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沒收違法所得

刑法沒收違法所得

發布時間: 2025-02-18 06:44:21

1. 沒收違法所得屬於什麼處罰

沒收違法所得屬於行政處罰。
沒收違法所得,指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依法將違法行為人取得的違法所得財物,運用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強制措施,對其違法所得財物的所有權予以強制性剝奪的處罰方式。
1.違法所得的獲取手段具有違法性。
2.違法所得具有經濟價值。
3.違法所得具有多重性和復雜性。
4.違法所得只能由國家授權的特定機關才能認定。
沒收違法所得程序:
(1)申請的提出:應由犯罪地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市一級檢察院,向對應的中級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如被告人系在審理過程中死亡的,原審理法院也可受理申請。
(2)法院審查、受理:法院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在7日內審查完畢,決定是否受理。 決定受理的,應在十五日內發出公告,公告期為六個月。公告范圍:應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或法院的官方網站予以刊登,並在法院公告欄張貼、公示。如法院已掌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聯系方式的,應直接告知並記錄在案。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其他利害關系人參加訴訟。上述人等應在公告期內申請參加訴訟,可以委託代理人。其他厲害關系人是指對申請沒收的財產主張所有權的人。
(4)審理。公告期滿後,法院應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根據不同情況,法院會作出沒收或駁回申請的裁定。
(5)終止審理情形:在審理沒收違法所得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歸案的,應當終止審理。
(6)不服沒收或駁回申請裁定的救濟:
a、對沒收財產的裁定不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內提起上訴;檢察院對駁回申請的裁定不服的,也可以在五日內提出抗訴。
b、沒收違法所得的裁定生效後,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到案並提出異議的,法院應視情形不同分別處理:原裁定正確的,予以維持;原裁定確有錯誤的,應撤銷原裁定,對涉案財產一並作出處理。
c、依照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已生效的沒收違法所得裁定。總的來說,刑訴法規定的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是值得稱贊的,有其打擊貪污賄賂、恐怖活動犯罪的重大意義。對於違法所得沒收的情形,由人民法院依法執行。另外,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有規定情形的,應當寫出沒收違法所得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提供與犯罪事實、違法所得相關的證據材料,並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有:(一)警告;(二)罰款;(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四)責令停產停業;(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2. 刑法中的追繳違法所得強制執行沒收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分析:1.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所謂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是指犯罪分子因實施犯罪活動,而取得的全部財物,包括金錢或者物品,如盜竊得到的金錢或者物品,貪污得到的金錢或者物品等。所謂追繳,是指將犯罪分子的違法所得強制收歸國有。如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犯罪分子的違法所得進行追查、收繳;對於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的犯罪分子已轉移、隱藏的贓物追查下落,予以收繳。「責令退賠」,是指犯罪分子已將違法所得使用、揮霍或者毀壞的,也要責令其按違法所得財物的價值退賠。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保護公私財產,不讓犯罪分子在經濟上佔便宜。

2.對於追繳和退賠的違法所得,如果是屬於被害人的合法財物,應當及時返還。這里所說的被害人,既包括個人,也包括單位。對於被害人的合法財產被損壞或者已經不存在的,應當折價退賠。這一規定主要是要求辦理案件的司法機關在訴訟過程中,對於犯罪分子通過犯罪所獲得的他人的合法財物,在查明情況後應及時返還給被害人,以使被害人的財產利益早日得到保護。

3.對於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沒收。所謂違禁品,是指依照國家規定,公民不得私自留存、使用的物品。如槍支、彈葯、毒品以及淫穢物品等等。對違禁品,不管屬於誰所有,法律規定都應予以沒收。「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是指供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而使用的屬於他本人所有的錢款和物品,如用於走私的運輸工具、賭博用的賭具等。如果這些財物不是犯罪分子本人的,而是借用或者擅自使用的他人財物,財物所有人事前不知是供犯罪使用的也應當予以返還。但是,司法機關作為證據扣押的,應當等到案件審理結束後,再發還給財物所有人。

4.對於依法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私自挪用或者自行處理。上繳國庫,是指結案以後,由最後結案的單位統一上繳國家財政,不得挪作他用,如用於單位蓋辦公樓等;也不得隨便處理,即不得私自低價變賣或者分給單位職工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熱點內容
道德經為下 發布:2025-04-03 16:22:44 瀏覽:212
阻抗法規程 發布:2025-04-03 16:19:41 瀏覽:545
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范考試大綱 發布:2025-04-03 16:16:40 瀏覽:198
大學經濟法合同法重點 發布:2025-04-03 15:45:28 瀏覽:898
作為現代經濟法標志的法律是 發布:2025-04-03 15:40:52 瀏覽:405
民法總則老年人 發布:2025-04-03 15:09:50 瀏覽:493
民族大學法律碩士分數 發布:2025-04-03 15:05:52 瀏覽:281
任務二勞動法0016 發布:2025-04-03 14:53:11 瀏覽:547
黨政機關公文法規 發布:2025-04-03 14:52:18 瀏覽:400
社會與法喬麥加油大結局 發布:2025-04-03 14:40:26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