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挪用特定款物司法解釋

挪用特定款物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5-03-29 14:45:26

刑法第272條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刑法第272條是挪用資金罪,其中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的是挪用資金的數額問題,最高院、最高檢在關於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第十一條規定,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規定的挪用資金罪中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以及「進行非法活動」情形的數額起點,按照本解釋關於挪用公款罪「數額較大」「情節嚴重」以及「進行非法活動」的數額標准規定的二倍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最高院、最高檢關於《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責任;數額在三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挪用公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特定款物,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還,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四)其他嚴重的情節。

第十一條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第二百七十一條規定的職務侵佔罪中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的數額起點,按照本解釋關於受賄罪、貪污罪相對應的數額標准規定的二倍、五倍執行。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規定的挪用資金罪中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以及「進行非法活動」情形的數額起點,按照本解釋關於挪用公款罪「數額較大」「情節嚴重」以及「進行非法活動」的數額標准規定的二倍執行。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中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的數額起點,按照本解釋第七條、第八條第一款關於行賄罪的數額標准規定的二倍執行。

㈡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理解與適用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刑法中的一個重要罪名,主要針對挪用用於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行為。該罪的立法背景源於對社會救助物資安全的重視,以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1979年《刑法》對此有專門規定,後在1997年修訂時進一步細化,擴大了犯罪對象的范圍,調整了罪名的分類,並明確了立法意圖。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為構成要求有明確的犯罪主體、客觀表現、主觀故意及挪用目的。犯罪主體通常為負責管理特定款物的人員,包括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等。行為表現為未經合法批准,擅自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等款物。情節嚴重時,即挪用數額較大、損害重大或手段惡劣,對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造成重大損害,應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八十六條,挪用特定款物數額達到五千元以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萬元以上、多次挪用、造成生產、生活嚴重困難、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等情形時,應予立案追訴。

司法解釋中對挪用失業保險基金、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款物等情形進行了明確。對於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生產貸款利息補貼,其不屬於特定款物范疇。針對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貪污挪用犯罪,以及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其他違法行為,都應依法予以懲處,並根據情節從重考慮。

在疫情防控期間,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妨害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對於不構成犯罪但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公安機關將根據相關規定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由其他部門進行行政處罰。

㈢ 挪用公款司法解釋

法律解析:

五千元以上可以報案。以挪用公款一萬元至三萬元為數額較大的起點,以挪用公款十五萬元至二十萬元為數額巨大的起點。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萬元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起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二條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 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規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以挪用公款一萬元至三萬元為數額較大的起點,以挪用公款十五萬元至二十萬元為數額巨大的起點。挪用公款情節嚴重,是指挪用公款數額巨大,或者數額雖未達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惡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嚴重影響生產、經營,造成嚴重損失等情形。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萬元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起點。挪用公款五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按照本條 第一款的規定執行。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按照本解釋規定的數額幅度,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數額標准,參照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數額標准。

法律依據:

[刑法條文] 第三百八十四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塵埃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挪用用於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第一百八十五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或者客戶資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國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七十二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十三條 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相關立法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的解釋》(2000.4.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在從事哪些工作時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解釋如下: 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一)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 (二)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的管理; (三)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四)土地徵用補償費用的管理; (五)代征、代繳稅款; (六)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徵兵工作; (七)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從事前款規定的公務,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公共財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和第三百八十三條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條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條和第三百八十六條受賄罪的規定。 [相關法律] 《證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挪用公款買賣證券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於 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司法解釋] 司法解釋其一: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9.9 高檢發釋宇[1999] 2號) 一、貪污賄賂犯罪案件 挪用公款案(第384條,第185條第2款,第272條第2 款) 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行為。國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或者客戶資金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責任。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責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l.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2.挪用公款數額在二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 的;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衛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 個月未還的。 各省級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上述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給他人使用。多次挪用公款不還的,挪用公款數額累計計算;多次挪用公款並以後次挪用的公款歸還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數額以案發時未還的數額認定。 挪用公款給其他個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與挪用人共謀,指使或者參與策劃取得挪用款的,對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司法解釋其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6年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80次會議、2016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50次會議通過,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 第五條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責任;數額在三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挪用公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特定款物,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還,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四)其他嚴重的情節。 第六條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或者超過三個月未還,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挪用公款數額在二百萬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特定款物,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還,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 (四)其他嚴重的情節。

熱點內容
中國民法債編總論 發布:2025-04-01 03:13:36 瀏覽:844
民法典三大 發布:2025-04-01 03:06:28 瀏覽:858
飯局狼人殺法官發言 發布:2025-04-01 02:50:52 瀏覽:35
行政法具體條例 發布:2025-04-01 02:50:47 瀏覽:687
蘿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01 02:47:54 瀏覽:84
依法治國的最新舉措 發布:2025-04-01 02:33:21 瀏覽:138
腰部韌帶拉傷有什麼辦法治好嗎 發布:2025-04-01 02:33:15 瀏覽:215
福州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4-01 02:32:17 瀏覽:736
2015司考民法真題解析 發布:2025-04-01 02:31:30 瀏覽:479
有關民商法的案例 發布:2025-04-01 02:30:38 瀏覽: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