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法幹警民法真題
㈠ 政法幹警的考試內容是什麼啊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政法幹警考橡兆試內容包括:行政測試、申論、專業綜合I、專業綜合II、民法學考試
專業綜合II 考試包括法理學、中國憲法學和中國法制史三部分內容,主要考查上述學科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從理論法學的角度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攻讀學位所要求的羨型知識、能力和素養。在考查考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及掌握的同時,側重考查考生運用法律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法學知識及原理梁派租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專業綜合I 考試包括刑法學和民法學兩部分內容,在考查刑法學和民法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同時,注重考查考生運用刑法學原理和民法學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化綜合考試考查考生對歷史、地理、政治等三門中學課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整體把握和運用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各門課程具體能力
更多考試內容請咨詢江西公務員考試網希望能幫到你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㈡ 2012政法幹警民法學案例三
1991年5月,某畫店與著名畫家李某簽訂了一份委託作品創作合同。合同規定,1992年10月以前李某應交給該畫店10幅山水畫新作,報酬為3萬元。1992年9月,李某將其所畫作品交付畫店,並領取報酬3萬元。1993年1月,該畫店舉辦一次大規模的畫展,將李某的10幅作品全部展出,畫展獲得巨大成功。李某得知後提出異議,認為畫店未經他的同意擅自展出他的作品,侵犯了他的著作權。與此同時,畫店又將該10幅畫連同其他作品結集出版。
[ [問題]1.畫店未經李某同意將李某作品展出的行為是否侵犯了李某的權利?為什麼?2.畫店將該10幅畫連同其他作品結集出版的行為有無法律依據?
案例46
周大偉、劉國慶為某設計院的設計人員扮悉。1997年2月,該設計院受某大學的委託,為該大學設計即將投入使用的圖書館大樓的前廳壁畫。設計院接受了這一任務後,即委派周大偉、劉國慶負責此項設計任務。1997年5月,尚未完成設計的周大偉因個人原因調離本市,餘下的設計任務由劉國慶負責完成。1997年年底,周大偉將其參與設計的草圖以個人名義發表在《設計作品精選》雜志上。1998年4月,設計完成後,該大學向設計院支付了報酬,設計院亦向劉國慶頒發了一定數額的獎金。設計院以單位的名義將此設計編入《設計院十年成就》,為此劉國慶向設計院提出異議。
吵橘[問題]1.周大偉是否有權以個人名義發表設計草圖?為什麼? 2.劉國慶向設計院提出異議是否有法律依據?
案例47
南山市有A、B兩家釀酒廠。A廠歷史悠久,憑借其獨特的釀酒工藝,生產出酒味純正且物美價廉的“北湖”白酒。該酒投放市場後,深受本地顧客喜愛,並遠銷其他省市。B廠見“北湖”白酒如此受歡迎,也將自己廠生產的白酒使用“北湖”商標,立刻銷售量大增,當月獲利潤50萬元。B廠領導欣喜之餘,聽說A廠的“北湖”白酒並未向商標局申請注冊,於是立即向工商局提出了商標注冊申請,並獲批准。A廠聞訊後,氣憤至極,遂向商標局提出申請,以“南山”作為其所生產的白酒商標,其申請被工商局駁回。
[ [問題]1.A廠是否可以主張B廠的行為侵犯了其商標權?為什麼? 2.A廠申請商標注冊被駁回是否合理?理由是什麼?
案例48
A、B兩家工廠均系某省生產化妝品的廠家。1995年8月,A廠研製出一種新型的美白產品,能迅速淡去面部色素,使皮膚在短期內達到增白的效果。產品投放市場後,深得女性朋友的喜愛。1996年5月,A廠向商標局提出“美凈”商標注冊申請,但被告知10日前已有B廠為其所生產的美白,潤膚露向商標局提出注冊“美凈”商標的申請。A廠稱B廠是於1996年1月才開始生產、銷售該產品的,應把“美凈”商標專用權授予A廠。
[問題]1.商標局應將商標專用權授予哪個工廠? 2.如果A廠與B廠同一天提出商標注冊申請,商標權應授予誰?
案例49
1989年,某研究院與某工廠口頭協商決定研製一種多功能家用爐具,為此該企業專門派出兩名工人代表協助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設計任務。在設計過程中,廠方工人代表主要負責整理圖紙及維修設施等後勤工作,研究院主要負責技術開發與繪制圖紙。1991年1月,經過雙方人員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該爐具的設計工作。1991年6月,廠方單方向中國專利局提出申請實用新型專利,而研究院認為,該項發明主要由本院設計人員完成,應由研究院為申請人,廠方無權申請專利。後該廠工程師趙某利用業余時間照原樣裝了一個在家中使用,研究院得知後主張趙某侵犯了其專利權。 ,u | u C9r y:T
[問題]1.本案中的專利申請權應屬於誰? 2.趙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為什麼?
案例50
李明達為某機關退休幹部,其妻早逝,獨生子李立軍於1990年結婚,與父親同往。1992年1月,李明達經人介紹,與喪偶女工劉麗英登記結婚,婚後即搬去劉麗英處共同生活。劉麗英無子女,只有一妹妹劉麗娜(離婚)與其二人共住。1999年1月2日、劉麗娜回家時發現李明達夫婦煤氣中毒,送往醫院途中,李明達死亡,劉麗英也終因搶救無效死於翌日凌晨。整理遺物時發升缺團現李明達夫婦留有存款30000元,現李立軍要求繼承全部遺產,劉麗娜提出異議。
[問題]1.本案中的遺產應如何分配?為什麼? 2.如劉麗娜回家時李明達夫婦均已死亡,且無法確知二人的死亡時間,遺產應如何分配?
案例51
趙偉光系某公司經理,其妻王某長期病休在家,夫婦二人生有一子一女。兒子趙宏於1990年與本廠職工王英結婚,婚後生有一子趙小剛。趙宏於1992年因車禍喪生。女兒趙娟未婚,與父母同住。趙偉光因工作關系經常出差,於1995年於某南方城市結識當地女青年錢某,次年錢某為趙偉光生一子趙揚,趙揚一直隨同母親生活。1999年5月趙偉光因車禍意外死亡,經查留有現金10萬元,銀行存款10萬元。趙偉光生前沒有遺囑,現其家人因繼承份額發生糾紛。
[問題]1.錢某提出趙揚為趙偉光的親生兒子,亦有權繼承趙偉光的遺產份額,她的主張是否成立?為什麼? 2.趙宏的妻子主張代位繼承趙宏的應繼份額,她的主張是否成立?
案例52
劉子英為某國有企業退休幹部,丈夫早逝,夫妻二人共有二於一女,均由劉子英扶養長大。長子周進於1991年與王月結婚,生有一子周玉,周進於1993年因病去世,王月傷心之餘,決定不再婚,專心照顧兒子及多病的婆婆。次子周峰因意外事件刺激患精神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療。女兒周紅甚得母親喜愛,現在美國留學。1998年2月劉子英因臟臟病突發被王月送往醫院,雖經數月的細心照料及治療,仍無法控制病情,於四個月後死亡。在其遺產繼承問題上,遠在美國的周紅來電話稱,劉子英死前曾打電話給她說,其死後全部遺產由周紅繼承。
[問題]1.劉子英所立遺囑是否有效? 2.王月現要求作為繼承人繼承劉子英的遺產,她的要求是否合理? 3.本案中周玉是否享有繼承權?為什麼?
案例53
葉廣勝為某村村民,老伴去世早,獨自將兩個兒子扶養成人。大兒子葉軍高中畢業後,去南方打工並在當地結婚,與家中甚少來往。小兒子葉偉在家務農,結婚後與年事已高的父親同住。考慮到大兒子經濟條件較好,小兒子夫婦又如此孝順,葉老漢於1995年寫下一份遺囑,自己的三間瓦房及存款5000元,於其死後全部由小兒子葉偉繼承。到1997年,葉偉夫妻經朋友介紹去省城當臨時工,並暫定居省城。葉老漢在一次中風後因無力照料自己的起居,遂與村委會簽訂協議:由村裡負責葉老漢的生養死葬,葉老漢死後,其所有的三間瓦房歸村委會所有。此後,村裡專門派人照顧直至他兩年後病故,並為其辦理了後事。在辦理後事時發現了葉老漢的l萬元的存摺。後村委會依約定佔有了他的三間房屋。葉老漢的兩個兒子對此提出異議。
[問題]1.葉老漢生前所立遺囑是否有效?葉老漢的三間房屋應歸誰所有? 2。葉老漢的1萬元存款應如何處理?
案例54
張富與妻子在農村務農,獨生兒子張利志已婚,與妻子楊靜及小孫子小寶住在城裡。1998年2月,恰逢農閑時節,張利志夫婦經商議,決定開車把父母從鄉下接來小住數月,順便也可幫忙照看其子小寶。不料在返鄉途中,剛拿到駕照的張利志缺乏經驗,不慎將車開下懸崖,待發現時三人全部喪生。張富夫婦聽到消息後,傷心欲絕,於是草草變賣了張利志夫婦留有的全部財產加上存款合計4萬元。現楊靜惟一的姐姐楊寧提出,她也是楊靜的繼承人,要求繼承部分遺產。
[問題]1.請問如何確定本案當事人的死亡順序? 2.此案遺產應作如何處理?
案例55
劉天順老伴去世早,膝下無子女。因考慮其身體欠佳,其兄劉天德經常讓自己的兒子劉二和女兒劉蘭照顧劉天順的生活。劉天順很是感動,就立下親筆遺囑,將自己的全部財產在死後由侄兒、侄女平分。1996年,劉天德患肝癌死後,劉二便很少來照顧劉天順,倒是劉蘭一直關心他的生活,為他洗衣做飯。劉天順覺得劉蘭為他付出那麼多,應多分些財產,於是親自到公證機關立下公證遺囑,明確表示除了家中的電視機在其死後歸劉二所有外,其他財產均由劉蘭繼承。劉二得知後,從此再不登門,見到劉天順也不理睬,見到劉蘭更是怒目而視。後劉天順病危住院,劉二也未曾探望過,彌留之際,劉天順當著醫生、護士的面,表示他的全部遺產均由劉蘭繼承。劉二得知此事,不屑一顧,反而領著妻兒去外地遊玩,三個月後返回,要求拿回應歸他所有的電視機。
[問題]1.請問,本案中哪個遺囑是有效遺囑?應按哪個遺囑執行? 2.劉二是否有權拿回電視機?
案例解析
案例45美術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1.畫店將李某作品展出的行為未侵犯李某的權利。因為本案中畫店委託李某作畫,由畫店支付報酬,因此畫的所有權應屬於畫店。根據《著作權法》第18條的規定,美術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因此,作為所有人的畫店有權決定是否展出作品。2.畫店將該10幅畫連同其他作品結集出版的行為無法律依據,屬侵權行為。《著作權法》第17條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本案中畫店與李某簽訂合同時未約定著作權歸屬,因此畫的著作權應歸李某所有。而畫店結集出版的行為並未徵得李某的同意,應視為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權。
案例46職務作品的著作權
1.周大偉以個人名義發表其參與設計的壁畫草圖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因為周大偉進行的壁畫設計工作是接受設計院的任務進行的創作,而且由其與劉國慶共同進行設計。因此,在其調離之前所完成的設計草圖,屬於合作進行的職務行為。設計草圖既是與劉國慶的合作作品,又是職務作品。作為合作作品,將該草圖以個人名義發表,侵犯了其他合作者的著作權。作為職務作品,在作品交付兩年內,未經單位許可由他人發表,也侵害了單位對職務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 2.《著作權法》第16條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即單位自創作交付兩年之內對該創作作品和設計作品享有優先於作者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作者不得主張該職務作品在兩年之內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歸其所有。
案例47先使用的商標是否享有專用權
1.A廠無權主張B廠的行為侵犯了其商標權。因為《商標法》明確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業者對其生產、製造、加工或經銷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品商標注冊。也就是說,商標注冊是確定商標專用權的重要依據,只有經過注冊的商標,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A廠雖先使用“北湖”商標,但未注冊,不享有專用權,因此不能主張B廠侵權。 2.商標局駁回A廠的商標注冊申請,是有法律依據的。《商標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這是由於地名缺乏顯著性,不利於消費者識別商品,易造成市場混亂。本案中A廠申請注冊的“南山”商標是市名,不能作為商品的商標。
案例48商標的申請在先原則與使用在先原則
1.商標局應將商標專用權授予B廠。因為我國《商標法》對商標注冊採用的是“申請在先”原則,亦即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誰最先提出申請,商標權就授予誰,而不論使用先後。 2.如果B廠與A廠同一天提出申請,那麼,商標局應將商標權授予A廠。根據《商標法》規定的“使用在先”的原則,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就相同的商標在同一天向商標局提出注冊申請的,核定使用在先者。在本案中,A廠於1995年8月開始生產、銷售該產品,而B廠於1996年才開始生產、銷售該產品,A廠使用在先,應授予A廠以商標專用權。
案例49合作開發的專利申請權歸屬
1.本案中專利申請權應屬於研究院。因為本案不屬於共同發明創造,工廠派出的工人在設計過程中只起了輔助性作用,不能作為共同發明人。確定為共同發明人,必須對完成的設計共同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工廠的工人代表只負責一些後勤工作,未參與具體的創造性活動。因此,工廠不能作為共同設計人申請專利,更不是單獨設計人。 2.趙某的行為不構成侵權。根據《專利法》規定,專利侵權有以下特徵:一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二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三是實施了受法律保護的專利。而本案中趙某的行為不是以營利為目的而使用專利方法,而是一般的家庭使用,因此不構成侵權。如果將此種專利大批量生產牟利,則構成侵權。
案例50被繼承人死亡時間的確定與推定
1.本案中的30000元遺產,應由李立軍繼承7500元,劉麗娜繼承22500元。《繼承法》規定,在分割遺產時,應當先將被繼承人配偶的個人財產從夫妻共有財產中分出,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本案中李明達死亡在先,30000元為夫妻共有財產,因此其中只有15000元屬李明達的遺產,另15000元歸劉麗英所有。李明達的15000遺產由其子李立軍與妻劉麗英共同繼承,每人應繼承7500元。而劉麗英從夫妻共有財產中分得的一半加上她繼承的7500元遺產,由其妹妹劉麗娜繼承。 2.如果劉麗娜回家時李明達夫婦均已死亡,則30000元遺產應由李立軍、劉麗娜各繼承15000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因此,由於無法確知二人死亡時間,應當推定李明達夫婦同時死亡。將李明達與劉麗英的30000元共有財產分割後,由李立軍繼承其父的15000元遺產,劉麗娜 繼承劉麗英的15000元遺產。
案例51代位繼承與非婚生子女的繼承權
1.錢某的主張成立,趙揚有權繼承趙偉光的遺產。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因此,雖然錢某並不是趙偉光的合法妻子,但趙揚屬於錢某與趙偉光的非婚生子女,在遺產繼承上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與義務,有權繼承父親的合法財產。 2.趙宏的妻子王英提出其代位繼承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不能成立,但趙宏的兒子趙小剛有權代位繼承趙宏的應繼份額。根據《繼承法》第11條的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因此,王英作為趙宏的妻子,並不是趙宏的晚輩直系血親,不符合代位繼承的條件,應由其兒子代位繼承,王英只在趙小剛成年之前享有代管權。
案例52喪偶兒媳與缺乏勞動能力人的繼承權
1.劉子英所立遺囑無效。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口頭遺囑必須在危急情況下作出,且應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具有法律效力。劉子英所立遺囑由於無見證人見證,因此在形式上是不合法的。而且《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而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劉子英在遺囑中沒有給次子周峰保留必要的份額,因此在內容上也是不合法的。 2.王月可以作為繼承人繼承其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繼承法》第12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在本案中,王月放棄了再婚的權利,主動承擔照顧家庭及婆婆的責任,因此,對婆婆盡了贍養義務,有權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婆婆的遺產。 3.周玉有權代位繼承其父周進應當繼承的財產份額。王月作為喪偶兒媳繼承遺產,是法律賦予她的特殊權利,是因為她盡了較多的贍養義務,才特別賦予她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法律地位。而周玉的繼承權是根據《繼承法》第11條的規定,由他代位繼承其父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不能因為他母親的繼承權而剝奪了他的代位繼承權。
案例53遺蹭扶養協議的效力
1.葉老漢生前所立的遺囑部分有效。《繼承法》第5條規定,繼承開始後,按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因此,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高於遺囑,葉老漢對其所有的三間房屋的前後兩次處分行為,應以其與村委會所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為准,其生前遺囑中由葉偉繼承其三間房屋的部分無效,但並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葉老漢的1萬元存款應由長子葉軍繼承2500元,小兒子葉偉繼承7500元。因為葉老漢生前遺囑中關於5000元存款由葉偉繼承的部分仍然有效,因此這5000元應按遺囑繼承辦理,由葉偉繼承。對遺囑及遺贈扶養協議均沒有涉及的5000元,按法定繼承辦理。葉軍和葉偉作為葉老漢的法定繼承人,應平均分配繼承,只能由其兄長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即王忠堂死後,由王忠義繼承遺囑未處分的5000元,而後王忠義又意外死亡,發生轉繼承,由他的妻子繼承他已經繼承的份額,此處不要求具備代位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的要件。 3.2000元的債務應當由王忠義承擔。《繼承法》第33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2條規定,既有法定繼承人又有遺囑繼承人的,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本案中王忠義是王忠堂惟一的法定繼承人,應從他繼承的5000元中償付債務後,由其妻繼承3000元。
案例54輩分不同的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繼承
l.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條的規定,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本案中,死亡的三人都有各自的繼承人,但輩分不同,則應推定長輩先死,輩分相同的人同時死亡,即張利志與楊靜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而小寶作為晚輩被推定為後死。
2.因推定張利志與楊靜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他們的遺產應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繼承。即張利志的遺產由他的父母和兒子小寶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而楊靜沒有其他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她的全部遺產由兒子小寶繼承。而小寶雖也在車禍中喪生,但被推定為後死,在他死後,因為已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也沒有其他的第二順序繼承人,他的遺產則由他的祖父母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全部繼承。至於楊靜的姐姐楊寧。因她只是楊靜的第二順序繼承人,在楊靜已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情況下,她沒有繼承遺產的資格。
案例55遺囑的效力及受遺贈人接受遺贈的條件
1.三個遺囑都是在形式上及內容上有效的遺囑,而根據《繼承法》的規定,被繼承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但同時又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變更、撤銷公證遺囑。也就是說。應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准,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遺囑為准。本案中,被繼承人劉天順所立的三份遺囑中應以公證遺囑為准,而不是以最後的口頭遺囑為准,因為公證遺囑經公證機關公證,其證明力、真實性最強。因此,劉蘭並不能主張執行最後一個遺囑。
2.劉二無權取得公證遺囑中在劉天順死後歸他所有的電視機。因為劉二、劉蘭是劉天順的侄兒、侄女,在法律上並不屬於劉天順的法定繼承人,而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因此他們取得遺產並不是基於遺囑繼承,而是基於遺贈。根據《繼承法》關了遺贈的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本案中,劉二在知道受遺贈三個月後才作出受遺贈的表示,已超過了法定期間,應視為放棄受遺贈。,而劉天順又沒有法定繼承人電視機應收歸國家或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我推薦閱讀:2012政法幹警考試知識點匯總 2012河南政法幹警考試備考:中國地理 2012河南政法幹警考試備考:中國古代史 2012河南省政法幹警考試復習大綱:民法學 2012河南省政法幹警考試復習大綱:刑法學 2012河南省政法幹警考試復習大綱:法理學 2012年行政職業能力測試題:言語理解試題及答案匯總10篇 (www.LiuXue86.com)獨家製作㈢ 政法幹警考試難度大嗎和公務員考試相比如何
政法幹警相對公務員來說還是比較好考的!但是只是相對而言,其實想考上政法幹警也是不容易的,主要是競爭大,政法幹警還是很有前途的,所以報考人數必定不少。不過想考政法幹警,關鍵還在於如何能戰勝對手。
河北政法幹警考試內容(僅供參考)
河北政法幹警公共科目考試內容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考試。報考專科的考生需參加文化綜合(歷史、地理、政治)的考試;本科層次考民法學;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生需參加專業綜合(刑法學、民法學)、專業綜合(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的考試。
考試題型
(1)一般來說,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公共基礎知識為客觀性試題;申論為主觀性試題。(2)面試和專業科目考試由招錄機關確定考試方式和題型。
(2)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歷史 50分
地理 50分
政治 50分
4 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 70分(每小題2分,35小題)
非選擇題 80分
㈣ 報考今年政法幹警本科需要怎麼復習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政法幹警本科批次,主要考試科目為:行測、申論和民法,詳細介紹一下各個學科的學習方法:
一、行測備考策略
政法幹警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部分實際上考查的是考生的一個行政職業能力傾向。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試包括言語理解、邏輯判斷、數量關系、資料分析、常識五大模塊,各個模塊又細分出更多小知識點,考生僅僅對於各個模塊的知識點的復習整理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考生對各個模塊的復習要進行好時間分配,准確理解和把握各個模塊的基本原理、基本技巧和基本方法的復習,按照中公的行測教材的體例安排和學科分布進行科學計劃,對每個模塊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有條件有時間的考生還可以報中公教育的輔導班來進行復習梳理,這樣可以加快復習進度,加深復習印象,提高復習效率。在這個復習階段考生對知識點的復習和梳理,是備考的一個重要時期,對各個模塊的知識點的整理將直接影響到考生最後的得分。
考生在復習好行測知識點的基礎上,接下來的一步就是做真題,只有把真題吃透,把理論知識運用到解真題的過程中,加強對方法和技巧的運用。在反復做真題的過程中,提升做題能力,加快做題的速度。同時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要特別注意,在做真題的階段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做題主要是為了培養解題的思路,方法技巧的運用,把握好答題時間和答題速度。最重要的是考生要以真題來強化練習,在做題時,還要善於總結,總結常考題型,總結易錯的題,總結自己在整個做題中出現的問題,總結方法和技巧、以及總結出題者的意圖等。最後還要認真研讀真題及模擬題的答案解析。因為在中公的解析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方法,不僅擴展了閱讀,也可理解到解題的思路甚至是出題的思路,對真正的考試極有幫助。
行測考試與申論和專業課區別較大,所適用的復習方法也有不同。比如,若考生在自測時發現數量關系中的數字推理規律掌握得不牢固,考生就應牢記這些規律,以備正式考試中運用;若考生在自測中發現有些考題費時多而且答案依然不正確,那就需要換個解題方法,或者加強對這方面的訓練,或者採取「先易後難」的「緩沖做題法」,以保證答題的速度;比如考生在自測中發現對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某些題型尚不得要領,那就多練習這類試題,以做到「熟能生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各部分考題,都涵蓋著豐富的內容,如平時不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積累知識,僅靠考前一兩次練習,或者是臨陣磨槍,搞突擊,是很難有明顯提高的。比如,數量關系部分考察了考生運用數字規律與簡便的計算方法快速解題的能力,如果沒有對數字規律與解題方法的積累,便很難做到快速解答。如果平時閱讀量太少,加之沒有對內容概括歸納的能力,若想咋短時間內將一段短文的文意或要點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出來,也是難以做到的。行測考試中常識部分涵蓋面很廣,如果考生平時不多擴大閱讀量,增加知識儲備,日積月累,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想在考場上獲得好成績也是不可能的。同時,廣大考生還要注意參考中公的專項題庫,積累正確做題方法,總結解題技巧,尤其是通過多做模擬卷來磨練自己,掌握的解題技巧越多,到了考場上也就越得心應手。考生在平時復習中要從整體上把握考試內容,考試要考哪幾部分,每部分都有哪些題型,各種題型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最簡單的解題方法都要瞭然於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做題的速度和准確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是對考生的知識面寬度、掌握深度與分析能力的考察,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積累與熟練簡便的做題方法為基礎,想靠僥幸取勝是不可能的。
二、申論備考策略
申論是一種考查能力的測試,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得的,必須依靠日積月累。而如今國內的各個大學很少開設專門的閱讀課和寫作課,因此,政法幹警本科起點考生在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有限。而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水平,關鍵還是在於平時的積累。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在平時應盡量抽出時間去多讀一些網站或雜志上的文章,勤寫勤練,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申論寫作能力。而且考生一定要牢牢記住記住自己是公務員,寫申論時不要大發感慨,不要呼籲,更不要煽情,不要把文章寫得聲情並茂,感天動地。文采修飾固然可以,但那隻是次要方面。考生在復習階段一定要有意識地去多看新聞,一定要把人民日報讀好,經常瀏覽政府的網站,比如人民網、新華網,要多看半月談等,看看真正的政論文章是如何寫的,評論一個事件可以從哪裡下手,應當用什麼對策解決問題等等,練筆時一定要把自己代入到公務員身份之中,在申論作答時一定要杜絕使用不成熟的學生腔。
另外,要答好申論,考生還應注重對實際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一是多關心國家大事,特別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來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並逐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了解熱點要求考生對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方面有所涉獵,要求對社會熱點和大眾傳媒關注的焦點有所了解,所以我們現在特別強調媒體關注的焦點,考生要從政府的角度去觀察,也就是用出題者的視角去看紛紜的事件,注意捕捉重點信息,看哪些事與政府職能的關系比較緊密。要知道,申論的出題者是代表政府的,作為社會管理者,同我們作為老百姓,作為社會行行業業的從業者,觀察事物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是關心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一些日常小事,及時從中發現問題,並解決這些問題,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政法幹警考試的申論部分與其他部分的復習方法有很大不同,考生平時的練筆如果沒有經過真正懂得申論的專家批閱,這樣的練筆不但無用,甚至可能導致背離考試要求的結果。只有經過專家點評分析,充分利用批改習作的過程,仔細閱看並深入思索教師所作的點評,虛心接受中肯的、符合自身實際的意見,著力改進,才可能在不斷修改中不斷進步。
三、民法備考策略
民法學是理論性、系統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重點不可能體現在部分的章節上,所以考生在復習民法學時,重點應在於理解和准確把握民法的體系、民法的基本理論、民法的調整原則和民法的各項基本制度。
民法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相關規范紛繁復雜,復習民法實際上就是要透徹理解各種規范,恰當處理各種問題。政法幹警考試對民法的考查比較簡單,主要是考查民法的基本理論和簡單應用,考點設置無非是三個方面:基礎理論知識、重點法條和應用法律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其相應的題目也分為三種:純粹理論型、純粹法條型、綜合應用型。應付這三種題目的手段主要也是三種:看教材、背法條、做練習。而教材、法條和習題三者在某種意義上是遞進的關系。考生只有明白了民法的基本概念體系,才能比較准確地領會法條,只有掌握了具體的理論和法條,才有可能將其應用到做題過程中去,而做題的過程就是對理論和法條的檢驗,考生可以做題來強化已有的記憶,順便還能訓練綜合分析能力。經過這三個階段的循環往復,民法水平就能不斷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逐步增強,到了政法幹警考試的考場上自然可以無往而不利。
由於民法是本科起點政法幹警考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考生對於民法應當進行全面的復習,不可報僥幸心理來猜題、押題,只復習一些自認為是重點的部分,而擅自放棄自認為不重要的部分的復習。民法部分的考題涉及的面較為廣泛,考點的分布也較為均勻,對於當年考試大綱中所列示的各個部分,在當年的考題中肯定會有所體現。即使是一些歷年的考試中的重點問題,在同年的考試中一般也不會只針對某一知識點反復出題。因此,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對於民法的各個部分都應當注意到,不要忽略一些小的或者在過去的考試中考的不多的知識點。
當然,民法的整體內容也不是鐵板一塊的。從民法本身各個部分的輕重以及考試大綱所規定的內容來看,民法還是有一定重點的。民法大綱中規定的比例為:總論約20%,物權約14%,債權約26%,人身權、知識產權、繼承權約26%,民事責任約14%。可見,就民法的各個部分而言,象物權、民事責任等考的較少,題目較之其他的部分也容易一些。但是,即使是這一部分內容,也有一些重要的、歷年都會考到的知識點。因此,這里就民法的各個部分講的重要與不重要,只是相對而言的,非重點的問題僅僅是考的幾率稍小一些而已。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應當將這種劃分僅僅作為自己復習的時間安排的參考。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