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巡視巡察

司法巡視巡察

發布時間: 2025-04-07 05:05:41

⑴ 干擾巡視巡察工作或者不落實巡視巡察整改要求,情節較重人,給予什麼處分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五十五條:干擾巡視巡察工作或者不落實巡視巡察整改要求,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第三十七條詳細規定了干擾巡視和不落實巡視整改要求的6種具體情形,即:

1、隱瞞不報或者故意向巡視組提供虛假情況的。

2、拒絕或者不按照要求向巡視組提供相關文件材料的。

3、指使、強令有關單位或者人員干擾、阻撓巡視工作,或者誣告、陷害他人的。

4、無正當理由拒不糾正存在的問題或者不按照要求整改的。

5、對反映問題的幹部群眾進行打擊、報復、陷害的。

(1)司法巡視巡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嚴格遵循巡察制度。在巡察中,巡察組應嚴格按照巡察制度的規矩辦事,履行規定范圍內的職責,做到四不,即不幹預被巡察地方的日常工作,不處理被巡察地區的具體業務問題,對涉及的緊急情況和重大問題不作個人表態。,

不履行查辦案件職能,一旦發現問題線索,按照類別和幹部管理許可權,將其分別移交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處理。

在此基礎上,還要處理好巡察組與被巡察單位黨委(黨組)的關系。巡察組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一方面要取得被巡察單位黨委(黨組)的重視和支持,另一方面又要指導和督促被巡察單位對存在的問題即行即改,促進和完善工作。

⑵ 黨巡視工作條例有哪些內容

內容如下:

1、總則

中央有關部委、中央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可以實行巡視制度,設立巡視機構,對所管理的黨組織進行巡視監督。

黨的市(地、州、盟)和縣(市、區、旗)委員會建立巡察制度,設立巡察機構,對所管理的黨組織進行巡察監督。

開展巡視巡察工作的黨組織承擔巡視巡察工作的主體責任。

2、機構和人員

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同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擔任,副組長一般由同級黨委組織部部長擔任。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組織實施巡視工作的主要責任人。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應當加強對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中央有關部委,中央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巡視工作的領導。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為黨委工作部門,設在同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

3、巡視范圍和內容

巡視組對巡視對象執行《中國共產黨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遵守黨的紀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等情況進行監督,著力發現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

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針對所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的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或者巡視整改情況,開展機動靈活的專項巡視。

4、工作方式和許可權

巡視組依靠被巡視黨組織開展工作,不幹預被巡視地區(單位)的正常工作,不履行執紀審查的職責。

巡視組應當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對巡視工作中的重要情況和重大問題及時向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請示報告。

特殊情況下,中央巡視組可以直接向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巡視組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報告。

5、工作程序

巡視組對反映被巡視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重要問題和線索,可以進行深入了解。

對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和其他重大問題,應當形成專題報告,分析原因,提出建議。

6、紀律與責任

紀檢監察機關、審計機關、政法機關和組織、信訪等部門及其他有關單位,應當支持配合巡視工作。對違反規定不支持配合巡視工作,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巡視工作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巡視工作紀律。巡視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2)司法巡視巡察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內容解讀:

1、抓主體責任 黨委「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

落實責任,首先要抓責任主體。條例明確規定,開展巡視工作的黨組織承擔巡視工作的主體責任。

黨委承擔巡視工作主體責任,意味著黨委既是領導主體,也是工作主體、推進主體。對巡視工作,黨委要堅決負責,主要領導要帶頭盡責,班子成員要積極擔責。

黨委「一把手」是巡視工作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黨委領導班子的其他成員要配合「一把手」落實好巡視各項工作。

圍繞黨委的主體責任,條例明確規定,對領導巡視工作不力,發生嚴重問題的,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2、抓組織實施責任 確保黨委決策落地

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落實黨中央和同級黨委關於巡視工作的決策部署,及時組織巡視力量,認真抓好實施;及時解決巡視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組織領導巡視組深入了解問題,確保黨委決策落地。

領導小組的配置,事關巡視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從巡視工作實踐需要出發,條例規定,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同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擔任,副組長一般由同級黨委組織部部長擔任。

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組織實施巡視工作的主要責任人。這樣配置,既有利於突出巡視主業,始終專注「四個著力」,發現問題,也有利於紀委、組織部門的日常協作。

3、抓監督責任 巡視組失職瀆職要追責

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巡視組要拓展監督內容,切實加強對黨委(黨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紀委(紀檢組)落實監督責任情況的監督檢查,把「關鍵在治、要害在嚴」落實到巡視檢查「兩個責任」中。

通過巡視監督,面對面傳導壓力,督促被巡視黨組織堅守責任擔當,進一步強化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有權必有責,權責要對等。落實巡視監督責任,巡視組責無旁貸。條例對巡視組失職、瀆職的情況明確規定了追責條款:對應當發現的重要問題沒有發現的,不如實報告巡視情況的,以及違反巡視工作紀律的,進行責任追究。

⑶ 四個監督具體指的是什麼

法律分析:中共十九屆四種全會通過的《決定》中規定,四個監督是指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四、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一)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完善黨內監督體系,落實各級黨組織監督責任,保障黨員監督權利。重點加強對高級幹部、各級主要領導幹部的監督,完善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制度,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強化政治監督,加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完善巡視巡察整改、督察落實情況報告制度。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完善派駐監督體制機制。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健全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制度,發揮審計監督、統計監督職能作用。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

⑷ 干擾巡視巡察工作違反什麼紀律

法律分析: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利器的巡視巡察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效果不斷彰顯,對腐敗形成了強大震懾,有力推動管黨治黨向縱深發展。然而,在巡視巡察開展過程中,個別單位及人員卻試圖以各種方式干擾、阻撓巡視組、巡察組,只為掩蓋自己的違法違紀事實。對於這種嚴重擾亂黨內監督秩序的行為,黨內法規有明確的規定。

法律依據:《巡視工作條例》 第三十七條 被巡視地區(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情節輕重,對該地區(單位)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或者其他有關責任人員,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一)隱瞞不報或者故意向巡視組提供虛假情況的;

(二)拒絕或者不按照要求向巡視組提供相關文件材料的;

(三)指使、強令有關單位或者人員干擾、阻撓巡視工作,或者誣告、陷害他人的;

(四)無正當理由拒不糾正存在的問題或者不按照要求整改的;

(五)對反映問題的幹部群眾進行打擊、報復、陷害的;

(六)其他干擾巡視工作的情形。

⑸ 四個監督分別指什麼

法律分析:四個監督分別指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四、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必須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

(一)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完善黨內監督體系,落實各級黨組織監督責任,保障黨員監督權利。重點加強對高級幹部、各級主要領導幹部的監督,完善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制度,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強化政治監督,加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完善巡視巡察整改、督察落實情況報告制度。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完善派駐監督體制機制。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健全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制度,發揮審計監督、統計監督職能作用。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

(二)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堅持權責法定,健全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制度,明晰權力邊界,規范工作流程,強化權力制約。堅持權責透明,推動用權公開,完善黨務、政務、司法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可追溯的反饋機制。堅持權責統一,盯緊權力運行各個環節,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有效機制,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

(三)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堅決斬斷「圍獵」和甘於被「圍獵」的利益鏈,堅決破除權錢交易的關系網。深化標本兼治,推動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工程建設、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公共資源交易、公共財政支出等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和制度建設,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促進反腐敗國際合作,加強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熱點內容
重慶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4-15 00:43:58 瀏覽:455
民事訴訟法52條 發布:2025-04-15 00:40:51 瀏覽:318
行政法案例公安 發布:2025-04-15 00:40:49 瀏覽:864
區人大舉辦民法典講座 發布:2025-04-15 00:29:31 瀏覽:572
地籍調查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15 00:12:49 瀏覽:128
陪人去法院 發布:2025-04-14 23:52:44 瀏覽:258
經濟法基礎知識第2版 發布:2025-04-14 23:52:43 瀏覽:809
民族地區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14 23:43:20 瀏覽:834
有害作業在勞動法第幾條規定 發布:2025-04-14 23:37:21 瀏覽:748
勞動法工齡的規定 發布:2025-04-14 23:11:35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