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則篇

民法總則篇

發布時間: 2025-04-06 10:31:24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增加哪些內容

增加的內容有:

1、明確胎兒有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權利

草案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的保護,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出生時未存活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在法律上,民事權利能力是一個人能否享受民事權利的前提,如果沒有民事權利能力則無法享有和行使民事權利。

民法總則草案認為,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胎兒尚未出生,原則上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為保護胎兒的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權利,有必要在需要對胎兒利益進行保護時,賦予胎兒一定的民事權利。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齡從十周歲下調至六周歲

草案第十八條: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草案第十九條:不滿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考慮到一個人對自身行為的認識和控制能力,法律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做出規定,這意味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一般在與自己的智識水平相當的范圍內)享有權利。在之前的民法通則中,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草案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和認知能力都有所提高,適當降低年齡有利於其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更好地尊重這一部分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識,保護其合法權益。

3、法律明確「生活無法自理的老年人須得到監護」

草案第二十條:不能辨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草案此次擴大了被監護人的范圍,將智力障礙者以及因疾病等原因喪失或者部分喪失辨識認識能力的成年人也納入被監護人范圍,這意味著有利於保護這些人的人身財產權益,也有利於應對人口老齡化,更好維護老年人權益。

4、法人將只有營利性法人和非營利性法人兩類

法人是法律 擬制的「人」,是為了各類組織方便在法律上享有權利而設計的制度。過去對法人的分類有多種不同認識,學術界對此爭論較多。

此次草案認為,經過反復比較,應按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性法人和非營利性法人兩類。草案認為,這樣的劃分既繼承了民法通則按照企業和非企業進行分類的基本思路,比較符合我國的立法習慣,同時這樣的分類也合於我國的國情。

其中,關於非營利性是指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性目的成立的法人,非營利性法人不得向其成員或者設立人分配利潤。

5、網路虛擬財產、數據信息將正式成為權利

草案第一百零四條: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具體權利或者網路虛擬財產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草案第一百零八條第二款第八項:(知識產權包括)數據信息;

近年來,關於虛擬財產的糾紛層出不窮,同時大數據的運用已經高度嵌入人們的生活,但關於它們的法律性質目前還十分模糊。為適應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需要,草案對網路虛擬財產、數據信息等新型民事權利客體做出規定。

6、破壞環境者,新的民事責任可為「修復生態環境」

草案第一百六十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五)恢復原狀、修復生態環境;

針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草案特別增加了「修復生態環境」這種新的責任承擔方式,而不像過去只靠賠償了事。

7、訴訟時效由兩年延長至三年

訴訟時效是為了避免權利人「躺在權利上睡覺」、督促其行使權利而設計的制度,一旦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期間屆滿後,權利則不受法律保護。

近年來,社會生活發生深刻變化,交易方式與類型也不斷創新,權利義務關系更趨復雜,司法實踐中普遍反映的兩年的權利行使時間較短,因此,此次草案予以適當延長,從兩年的訴訟時效延長至三年。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中國民法領域的基本法律,旨在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民事法律關系的基本規則和原則。

一、總則內容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明確了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民事行為能力和權利保護等內容。該法規定了民事主體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確立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律主體地位,並規定了他們在民事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同時,總則還明確了民事法律關系的建立、變更和消滅等基本規則。

二、重點內容的解釋

民事主體的權利能力:這是指作為民事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基礎條件。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能力則始於成立,終於終止。這意味著所有民事主體都有資格參與民事活動並享有相應的法律保護。

民事行為能力:這是指民事主體參與民事活動的行為能力和判斷能力。根據年齡和智力狀況,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這一規定確保了民事活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權利保護:民法總則強調對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保護,包括人身權、財產權等。當民事主體的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尋求救濟和保護。

三、總則的意義和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的出台,標志著中國民法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它不僅為民事活動提供了基本法律准則,也為解決民事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民法總則的頒布實施,也有助於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四、結論

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中國民法領域的基礎法律,對於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民事法律關系的基本規則和原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民法總則的實施,可以進一步推動中國法治建設的進程,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熱點內容
恩平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成 發布:2025-04-07 06:15:37 瀏覽:177
勞動法中病假規定 發布:2025-04-07 06:15:37 瀏覽:487
經濟法分析報告案例分析 發布:2025-04-07 06:10:25 瀏覽:636
合同法締約過失責任的情形 發布:2025-04-07 06:08:58 瀏覽:37
合同法11條 發布:2025-04-07 06:08:21 瀏覽:462
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 發布:2025-04-07 05:54:40 瀏覽:825
深圳沙井廠勞動法 發布:2025-04-07 05:50:43 瀏覽:661
企業創業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07 05:46:24 瀏覽:555
衛濱區法院 發布:2025-04-07 05:29:15 瀏覽:459
公司印章使用法律風險防範培訓 發布:2025-04-07 05:29:05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