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損毀財物
❶ 故意毀壞財物如何定罪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定罪主要依據《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的相關規定:
基本定罪標准:
- 犯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加重處罰情形:
- 若毀壞財物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將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的「數額巨大」和「其他嚴重情節」是量刑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情節特別嚴重的定義:
- 導致他人精神失常:毀壞個人財物到導致受害者精神失常的程度。
- 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破壞生產、經營設備設施,導致停產或經營停止,進而引起重大損失。
- 破壞手段極其惡劣:採用特別殘忍或極端的方式毀壞財物。
以上情形在定罪和量刑時都會被考慮,以確保法律的公正實施。
❷ 故意損毀他人財物超過5000怎麼判刑
故意毀壞他人財物超過5000元的量刑標準是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並且會處以罰金。關於對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判決會根據實際造成的結果,是否達到嚴重的傷害或者是毀壞程度來進行認定,最高可以處以3~7年的有期徒刑。一、故意損毀他人財物超過5000怎麼判刑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5000以上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毀壞他人財物構成犯罪的,也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了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當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也可以這樣說,它是指故意地非法地毀滅或損壞公共財物或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物.使某項財物的價值與效用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的行為。此罪的構成特徵是:一是主體方面特徵,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是達到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節特別嚴重」,是指毀壞個人財物,導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壞生產、經營設備設施,造成停產或經營停止,引起重大損失;破壞手段極其惡劣的;等等。
由於我國《刑法》對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數額未作出明確界定,因此各地在實施中的標准也不太相同,福建省在對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的認定中,「數額較大」一般為一萬元以上不滿五萬元;「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
二、故意毀壞財物罪立案標准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於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的行為,應該由有關部門進行立案偵查以後,才能夠做出合法的判決。而對於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的立案標準是故毀壞公私財物的,金額達到5000元以上,就可以進行立案追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