國庫券無意間扔掉,並非出於其真實意思表示,該拋棄行為不發生效力,甲仍擁有3000元國庫券的所有權,乙應當予以返還。

19.答案:B.C.D考點:建築物區分所有

解析: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內容包括專有部分所有權、共用部分共有權和成員權。單元樓的樓頂屬於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共用部分,個別區分所有權人無權處分。張甲雖然是樓頂一套單元房的所有權人即區分所有權人,但是樓房房頂所有權並不歸屬於張甲一人,張甲無權獨自允許乙公司使用房頂,其行為屬於無權處分,簽訂的合同效力待定。區分所有權人對共用部分,有權按照一定比例分享其產生的收益。所以,A項錯誤,B.C.D項正確,合題意。

20.答案:C考點:優先購買權

解析:《民法通則》第78條規定:「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因此,本題中乙享有優先購買權。《合同法》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從立法意旨上看,法律之所以規定房屋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就是為了對實際使用房屋的承租人的利益予以保護,所以實際承租房屋的丁和房屋承租人丙都應享有優先購買權。故本題答案為C。

21.答案:B考點:居住權

解析:居住權是傳統民法上的一種人役權,為特定人的利益而設。理論上,一般認為居住權是特定人因居住而使用他人房屋的權利。一般情況下,居住權人不得出租房屋,但是在居住權人生活非常拮據的情況下,可以允許其在居住權期限內出租房屋,本題中黃鸝的情形即屬於這種情況。所以,B項不正確,合題意,而A.C.D項正確,不合題意。

22.答案:B考點:混合共同擔保的擔保責任

解析:考生面對本題,應該首先意識到考查的是混合共同擔保。所謂混合共同擔保,是指同一債權,既有保證擔保又有抵押或質押的擔保。根據《擔保法》第28條的規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則本題中作為保證人的丙只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物的擔保價值為16萬元,故丙僅承擔4萬元的擔保責任。這是對題乾的初步分析。但是,擔保期間內情況又發生了變化,即作為抵押物的汽車發生了毀損,僅獲得3萬元的保險賠款,此時抵押權轉移到其代位物3萬元賠償金上。這樣,物的擔保的價值范圍由原來的16萬元降為14萬元。而對此種情形,《擔保法解釋》第38條第2款作出了規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物的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或者擔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滅失而沒有代位物的,保證人仍應當按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承擔保證責任。」即此種情形下保證人需要承擔相應減少部分的擔保責任,所以此時丙承擔的保證責任應為6萬元。B項正確。

23.答案:B考點:抵押、質押合同的效力

解析:(1)《擔保法》第41條規定:「當事人以本法第42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本案中,丙的房屋就屬於《擔保法》第42條第(二)項規定的財產,所以以該財產為抵押物的抵押合同,必須經登記才有效。所以本題中的抵押是無效的。(2)《擔保法》第64條第2款規定:「質押合同自質物移交於質權人佔有時生效。」而本題中質權人乙並沒有佔有出質物,所以本題中的質押亦是無效的。(3)綜上所述,選項B是正確的。

24.答案:A考點:所有權保留買賣、抵押權的設立和實現

解析:古畫已經賣給了溫方義,抵押權成立於買賣之後,盡管約定了所有權保留,但溫享有對古畫的所有權取得權,該權利優先於後成立的抵押。孫的行為表明其承認了古畫上溫所享有的權利,溫付清價款後,取得古畫的所有權,A項正確。B項錯,因孫無權實現抵押權。C項錯,因為抵押是有效的。D項錯,因焦並未違約。

25.答案:B考點:債的分類

解析:特定之債是指債務人應給付特定的標的物或者給付特定的勞務、權利的債。本題中,「黑鬍子」四人演唱組合所負的債務是要演唱自創歌曲,但合同標的並未特定化,故不是特定之債。故A項是錯誤的。單一之債,是指債權主體一方和債務主體一方都僅為一人的債。本題中,「黑鬍子」四人演唱組合作為合同的主體一方表面是四個人,但對外其實是實質上的單一主體,所以是單一之債。所以,選項B正確。選擇之債是按照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約定,債的履行行為或標的可供一方選擇的債。法定之債是指基於法律規定而產生的債。顯然本題涉及的不是選擇之債,也不是法定之債,故C.D項不正確。因此,本題答案為B。

26.答案:C考點:債的適當履行

解析:債的履行應遵守適當履行原則,即當事人應按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全面、正確履行債務。A選項甲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故應滿足債權人全部要求;B選項王某作書畫是專屬於人身的行為,代為履行是無效的,也違反了合同的約定;D選項張某未滿18周歲,不具有代理資格。綜上,本題應選C項。

27.答案:A考點:董事、監事、經理對公司的法律義務和責任

解析:根據《公司法》第149條的規定,董事、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挪用公司資金;(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公司同類的業務;(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八)違法對公司義務的其他行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欠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所以本題答案為A。

28.答案:C考點:股份轉讓

解析:根據《公司法》第142條的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D項錯誤,注意這是修改了原公司法第147條的規定,把發起人轉讓時間的限制由三年改為一年。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B項錯誤。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在特殊情形下除外。公司也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為質押權的標的,所以C項正確A項錯誤。

29.答案:D考點: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設立的程序

解析:我國《公司法》對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作了較為嚴格的規定。其設立方式包括發起設立和募集設立兩種。在募集設立中發起人應當認購公司應發行的股份,且不得少於公司股份總數的35%。發起人只有在繳足所認購的出資後,才能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然後發起人應當制招股說明書並簽訂承銷協議和代收股款協議,持有關法律文件申請批准募股。在所有上述活動完成後,公開募股,召開創立大會,申請設立登記。所有這些都是一環扣一環進行,沒有前一步驟就不可能進行下一步驟,否則即為違法。參照公司法第84.85.86.88.89.90、91.93條的規定。

30.答案:B考點:設立中公司

解析:根據公司法的理論通說,設立中的公司尚不具備法人資格,如果公司依法設立,則公司設立過程中的行為產生的權利義務由公司承擔,如果公司未能依法設立,則公司設立過程中行為的權利義務由發起人承擔連帶責任。

31.答案:C考點:合夥利潤的分配

解析:《合夥企業法》第32條規定:「合夥企業的利潤和虧損,由合夥人依照合夥協議約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擔;合夥協議未約定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比例的,由各合夥人平均分配和分擔。合夥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或者由部分合夥人承擔全部虧損。」合夥企業存續期間,合夥人的出資和以合夥企業名義取得的受益均為合夥企業的參產。合夥企業積累的財產是全體合夥人按份共有的財產,值得注意的是,只是積累的財產而非合夥企業的財產。另外,這種按份共有比較特殊,表現為一種潛在的份額,即在合夥企業存續期間,合夥人不得以份額比例要求分割財產,也不得以份額大小來決定合夥人對合夥財產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權利以及合夥事務執行方面的權利,只有在分配合夥企業利潤和退夥以及合夥企業解散時,份額比例才具有實際意義,作為各個合夥人分配利潤和分割財產的依據。

Ⅹ 06年司法考試試卷三11題困惑,請高人指教

所謂過錯,是以義務為前提的,乙沒有任何的義務幫助甲翻牆回家。義務的來源就很多了,有約定也有法定,你結合侵權責任法的總則部分,了解一下過錯的概念。在這道題里,關鍵就是看有無,判斷對了,就自然解答出來了,乙沒有義務,也不存在法定的過錯,自然沒有過錯。

熱點內容
屬於經濟法有 發布:2025-02-11 08:58:02 瀏覽:233
史法治 發布:2025-02-11 08:31:41 瀏覽:204
南寧鐵路運輸法院 發布:2025-02-11 08:30:53 瀏覽:271
跳槽自己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07:59:36 瀏覽:669
應建全法律法規規章起草 發布:2025-02-11 07:45:33 瀏覽:958
食品安全規章制度銷售 發布:2025-02-11 07:36:23 瀏覽:518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2-11 07:21:27 瀏覽:850
微法院繳費 發布:2025-02-11 06:50:45 瀏覽:819
侵佔罪是刑法多少條 發布:2025-02-11 06:49:55 瀏覽:886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區別 發布:2025-02-11 06:33:54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