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2015司法考試考場

2015司法考試考場

發布時間: 2025-04-06 01:14:36

❶ 2015年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考點:再審案件的審理程序

(一)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由作出再審決定的法院或再審審理法院作出(民訴法206條)
【注意】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執行。
(二)分別適用第一審程序或者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再審。(民訴法207條)
【例題·多選題】林某訴張某房屋糾紛案,經某中級法院一審判決後,林某沒有上訴,而是於收到判決書20日後,向省高級法院申請再審。期間,張某向中級法院申請執行判決。省高級法院經審查,認為一審判決確有錯誤,遂指令作出判決的中級法院再審。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2009/3/88)
A.高級法院指令再審的同時,應作出撤銷原判決的裁定
B.中級法院再審時應作出撤銷原判決的裁定
C.中級法院應裁定中止原裁判的執行
D.中級法院應適用一審程序再審該案
【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查當事人申請再審、指令再審。選項A錯誤,選項C正確。《民事訴訟法》第206條規定,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但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執行。選項B錯誤。《民訴意見》第二百零一條規定,按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或提審的案件,由再審或提審的人民法院在作出新的判決、裁定中確定是否撤銷、改變或者維持原判決、裁定;達敏慎成調解協議的,調解書送達後,原判決、裁定即視為撤銷。據此可知,對於原審判決,需要等再審法院對案件審理完後,再根據具體案情來作出相應的判決或裁定,因此,本案不一定是裁定撤銷原判決。另外,如果在審理過程中達成了調解協議,再審案件可能以調解書的方式結案,此種情況下原判決自調解書送達後視為撤銷,不需要作出撤銷原判決的裁定。選項D正確。《民事訴訟法》第207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橋卜敬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本案中,原生效判決是一審法院作出的,且是中院作出的,原中院進行再審不是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再審,應該按照一審程序進行審理。
1.審理法院:因不同的主體而不同
a.法院基於審判監督權
b.檢察院基於檢察監督權
c.當事人基於申請權
【注意】不得指令再審的情形
《審監解釋》第29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一)原審人民法院對該案無管轄權的;
(二)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三)原判決、裁定系經原審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作出的;
(四)其他不宜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的。
2.審理方式
《審監解釋》第31條 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現為207條)的規定,按照第一審程序或者第二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開庭審理。但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的,雙方當事人已經其他方式充分表達意見,且書面同意不開庭審理的除外。
3.開庭審理時發表意見的順序
《審監解釋》第32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再審案件,應分別不同情形進行:
(1)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先由申請再審人陳述再審請求及理由,後由被申請人答辯及其他原審當事人發表意見;
(2)因人民檢察院抗訴裁定再審的,先由抗訴機關宣讀抗訴書,再由申請抗訴的當事人陳述,後由被申請人答辯及其他原審當事人發表意見;
(3)人民法院依職權裁定再審的,當事人按照其在原審中的訴訟地位依次發表意見。
4.審理范圍
《審監解釋》第33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具體的再審請求范圍內或在抗訴支持當事人請求的范圍內審理再審案件。當事人超出原審范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不屬於再審審理范圍。但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當事人在原審訴訟中已經依法要求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原審未予審理且客觀上弊消不能形成其他訴訟的除外。
經再審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重審後,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現為140條)的規定處理。
5.審理時特殊情形的處理
(1)《審監解釋》第34條 申請再審人在再審期間撤回再審申請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裁定準許的,應終結再審程序。申請再審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裁定按自動撤回再審申請處理。
人民檢察院抗訴再審的案件,申請抗訴的當事人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且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再審程序;人民檢察院撤回抗訴的,應當准予。
終結再審程序的,恢復原判決的執行。
(2)《審監解釋》第35條 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時,一審原告申請撤回起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裁定準許的,應當同時裁定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
6.再審審理中的調解(《審監解釋》第36條)
7.再審案件的裁判
(1)維持原判(《審監解釋》第37條)
第37條 人民法院經再審審理認為,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應予維持;原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適用法律、闡述理由方面雖有瑕疵,但裁判結果正確的,人民法院應在再審判決、裁定中糾正上述瑕疵後予以維持。
(2)改判或發回重審(《審監解釋》第38條,第39條)
第38條 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發現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認定事實不清的,應當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但原審人民法院便於查清事實,化解糾紛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重審;原審程序遺漏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且無法達成調解協議,以及其他違反法定程序不宜在再審程序中直接作出實體處理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重審。
第39條 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應予改判。
申請再審人或者申請抗訴的當事人提出新的證據致使再審改判,被申請人等當事人因申請再審人或者申請抗訴的當事人的過錯未能在原審程序中及時舉證,請求補償其增加的差旅、誤工等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請求賠償其由此擴大的直接損失,可以另行提起訴訟解決。
(3)裁定駁回起訴(意見210條1款)
【總結】不同程序中駁回起訴的運用
(4)裁定駁回再審申請(《審監解釋》第40條)
第40條 人民法院以調解方式審結的案件裁定再審後,經審理發現申請再審人提出的調解違反自願原則的事由不成立,且調解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應當裁定駁回再審申請,並恢復原調解書的執行。

❷ 2015司法考試《一卷》法制史考點:英美法系的形成與特點

(一)英美法系的形成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系、英國法系或判例法系,是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世界性法律體系,與大陸法系並稱當今世界兩大法系。它是伴隨著英國的對外殖民擴張而逐漸形成的。到19世紀,英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時,英美法系也最終形成了。
(二)英美法系的特點
1. 以判例法為主要法律淵源。各國受英國法的影響,法律淵源一般都分為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其中判例法的地位都很高。
2. 以日耳曼法為歷史淵源。普通法系的核心——英國法,是在較為純粹的日耳曼法——盎格魯·撒克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3. 法官對法律的發展所起的作用舉足輕重。判例法是在法官的長期審判實踐中逐漸創造出來的,法官的判決本身具有立法的意義,普通法系素有「法官造法」之稱。
4. 以歸納為主要推理方法。法官和律師在適用法律時,通過對存在於大量判例中的法律原則進行抽象概括、歸納比較,然後才將其最適當地運用到具體案件中去。
5. 不嚴格劃分公法和私法。
(三)美國法的特點和歷史地位
1. 美國法的特點:
(1)其一,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在判例實踐中實行「遵循先例」原則,在審判風格上採用歸納的推理方式,強調程序的重要性。
(2)其二,法律體系龐雜。聯邦和各州自成法律體系,美國聯邦和各州都有獨立的立法機關和司法系統。
(3)其三,封建因素較少。這是因為北美大陸原本就不存在封建制度,在引入英國法時對其中明顯的封建因素沒有採用。
(4)其四,濃厚的種族歧視色彩。
2. 美國法的歷史地位。
(1)美國創造了對憲法產生深刻影響的近代憲政思想和制度,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資產階級憲法的基本格局,並對整個近代時期的憲法實踐發生了深刻影響。
(2)創造了立法和司法的雙軌制。這種體制及其運作為中央和地方關系的協調提供了經驗。
(3)美國刑法率先創造了緩刑制度,並將教育觀念和人道主義觀念引入刑法的改革。
(4)最早建立了反壟斷法制。

❸ 2015北京司法考試考點組有哪些

很多組,見下面內容。如果需要司考教學資料的話,可以去新華考資上課,使用教學課程。

第一組 1 北京市第五中學 東城區細管胡同13號 2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 東城區和平里北街8號 3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附中 東城區東直門外胡家園小區23號樓 4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 東城區東直門北順城街2號 第二組 5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學 東城區外交部街31號 6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 東城區東華門大街智慧前巷11號 7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 東城區北河沿大街115號 第三組 8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 東城區金魚池西區1號 9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 東城區幸福大街43號 10 北京市第一七九中學 東城區左安浦園4號樓 第四組 11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 東城區燈市東口同福夾道3號 12 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北京站校區) 東城區北京站東街柳罐胡同2號 13 北京市日壇中學 朝陽區建外光華西里4號 第五組 14 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鼓樓校區) 東城區鼓樓寶鈔胡同21號 15 北京市第七中學 西城區安德路69號 第六組 16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高中部 西城區趙登禹路8號 17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初中部 西城區月壇北街丙1號 18 北京師范大學實驗二龍路中學 西城區西單大木倉胡同39號 19 北京市鐵路第二中學 西城區月壇西街5號 第七組 20 北京市月壇中學 西城區南禮士路二條1號 21 北京市玉淵潭中學 海淀區羊坊店路皇亭子 22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學 海淀區北蜂窩中路6號 第八組 23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海淀區科學院南路甲14號 24 北京市知春里中學 海淀區知春東里12號樓 25 北京電大開放教育學院 海淀區大鍾寺東路白塔庵5號院 第九組 26 北京師范大學第三附屬中學 海淀區北太平庄北三環中路甲36號 27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教學樓 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 28 北京市環境與藝術學校 海淀區花園北路29號 第十組 29 北京市立新學校 海淀區阜成路甲3號 30 首都師范大學第二附屬附中(花園村校區) 海淀區增光路50號 31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海淀區北窪路33號 32 北京理工大學附中分校 海淀區紫竹院南路11號 第十一組 33 北京市清河中學 海淀區清河鎮一街83號 34 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花園路校區) 海淀區北土城西路169號 35 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培訓學校 海淀區牡丹園小區東里2號 第十二組 36 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 海淀區萬壽寺北里14號 37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第二分校 海淀區藍靛廠路25號 第十三組 38 北京市太平路中學 海淀區太平路8號 39 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翠微學校 海淀區翠微路1號 第十四組 40 北京市昌平第四中學 昌平區城北街道永安路5號 41 昌平區前鋒學校 昌平區水庫路20號 第十五組 42 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 朝陽區慧忠里232號 43 北京市五路居一中 朝陽區安貞西里一區13號樓 44 北京市櫻花園實驗學校 朝陽區櫻花園小區16號 第十六組 45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附屬學校(本部) 朝陽區酒仙橋南路甲7號 46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中學 朝陽區望京西園四區428樓 47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 朝陽區太陽宮南街8號 48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望京校區) 朝陽區望京北路甲16號 第十七組 49 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附屬中學(初中部) 朝陽區慈雲寺1號 50 北京市第十七中學(陶家灣校區) 朝陽區陶家灣甲80號 51 中國傳媒大學附屬中學 朝陽區大黃庄西里1號 第十八組 52 北京日壇中學實驗學校(西校區)(原中國旅遊學院附屬中學) 朝陽區八里庄西里10號 53 北京市團結湖三中 朝陽區團結湖中路8號 第十九組 54 北京市勁松一中(西校區) 朝陽區勁松一區125號 55 北京市垂楊柳中學 朝陽區十里河弘善家園201樓 第二十組 56 北京市第十六中學 朝陽區東壩紅松園甲3號 57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朝陽學校 朝陽區星火西路辛庄二街泛海國際小區內

❹ 2015年司法考試卷四第二題高某負什麼刑事責任

參考答案:
(一)高某的刑事責任
1.高某對錢某成立故意殺人罪。是成立故意殺人既遂還是故意殺人未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想像競合,關鍵在於如何處理構成要件的提前實現。法律 教育 網
答案一:雖然構成要件結果提前發生,但掐脖子本身有致人死亡的緊迫危險,能夠認定掐脖子時就已經實施殺人行為,故意存在於著手實行時即可,故高某應對錢某的死亡承擔故意殺人既遂的刑事責任。
答案二:高某、夏某掐錢某的脖子時只是想致錢某昏迷,沒有認識到掐脖子的行為會導致錢某死亡,亦即缺乏既遂的故意,因而不能對故意殺人既遂負責,只能認定高某的行為是故意殺人未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的想像競合。
2.關於拿走錢某的手提包和5000元現金的行為性質,關鍵在於如何認定死者的佔有。
答案一:高某對錢某的手提包和5000元現金成立侵佔罪,理由是死者並不佔有自己生前的財物,故手提包和5000元現金屬於遺忘物。
答案二:高某對錢某的手提包和5000元現金成立盜竊罪,理由是死者繼續佔有生前的財物,高某的行為屬於將他人佔有財產轉移給自己佔有的盜竊行為,成立盜竊罪。
3.將錢某的儲蓄卡與身份證交給尹某取款2萬元的行為性質。
答案一: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的教唆犯。因為高某不是盜竊信用卡,而是侵佔信用卡,利用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取款的,屬於冒用他人信用卡,高某唆使尹某冒用,故屬於信用卡詐騙罪的教唆犯。
答案二:構成盜竊罪。因為高某是盜竊信用卡,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不管是自己直接使用還是讓第三者使用,均應認定為盜竊罪。

❺ 2015騫村徃娉曡冭瘯鑰冪偣銆婄粡嫻庢硶銆:婊ョ敤琛屾斂鏉冨姏鎺掗櫎銆侀檺鍒剁珵

婊ョ敤琛屾斂鏉冨姏鎺掗櫎銆侀檺鍒剁珵浜夋槸2015騫村徃娉曡冭瘯銆婄粡嫻庢硶銆嬬殑鑰冪偣涔嬩竴銆傝繖縐嶈屼負娑夊強鎷ユ湁琛屾斂鏉冨姏鐨勬斂搴滄満鍏沖拰鍏朵粬渚濇硶綆$悊鍏鍏變簨鍔$殑緇勭粐錛屽畠浠鍒╃敤鑷宸辯殑鏉冨姏鏉ユ帓闄ゆ垨闄愬埗甯傚満絝炰簤銆傛牴鎹鎴戝浗鍙嶅瀯鏂娉曠8鏉★紝榪欎簺鏈哄叧鍜岀粍緇囦笉寰楁互鐢ㄨ屾斂鏉冨姏鎺掗櫎鎴栭檺鍒剁珵浜夈
婊ョ敤琛屾斂鏉冨姏鐨勮屼負鏂瑰紡澶氱嶅氭牱錛屼富瑕佸寘鎷錛
1. 鍦板尯灝侀攣錛氬湴鏂規斂搴滄垨鐩稿叧緇勭粐涓轟簡鏈鍦板尯鍒╃泭錛岄噰鍙栬屾斂鎺鏂介檺鍒跺晢鍝佸湪鍦板尯闂寸殑鑷鐢辨祦閫氾紝濡傝懼畾姝ц嗘ф敹璐規垨鎶鏈瑕佹眰錛岄樆紕嶅晢鍝佺殑鑷鐢辨祦閫氥
2. 寮哄埗浜ゆ槗錛氭斂搴滈儴闂ㄦ垨緇勭粐鍒╃敤琛屾斂鏉冨姏寮哄埗甯傚満浜ゆ槗錛岄檺鍒剁珵浜夛紝濡傞檺瀹氱粡钀ャ佽喘涔版垨浣跨敤鐗瑰畾緇忚惀鑰呮彁渚涚殑鍟嗗搧銆
3. 寮哄埗緇忚惀鑰呭疄鏂藉瀯鏂琛屼負錛氳屾斂綆$悊鑰呬負浜嗘湰鍦板尯鎴栨湰閮ㄩ棬鐨勫埄鐩婏紝榪濊儗緇忚惀鑰呮剰鎰匡紝寮哄埗鍏朵粠浜嬫湁鍒╀簬鏈鍦板尯銆佹湰閮ㄩ棬鐨勫瀯鏂琛屼負銆
4. 鍒跺畾闄愬埗絝炰簤鐨勮屾斂娉曡勬垨琛屾斂鍛戒護錛氳屾斂鏈哄叧閫氳繃鍒跺畾琛屾斂娉曡勩佽勭珷鎴栧叿鏈夋櫘閬嶇害鏉熷姏鐨勫喅瀹氥佸懡浠わ紝鍖呭惈闄愬埗絝炰簤鐨勫唴瀹癸紝瑕佹眰鐩稿逛漢鎵ц屻
鍒ゆ柇鏄鍚︽瀯鎴愭互鐢ㄨ屾斂鏉冨姏鎺掗櫎銆侀檺鍒剁珵浜夛紝搴旇冭檻浠ヤ笅瑕佺礌錛氳屼負鐨勫疄鏂借呬負琛屾斂鏈哄叧鎴栧叿鏈夌$悊鍏鍏變簨鍔¤亴鑳界殑緇勭粐錛涜繖浜涗富浣撳疄鏂戒簡鈥滄互鐢ㄨ屾斂鏉冨姏鈥濈殑琛屼負錛涜ヨ屼負瀵艱嚧鐮村潖甯傚満鏈哄埗銆佹崯瀹沖叕騫崇珵浜夌З搴忥紝鎺掗櫎鎴栭檺鍒剁珵浜夌殑涓ラ噸鍚庢灉銆
瀵逛簬婊ョ敤琛屾斂鏉冨姏闄愬埗絝炰簤鐨勮屼負錛屾硶寰嬭矗浠誨寘鎷錛
1. 璐d護鏀規o細涓婄駭鏈哄叧璐d護鏀規f互鐢ㄨ屾斂鏉冨姏鐨勮屼負銆
2. 涓浜鴻屾斂璐d換錛氬硅礋鏈夌洿鎺ヨ矗浠葷殑涓葷′漢鍛樺拰鍏朵粬鐩存帴璐d換浜哄憳渚濇硶緇欎簣澶勫垎銆
姝ゅ栵紝鍙嶅瀯鏂鎵ф硶鏈烘瀯鍙浠ュ悜涓婄駭鏈哄叧鎻愬嚭澶勭悊寤鴻錛屼互棰勯槻姝ょ被琛屼負鍐嶆″彂鐢熴傝繖鉶戒笉鏄榪濇硶鑰呮壙鎷呯殑璐d換錛屼絾鐢變簬鍙嶅瀯鏂鎵ф硶鏈烘瀯鍦頒綅鐗規畩錛屽叾鎻愬嚭鐨勫緩璁搴旇涓婄駭鏈哄叧閲嶈嗐傚悓鏃訛紝涓轟簡涓庣幇鏈夎勫畾琛旀帴鍗忚皟錛屽弽鍨勬柇娉曠51鏉$2嬈捐勫畾錛屽傛灉鍏朵粬娉曞緥鎴栬屾斂娉曡勫瑰勭悊姝ょ被琛屼負鏈夎勫畾錛屽簲渚濈収鍏惰勫畾鎵ц屻

❻ 2015年司法考試刑法考點練習題: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1.王某為某大型水庫管理員,某日天降大雨,王某擅離職守,出去打牌。結果水位上漲,水庫某處堤壩被沖出一個缺口,導致決堤,友州致使在附近玩耍的兩名鄰村的兒童死亡,並使人民群眾的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對王某的行為如何定性?()
A.決水罪
B.過失決水罪
C.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玩忽職守罪
正確答案:B
2.王某在和朋友聚會並飲酒後,不顧朋友勸阻,獨自駕車回家。在回家的途中,將正常行走的路人甲撞成重傷,為逃避法律追究,王某看四周無人遂駕車逃逸,致甲死亡。對王某的行為如何塵胡評價?()
A.交通肇事罪
B.過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
D.故意殺人罪
正確答案:A
3.張某系中醫醫師,合法開設門診,為牙痛患者袁某診斷後便開了中葯清胃散二副。因在此之前被告人張某錯將有毒的草烏裝入放玄參的葯斗內,在配葯時將草烏當作玄參配給了袁某。袁喝了一副中葯後,即出現嚴重中毒症狀。經醫院搶救無效,於當日下午5時40分死亡。對張某的行為應當如何認定?()
A.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B.構成醫療事故罪
C.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
D.構成銷售劣葯罪
正確答案:B
4.運輸隊司機好兄蔽李某在廠內駕車從甲車間往乙車間運送原料。由於中午飲酒加上沒有休息,李某非常睏倦,結果在乙車間內倒車准備卸貨時,操縱不慎,撞倒在車間內的一排原料箱,將兩名女工當場砸倒在地,一名重傷,另一名經搶救無效死亡。李某的行為構成:()
A.重大責任事故罪
B.交通肇事罪
C.過失致人死亡罪和過失重傷罪
D.玩忽職守罪
正確答案:A
5.甲某見村外新駕設的電力線路不帶電,認為不會有危險,就爬上電線桿,割下100餘米,價值3000餘元。經查,該部分線路已架設完畢並經電力部門驗收合格,打算下個月通電。在審查中,甲某還交代,曾經在2002年5月盜割過一段國防通信線路,當時造成該線路通信中斷3小時。2002年8月曾經盜割過一段鐵路專用電話線路,造成鐵路調度工作中斷,差點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甲某的行為構成:()
A.破壞電力設備罪、破壞交通設施罪和破壞通信設備罪
B.破壞電力設備罪、破壞交通設施罪和破壞軍事通信罪
C.破壞電力設備罪,破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破壞軍事通信罪
D.盜竊罪,破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和破壞軍事通信罪
正確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6.甲某系一盜竊罪的刑滿釋放人員,某日其因手頭緊張欲重操舊業,遂潛入一居民家中,竊得保險箱一個,打開後發現內有現金五萬元,並有五四式手槍一支,子彈數十發,甲某將錢揮霍,並將手槍及子彈藏於自己家中。對甲如何定性?()
A.構成盜竊罪
B.構成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
C.構成盜竊槍支、彈葯罪
D.構成私藏槍支、彈葯罪
正確答案:AB解題思路:甲構成盜竊罪,但是因為其不具有盜竊槍支、彈葯的故意,故不構成盜竊槍支、彈葯罪;對於其將槍支彈葯藏干自己家中的行為,根據2001年5月15日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甲構成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
7.某甲系一無業人員,在聽說井蓋可以賣錢之後,就在當晚去某公路上偷,但是由於沒有攜帶合適的工具,轉而盜竊了十字路口的路標。第二日,由於某甲將路標移走了,導致一輛汽車沖出路口,司機受了重傷。某甲的行為:()
A.構成盜竊罪
B.不構成故意破壞財產罪
C.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
D.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確答案:BC解題思路:根據《刑法》第117條的規定,無論是井蓋還是十字路口的指示牌,都屬於交通設施的范圍之內所以符合破壞交通設施罪的犯罪對象雖然甲某最初想偷取井蓋的行為由於沒有合適的工具而放棄,但同樣出於非法佔有的目的而竊取了路標,該行為已經造成了不特定的車輛傾覆的結果,侵害了公共安全的法益,符合破壞交通設施罪的行為要件和結果要件同時,甲某在盜竊的時候應當知道他的行為會危及公共安全但仍然進行盜竊,甲某的罪責屬於間接故意,符合破壞交通設施罪的罪責要求,屬於盜竊罪和破壞交通設施罪的想像競合犯,所以應當按從一重處理的原則,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
8.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某甲從爆破工地拿了兩根雷管,夾帶在行李中,逃避安全檢查登上火車,一路平安無事,甲構成非法運輸爆炸物罪
B.某乙明知汽車的安全機件存在故障,為了向幾個朋友炫耀車技,仍然開著這輛車駛往八達嶺高速公路,結果剎車失靈,路上連闖紅燈,還未進入高速公路就將一個正常通行的行人撞成重傷,最終在高速公路的緊急避險區域強制停車,致使副駕駛位置的乘車人重傷,其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某丙是某礦井老闆,其僱用了3名不滿16周歲的男孩給工地做飯刷碗,有一次幾個工人罷工並且拿走了工具,丙即讓這3名沒有進過礦井的童工替那幾個工人到井下作業,其中2名童工害怕礦井塌方,不肯下井,老闆威逼其下井作業,並且不給他們安全帽。結果發生礦井塌方,2名童工被砸死,對丙的行為應當數罪並罰
D.某丁將客車停在某山區公路半山腰的陡坡修理汽車,結果發生溜車,造成上坡的多輛汽車追尾,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正確答案:AB解題思路:某甲的行為構成非法攜帶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注意"運輸"和"攜帶"在程度上是不同的,"非法運輸"應當理解為不具有運輸資質,未經許可運輸;某乙的行為屬於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的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之一;丙的行為構成《刑法》第244條之一規定的僱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該罪屬於行為犯)和《刑法》第134條第2款規定的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該罪屬於結果犯),按照《刑法》第244條之一的第2款的規定,應當數罪並罰;D項構成交通肇事罪
9.1998年10月,被告人周某因與李某言語不合而心懷不滿,"想教訓一下他"。於是在半夜潛到李某家中,將"毒鼠強"(少量)投入李某家中的水缸中。當晚,李某宴請朋友。結果導致宴請的十個朋友和家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則周某的行為:()
A.構成故意傷害罪
B.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
C.屬於犯罪既遂
D.屬於犯罪未遂
正確答案:BC解題思路: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行為人向李某家的水缸投放了"毒鼠強"符合本罪的行為要件和對象要件本罪的結果要件是行為必須危害到公共安全,案件中李某家的客人和家人都有不特定中毒現象,已危及了公共安全,符合本罪的要件本罪的罪責是故意,包括間接故意,周某以報復為目的向特定人李某投毒,雖然周某本人只想教訓一下李某,但是卻因為其他條件的介入而使得發生了與預期不相一致的嚴重後果,該後果已經超出了故意傷害的結果范圍危害到不特定人的安全,但行為人當初在投毒的時候應當預見這樣的後果,所以周某的行為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
10.王某經營出租建築用吊籃業務,但是其未按照相關安全規程的要求對工人進行有效培訓,在工人不具有安裝和操作吊籃資質的情況下,違規操作,導致吊籃在運行過程中因安裝不善而從10層高樓處墜落,致使兩名正在吊籃上進行施工的工人當場死亡。對此,如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王某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B.王某構成故意殺人罪
C.王某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
D.王某不構成犯罪
正確答案:ABD解題思路:我國《刑法》第134條第1款規定:"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據此,王某的行為違反安全管理的規定,未對工人進行有效培訓,導致在生產、作業中發生兩人死亡的重大傷亡事故,其行為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ABD項的說法均不準確

❼ 2015年司法考試刑法考點試題:共同犯罪的特殊問題

一、共犯與身份
【知識要點】
(一)無身份者與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問題不具有構成身份的人與具有構成身份的人共同實施真正身份犯時,構成共同犯罪。例如一般主體教唆、幫助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脫逃的,成立脫逃罪的共犯。
刑法分則所規定的特殊身份僅就正犯(實行犯)而言;至於教唆犯與幫助犯,則完全不需要特殊身份;一般主體教唆、幫助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實施以特殊身份為構成要件要素的犯罪的,以共犯論處。
對上述情況應當按照實行犯的犯罪性質來確定共同犯罪的性質。例如,一般主體與國家工作人員勾結,利用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便利,貪污公共財物的,國家工作人員是貪污罪的實行犯,一般主體屬於貪洞毀污罪的共犯。
注意:具有不同身份的人共同犯罪時的定性問題,仍然以實行犯的犯罪性質確定共同犯罪的性質。這種情形中的實行犯遵循如下思路:將具有低位身份的人視為無身份者,將具有高位身份的人視為有身份者,按照高位者的身份觸犯的罪名認定共同犯罪的性質。例如(2005年試卷二第18題)甲為非國家工作人員,是某國有公司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財務的副總經理;乙為國家工作人員,是該公司財務部主管。甲與乙勻結,分別利用各自的職務便利,共同侵吞了本單位的財物100萬元。本案中甲成立職務侵佔罪,乙是共犯,也定職務侵佔罪。
(二)不真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
因特定的個人要素致刑罰有輕重時,不具有這種要素的共犯人,仍科處通常刑罰。例如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甲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乙共同故意實施誣告陷害行為的,成立誣告陷罪的共犯,但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乙要從重處罰,對甲不能適用該規定。
凡參與以特定的個人要素(身份與目的)為構成要件要素之犯罪的人,雖不具有這種要素,仍是共犯。
二、共犯與認識錯誤
【知識要點】
(一)同一共犯形式內的錯誤
1.共同正犯的錯誤
共同正犯的錯誤,包括同一構成要件內的錯誤與相異構成要件間的錯誤,都應採取法定符合說。
(1)甲、乙共謀殺害丙,在實行時,都認為對方是丙,實際上殺死的是丁。屬於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甲、乙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的共犯。
(2)甲、乙共謀殺害丙,在實行時,沒有擊中丙,卻擊中了丙身邊的丁。屬於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中的打擊錯誤,按照法定符合說,甲、乙。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的共犯。
(3)甲、乙共謀殺害丙,以為丙在草叢中,共同開槍射擊,但草叢中不是丙而是丙的一隻狗。由於客觀方面與主觀方面不存在重合的部分,甲與乙都無罪,屬於不可罰的不能犯。
(4)甲、乙共謀殺害丙,都開槍向丙射擊。甲打中了丙身邊的狗(狗的價值數額較大),乙什麼也沒有打中。甲與乙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的共同正犯;由於過失毀壞財物不可罰,因而不成立毀壞財物犯罪。
(5)甲與乙共同加害丙,但甲持殺人的故意,乙只持傷害的故意,丙由於受傷而死。甲與乙成立故意傷害罪的共同正犯,對甲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對乙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教唆犯的錯誤
教唆犯的錯誤,是指教唆犯所認識的事實與正犯所實現的結果不一致。
1)丙與丁並排站立,甲教唆乙「殺死站在右邊的丁」,乙卻聽成了「殺死站在左邊的丙」,開槍射擊,導致丙死亡。屬於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甲、乙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的共犯。
2)甲教唆乙殺死丙,乙開槍射擊丙,卻打中了丁。屬於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中的打擊錯誤),甲、乙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的共犯。
3)甲教唆乙殺死隱藏在草叢中的丙,乙開槍射擊,但實際上尺團是丙飼養的狗。甲與乙都無罪,屬於不可罰的不能犯……
4)甲教唆乙打死右邊的丙的狗,乙聽成為打死左邊的丙的狗(實際上左邊為一兒童),乙開槍射擊,打死了左邊的兒童。乙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甲無罪。
5)甲教唆乙「殺死那條狗」,乙開槍射擊此狗,沒有瞄準,打死了一兒童。乙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甲無罪。
(二)不同共犯形式的錯誤
1.行為人以共同正犯的意思望風,但實際上只起到了幫助作用時,只成立幫助犯。
2.行為人以幫助的故意實施心理的幫助事實上起到了教唆作用的,只能認定為幫助犯。
3.他人已經產生犯罪的決意,行為人以為還沒有產生犯罪的決意而實施教唆行為的,也只成立幫助犯。
關於狹義的共犯與間納困備接正犯的錯誤,主要存在三種情況:
第一,以間接正犯的意思利用他人犯罪,但產生了教唆的結果。例如,甲誤以為乙是沒有責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便引誘乙殺人,但乙具有責任能力,按甲的旨意殺了人。甲為故意殺人罪的教唆犯。
第二,以教唆犯的意思實施教唆行為,但產生了間接正犯的結果。例如,甲誤以為乙具有責任能力,教唆乙殺人,實際上乙沒有責任能力,乙在無責任能力的狀態下殺死了人。甲是故意殺人罪的教唆犯。
第三,被利用者起初具有工具性質,但後來知道了真相。例如,醫生甲意圖殺死患者丙,將毒葯給不知情的護士乙,乙後來發現是毒葯,但仍然注射了該毒葯。對甲的行為應以殺人罪的教唆犯論處。
(三)共犯過剩
1.甲教唆乙盜竊,但乙實施了搶劫;A教唆B傷害,B實施了殺人行為。甲承擔盜竊罪(既遂)的責任,A承擔故意傷害致死的責任。
2.甲邀約乙對丙實施暴力,乙以為甲只是希望傷害丙,事實上甲具有殺人的故意,甲、乙共同對丙實施暴力,導致丙死亡。在故意傷害罪的范圍內認定甲與乙構成共同犯罪(共同正犯),並都對死亡結果承擔責任;但由於甲具有殺人故意與殺人行為,對甲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3.甲、乙共謀殺害在某博物館工作的丙,並同時舉槍向丙射擊,甲擊中了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乙沒有擊中任何目標。由於甲、乙對丙有共同殺人故意,但沒能造成丙的死亡,故成立故意殺人未遂的共同正犯。甲的行為另觸犯了過失損毀珍貴文物罪(想像競合犯)。
4.甲教唆乙破壞公用電信設施,乙誤解了甲教唆的內容,破壞了軍用電信設施。按照部分犯罪共同說,甲、乙兩人成立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的共犯,甲構成破壞公用電信設施,乙構成破壞軍事通信罪。
【活學活用89】關於共犯和錯誤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共謀殺害丙,都開槍向丙射擊。甲打中了丙身邊的狗(狗的價值數額較大),乙什麼也沒有打中。甲、乙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的共同正犯;由於過失毀壞財物不可罰,因而不成立毀壞財物罪。
B.甲教唆乙殺死隱藏在草叢中的丙,乙開槍射擊,但實際上是丙飼養的狗。甲與乙都無罪。
C.甲教唆乙「殺死那條狗」,乙開槍射擊此狗,沒有瞄準,打死了一兒童。乙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甲無罪。
D.甲教唆乙傷害A,乙卻殺死了A.甲乙兩人成立故意傷害罪的共犯,甲承擔故意傷害致死的責任,乙成立故意殺人罪。
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三、共同犯罪與犯罪形態
【知識要點】
犯罪結果已經發生,即法益已經發生實際損害,此時,原則上各共犯人都是既遂,而不可能成立犯罪預備、未遂和中止。
犯罪結果尚未發生,即法益還沒有發生實際損害,此時,
(1)如果有一個共犯人已經著手實施了實行行為,那麼,對於其他共犯人來說,就不可能成立犯罪預備。如果有的共犯人自動放棄犯罪並且阻止其他共犯人繼續實施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結果的發生,則該共犯人是犯罪中止,其他的共犯人是犯罪未遂。
(2)如果所有的共犯人都沒有著手實施實行行為,即都還處於預備階段,但是,如果有的共犯人自動放棄犯罪並且阻止其他共犯人繼續實施犯罪的,則該共犯人成立犯罪中止,而其他共犯人是犯罪預備。
注意:共同犯罪人中的中止情形是司法考試中的常考點,要求考生掌握其成立條件。所謂共同犯罪人的中止,又稱共犯的脫離,要求行為人不但自己自動停止,還要消除自己的行為對共同犯罪所產生的物理上或心理上的因果性。
1.共謀共同正犯的中止:
(1)有脫離共犯的意思,並向對方明確表示;中止意思被對方接受。
(2)謀劃重罪或者主要提議者要成立中止,還要求阻止其他共犯人實施犯罪(採取告知被害人、撤回許諾、報告警方等措施)。
2.教唆犯的中止:打消被教唆人的犯罪意圖。
(1)在被教唆者著手前產生中止意思,並將該意思傳遞給被教唆者。
(2)教唆重罪或者實現給予報酬的,還要求阻止被教唆人實施犯罪(採取告知被害人、撤回許諾、報告警方等措施)。
例如,甲給乙10萬元讓乙殺丙,先支付了5萬元。在乙殺人前3小時,甲後悔,打電話告訴乙不要殺丙。乙在電話里說了一聲「知道了」,就掛斷了電話。3小時後,乙殺死了丙。甲、乙成立故意殺人(既遂)共犯。
3.幫助犯的中止:消除自己幫助行為的作用。
【經典考題58】(2008年試卷二第19題)甲與乙共謀盜竊汽車,甲將盜車所需的鑰匙交給乙。但甲後來向乙表明放棄犯罪之意,讓乙還回鑰匙。乙對甲說:「你等幾分鍾,我用你的鑰匙配製一把鑰匙後再還給你」,甲要回了自己原來提供的鑰匙。後乙利用自己配製的鑰匙盜竊了汽車(價值5萬元)。關於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的行為屬於盜竊中止 B.甲的行為屬於盜竊預備
C.甲的行為屬於盜竊未遂 D.甲與乙構成盜竊罪(既遂)的共犯
解析:本題主要考核共犯的脫離問題。
在共同犯罪中,幫助犯要成立中止,必須在既遂前消除自己幫助行為的所有作用和影響。甲、乙共某盜竊汽車,甲為乙提供了盜車所需鑰匙這一幫助行為,後來甲盡管向表達了要退出犯罪的意思,並找乙還回鑰匙,但甲卻允許乙配置了一把鑰匙,表明甲根本沒有消除自己的幫助行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影響,不成立犯罪中止。所以,當乙著手實施盜竊的實行行為,則意味著甲、乙兩人都已經「著手」;當乙盜竊汽車,則甲、乙都是盜竊罪既遂的共犯。D選項正確,ABC三選項錯誤。
本題正確答案為D.
注意上述案件如果稍作調整,結論就不一樣:甲、乙共謀盜竊,由甲提供鑰匙,由乙具體實施。甲將鑰匙交給乙後,又後悔,想退出犯罪活動,便向乙要回了鑰匙。乙無奈只好一人前往盜竊,並取得財物。在這個案件中,甲消除了自己幫助行為的作用和影響,成立盜竊罪中止。
類似的案件還有:
例如,甲按照丙的意思事先繪制了被害人乙家的別墅結構圖,並標明財物位置,然後將圖紙交給丙。在丙著手盜竊前,甲後悔,試圖索回圖紙。但丙聲稱已經撕毀圖紙,甲便不再追究。事後,丙憑借該圖紙盜竊了乙的財物。甲成立盜竊罪既遂。
再如,甲乙多次共同盜竊。某夜,甲乙又一起相約去某別墅區盜竊,但事先沒有商量盜竊種類。甲在外望風,乙入室盜竊。過了一會,乙出來對甲說:「沒偷到什麼東西,只有一把汽車鑰匙,咱們去把車開走。」甲很還怕,說:「你偷你的,我不敢偷汽車。」乙說:「你不偷,那等我一會兒。」甲仍然站在別墅門口,乙獨自去開車庫門,將車開了出來。乙叫甲上車,甲說:「我走回去。」乙說:「我開車送你回去。」甲說:「你偷的車,反正跟我無關。」於是,甲上了乙偷的汽車回家了。乙將甲送回家後,獨自將車開走,低價賣出,得了12萬元。對賣車款,甲分文未要。經查,被乙盜竊的汽車價值45萬。甲乙成立盜竊罪的共犯,數額45萬。甲是幫助犯,從犯;乙是實行犯,主犯。
4.共同正犯的中止:須消除自己的正犯影響,也即阻止其他人犯罪。
甲乙共同殺人,在實施過程中,甲欲放棄,如果甲也阻止了乙犯罪,則甲成立犯罪中止。如果甲沒有阻止,乙既遂,甲也既遂。
【活學活用90】關於共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共謀殺害丙,都開槍向丙射擊。甲打中了丙身邊的狗(狗的價值數額較大),乙什麼也沒有打中。甲、乙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的共同正犯;由於過失毀壞財物不可罰,因而不成立毀壞財物罪。
B.甲以揭發乙的貪污、受賄事實相要挾,迫使乙對丙實施傷害行為;乙為了逃避貪污、受賄的刑事責任,而對丙實施了傷害行為。甲成立間接正犯。
C.我國刑法中,教唆犯、實行犯和幫助犯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都可以成立主犯、從犯或者脅從犯。
D.甲教唆乙傷害A,乙卻殺死了A.甲乙兩人成立故意傷害罪的共犯,甲承擔故意傷害致死的責任,乙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
本題正確答案為AD
【活學活用91】關於共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34歲的羅某為某村村民,多年來一直夢想著發橫財。迷信的他請一個算命先生為其指點發財途徑,算命先生告訴他:「要想富,就去盜。」羅均對此深信不疑,但想到一個人盜竊不易得手,就力邀朋友楊衛、彭蜀一起「發財」,3人頻頻作案10餘次,涉案金額數萬元。算命先生構成教唆犯。
B.甲綁架了乙的嬰兒,並向乙勒索財物。但由於該嬰兒哭聲大,且不吃不喝,甲害怕犯行敗露,又擔心嬰兒死亡,便請丙女幫忙照看嬰兒,並向丙女說明了真情。丙女構成綁架罪的共犯。
C.某市出台了一項舉報獎勵規定。李某為了獲得獎金,遂起意設計圈套誘人犯罪然後舉報領取獎金。李某來到黃某開的VCD光碟店,向黃某提出購買400張**光碟,當黃某以「風聲緊」為由加以拒絕時,李某就以提高購買價進行利誘。黃某見有利可圖,便約定一個星期之後交貨。到了交貨日,李某事先向公安機關舉報。在雙方交接時,公安機關將黃某抓獲。李某構成教唆犯。
D.甲以搶劫的故意,乙以強*的故意,二人一起對被害人丙女實施暴力。暴力行為致使丙女死亡,乙發現乙死亡,沒有實施**行為就離開了,甲搶得丙女身上現金800餘元。對本案,無法證明死亡結果究竟是甲還是乙得行為造成,但能確定的是只是由其中一人的行為導致。由於二人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甲構成普通的搶劫罪,乙構成強*罪未遂,二人均不對死亡結果負責。
本題正確答案為ABC
【活學活用92】(T20080291)關於共同犯罪的說法,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甲一開始被恐怖組織脅迫參加犯罪,但在著手實行後,其非常積極,成為主要的實行人之一,甲在共同犯罪中可以成為主犯
B.乙是共同貪污犯罪中的實行犯,但其可能不是主犯
C.丙為勒索財物綁架王某,在控制人質之後,丙將真相告訴好友高某,並委託高某去找王某的父母要錢,高同意並實施了勒索行為。丙成立綁架罪,高某成立敲詐勒索罪
D.丁與成某經共謀後,共同傷害被害人汪某,丁的木棒擊中了汪某的腹部,成某的短刀刺中了汪某的肺部,汪某因為成某的致命傷害在送到醫院10小時後死亡。丁需要對死亡結果負責
本題正確答案為ABD
【活學活用93】民警趙某與甲共謀,綁架錢某及其女友孫某。甲又找到乙和丙,四人共同綁架錢某和孫某後,由甲、乙、丙負責關押。趙某等人提出贖金30萬元,錢某的親屬也在籌集資金。在此過程中,趙某向甲提出,得到30萬元後殺死錢某(因為錢某認識趙某),但甲堅持反對(甲也認識錢某),為此,趙某與甲發生矛盾。後甲與乙談論此事,乙對甲說:「錢某跟我說過,如果放掉他,他同意給我們60萬。」(因為錢某知道趙某要殺自己)。於是,甲、乙、丙共謀利用機會殺趙某(因為只有殺了趙某,才可以放掉錢某,因而可以得到60萬元,否則趙某可能殺害甲、乙、丙及錢某與孫某)。經策劃後,某日當趙某進入關押錢某、孫某的地方時,由孫某大聲喊叫引來趙某;趙某到現場後,甲、乙、丙制住趙某,甲將刀遞給錢某,讓錢某刺殺趙某;錢某持刀向趙某有心臟刺了幾刀。事後,錢某、孫某幫助滅屍。甲等人將錢某放出後,錢某從自己經營的公司取出60萬元交給甲等三人,並提出將其中的5萬元給女友孫某,甲等三人同意。此外,乙在看管孫某時還強*了孫某。殺害趙某後,錢某一直窩藏著趙某的兩支手槍。
(1)關於甲、乙、丙三人的行為,正確的說法是()
A.甲、乙、丙構成故意殺人罪共犯 B.甲、乙、丙構成綁架罪共犯
C.甲、乙、丙只構成綁架罪 D.乙的強*行為被綁架罪吸收,不單獨認定強*罪
正確答案為AB
(2)關於殺害趙某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丙與錢某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 B.錢某殺死趙某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
C.錢某殺死趙某的行為屬於緊急避險 D.錢某殺死趙某的行為屬於不法行為
正確答案為AD.

❽ 2015年司法考試刑法考點練習題:犯罪構成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何種犯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
A.偽證罪
B.誣告陷害罪
C.間諜罪
D.非法行醫罪
正確答案:A
2、某甲商場為打垮競爭對手乙商場,由總經理葛某牽頭並與副經理劉某、部門經理楊某、朱某等集體決議,雇請當地黑社會勢力孫某等人光天化日之下對乙商場打砸搶,造成乙商場財物損失9萬多元,關於葛某等的行為,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某甲商場構成單位犯罪,因是決策機關集體決策為本單位利益實施的犯罪
B.某甲商場不構成單位犯罪,因只有《刑法》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才能成立單位犯罪,本案中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刑法》未規定可以由單位構成
C.此案中應適用雙罰制,對甲商場處於罰金,對葛某等處於刑罰
D.本案只屬於一般違法,不構成犯罪,由甲商場賠償乙商場損失即可
正確答案:B
3、關於因果關系,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甲故意傷害乙並致其重傷,乙被送到醫院救治。當晚,醫院發生火災,乙被燒死。甲的傷害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B.甲以殺人故意對乙實施暴力,造成乙重傷休克。甲以為乙已經死亡,為隱匿罪跡,將乙扔入湖中,導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殺人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C.甲因瑣事與乙發生爭執,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導致乙心臟病發作,救治無效而死亡衫雀罩。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則應視甲主觀上有無罪過而定
D.甲與乙都對丙有仇,甲見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歲譽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況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後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為與丙的死亡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正確答案:D
4、甲販運假煙,駕車路過某檢查站時,被工商執法部門攔住檢查。檢查人員乙正登車檢查時,甲突然發動汽車奪路而逃。乙抓住汽車車門的把手不放,甲為擺脫乙,在疾駛時突然急剎車,導致乙頭部著地身亡。甲對乙死亡的心理態度屬於下列哪一選項?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過於自信的過失
D.疏忽大意的過失
正確答案:B
5、李二憨一日到鄰村赴宴時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或鬧,因酒亂性,將其**,酒醒後後悔不已,到鄉派出所投案,對李二憨的行為,應當如何認定?
A.李二憨是由於醉酒亂性才**傻姑的,這種行為並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觀心態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為只是一般違法,不應當認為是犯罪
B.李二憨醉酒後在意識不清狀態下實施的行為可以類比於間歇性精神病人的發病期實施的行為,這個時候他們都屬於無行為能力人。根據《刑法》第18條無行為能力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因此李二憨的行為不負刑事責任,甚至連違法都算不上
C.根據李二憨犯錯後的悔改表現可以得知其對自己醉酒時的所作所為確實不知情,況且傻姑是痴呆者,感受不到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李二憨的行為根本就沒有造成危害,沒有受害者不具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就不是犯罪
D.李二憨應當對其醉酒時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正確答案:D
6、張某意圖殺害李某,一日晚藏於李某院門外,從虛掩的門縫中見一黑影在移動,即認為是李某,遂舉槍射擊,次日得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其家中的一頭牲畜。張某
A.應負故意殺人未遂的責任
B.屬於意外事件
C.應負過失殺人的責任
D.因其行為未造成李某受損害不負刑事責任
正確答案:A
7、陳某患精神病多年,雖經多方醫治,病情並無好轉,發作時精神狂亂,並伴有暴力行為。1999年4月21日,陳某在其居住的家屬院中突然發病,用鐵鍬將一正在玩耍的兒童當場拍死。對陳某的行為應當如何處理?
A.按故意殺人罪處理
B.不按犯罪處理
C.按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處理
D.按過失教人死亡罪處理
正確答案:B
8、甲男與乙女於某日中午公開在某公園內發生性關系,引起遊客的極大憤慨,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對甲、乙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A.聚眾*亂罪:
B.組織**表演罪
C.尋釁滋事罪
D.無罪
正確答案:D
9、1998年,甲購買高壓汽槍一支,改製成能發射小口徑子彈的槍支後,與50發子彈一起藏匿家中。2002年5月,甲懷疑其妻與單位負責人乙有不正當兩性關系,打電話將乙叫到家中質問。因乙否認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槍支和子彈,返回客廳向乙的頭部開槍射擊,致乙開放性顱腦損傷而死亡。甲見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甲妻回家後,甲打電話給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電話,謊稱來家中借槍,自己擺弄槍支時走火受傷。甲的朋友和乙妻來到甲家後,甲與他們一起將乙送往醫院搶救。之後,甲與其他人一起來到公安機關報稱,乙在自己家中擺弄槍支走火致死。在公安機關做了槍痕、槍支鑒定,證明乙的槍彈傷不能自己形成後,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請根據案情回答:
下列關於甲致乙死亡行為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甲的行為系直接故意殺人
B.甲的行為系間接故意殺人
C.甲的行為系故意傷害致死
D.甲的行為系過失致人死亡
正確答案:A
10、1998年,甲購買高壓汽槍一支,改製成能發射小口徑子彈的槍支後,與50發子彈一起藏匿家中。2002年5月,甲懷疑其妻與單位負責人乙有不正當兩性關系,打電話將乙叫到家中質問。因乙否認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槍支和子彈,返回客廳向乙的頭部開槍射擊,致乙開放性顱腦損傷而死亡。甲見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甲妻回家後,甲打電話給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電話,謊稱來家中借槍,自己擺弄槍支時走火受傷。甲的朋友和乙妻來到甲家後,甲與他們一起將乙送往醫院搶救。之後,甲與其他人一起來到公安機關報稱,乙在自己家中擺弄槍支走火致死。在公安機關做了槍痕、槍支鑒定,證明乙的槍彈傷不能自己形成後,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請根據案情回答:
下列關於甲的定罪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甲的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處罰
B.甲的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和非法儲存槍支彈葯罪數罪並罰
C.甲的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和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數罪並罰
D.對甲的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和非法製造、儲存槍支彈葯罪數罪並罰
正確答案:D
11、下列關於我國刑法中單位犯罪規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於某一個具體犯罪,刑法分則條文只要沒有明文規定該罪的犯罪主體是單位,那麼,這個罪的犯罪主體就只能由自然人構成
B.對單位犯罪的處罰,我國刑法既規定了雙罰制,也規定了單罰制。但是,單罰制只包括了處罰單位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情形,不包括只處罰單位的情形
C.黃某為進行走私成品油犯罪活動,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成立了騰龍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後,黃某以騰龍公司的名義大肆進行走私犯罪。該案應對騰龍公司判處罰金,對黃某判處刑罰
D.單位涉嫌犯罪後,若被有關主管部門吊銷營業執照,可以直接追究其直接責任人員或主管人員的刑事責任
正確答案:C
12、甲為上廁所,將不滿1歲的女兒放在外邊靠著籬笆站立,剛進入廁所,就聽到女兒的哭聲,急忙出來,發現女兒倒地,疑是站在女兒身邊的4歲男孩乙所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兒,一手用力推乙,導致乙倒地,頭部剛好碰在一塊石頭上,流出鮮血,並一動不動。甲認為乙可能死了,就將其抱進一個山洞,用稻草蓋好,正要出山洞,發現稻草動了一下,以為乙沒死,於是拾起一塊石頭猛砸乙的頭部,之後用一塊磨盤壓在乙的身上後離去。案發後,經法醫鑒定,甲在用石頭砸乙之前,乙已經死亡。依此情況,甲的行為構成何罪?
A.過失致人死亡罪
B.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既遂)數罪
C.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未遂)數罪
D.故意殺人罪
正確答案:C
13、我國《刑法》分則根據犯罪所侵犯的何種客體把犯罪分為十大類?
A.一般客體
B.同類客體
C.直接客體
D.簡單客體
正確答案:B
14、嚴某(男,13歲)與李某(男,18歲)商量好夜間去商店行竊,嚴某看好地形,准備好犯罪工具,制定好了行竊計劃。當晚,二人行竊時被值班人員發現,送至公安機關。對二人應該如何處理?
A.不成立共同犯罪,由李某獨立承擔刑事責任。
B.不成立共同犯罪,由嚴某獨立承擔刑事責任。
C.按盜竊罪的共同犯罪處理,並且李某為主犯。
D.按盜竊罪的共同犯罪處理,並且嚴某為主犯。
正確答案:A
15、甲愛好游泳,且技術高超,一日,甲聲稱願幫助乙學會游泳,乙欣然答應。甲遂將乙帶到河流深水處去游,在乙剛學會游時,甲即棄之不顧,獨自游回河岸,乙無力游回,面臨被淹死的危險狀態,甲能夠援救卻不援救,致使乙被淹死。此時,站在河岸上旁觀的丙,游泳技術很好,完全能夠及時援救乙,但丙不認識甲乙兩人,不願跳入河中救人。本案中,甲和丙的行為
A.構成共同犯罪
B.甲的行為構成犯罪,丙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C.均不構成犯罪
D.應分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正確答案:B
16、路某(15歲)先後唆使張某(15歲)盜竊他人的財物折價1萬余元;唆使李某(19歲)綁架他人勒索財物計2000餘元;唆使王某(15歲)搶劫他人財物計1500元。路某的行為構成何罪?
A.盜竊罪
B.搶劫罪
C.綁架罪
D.搶劫罪、綁架罪
正確答案:B
17、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的處罰原則是
A.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B.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C.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正確答案:A
18、下列案件中的行為人屬於我國《刑法》中屬於限制責任能力人的是
A.李小乙,男,17周歲,智力心理正常,1999年12月潛入某大學寢室竊取價值650元的電腦一台
B.王大明,男,26歲,13歲時因腦膜炎後遺症而患間歇性精神病,2001年5月因與居朱某發生口角將其毆打致重傷,經法醫鑒定,王大明行為時未發病,精神狀態常
C.李苗花,女,33歲,1998年4月間將農葯「滅蛉王」500毫升倒入自家及鄰家的豬圈中,致8頭牲豬中毒死亡,直接經濟損失760O元:經法醫鑒定,李苗花在行為時屬尚未完全喪失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D.吳月華,男,43歲,司機,醉酒開車撞死行人史某後逃逸,又將行人郭某撞死
正確答案:C
19、某甲是間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闆打成重傷,在群眾抓捕他時,某甲因驚恐而精神病發作。則某甲
A.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減輕處罰
B.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處罰
C.不負刑事責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應當負刑事責任
正確答案:D
20、孫某(男,1983年7月4日出生)於1997年6月30日、7月1日、7月2日連續三次盜竊財物,價值3萬元;於1999年7月2日、7月3日連續二次盜竊財物,價值2萬余元;於2000年1月1日又盜竊財物,價值1萬元。案發後,孫某被捕歸案。法院認定孫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其盜竊數額為
A.6萬元
B.5萬元
C.4萬元
D.1萬元
正確答案:D

熱點內容
朋友介紹整形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06 17:44:46 瀏覽:353
宿州律師網 發布:2025-04-06 17:32:24 瀏覽:556
司法會計公務員 發布:2025-04-06 17:31:40 瀏覽:229
法院現在消費 發布:2025-04-06 17:30:50 瀏覽:877
行政法律援助事項范圍 發布:2025-04-06 17:19:25 瀏覽:284
員額製法官績效考核 發布:2025-04-06 17:04:07 瀏覽:395
勞動法甲方外國公司 發布:2025-04-06 16:50:46 瀏覽:670
伴隨民法典實施 發布:2025-04-06 16:50:45 瀏覽:801
為什麼要學習法律法規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06 16:50:38 瀏覽:260
論婚姻法中的夫妻共同債務界定 發布:2025-04-06 16:45:31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