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至上
民法對我國依法治國的作用
民法是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一個法律部門,它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體現在:在法律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促進市民社會的形成;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以及促進人的觀念革新。
憲法確定我國基本治國方略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而良好的法律是法治建設的基礎與核心。在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中,民法作為與人類經濟、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一個法律部門,其對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一、法治建設依靠法律,民法在法律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
完備的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的基礎、關鍵和最基本的標志。在眾多的部門法中,發展歷史最悠久,因而也是最完善、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民法。眾所周知,商品經濟是民法產生的經濟基礎,而最早的民法就是羅馬法,它是當時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也體現了商品經濟最一般的規律。從羅馬法流傳下來的許多基本原則,如平等自由、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等;基本制度,如所有權、債權制度等等,一直保存至今,我國的民法也不例外。解放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由於民法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特性,民法逐漸受到重視,《擔保法》《物權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的出台就是體現,老百姓也逐漸認識了民法,了解了民法。如今我們翹首以待《民法典》能得以出台,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將會更上一個台階。
市場經濟是法治建設的經濟體制。市場經濟要求經濟運行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通過市場供求關系來組合生產要素和分配多元的利益,這對市場主體的自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法所具有的平等、公平的品質是對這種自覺性的最好扶持與保障,這正與市場經濟關系的內在要求相符合,因而民法必然成為市場經濟的法律選擇並發揮著主導作用。民法的發展歷程說明了「民法是一切部門法的基礎,其他部門法可以說都是從不同側面對民事法律關系和基本原則的保護、充實和發展,或者為它們的完滿實現創造必要的法制條件和環境」。又由於民法被實踐所證明的正義性,其他法律也逐漸吸收了民法蘊涵的平等、自由、人權的價值觀念以及源遠流長的基本原則。「有關平等、自由的觀念,往往都是先在民法中予以確認,而後才見諸憲法的。民法的許多觀念幾乎不需要經過任何加工即可成為法哲學的研究對象,成為整個法學發展的向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法對多元利益的調整功能使競爭激烈的社會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因此,民法是調整商品經濟關系的主要法律規范,它與市場經濟的關系較之其他法律部門更加密切。民法的發展代表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民法的進步將推動法治國家的建設與和諧社會的建立。
二、市民社會是法治產生的社會基礎,民法促進市民社會的形成
馬克思認為,隨著社會利益分化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兩大相對立的體系,整個社會就分裂為市民社會和政治社會兩個領域。可見,市民社會是與國家相對應的私人自治領域,在這個領域內個人自由地進行商品交換,合理地追求著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在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關繫上,先有市民社會,後有政治國家,市民社會是政治國家產生的前提,政治國家是市民社會的體現。如果「有一定的市民社會,就會有不過是市民社會正式表現的一定的政治國家」。那麼,這樣的政治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二元分化是中國法治建設必須選擇的進路,因此市民社會的建立是中國法治之路的不歸選擇。
但是,如何建立市民社會?由於歷史原因及現實情況,我國的市民社會不可能像西方國家的市民社會一樣自發形成,只能靠外部力量的規范與引導。這一外部力量直接表現為民法。「民法在市民社會的表現形態就是私法自治,私法至上是市民社會的一種內在信念。市民社會中人的價值在法律上反映為兩個方面,即私權的充分享有和私權的不受侵犯。」民法是市民社會的基本法,這一歷史使命唯有民法才能完成。民法對市民社會的規范與引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它用權利本位、意思自治的基本理念、平等公正的價值及具體制度來保證私法主體的利益和經濟民主的實現;另一方面它又通過界定國家權力運作的范圍,來控制政府權力的濫用,以尊重私權,真正實現私法自治的美好局面。民法實質調整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之間的關系,民法越發展,市民社會越發達,政治國家的領域也就越狹小,民法成了市民社會建立與發展的主要動力。可見,確立民法的基本地位是正在形成中的市民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民法重要作用的又一體現。
三、市場經濟是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法治是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的,現代法治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沒有市場經濟,法治國家的建立將是空中樓閣。綜觀人類社會的歷史,法治總是與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有關,而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以國家壟斷為內容的產品經濟、計劃經濟無緣。西方國家法治建設的經驗告訴我們,市場經濟是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一個國家法治的實現程度取決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程度。依法治國依賴充實完備的法律,法律的出現源於社會的需要。而在自然經濟條件下,交換的不發達使得社會對復雜的法律規范需求很少,更多求助於習慣、宗教等;在產品經濟和計劃經濟體制下,政治和經濟融為一體,經濟關系由行政命令來調整,法律的作用微乎其微;市場經濟是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是以市場作為配置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經濟關系靠經濟規律自發調節,社會需要大量的法律規范,法治國家才有實現的可能。市場經濟本質上必然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構成了法治的基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自我權益的關注更自覺、更積極,對法治的要求更強烈,民法成了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因為市場范圍的大小、市場成熟程度、市場經濟的發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主體的獨立程度。首先,民法以確認市場主體的獨立資格為首要任務。賦予市場主體以法律資格相當於為市場經濟注入鮮活的血液,它使市場經濟得以健康運轉起來。這種對主體資格的確認徹底摒棄了等級特權思想,培養了人們獨立人格與自由權利的觀念。市場經濟的張揚個性、追求平等、自由、效率的特性正好滿足了民法公平、正義、自由的精神內涵,從而民法的作用就是解放人們的思想,使市場經濟充滿活力。其次,民法以通過設置並不斷壯大民事權利的方法,使人們得以自由地從事民事行為並受到民法的保護。再次,民法通過規定基本制度與原則來對多元的利益沖突加以協調,促使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進行。最後,民法的責任制度能保障市場主體權利的實現,從而創造一個和諧的競爭環境。
總之,民法以人為中心,以意思自治為基本理念,以權利為基點,以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則為手段,以責任制度為保障,為市場經濟法治化作了科學的構建,使市場經濟獲得了一個完整的法制基礎以及成功的法治模式。」
四、法治建設是人的工程。民法推進人的觀念革新
法治建設歸根結底是人的工程。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也必然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法治的實現不僅在於有無良法的存在,更在於法律被遵守的程度。守法的行為源於守法的觀念,守法的觀念來自對法律的信任,亦即對自己及他人權利的尊重。因此,權利觀念的培養是法治建設的思想基礎。沒有觀念的革新,法治便是空談。
中國古代由於長期的自然經濟與重農抑商、重刑主義,使得商品生產與交換被遏制在極狹小的空間內,商品經濟極不發達,也無從產生自由、平等、公平等觀念;並且由於幾千年專制體制即人治社會對中國的政治統治、身份有別、國家本位的思想統治,使人們習慣於從義務的角度思考自己和評價他人的行為,因而很難滋生出權利的意識。在人格不獨立、身份不平等、身體不自由的地方,法治便是遙遠的夢想。而民法蘊涵的傳承於羅馬法的私法自治、身份平等、私權神聖的基本理念,必然有助於現代社會人們權利觀念的培養,而且只有在這種權利文化中才能造就出法治所需要的理性公民。隨著民法原則被憲法升格為民主與法治的普遍原則,權利觀念已滲透到整個社會中。高度宣揚民主與民法精神,使公民的權利觀念由「權力本位」向「權利本位」轉變,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公民具有正確的、強烈的權利義務觀念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條件,因為從根本上說,法治要靠公民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來實現。
總之,民法是權利法的性質,獲得私人的權利是民法的終極關懷。盡管任何法律都以保護人的權利為宗旨,但只有民法表現得最徹底、最充分、最淋漓盡致。提高民法的地位有助於人們更好地去關注自己的權利,去尊重他人的權利,這樣,法律的權威必將樹立,法治的國家必將到來。
㈡ 為什麼說民法是權利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權利與義務的法 具體包括人身和財產兩個方面 之所以說是權利法 因為它具體規定了 主體在法律關系之中享有的權利和所應當承擔的義務
㈢ 民法典宣傳標語口號
法律分析:學習民法典,踐行人民至上理念,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民法典的頒布實施將進一步提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治化水平。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權利、推動國家治理的法律寶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㈣ 民法商法的基本原則
1、就法域而言,二者同屬私法。因此,就適用對象而言,主體都具有內平等性;行為方容面都追求保護自由與意思自治;原則及立法理念上看,都倡導權利至上;法律救濟的融合性,同為權利義務平衡法。
2、從法律適用來看,商法為特別法,應優先適用,民法為普通法,補充適用。 區別:(1)民法是一般性私法,而商法則屬特別性私法; (2)適用對象不同,民法是民事關系,商法是商事關系;(3)特徵不同,商法與民法不同的是追求營利性、國際性、易變性以及規則的相對強制性等。
㈤ 姘戞硶鍏鎬漢姘戣嚦涓婃槸浠涔堟剰鎬
姘戞硶鍏鎬漢姘戣嚦涓婃槸鎸囷紝紺句細鍜屾硶寰嬪埗搴﹀簲璇ユ湇鍔′簬浜烘皯鐨勬牴鏈鍒╃泭錛屽皧閲嶄漢姘戠殑涓諱綋鍦頒綅鍜屽皧涓ャ傚湪姘戞硶鍏鎬腑錛屼漢姘戣嚦涓婂師鍒欎綋鐜板湪澶氫釜鏂歸潰錛屼緥濡傛硶寰嬩繚鎶や漢姘戠殑鐢熷懡銆佸仴搴峰拰璐浜у畨鍏錛屼繚闅滀漢姘戠殑濠氬Щ銆佸跺涵鍜屼漢鏍煎皧涓ワ紝淇冭繘浜烘皯鐨勮嚜鐢卞彂灞曞拰騫崇瓑浜ゅ線銆
鍦ㄦ皯娉曞吀涓錛屼漢姘戣嚦涓婄殑鍘熷垯寰楀埌鍏呭垎淇濋殰銆備緥濡傦紝濠氬Щ娉曡勫畾錛屽か濡誨簲褰撳鉤絳夌浉寰呫佷簰鐩稿皧閲嶃佷俊浠誨拰鏀鎸;緇ф壙娉曡勫畾錛岀戶鎵誇漢瀵歸仐浜х殑鏉冨埄浜鏈夌戶鎵挎硶瀹氫喚棰濓紝閬楄禒鐨勮嚜鐢卞師鍒欏緱鍒頒簡淇濋殰銆傚悓鏃訛紝鍦ㄦ棩甯哥敓媧諱腑錛屼漢姘戠殑璐浜с佸仴搴楓佸畨鍏ㄥ緱鍒版硶寰嬩繚鎶わ紝濡備繚闄╂硶銆佷鏡鏉冭矗浠繪硶絳夎勫畾錛屼繚鎶や漢姘戠殑鍒╃泭錛岀淮鎶ょぞ浼氬叕姝e拰紼沖畾銆
姘戞硶鍏鎬漢姘戣嚦涓婄殑鍘熷垯涓嶄粎浣撶幇娉曞緥淇濇姢錛屾洿鏄紺句細鏂囨槑鐨勪綋鐜般傚皧閲嶄漢鏉冦佸叧娉ㄤ漢姘戝埄鐩娿佺淮鎶ょぞ浼氬拰璋愰兘紱諱笉寮姝ゅ師鍒欑殑鏀鎸併傚湪鍏ㄧぞ浼氱殑鍏卞悓鍔鍔涗笅錛岀淮鎶や漢姘戣嚦涓婏紝鐪熸e疄鐜頒負浜烘皯鏈嶅姟鐨勭洰鏍囷紝鏂瑰彲鎮板綋鍦拌В鍐沖悇綾婚棶棰橈紝浣跨ぞ浼氭洿鍔犵ǔ瀹氬拰榪涙ャ傛皯娉曞吀浜烘皯鑷充笂鐨勫師鍒欙紝闇瑕佺ぞ浼氬悇鏂瑰叡鍚屾帹榪涳紝璁╀漢姘戞洿鍔犲垢紱忥紝鍥藉躲佹硶寰嬭兘澶熷緱鍒版洿鍔犲皧閲嶅拰璁ゅ彲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