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

發布時間: 2025-02-24 20:23:33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的誕生前提:
司法人員在辦案活動中應恪守法律,廉潔秉公,不徇私情。但在具體實踐中,個別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利用私人關系,打探案情、非法干預、阻礙辦案甚至提出不符合辦案規定的其他要求,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力。由此,2015年3月26日,中央政法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1)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擴展閱讀:
1.在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方面有五項具體舉措:
①明確要求司法機關辦案人員拒絕內部人員干預、說情或者打探案情等不當要求;
②建立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
③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調查處理職責與程序;
④建立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通報制度;
⑤建立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或者對辦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責任追究制度。
2.對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司法人員的追責:
①違法干預辦案構成違紀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②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對如實記錄過問案件情況的辦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依照上述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將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辦案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政績考核體系,作為考核幹部是否遵守法律、依法辦事、廉潔自律的重要依據。

㈡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將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辦案的,構成違紀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第九條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違反規定干預辦案,負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司法機關按程序報經批准後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二)邀請辦案人員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三)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轉遞涉案材料的;(四)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打探案情、通風報信的;(五)其他影響司法人員依法公正處理案件的行為。

㈢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法律分析: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辦案,確保公正廉潔司法,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嚴格遵守紀律,不得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案件當事人說情打招呼。

第三條 司法機關辦案人員應當恪守法律,公正司法,不徇私情。對於司法機關內部人員的干預、說情或者打探案情,應當予以拒絕;對於不依正當程序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提出其他要求的,應當告知其依照程序辦理。

第四條 司法機關領導幹部和上級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因履行領導、監督職責,需要對正在辦理的案件提出指導性意見的,應當依照程序以書面形式提出,口頭提出的,由辦案人員記錄在案。

第五條 其他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因履行法定職責需要,向辦案人員了解正在辦理的案件有關情況的,應當依照法律程序或者工作程序進行。

法律依據: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全文

㈣ 法院三個規定具體內容

法律分析:規定一:

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的行為

1.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2.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3.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4.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

5.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規定二: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行為

1.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2.邀請辦案人員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3.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轉遞涉案材料的;

4.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打探案情、通風報信的;

5.其他影響司法人員依法公正處理案件的行為。

規定三:

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等關系人的不當交往行為

1.泄露司法機關辦案工作秘密或者其他依法依規不得泄露的情況;

2.為當事人推薦、介紹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中介組織介紹案件,要求、建議或者暗示當事人更換符合代理條件的律師;

3.接受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請客送禮或者其他利益;

4.向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借款、租借房屋,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5.在委託評估、拍賣等活動中徇私舞弊,與相關中介組織和人員惡意串通、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等行為;

6.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其他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

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查收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辦案,確保公正廉潔司法,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解除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保證公正司法,根據有關法律和紀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㈤ 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什麼

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規定、司法機關辦案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的規定以及嚴禁干預司法辦案的若干規定。


首先,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規定。這一規定是為了防止司法內部人員利用職權或影響力干預具體案件的審理過程。在司法實踐中,有些內部人員可能會通過各種渠道詢問、打探案情,對案件處理施加影響。因此,實行記錄制度,對過問案件的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有助於確保司法的公正性和獨立性。


其次,司法機關辦案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的規定。這一規定旨在明確司法人員與案件相關人員的交往界限,防止因不正當的交往而產生利益輸送或影響案件處理結果。通過規范接觸交往行為,能夠維護司法公正,保障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益。


最後,嚴禁干預司法辦案的若干規定。這些規定是為了杜絕來自外界的不當干預,確保司法辦案人員在處理案件時能夠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則。在實踐中,一些外部勢力可能會通過施加壓力、暗示或其他手段對司法辦案進行干預,損害司法公正。因此,制定嚴格的規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干預,是維護司法獨立和公正的重要保障。


以上三個規定的實施,共同構成了對干預司法的有效制約機制,為司法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通過規范內部人員行為、明確交往界限和嚴禁外部干預,確保了司法辦案的公正、公平,維護了法治的權威和尊嚴。

㈥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線索如何處置

法律分析:(一)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由本機關紀檢監察部門調查處理;

(二)本機關領導幹部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向負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機關紀檢監察部門報告情況;

(三)上級司法人員違反規定干預下級司法機關辦案的,向干預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報告情況;

(四)其他沒有隸屬關系的司法機關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向干預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通報情況。

法律依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八條 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應當及時匯總分析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情況,並依照以下方式對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線索進行處置:

(一)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由本機關紀檢監察部門調查處理;

(二)本機關領導幹部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向負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機關紀檢監察部門報告情況;

(三)上級司法人員違反規定干預下級司法機關辦案的,向干預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報告情況;

(四)其他沒有隸屬關系的司法機關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向干預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通報情況。

干預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接到報告或者通報後,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將結果通報辦案單位所屬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

第九條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違反規定干預辦案,負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司法機關按程序報經批准後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

(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二)邀請辦案人員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三)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轉遞涉案材料的;

(四)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親屬打探案情、通風報信的;

(五)其他影響司法人員依法公正處理案件的行為。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期末復習題 發布:2025-02-24 23:04:50 瀏覽:576
汕頭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24 22:51:35 瀏覽:615
江陰法院招聘 發布:2025-02-24 21:31:26 瀏覽:925
法學碩士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24 21:24:58 瀏覽:545
墊資法院 發布:2025-02-24 21:16:35 瀏覽:260
自駕游協議書及免責聲明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24 21:04:51 瀏覽:823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 發布:2025-02-24 20:23:33 瀏覽:151
自書遺囑需要確認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24 20:14:19 瀏覽:871
長垣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24 20:04:11 瀏覽:184
經濟法別除權的概念 發布:2025-02-24 19:59:39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