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的辨析題

民法的辨析題

發布時間: 2025-04-24 16:51:50

『壹』 民法辨析題 許願就是債,欠了不容賴

許願可以看做是贈予,贈予可以給,可以不給。只要不涉及到公共利益,一般無法律約速力

『貳』 民法上的混合是()。

【答案】:C
本題屬於基本概念辨析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所有權取得的特別方式。所有權取得的特別方式主要有善意取得、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或隱藏物以及添附。本題涉及的是所有權取得特別方式中的添附。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合並在一起形成不能分離的財產的一種法律事實。添附作為所有權取得的一種方式,我國現行法律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就民法學理而言,添附具體包括附合、混合和加工三種。其中,混合是兩個以上不同所有人的動產互相混雜合並,不能識別的狀態。通常情況下,混合物一般應由原物價值較大的一方取得所有權,原物價值較小的一方可以取得與原物價值相當的補償。若原物價值相差不多,也可由各方共有。因此可見,混合為取得所有權的方式,故選項C是正確的,排除其他選項。

『叄』 辨析題:行政法律與民事法律的區別

你好!
行政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
有何不同?
行政法律版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的不同權: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行政法律關系是不平等的關系,而且其范圍比民事法律關系更廣泛。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肆』 請辨析「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這句話說不完全正確的因為
1.拿人錢財,既接受他人的報酬,根據<<民法通則>>總則第四條等價有償原則,除非對方確認該錢財是對你的無償贈與,可以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辦理手續,否則要對對方負有一定的義務,要為對方提供相應價值的服務或者物品
2.但是拿人錢財並不是完全要為人消災,因為<<民法通則>>總則第六七條均規定公民的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或相應的國家政策)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所以拿人錢財後並不是要為對方提供他所要求的一切服務或者提供對方所要求的相應標的物.
因此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是片面的,不完全符和現代國家法律規定的.

熱點內容
勞動法多少歲可以錄用 發布:2025-04-24 20:20:01 瀏覽:935
刑法刑法吸收 發布:2025-04-24 20:18:29 瀏覽:443
有規章制定權的地方這個文件為 發布:2025-04-24 20:14:22 瀏覽:842
工程陪標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4 20:11:42 瀏覽:755
道德經釋文 發布:2025-04-24 20:11:37 瀏覽:629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司考 發布:2025-04-24 20:06:28 瀏覽:607
cctv12社會與法一線下載 發布:2025-04-24 20:02:02 瀏覽:366
法官王曉芳 發布:2025-04-24 20:01:51 瀏覽:824
藝人的道德 發布:2025-04-24 19:52:05 瀏覽:663
政策程序和規章也屬於計劃范疇嗎 發布:2025-04-24 19:39:51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