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表述

民法表述

發布時間: 2025-04-30 10:59:27

❶ 根據《民法典》規定,下列關於承諾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答案】:A
本題考核承諾。選項B: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並且是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選項C: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為遲延承諾,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遲延的承諾應視為新要約。選項D: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的以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准。

❷ 民法典1165條規定

民法典1165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本條是關於過錯責任和過錯推定責任的規定。歸責,是指行為人因其行為和物件致他人損害的事實發生以後,應依何種根據使其承擔責任,此種根據體現了法律的價值判斷,即法律應以行為人的過錯還是應以已發生是損害結果為價值判斷標准,而使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民法典1165條明確規定了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的一般條款,但在第1款規定中「造成損害的」這一表述,以損害作為承擔責任的必備要件之一,強調了過錯責任原則必須造成損害的要求。一般認為,過錯責任原則,是以過錯作為價值判斷標准,判斷行為人對其造成的損害應否承擔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在一般侵權行為引起的損害賠償案件中,應當由主觀上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主觀上的過錯是損害賠償責任構成的必備要件之一,缺少這一要件,即使侵權人的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並且侵權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也不承擔賠償責任。
過錯責任原則是侵權責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歸責原則,其重大意義在於:
1、在道德觀念上,確認個人就自己的過錯行為所導致的損害,應負賠償責任,乃正義的要求;反之,如果行為非出於過失,行為人已盡注意之能事,在道德上無可非難,不應負侵權責任;
2、在社會價值上,任何法律必須調和「個人自由」與「社會安全」兩個基本價值,過錯責任被認為最能達成此項任務,因為個人如果已盡其注意,即得免負侵權責任,則自由不受束縛,聰明才智可得發揮。人人盡其注意,一般損害亦可避免,社會安全亦足以維護;
3、過錯責任體現人的尊嚴,肯定人的自由,承認個人抉擇、區別是非的能力,個人基於自由意思決定從事某種行為而造成損害的,因其具有過失,法律予以制裁,使其負賠償責任,最足以表現對個人尊嚴的尊重。
綜上所述,過錯責任原則要求過錯作為侵權責任構成的必備要件。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場合,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是必備要件之一。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沒有過錯,就不能構成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熱點內容
安澤司法 發布:2025-04-30 12:23:11 瀏覽:413
民法總則187 發布:2025-04-30 11:47:33 瀏覽:342
婚姻法24條規定 發布:2025-04-30 11:28:02 瀏覽:69
法律與道德的例子 發布:2025-04-30 11:21:01 瀏覽:103
民法表述 發布:2025-04-30 10:59:27 瀏覽:329
行政法精粹電子版 發布:2025-04-30 10:59:12 瀏覽:533
法官是怎麼徇私舞弊的 發布:2025-04-30 10:49:33 瀏覽:263
土地調處條例 發布:2025-04-30 10:47:59 瀏覽:295
法學碩士兩年制 發布:2025-04-30 10:46:40 瀏覽:815
精武司法所 發布:2025-04-30 10:41:16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