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學民法
一、甲贈與無效,因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權處分金手鏈。乙的行為有效,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自主處分財產。
二、法定繼承人有丙、丙之女、乙與丁之子。原有婚姻關系解除,甲無繼承權。甲乙為夫妻,共有二子一女,由於生活困難,女兒由他人收養,擬制血親代替自然血親,其女喪失繼承權。與丙結婚,與其子女自然取得擬制血親關系。與丁之子隨時非婚生,但是同婚生一樣對待。至於丙之子是否取得繼承權看與乙是否有贍養關系。
三、有效。雖然是被脅迫,只是可撤銷的合同,撤銷之前合同還是有效的。
四、1、正確。劉某利用自己的知識優勢欺詐。2、買賣合同還是有效的。李某享有撤銷權。是可撤銷的合同。
打的好累,求採納。
2. 2012政法幹警民法學案例三
1991年5月,某畫店與著名畫家李某簽訂了一份委託作品創作合同。合同規定,1992年10月以前李某應交給該畫店10幅山水畫新作,報酬為3萬元。1992年9月,李某將其所畫作品交付畫店,並領取報酬3萬元。1993年1月,該畫店舉辦一次大規模的畫展,將李某的10幅作品全部展出,畫展獲得巨大成功。李某得知後提出異議,認為畫店未經他的同意擅自展出他的作品,侵犯了他的著作權。與此同時,畫店又將該10幅畫連同其他作品結集出版。
[ [問題]1.畫店未經李某同意將李某作品展出的行為是否侵犯了李某的權利?為什麼?2.畫店將該10幅畫連同其他作品結集出版的行為有無法律依據?
案例46
周大偉、劉國慶為某設計院的設計人員扮悉。1997年2月,該設計院受某大學的委託,為該大學設計即將投入使用的圖書館大樓的前廳壁畫。設計院接受了這一任務後,即委派周大偉、劉國慶負責此項設計任務。1997年5月,尚未完成設計的周大偉因個人原因調離本市,餘下的設計任務由劉國慶負責完成。1997年年底,周大偉將其參與設計的草圖以個人名義發表在《設計作品精選》雜志上。1998年4月,設計完成後,該大學向設計院支付了報酬,設計院亦向劉國慶頒發了一定數額的獎金。設計院以單位的名義將此設計編入《設計院十年成就》,為此劉國慶向設計院提出異議。
吵橘[問題]1.周大偉是否有權以個人名義發表設計草圖?為什麼? 2.劉國慶向設計院提出異議是否有法律依據?
案例47
南山市有A、B兩家釀酒廠。A廠歷史悠久,憑借其獨特的釀酒工藝,生產出酒味純正且物美價廉的“北湖”白酒。該酒投放市場後,深受本地顧客喜愛,並遠銷其他省市。B廠見“北湖”白酒如此受歡迎,也將自己廠生產的白酒使用“北湖”商標,立刻銷售量大增,當月獲利潤50萬元。B廠領導欣喜之餘,聽說A廠的“北湖”白酒並未向商標局申請注冊,於是立即向工商局提出了商標注冊申請,並獲批准。A廠聞訊後,氣憤至極,遂向商標局提出申請,以“南山”作為其所生產的白酒商標,其申請被工商局駁回。
[ [問題]1.A廠是否可以主張B廠的行為侵犯了其商標權?為什麼? 2.A廠申請商標注冊被駁回是否合理?理由是什麼?
案例48
A、B兩家工廠均系某省生產化妝品的廠家。1995年8月,A廠研製出一種新型的美白產品,能迅速淡去面部色素,使皮膚在短期內達到增白的效果。產品投放市場後,深得女性朋友的喜愛。1996年5月,A廠向商標局提出“美凈”商標注冊申請,但被告知10日前已有B廠為其所生產的美白,潤膚露向商標局提出注冊“美凈”商標的申請。A廠稱B廠是於1996年1月才開始生產、銷售該產品的,應把“美凈”商標專用權授予A廠。
[問題]1.商標局應將商標專用權授予哪個工廠? 2.如果A廠與B廠同一天提出商標注冊申請,商標權應授予誰?
案例49
1989年,某研究院與某工廠口頭協商決定研製一種多功能家用爐具,為此該企業專門派出兩名工人代表協助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設計任務。在設計過程中,廠方工人代表主要負責整理圖紙及維修設施等後勤工作,研究院主要負責技術開發與繪制圖紙。1991年1月,經過雙方人員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該爐具的設計工作。1991年6月,廠方單方向中國專利局提出申請實用新型專利,而研究院認為,該項發明主要由本院設計人員完成,應由研究院為申請人,廠方無權申請專利。後該廠工程師趙某利用業余時間照原樣裝了一個在家中使用,研究院得知後主張趙某侵犯了其專利權。 ,u | u C9r y:T
[問題]1.本案中的專利申請權應屬於誰? 2.趙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為什麼?
案例50
李明達為某機關退休幹部,其妻早逝,獨生子李立軍於1990年結婚,與父親同往。1992年1月,李明達經人介紹,與喪偶女工劉麗英登記結婚,婚後即搬去劉麗英處共同生活。劉麗英無子女,只有一妹妹劉麗娜(離婚)與其二人共住。1999年1月2日、劉麗娜回家時發現李明達夫婦煤氣中毒,送往醫院途中,李明達死亡,劉麗英也終因搶救無效死於翌日凌晨。整理遺物時發升缺團現李明達夫婦留有存款30000元,現李立軍要求繼承全部遺產,劉麗娜提出異議。
[問題]1.本案中的遺產應如何分配?為什麼? 2.如劉麗娜回家時李明達夫婦均已死亡,且無法確知二人的死亡時間,遺產應如何分配?
案例51
趙偉光系某公司經理,其妻王某長期病休在家,夫婦二人生有一子一女。兒子趙宏於1990年與本廠職工王英結婚,婚後生有一子趙小剛。趙宏於1992年因車禍喪生。女兒趙娟未婚,與父母同住。趙偉光因工作關系經常出差,於1995年於某南方城市結識當地女青年錢某,次年錢某為趙偉光生一子趙揚,趙揚一直隨同母親生活。1999年5月趙偉光因車禍意外死亡,經查留有現金10萬元,銀行存款10萬元。趙偉光生前沒有遺囑,現其家人因繼承份額發生糾紛。
[問題]1.錢某提出趙揚為趙偉光的親生兒子,亦有權繼承趙偉光的遺產份額,她的主張是否成立?為什麼? 2.趙宏的妻子主張代位繼承趙宏的應繼份額,她的主張是否成立?
案例52
劉子英為某國有企業退休幹部,丈夫早逝,夫妻二人共有二於一女,均由劉子英扶養長大。長子周進於1991年與王月結婚,生有一子周玉,周進於1993年因病去世,王月傷心之餘,決定不再婚,專心照顧兒子及多病的婆婆。次子周峰因意外事件刺激患精神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療。女兒周紅甚得母親喜愛,現在美國留學。1998年2月劉子英因臟臟病突發被王月送往醫院,雖經數月的細心照料及治療,仍無法控制病情,於四個月後死亡。在其遺產繼承問題上,遠在美國的周紅來電話稱,劉子英死前曾打電話給她說,其死後全部遺產由周紅繼承。
[問題]1.劉子英所立遺囑是否有效? 2.王月現要求作為繼承人繼承劉子英的遺產,她的要求是否合理? 3.本案中周玉是否享有繼承權?為什麼?
案例53
葉廣勝為某村村民,老伴去世早,獨自將兩個兒子扶養成人。大兒子葉軍高中畢業後,去南方打工並在當地結婚,與家中甚少來往。小兒子葉偉在家務農,結婚後與年事已高的父親同住。考慮到大兒子經濟條件較好,小兒子夫婦又如此孝順,葉老漢於1995年寫下一份遺囑,自己的三間瓦房及存款5000元,於其死後全部由小兒子葉偉繼承。到1997年,葉偉夫妻經朋友介紹去省城當臨時工,並暫定居省城。葉老漢在一次中風後因無力照料自己的起居,遂與村委會簽訂協議:由村裡負責葉老漢的生養死葬,葉老漢死後,其所有的三間瓦房歸村委會所有。此後,村裡專門派人照顧直至他兩年後病故,並為其辦理了後事。在辦理後事時發現了葉老漢的l萬元的存摺。後村委會依約定佔有了他的三間房屋。葉老漢的兩個兒子對此提出異議。
[問題]1.葉老漢生前所立遺囑是否有效?葉老漢的三間房屋應歸誰所有? 2。葉老漢的1萬元存款應如何處理?
案例54
張富與妻子在農村務農,獨生兒子張利志已婚,與妻子楊靜及小孫子小寶住在城裡。1998年2月,恰逢農閑時節,張利志夫婦經商議,決定開車把父母從鄉下接來小住數月,順便也可幫忙照看其子小寶。不料在返鄉途中,剛拿到駕照的張利志缺乏經驗,不慎將車開下懸崖,待發現時三人全部喪生。張富夫婦聽到消息後,傷心欲絕,於是草草變賣了張利志夫婦留有的全部財產加上存款合計4萬元。現楊靜惟一的姐姐楊寧提出,她也是楊靜的繼承人,要求繼承部分遺產。
[問題]1.請問如何確定本案當事人的死亡順序? 2.此案遺產應作如何處理?
案例55
劉天順老伴去世早,膝下無子女。因考慮其身體欠佳,其兄劉天德經常讓自己的兒子劉二和女兒劉蘭照顧劉天順的生活。劉天順很是感動,就立下親筆遺囑,將自己的全部財產在死後由侄兒、侄女平分。1996年,劉天德患肝癌死後,劉二便很少來照顧劉天順,倒是劉蘭一直關心他的生活,為他洗衣做飯。劉天順覺得劉蘭為他付出那麼多,應多分些財產,於是親自到公證機關立下公證遺囑,明確表示除了家中的電視機在其死後歸劉二所有外,其他財產均由劉蘭繼承。劉二得知後,從此再不登門,見到劉天順也不理睬,見到劉蘭更是怒目而視。後劉天順病危住院,劉二也未曾探望過,彌留之際,劉天順當著醫生、護士的面,表示他的全部遺產均由劉蘭繼承。劉二得知此事,不屑一顧,反而領著妻兒去外地遊玩,三個月後返回,要求拿回應歸他所有的電視機。
[問題]1.請問,本案中哪個遺囑是有效遺囑?應按哪個遺囑執行? 2.劉二是否有權拿回電視機?
案例解析
案例45美術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1.畫店將李某作品展出的行為未侵犯李某的權利。因為本案中畫店委託李某作畫,由畫店支付報酬,因此畫的所有權應屬於畫店。根據《著作權法》第18條的規定,美術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因此,作為所有人的畫店有權決定是否展出作品。2.畫店將該10幅畫連同其他作品結集出版的行為無法律依據,屬侵權行為。《著作權法》第17條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本案中畫店與李某簽訂合同時未約定著作權歸屬,因此畫的著作權應歸李某所有。而畫店結集出版的行為並未徵得李某的同意,應視為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權。
案例46職務作品的著作權
1.周大偉以個人名義發表其參與設計的壁畫草圖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因為周大偉進行的壁畫設計工作是接受設計院的任務進行的創作,而且由其與劉國慶共同進行設計。因此,在其調離之前所完成的設計草圖,屬於合作進行的職務行為。設計草圖既是與劉國慶的合作作品,又是職務作品。作為合作作品,將該草圖以個人名義發表,侵犯了其他合作者的著作權。作為職務作品,在作品交付兩年內,未經單位許可由他人發表,也侵害了單位對職務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 2.《著作權法》第16條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即單位自創作交付兩年之內對該創作作品和設計作品享有優先於作者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作者不得主張該職務作品在兩年之內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歸其所有。
案例47先使用的商標是否享有專用權
1.A廠無權主張B廠的行為侵犯了其商標權。因為《商標法》明確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業者對其生產、製造、加工或經銷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品商標注冊。也就是說,商標注冊是確定商標專用權的重要依據,只有經過注冊的商標,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A廠雖先使用“北湖”商標,但未注冊,不享有專用權,因此不能主張B廠侵權。 2.商標局駁回A廠的商標注冊申請,是有法律依據的。《商標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這是由於地名缺乏顯著性,不利於消費者識別商品,易造成市場混亂。本案中A廠申請注冊的“南山”商標是市名,不能作為商品的商標。
案例48商標的申請在先原則與使用在先原則
1.商標局應將商標專用權授予B廠。因為我國《商標法》對商標注冊採用的是“申請在先”原則,亦即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誰最先提出申請,商標權就授予誰,而不論使用先後。 2.如果B廠與A廠同一天提出申請,那麼,商標局應將商標權授予A廠。根據《商標法》規定的“使用在先”的原則,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就相同的商標在同一天向商標局提出注冊申請的,核定使用在先者。在本案中,A廠於1995年8月開始生產、銷售該產品,而B廠於1996年才開始生產、銷售該產品,A廠使用在先,應授予A廠以商標專用權。
案例49合作開發的專利申請權歸屬
1.本案中專利申請權應屬於研究院。因為本案不屬於共同發明創造,工廠派出的工人在設計過程中只起了輔助性作用,不能作為共同發明人。確定為共同發明人,必須對完成的設計共同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工廠的工人代表只負責一些後勤工作,未參與具體的創造性活動。因此,工廠不能作為共同設計人申請專利,更不是單獨設計人。 2.趙某的行為不構成侵權。根據《專利法》規定,專利侵權有以下特徵:一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二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三是實施了受法律保護的專利。而本案中趙某的行為不是以營利為目的而使用專利方法,而是一般的家庭使用,因此不構成侵權。如果將此種專利大批量生產牟利,則構成侵權。
案例50被繼承人死亡時間的確定與推定
1.本案中的30000元遺產,應由李立軍繼承7500元,劉麗娜繼承22500元。《繼承法》規定,在分割遺產時,應當先將被繼承人配偶的個人財產從夫妻共有財產中分出,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本案中李明達死亡在先,30000元為夫妻共有財產,因此其中只有15000元屬李明達的遺產,另15000元歸劉麗英所有。李明達的15000遺產由其子李立軍與妻劉麗英共同繼承,每人應繼承7500元。而劉麗英從夫妻共有財產中分得的一半加上她繼承的7500元遺產,由其妹妹劉麗娜繼承。 2.如果劉麗娜回家時李明達夫婦均已死亡,則30000元遺產應由李立軍、劉麗娜各繼承15000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因此,由於無法確知二人死亡時間,應當推定李明達夫婦同時死亡。將李明達與劉麗英的30000元共有財產分割後,由李立軍繼承其父的15000元遺產,劉麗娜 繼承劉麗英的15000元遺產。
案例51代位繼承與非婚生子女的繼承權
1.錢某的主張成立,趙揚有權繼承趙偉光的遺產。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因此,雖然錢某並不是趙偉光的合法妻子,但趙揚屬於錢某與趙偉光的非婚生子女,在遺產繼承上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與義務,有權繼承父親的合法財產。 2.趙宏的妻子王英提出其代位繼承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不能成立,但趙宏的兒子趙小剛有權代位繼承趙宏的應繼份額。根據《繼承法》第11條的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因此,王英作為趙宏的妻子,並不是趙宏的晚輩直系血親,不符合代位繼承的條件,應由其兒子代位繼承,王英只在趙小剛成年之前享有代管權。
案例52喪偶兒媳與缺乏勞動能力人的繼承權
1.劉子英所立遺囑無效。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口頭遺囑必須在危急情況下作出,且應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具有法律效力。劉子英所立遺囑由於無見證人見證,因此在形式上是不合法的。而且《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而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劉子英在遺囑中沒有給次子周峰保留必要的份額,因此在內容上也是不合法的。 2.王月可以作為繼承人繼承其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繼承法》第12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在本案中,王月放棄了再婚的權利,主動承擔照顧家庭及婆婆的責任,因此,對婆婆盡了贍養義務,有權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婆婆的遺產。 3.周玉有權代位繼承其父周進應當繼承的財產份額。王月作為喪偶兒媳繼承遺產,是法律賦予她的特殊權利,是因為她盡了較多的贍養義務,才特別賦予她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法律地位。而周玉的繼承權是根據《繼承法》第11條的規定,由他代位繼承其父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不能因為他母親的繼承權而剝奪了他的代位繼承權。
案例53遺蹭扶養協議的效力
1.葉老漢生前所立的遺囑部分有效。《繼承法》第5條規定,繼承開始後,按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因此,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高於遺囑,葉老漢對其所有的三間房屋的前後兩次處分行為,應以其與村委會所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為准,其生前遺囑中由葉偉繼承其三間房屋的部分無效,但並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葉老漢的1萬元存款應由長子葉軍繼承2500元,小兒子葉偉繼承7500元。因為葉老漢生前遺囑中關於5000元存款由葉偉繼承的部分仍然有效,因此這5000元應按遺囑繼承辦理,由葉偉繼承。對遺囑及遺贈扶養協議均沒有涉及的5000元,按法定繼承辦理。葉軍和葉偉作為葉老漢的法定繼承人,應平均分配繼承,只能由其兄長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即王忠堂死後,由王忠義繼承遺囑未處分的5000元,而後王忠義又意外死亡,發生轉繼承,由他的妻子繼承他已經繼承的份額,此處不要求具備代位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的要件。 3.2000元的債務應當由王忠義承擔。《繼承法》第33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2條規定,既有法定繼承人又有遺囑繼承人的,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本案中王忠義是王忠堂惟一的法定繼承人,應從他繼承的5000元中償付債務後,由其妻繼承3000元。
案例54輩分不同的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繼承
l.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條的規定,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本案中,死亡的三人都有各自的繼承人,但輩分不同,則應推定長輩先死,輩分相同的人同時死亡,即張利志與楊靜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而小寶作為晚輩被推定為後死。
2.因推定張利志與楊靜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他們的遺產應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繼承。即張利志的遺產由他的父母和兒子小寶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而楊靜沒有其他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她的全部遺產由兒子小寶繼承。而小寶雖也在車禍中喪生,但被推定為後死,在他死後,因為已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也沒有其他的第二順序繼承人,他的遺產則由他的祖父母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全部繼承。至於楊靜的姐姐楊寧。因她只是楊靜的第二順序繼承人,在楊靜已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情況下,她沒有繼承遺產的資格。
案例55遺囑的效力及受遺贈人接受遺贈的條件
1.三個遺囑都是在形式上及內容上有效的遺囑,而根據《繼承法》的規定,被繼承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但同時又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變更、撤銷公證遺囑。也就是說。應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准,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遺囑為准。本案中,被繼承人劉天順所立的三份遺囑中應以公證遺囑為准,而不是以最後的口頭遺囑為准,因為公證遺囑經公證機關公證,其證明力、真實性最強。因此,劉蘭並不能主張執行最後一個遺囑。
2.劉二無權取得公證遺囑中在劉天順死後歸他所有的電視機。因為劉二、劉蘭是劉天順的侄兒、侄女,在法律上並不屬於劉天順的法定繼承人,而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因此他們取得遺產並不是基於遺囑繼承,而是基於遺贈。根據《繼承法》關了遺贈的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本案中,劉二在知道受遺贈三個月後才作出受遺贈的表示,已超過了法定期間,應視為放棄受遺贈。,而劉天順又沒有法定繼承人電視機應收歸國家或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我推薦閱讀:2012政法幹警考試知識點匯總 2012河南政法幹警考試備考:中國地理 2012河南政法幹警考試備考:中國古代史 2012河南省政法幹警考試復習大綱:民法學 2012河南省政法幹警考試復習大綱:刑法學 2012河南省政法幹警考試復習大綱:法理學 2012年行政職業能力測試題:言語理解試題及答案匯總10篇 (www.LiuXue86.com)獨家製作3. 2012政法幹警民法學案例二
邵軍為某村村民,父母早亡,由其姐姐邵紅撫養長大。因其家中貧窮,姐姐邵紅一直沒有結婚,二人相依為命。1991年,姐姐把多年積攢的錢拿出來讓邵軍承包了村裡的荒山種植果樹,承包期為20年。經過幾年的經營,果園收益不錯,年逾40的邵軍才與鄰村女青年劉玉蘭結婚,但二人一直沒有孩子。1997年以來,邵軍經常感到胃部劇痛,預感不久於人世,遂瞞著家人去公證機關立下一份公證遺囑,存款3萬元在其死後由姐姐邵紅繼承,作為多年養育的報答,而未到期的果園承包權和家中其他財物由妻子繼承。1998年12月,邵軍因胃痛被劉玉蘭送入醫院,已是胃癌晚期,一個月後,邵軍死亡。此時劉玉蘭才發現已有四個仔坦月的身孕。現村裡要收回果園的承包權,雙方發生糾紛。
[問題]1.邵軍所立遺囑是否有效?劉玉蘭是否有權繼續承包果園?為什麼? 2.劉玉蘭所懷胎兒是否參與繼承?本案應如何處理?
李鐵山早年喪偶,1996年退休後開了個五金商店,由於商店地處鬧市區,生意相當紅火,幾年下來攢了不少錢。小兒子李立因吸毒經常到店裡拿錢,父親不給即搶,並多次打傷父親。一次李立因犯毒癮又來搶錢,李鐵山沒給,李立拿刀就砍,李鐵山當場死亡。二兒子李剛恰巧看見父親慘死,當即將李立打死,並因此被判刑12年。大兒子李建在辦理父親的喪事時,無意發現父親的遺囑,由三個兒子平分他的遺產。於是李建偷偷改了遺囑,增加了l萬元應繼承份額。
[問題] 1.大兒子李建是否有權繼承遺產? 2.二兒子李剛是否有權繼承遺產? 3.本案應如何處理?
1984年,某市某展覽館為配合計劃生育工作,宣傳優生優育的科學知識,與某科研單位和計劃生育部門聯合主辦了為期一個月的“優生優育展覽”。為辦好展覽,他們將某婦產醫院提供的五年前該醫院為研究治療患者疾病而給青年婦女劉某拍攝的一張裸體照片以及由其他有關科研部門提供的另外三人的病體裸照,在未取得患者及其親屬同意的情況下,在展覽會上公開展出。展出期間,劉某的父母看到女兒的病體裸照被公開展出,其母氣得當場昏倒在地。其父亦非常生氣,並與展覽館交涉,要求立即取衫亮下女兒的照片。之後又多次要求主辦單位將其女兒的照片底片和印出的照片全部銷毀,但遭到主辦單位拒絕。劉的丈夫得知其妻的裸照被公開展出,憤然與其妻離婚。劉父亦因奔走勞累和氣憤,心臟病復發,含憤而死。因此,劉某及其母親要求展覽主辦單位和有關單位停止侵害,賠償損失,並起訴到法院。
[問題]1.本案中,婦產醫院和主辦單位侵害了劉某的何種權利? 2.誰應當承擔責任?
1995年3月底,江某(被告,女,24歲)為能趕上參加男友林某(被告,男,28歲)所在單位的分房,以購買進口葯品需用某市居民身份證為借口,通過他人向張某(原告,女,28歲)借用身份證,謊稱自己的身份證已丟失。隨後,江某假冒張某之名到其單位開出婚姻登記介紹信。並拿走張某戶口所在地的公共戶口簿。與林某一起到區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同年6月,江某再次冒用張某的名義到其單位辦理其他手續時被發現。張某遂向有關部門要求撤銷有關結婚證明,宣告該婚姻無效。區民政局於同年11月確認此婚姻關系無效,撤銷了張某和林某的結婚登記,收回了《結婚證念塌桐》。張某為此向某市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由於姓名被冒用,其不能及時登記結婚,喪失了參加單位分房的機會,同時還承受了強大的社會壓力和精神打擊,要求被告賠償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5萬元,支付精神撫慰金4000元,並登報向其賠禮道歉。被告未作答辯。
[問題]1.被告的行為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權?為什麼? 2.原告的訴訟要求是否應予支持?
被告曲某系某供銷公司的經理,原告洪某系該公司的副經理、黨支部書記。二人在工作中配合不夠默契,曲某對洪某有成見。一次,洪某外出,忘記將辦公桌的抽屜鎖好,曲某借機翻看,見有洪某的一本日記,便擅自翻閱,發現洪某在日記中記載她對前男友的傾心、懷念、思戀的感情,傾訴對該男友的相思之苦,感到陷入苦悶而無力解脫。曲某見此如獲至寶,將相關的內容摘記下來,組織成了證明洪某道德敗壞、生活作風不端正的材料,復印數份,寄送組織、紀檢、監察等有關部門,又召開公司職工大會,在會上宣讀了洪某日記中的部分內容,並加以誇張、歪曲的解釋。洪某回到單位後,職工對其躲避,有關領導又找其談話,洪某方知內情,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問題]1.本案構成侵害名譽權還是隱和權?名譽權和隱私權有何差別? 2.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情況?
1993年5月,某縣電力公司經批准架設的10萬伏高壓電線路,與劉某的私有平頂房屋之間垂直距離大於4米。1998年4月,劉某未經當地有關部門批准,將平頂房加蓋為三層半樓房,東邊三樓陽台與高壓電線之間的最近距離約40厘米,當地電力部門對劉某的翻建行為未加阻止。1998年7刀,孫某到劉某家度暑假,晚上在陽台乘涼時,被高壓電線所吸而觸電受傷,經過某縣人民法院法醫鑒定,其傷情屬於重傷范圍。同年9月,孫某向某縣法院起訴,要求電力公司承擔責任。
[問題]1.電力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其歸責原則是什麼? 2。劉某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其歸責原則是什麼?
1995年7月1日晚9點。某市趙某駕駛一輛前進牌大卡車在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與劉某駕駛的一輛夏利牌出租汽車相撞,劉某駕駛的汽車被撞翻到路邊,正巧高某路過,來不及躲避,被壓在車下,結果高某的右臂被壓斷。經過交通管理部門認定,此次交通事故的原因如下:趙某、劉某都違反交通規則,車速超過了正常標准;高某行走在人行道內,並無違章現象。高某經住院治療,花去醫療費等費用共計2萬元,而且右臂殘廢已不可避免,對以後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造成重大困難。為此,高某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趙某、劉某負連帶賠償責任,支付全部醫療費及今後的生活補助費。
[問題]1.趙某、劉某是否構成共同侵權?為什麼? 2.本案中高某的損失應由誰承擔責任?怎樣承擔?
1996年9月9日下午,某村村民鄔某豢養的看門狗在同村屠戶林某的肉鋪里叼走一塊肉,林某上前用棍子將狗打跑,狗在慌忙逃跑中撞上一頭正在路上游盪的家豬,豬受到驚嚇而亂跑時,將在此間行走的七旬老太高某撞倒,導致高老太脛骨骨折,經過住院治療花去醫療費2000元。事後,高老太要求打狗人林某賠償,林某稱:“是因為狗偷吃肉鋪里的肉我才去打狗,撞傷你是由狗引起的,你應該去找養狗人。”養狗人則稱:“直接撞傷你的不是我的狗,而是麥某養的豬,要找就找麥某去。”養豬人麥某則認為:“我的豬被撞倒,按理說也是受害者,而且一連串事件是因為打狗人造成的。”各方相互推脫責任,糾紛不斷。高老太只好訴至法院。
[問題]1.打狗人林某是否應該承擔責任?為什麼? 2.本案該如何處理?
1990年5月5日,某市公交車司機孫某駕駛公共汽車在正常拐彎時,突然發現前面不遠處李某駕駛一輛計程車違章迎面駛來,眼看一場慘重的車禍就要發生,孫某見狀眼疾手快,急忙轉動方向盤,往右一拐,駛入人行道,車禍是避免了,卻把在人行道上行走的郭某撞傷。郭某經過醫院治療,花去醫療費3萬元。事後,郭某找到市公交公司,要求賠償醫療費以及其他各項損失共計5萬元。公交公司則認為,損害是由李某違章駕駛一手造成的,責任在於李某。而李某則稱,自己只是違反了交通法規,應由交通法規及.《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來處理,對郭某的損失不負責任。三方爭執不下,郭某訴至法院。
[問題]1.什麼是緊急避險?本案中孫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緊急避險? 2.本案的責任應如何承擔?
蔣某因公出差到某市一家旅館住宿,夜晚在房間休息時,天花板上的吊燈突然脫落,正好砸到蔣某身上,致使蔣某身上多處受傷,為此,蔣某花去醫療費2093元。於是,蔣某要求旅館賠償損失,但旅館老闆不同意,理由是吊燈屬於某裝修隊安裝的,旅館本身沒有過錯。蔣某隻得又去找某裝修隊,但該裝修隊認為,吊燈脫落是由於吊燈經多年使用螺絲磨損嚴重造成的,裝修隊不承擔責任。兩家相互推諉,蔣某於是訴至法院。
[問題]1.本案的歸責原則是什麼?有何法律依據? 2.本案中旅館、裝修隊的責任如何認定?
1999年7月28日,北京市氣候炎熱異常,於某為招待來訪的朋友,從某商場買了幾瓶冰鎮的啤酒來喝。於某在打開一瓶啤酒時,“砰”的一聲,瓶體爆炸了,泡沫以及玻璃碎片滿地都是。於某的雙手被劃破,臉部刺了一道很深的切口,送醫院縫了八針,花掉醫葯費2000元。之後,於某向法院起訴,要求維護其合法權益。經過法院調查。於某開瓶沒有過錯,而是廠家的啤酒瓶質量不合格,因氣溫高而發生爆炸。
[問題]1.於某在本案中獲得救濟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2.於某的損失由誰來賠償?簡述其理由。
案例解析
承包關系中的繼承問題與胎兒的繼承份額
1.邵軍所立遺囑部分有效,部分無效。根據《繼承法》第4條規定,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依承包合同辦理。也就是說,承包權本身是不能繼承的。劉玉蘭如要繼續承包果園,必須與村裡重新簽訂承包合同。因此,本案中邵軍在其遺囑中處分承包權的行為是無效的,但並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
2.《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法定繼承辦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應當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而沒有保留的應從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中扣回。因此,本案中遺囑沒有為胎兒保留其遺產份額,應從其遺產中扣除胎兒的份額後,再由繼承人繼承。但應注意的是,胎兒並不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對其保留遺產份額是對被繼承人子女利益的特殊保護。如果此胎兒出生時是死體,仍按遺囑中確定的份額來繼承。
繼承權的喪失
1.李建仍享有繼承權。根據《繼承法》規定,偽造、篡改或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喪失繼承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對於情節嚴重進行了界定,即繼承人偽造、篡改或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並造成其生活困難的,應認定其行為情節嚴重。李建雖有篡改遺囑的行為,但不構成情節嚴重,並不喪失繼承權。 G4{ q w m$~
2.李剛也享有繼承權。《繼承法》第7條規定,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喪失繼承權。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為了爭奪遺產而是因為其他原因殺害其他繼承人,並不喪失繼承權。本案中李剛殺害李立的行為是見父親被害,出於義憤,因此不喪失繼承權。
3.本案中因李立有故意殺害李鐵山的行為,因此喪失繼承權。遺囑中原由他繼承的份額,應由其他繼承人繼承。因此,本案中的遺產由李建與李剛共同繼承。
侵犯肖像權的構成要件
1.已經侵犯了劉某的肖像權。《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肖像權屬於人格權,公民的肖像權只能由自己處分支配,任何組織和個人未經公民本人同意,擅自復制、出版發行、公開展出公民的肖像,都是侵犯公民的肖像權的行為。
2.婦產醫院和主辦單位應共同承擔責任。婦產醫院和主辦單位未經劉某同意做出該行為,不但侵犯了劉某的肖像權,而且還侵犯了劉某的隱私權和名譽權。
姓名權的法律保護
1.是。被告為達到領取結婚證、參加單位分房的目的,利用原告身份證,假冒其身份到有關單位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已構成對原告姓名權的侵犯。
2.被告假冒他人身份進行結婚登記的行為,不僅直接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權,而且嚴重干擾了民政部門對婚姻登記的管理秩序。同時,由於原告被他人冒名登記結婚,致使其無法及時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喪失了分房機會。因此,原告訴請被告登報賠禮道歉及賠償經濟損失的要求,應予支持
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1.本案構成侵害隱私權。隱私權保護的是公民個人的生活安寧和平靜。名譽權強調的是對公民的社會評價,常伴有財產損害。隱私權被侵犯,一般會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安。
2.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可以包括:調查個人情報、資訊,干涉、監視私人活動,侵入私人領域,擅自公布他人隱私,非法利用他人隱私等。
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歸責原則
1.電力公司的高壓電線的架設,在客觀上造成了原告孫某的人身損害的結果,屬於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情況,構成特殊侵權。電力公司作為特殊侵權民事責任主體,未能舉證證明損害是由孫某本人故意造成的,對劉某房屋與高壓電線距離過近的狀況又未能按照國務院《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來採取有力措施消除危險?故對孫某的損害負有主要責任。其歸責原則是無過錯原則。
2.劉某違章翻建三層半樓房,特別是東邊陽台距離高壓電線只有40厘米,而未能採取安全防範措施,主觀上存在過錯,對孫某的損害負有一定責任。其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
共同債權的責任承擔
1.趙某、劉某的行為已經構成共同侵權。共同侵權行為是指存在數個加害人的情況下,只要該數個加害人有共同加害行為,不論他們之間是否有通謀,都成立的一類侵權行為。我國《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此規定雖然不明確,但可以作這種解釋,以體現保護受害人的法律思想,有利於維護處於弱者地位的受害人的利益。
2.本案中高某的損失應由趙某、劉某二人連帶承擔。既然趙某、劉某二人構成共同侵權,那麼,根據《民法通則》第130條的規定,趙某、劉某應該負連帶賠償責任。
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1.對於本案中打狗人林某的責任,應通過一般侵權行為中的過錯責任原則來考察。此過錯屬於主觀過錯。狗、豬相撞並傷及高老太確實是由打狗人林某的打狗行為所引起的,但這一連串的巧合顯然屬於偶然事件,沒有任何必然的因果關系。一般人無法預見到打狗會造成如此一系列後果,故打狗人林某對高老太的傷害不能預見,沒有主觀過錯,也就不應該承擔責任。
2.本案應由養狗人鄔某和養豬人麥某一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賠償高老太的所有損失。其依據是:首先,本案是動物致人損害案件,而且受害人高老太主觀沒有過錯,亦非第三人的過錯造成的,即本案無法通過主觀過錯來找到責任的承擔者,故此從特殊侵權來看,本案沒有免責事由,應由動物飼養人鄔某和麥某承擔民事責任。其次,鄔某、麥某可以構成共同侵權。本案中,狗撞倒豬,豬受驚撞傷高老太,狗、豬的致害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狗、豬的飼養人無疑應承擔共同侵權責任,而對高老太負有連帶賠償責任
緊急避險行為
1.所謂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保障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在緊急危險、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而實施的以損害較小的合法權益來保護較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本案中孫某的行為構成緊急避險。孫某駕車駛入人行道是在情況緊急、馬上就要發生車禍的情勢下,迫不得已而實施的,而且以撞傷郭某的較小損害來避免了一起兩車相撞、車毀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因此,孫某的行為符合緊急避險的構成要件。
2.本案的責任應由計程車司機李某一人來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29條的規定,人為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造成的損害,應由引起險情的人承擔賠償責任。本案李某是引起險情的人,當然應由李某來承擔郭某的一切損失賠償責任。
懸掛物墜落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1.本案是一起特殊的民事侵權案件。《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本案中的歸責原則應是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本案中,旅館作為吊燈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對於吊燈脫落致人損害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能夠證明這一損害結果是由裝修隊造成的,舉證責任在於旅館方。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由旅館首先負責賠償,然後再向真正過錯方——裝修隊追償。如果旅館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則推定其有過錯,並承擔蔣某的損失賠償責任。
產品質量責任
1.本案中,於某獲得法律救濟的前提條件是:第一,所購買的商品即啤酒瓶必須有瑕疵。我國法律中對瑕疵的認定是以產品的質量是否合格為標准。本案的法院調查已確認了這點。第二,損害與瑕疵有因果關系。本案中於某的損害完全由啤酒瓶爆炸所致。第三,請求權的行使不能超過訴訟時效。我國目前沒有對產品責任訴訟時效的專門規定,但《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一年。這一規定可以適用某些產品責任案件,而其他產品責任案件,則適用《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二年訴訟時效。本案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2.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消費者因使用質量不合格產品而導致人身、財產傷害的,有權請求生產者、銷售者賠償。於某可以選擇向啤酒的銷售者商場或者啤酒瓶的生產者廠家起訴要求賠償。若銷售者商場賠償後,可依據違約責任再向廠家進行追償。 我推薦閱讀:公務員行政能力測試習題與答案匯總 最新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題匯總16篇 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題:言語理解題匯總(試題加答案) 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題匯總:數量關系(習題加答案) 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題:判斷推理題匯總(試題加答案) 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題:常識題匯總(試題加答案) 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題:資料分析題匯總(試題及答案) 2013國家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之數量關系習題匯總 2012吉林省公務員考試行政能力測試:例題加解析 (www.LiuXue86.com)獨家製作
4. 法學考研:民法學精選案例分析
案例:
1997年10月,某書畫裝裱店與著名書法家趙某簽訂了一份委託書法作品創作合同。雙方約定,趙某在1998年2月以前交付裝裱店20副對聯作品,裝裱店支付趙某5000元報酬。1997年12月,趙某因不慎跌倒致使右臂受傷,不能創作,於是他委託自己的兒子代為書寫了全部對聯,以此交付裝旅店,裝裱店支付了全部報酬。但是不久裝旅店感到作品風格與趙某不同,遂請作鑒定,結果發現屬他人作品。
問題:
1.趙某能否委託他的兒子代理其創作? 2.趙某兒子的行為是否屬於無權代理?
案例解析:
1.《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本案中合同既約定由趙某創作全部20副對聯,同時書法創作具有很強的人身屬性,必須由本人親自實施,是不得代理的行為,趙某無權委託他人代為履行。
2.趙某兒子的行為不屬於無權代理。無權代理是指沒有代理權而以他人的名義進行代理活動的民事行為,它包括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後的代理行為。無權代理經被代理人追認可以產生代理效果。但是不得代理的法律行為是不能由他人代理的行為,即使有合法的委託也不行。這些行為主要是具有人身屬性的行為、違法行為或法律規定及合同約定的不得代理的行為。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民法學精選案例分析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高效備考,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本平台!
5. 民法學案例分析的答案
1、「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不正確。理由是:
(1)宣告死亡是需當事人申請法院才可以審理並裁判的情形,在當事人只訴請離婚、並沒有請求宣告馮某死亡的情況下,法院不得依職權宣告馮某死亡。
(2)錯誤在於:一是法院違反了「不告不理」的民事訴訟基本原則,二是宣告公民死亡是特別程序案件,不應適用普通程序來審理。
依據是:
(1)《民事訴訟法》第167條:「公民下落不明滿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二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1條:「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訴至人民法院,只要求離婚,不申請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蹤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達訴訟文書。」
2、「甲廠應否承擔違約責任?」:甲廠不承擔違約責任。理由是:
(1)原合同中已經約定了該合同的解除條件,即「在甲廠研製的某種新產品投產後,供貨合同解除」。甲廠在該解除條件成就時,已經書面通知乙廠解除合同條件成就,自該通知到達乙廠時,原供貨合同即已經解除。
(2)在合同合法解除後,雙方的合同權利義務均已終止,此後乙廠擅自依據已經合法解除的合同向甲廠發貨,損失應當自負。
(3)你的敘述應是有問題:不是「甲廠每月向乙廠提供某種型號的設備零件10000件」,而「乙廠」向甲廠供貨吧?
依據是:
(1)《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2)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3)第九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二)合同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