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政法幹警民法講義

政法幹警民法講義

發布時間: 2025-03-30 16:44:33

『壹』 政法幹警什麼是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簡稱「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所謂民事活動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為了一定的目的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行為。如買賣、運輸、借貸、租賃等。進行民事活動時,應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守法的原則。
民法通則制定於1986年(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

『貳』 政法幹警是干什麼的

政法幹警招錄指的是法院、檢察院幹部和法警,公安民警,司法所幹部及獄警培訓兩年後分配到相應的崗位任職的一種政法類公務員錄取的新程序,包括法官,檢察官,警官,司法所工作人員等。

政法幹警是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發起的,一次集公務員、高考(或考研考試)為一體的入學考試。

參加由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每年九月份的政法幹警招錄考試,錄取後到大學深造兩年,國家統一發放被褥和服裝,一級按照每個月500-700的生活補助,免交學費,畢業即獲得公務員編制和到報考崗位工作,崗位有法院、檢察院幹部和法警,公安民警,司法所幹部及獄警。

法官和檢察官首先要過的是國家司法考試,考試與錄取的程序和公務員是一樣,參加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公安部等聯合舉辦的政法幹警錄用考試,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份舉辦的政法幹警錄用考試,考試合格進入報考院校進一步深造,兩年後分配到相應的單位工作。

政法幹警考試中的警察類(公安幹警和監獄民警)的體檢執行統一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和《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准(試行)》執行。

政法幹警的錄用程序與一般公務員相同,但錄用後要到規定的院校接受兩年的專業培訓,學習期間免學費有補助。畢業後,研究生要在基層服務5年,本科7年,專科9年。如果違約,交違約金,在規定年限之內不可以報考任何地方的事業單位與公務員。

(2)政法幹警民法講義擴展閱讀:

政法幹警考試介紹

基層政法幹警考試參加全國舉行的基層政法幹警考試,依據定向崗位和培養協議,到所定向縣(區)級以下基層政法機關工作的公務員。基層政法幹警是政法類與幹警類的招考,主要針對應屆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的考試,是基層政法機關定向招錄培養的,一般招考的是監獄,基層的民警,司法警察等。

政法幹警報名時間:報名時間一般為8月中旬,發布招考公告,報名與資格審查。

政法幹警考試科目:政法幹警公共科目考試內容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考試。報考專科的考生需參加文化綜合(歷史、地理、政治)的考試;本科層次考民法學;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生需參加專業綜合(刑法學、民法學)、專業綜合(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的考試。

『叄』 政法幹警民法學教材之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區分於民事行為,但屬於民事行為,這點希望大家能夠區分清楚,而由民事法律行為這個概念衍生的一些概念,同樣也是需要注意的,這里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些知識點。

1. 民事法律行為與民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為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利權和民事義務而實施的合法行為。而民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領域內基於其意思而實施的,能夠產生一定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二者的區別:

1) 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的民事行為,而民事行為包括民事法律行為,也包括無效民事行為和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

2)民事法律行為能夠產生行為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而民事行為中無效民事行為和可撤銷、可變更民事行為則不能產生行為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

2. 單方法律行為與雙方法律行為

單方法律行為是給予一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而雙方法律行為是指給予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二者的區別是:

1) 單方法律行為只需要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而雙方法律行為則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2) 單方法律行為自行為人獨立表達其意思時即可成立,而雙方法律行為自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才成立。

3. 民事法律行為與意思表示

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為設立、變更、消滅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而實施的合法性為。而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追求民事法律後果的內心意思用一定的方式表達於外部的活動。二者的區別是:

1)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必要組成部分,而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

2)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由一種或多種意思表示構成。

4. 附條件法律行為與附期限法律行為

附條件法律行為是指雙方當事人在民事法律行為中設立一定的事由作為條件,以該條件的成就與否作為該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產生或解除根據的民事法律行為。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雙方當事人在民事法律行為中設立一定的期限,以該期限的到來決定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產生或解除的民事法律行為。二者的區別:

1)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中條件具有或然性,即不確定性,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中期限不具有意定性,是必定要到來的。

2)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中的條件具有意定性,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中期限不具有意定性。

5. 單務法律行為與雙務法律行為

單務法律行為是指民事法律行為的一方當事人負有義務,而另一方只享有權利的民事法律行為。雙務法律行為是指民事法律行為的雙方當事人均享有權利,也都負有義務的民事法律行為。二者的區別:

1) 單務法律行為中只有一方負有義務,而雙方法律行為中雙方當事人都負有義務。

2)雙務民事法律行為的當事人在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過程中,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而單務法律行為的履行則無需此類制度。

6. 無效民事行為與可撤消民事行為

無效民事行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而不產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可撤銷、可變更民事行為是指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針對因欠缺有效條件而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撤銷的民事行為。二者的區別是:

1)無效民事行為是絕對無效的民事行為,不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而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坑內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也可能不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

2) 二者所依據的理由不同。

3) 無效民事行為自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而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則自撤銷後沒有法律約束力。

7. 民事法律行為與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為設立、變更、消滅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而實施的合法行為。而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是指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針對因欠缺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而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撤銷的民事行為。二者的區別是:

1) 民事法律行為是絕對有效的民事行為,而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在被撤銷前具有法律效力,但一經撤銷便自始無效。

2)民事法律行為能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而可撤銷、可變更民事行為不一定能產生當事人所具有的法律後果。

8. 民事法律行為與無效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為設立、變更、消滅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而實施的合法性為。無效民事行為是指由於欠缺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而不產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二者的區別:

1) 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行為,無效民事行為是違法行為。

2) 民事法律行為能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無效民事行為不能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

9. 諾成性法律行為與實踐性法律行為

諾成性法律行為是指只以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而實踐性法律行為是指不僅需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要交付實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二者的區別是:

1) 成立要件不同。前者自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時成立,而後者是在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並依法律或約定交付實物時成立。

2) 交付實物的意義不同。前者交付實物是合同成立後的履行行為,而後者交付實物則是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要件。

『肆』 報考今年政法幹警本科需要怎麼復習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政法幹警本科批次,主要考試科目為:行測、申論和民法,詳細介紹一下各個學科的學習方法:
一、行測備考策略
政法幹警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部分實際上考查的是考生的一個行政職業能力傾向。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試包括言語理解、邏輯判斷、數量關系、資料分析、常識五大模塊,各個模塊又細分出更多小知識點,考生僅僅對於各個模塊的知識點的復習整理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考生對各個模塊的復習要進行好時間分配,准確理解和把握各個模塊的基本原理、基本技巧和基本方法的復習,按照中公的行測教材的體例安排和學科分布進行科學計劃,對每個模塊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有條件有時間的考生還可以報中公教育的輔導班來進行復習梳理,這樣可以加快復習進度,加深復習印象,提高復習效率。在這個復習階段考生對知識點的復習和梳理,是備考的一個重要時期,對各個模塊的知識點的整理將直接影響到考生最後的得分。
考生在復習好行測知識點的基礎上,接下來的一步就是做真題,只有把真題吃透,把理論知識運用到解真題的過程中,加強對方法和技巧的運用。在反復做真題的過程中,提升做題能力,加快做題的速度。同時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要特別注意,在做真題的階段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做題主要是為了培養解題的思路,方法技巧的運用,把握好答題時間和答題速度。最重要的是考生要以真題來強化練習,在做題時,還要善於總結,總結常考題型,總結易錯的題,總結自己在整個做題中出現的問題,總結方法和技巧、以及總結出題者的意圖等。最後還要認真研讀真題及模擬題的答案解析。因為在中公的解析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方法,不僅擴展了閱讀,也可理解到解題的思路甚至是出題的思路,對真正的考試極有幫助。
行測考試與申論和專業課區別較大,所適用的復習方法也有不同。比如,若考生在自測時發現數量關系中的數字推理規律掌握得不牢固,考生就應牢記這些規律,以備正式考試中運用;若考生在自測中發現有些考題費時多而且答案依然不正確,那就需要換個解題方法,或者加強對這方面的訓練,或者採取「先易後難」的「緩沖做題法」,以保證答題的速度;比如考生在自測中發現對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某些題型尚不得要領,那就多練習這類試題,以做到「熟能生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各部分考題,都涵蓋著豐富的內容,如平時不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積累知識,僅靠考前一兩次練習,或者是臨陣磨槍,搞突擊,是很難有明顯提高的。比如,數量關系部分考察了考生運用數字規律與簡便的計算方法快速解題的能力,如果沒有對數字規律與解題方法的積累,便很難做到快速解答。如果平時閱讀量太少,加之沒有對內容概括歸納的能力,若想咋短時間內將一段短文的文意或要點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出來,也是難以做到的。行測考試中常識部分涵蓋面很廣,如果考生平時不多擴大閱讀量,增加知識儲備,日積月累,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想在考場上獲得好成績也是不可能的。同時,廣大考生還要注意參考中公的專項題庫,積累正確做題方法,總結解題技巧,尤其是通過多做模擬卷來磨練自己,掌握的解題技巧越多,到了考場上也就越得心應手。考生在平時復習中要從整體上把握考試內容,考試要考哪幾部分,每部分都有哪些題型,各種題型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最簡單的解題方法都要瞭然於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做題的速度和准確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是對考生的知識面寬度、掌握深度與分析能力的考察,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積累與熟練簡便的做題方法為基礎,想靠僥幸取勝是不可能的。
二、申論備考策略
申論是一種考查能力的測試,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得的,必須依靠日積月累。而如今國內的各個大學很少開設專門的閱讀課和寫作課,因此,政法幹警本科起點考生在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有限。而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水平,關鍵還是在於平時的積累。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在平時應盡量抽出時間去多讀一些網站或雜志上的文章,勤寫勤練,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申論寫作能力。而且考生一定要牢牢記住記住自己是公務員,寫申論時不要大發感慨,不要呼籲,更不要煽情,不要把文章寫得聲情並茂,感天動地。文采修飾固然可以,但那隻是次要方面。考生在復習階段一定要有意識地去多看新聞,一定要把人民日報讀好,經常瀏覽政府的網站,比如人民網、新華網,要多看半月談等,看看真正的政論文章是如何寫的,評論一個事件可以從哪裡下手,應當用什麼對策解決問題等等,練筆時一定要把自己代入到公務員身份之中,在申論作答時一定要杜絕使用不成熟的學生腔。
另外,要答好申論,考生還應注重對實際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一是多關心國家大事,特別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來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並逐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了解熱點要求考生對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方面有所涉獵,要求對社會熱點和大眾傳媒關注的焦點有所了解,所以我們現在特別強調媒體關注的焦點,考生要從政府的角度去觀察,也就是用出題者的視角去看紛紜的事件,注意捕捉重點信息,看哪些事與政府職能的關系比較緊密。要知道,申論的出題者是代表政府的,作為社會管理者,同我們作為老百姓,作為社會行行業業的從業者,觀察事物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是關心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一些日常小事,及時從中發現問題,並解決這些問題,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政法幹警考試的申論部分與其他部分的復習方法有很大不同,考生平時的練筆如果沒有經過真正懂得申論的專家批閱,這樣的練筆不但無用,甚至可能導致背離考試要求的結果。只有經過專家點評分析,充分利用批改習作的過程,仔細閱看並深入思索教師所作的點評,虛心接受中肯的、符合自身實際的意見,著力改進,才可能在不斷修改中不斷進步。
三、民法備考策略
民法學是理論性、系統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重點不可能體現在部分的章節上,所以考生在復習民法學時,重點應在於理解和准確把握民法的體系、民法的基本理論、民法的調整原則和民法的各項基本制度。
民法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相關規范紛繁復雜,復習民法實際上就是要透徹理解各種規范,恰當處理各種問題。政法幹警考試對民法的考查比較簡單,主要是考查民法的基本理論和簡單應用,考點設置無非是三個方面:基礎理論知識、重點法條和應用法律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其相應的題目也分為三種:純粹理論型、純粹法條型、綜合應用型。應付這三種題目的手段主要也是三種:看教材、背法條、做練習。而教材、法條和習題三者在某種意義上是遞進的關系。考生只有明白了民法的基本概念體系,才能比較准確地領會法條,只有掌握了具體的理論和法條,才有可能將其應用到做題過程中去,而做題的過程就是對理論和法條的檢驗,考生可以做題來強化已有的記憶,順便還能訓練綜合分析能力。經過這三個階段的循環往復,民法水平就能不斷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逐步增強,到了政法幹警考試的考場上自然可以無往而不利。
由於民法是本科起點政法幹警考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考生對於民法應當進行全面的復習,不可報僥幸心理來猜題、押題,只復習一些自認為是重點的部分,而擅自放棄自認為不重要的部分的復習。民法部分的考題涉及的面較為廣泛,考點的分布也較為均勻,對於當年考試大綱中所列示的各個部分,在當年的考題中肯定會有所體現。即使是一些歷年的考試中的重點問題,在同年的考試中一般也不會只針對某一知識點反復出題。因此,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對於民法的各個部分都應當注意到,不要忽略一些小的或者在過去的考試中考的不多的知識點。
當然,民法的整體內容也不是鐵板一塊的。從民法本身各個部分的輕重以及考試大綱所規定的內容來看,民法還是有一定重點的。民法大綱中規定的比例為:總論約20%,物權約14%,債權約26%,人身權、知識產權、繼承權約26%,民事責任約14%。可見,就民法的各個部分而言,象物權、民事責任等考的較少,題目較之其他的部分也容易一些。但是,即使是這一部分內容,也有一些重要的、歷年都會考到的知識點。因此,這里就民法的各個部分講的重要與不重要,只是相對而言的,非重點的問題僅僅是考的幾率稍小一些而已。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應當將這種劃分僅僅作為自己復習的時間安排的參考。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熱點內容
廣宗法院 發布:2025-04-01 17:45:11 瀏覽:49
法治幸福生活 發布:2025-04-01 17:44:22 瀏覽:585
全國司法推進會 發布:2025-04-01 17:29:49 瀏覽:619
社會測量法的創立者是 發布:2025-04-01 17:16:21 瀏覽:408
合同法學區房 發布:2025-04-01 16:50:50 瀏覽:972
電白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4-01 16:39:05 瀏覽:279
金平法學獎 發布:2025-04-01 16:13:24 瀏覽:491
工商營業執照正本丟了副本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01 15:55:05 瀏覽:687
企業法律顧問實務講義 發布:2025-04-01 15:50:44 瀏覽:554
廈門集美律師 發布:2025-04-01 15:42:22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