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里的錢

刑法里的錢

發布時間: 2025-04-04 03:06:32

刑法224條是什麼內容

:該條文的內容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騙取對方財產,騙取的金錢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騙取的金錢數額巨大的,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到10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如果騙取的金錢數額極其巨大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比如甲為了非法佔有錢財,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騙取對方10000元,應該處3年以下拘役或者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Ⅱ 錢財是法律上的物嗎

物是指「存在於人身之外,能滿足人們的社會需要,而又能為人所支配控制的物質產品」。錢財,原則上是法律意義上的物。但錢在刑法上是單獨分類的,不是刑法意義上的物,而是民法意義上的物。

財物的定義,在刑法上,有以下三種類型:

1、金錢:

即能夠實現物質利益的一般等價物。金錢屬於「財」的范疇。在實踐中,如果行賄人使用假幣進行「行賄」的,當受賄人在對假幣不知情的時候進行收受,對受賄人應當以受賄罪的未遂論處。理由在於假幣雖屬於「物」的范疇,但沒有使用價值,受賄人是基於認識錯誤而收受的,所以不能實現受賄罪構成,因而應當論為受賄罪未遂,在這種情形下,對「行賄人」不能以行賄罪論,因為假幣不具有使用價值而「行賄人」完全是在利用欺騙手段來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對這種情形的應對「行賄人」論以使用假幣罪論處。

2、物

刑法上的物,僅指能夠進行的,有形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這與民法上「物」的概念基本是一致的。民法理論中認為,物是指「存在於人身之外,能滿足人們的社會需要,而又能為人所支配控制的物質產品」。對於賄賂犯罪中的「物」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理解,一是有形性,就是具有一定的物理或化學屬性,並且這種屬性能夠被現代技術測量的。有形性不等於固定性,以其他形式出現的,同樣是一種物,比如:電、煤氣、曖氣等都屬於刑法中 「物」的范疇,自然屬於賄賂中「物」的范疇。如果行為人以接受他人免費提供使用的電、煤氣、曖氣等,如果其價值達到受賄罪的定罪數額的,應當論以受賄罪,二是可交換性。實際上可交換性是以能夠現實地可以支配控制為基礎的。對於不能進行支配控制的東西,即便是有形的,也不屬於刑法中的「物」。三是有使用價值,也就是說,能夠通過它來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

3、可以行使物質利益請求權的憑證

將前兩類作為賄賂犯罪中的「財物」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關鍵是對於可以行使物質利益的請求權的憑證,因為在民法理論上,這類憑證是不屬於「物」的范疇的,就現實而言,錢貨交易形式在逐漸發生變化,一是現金交易的逐漸減少,代之以票據交易、記賬交易等形式;二是電子貨幣的出現,大量的資金的劃轉開始通過互聯網等網路進行,比如現在正蓬勃興起的電子商務、信用卡交易等形式,從將來的發展來看,傳統的交易形式會慢慢的讓位於新興的交易形式。因此,物質利益請求權的憑證,也是一種財物。

熱點內容
黨員道德品質 發布:2025-04-04 20:38:05 瀏覽:389
社會主義法治思維 發布:2025-04-04 20:28:40 瀏覽:787
貴州常住戶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04 20:18:23 瀏覽:33
勞動合同法關於不簽勞動合同 發布:2025-04-04 20:18:21 瀏覽:625
地稅局稅收法規 發布:2025-04-04 20:12:05 瀏覽:727
深圳計生條例什麼時候落地 發布:2025-04-04 19:55:40 瀏覽:259
合同法39條案例分析 發布:2025-04-04 19:54:00 瀏覽:277
法院判後多久 發布:2025-04-04 19:53:03 瀏覽:169
掛名股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04 19:52:22 瀏覽:635
合同未蓋章影響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04 19:38:17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