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保障

刑法保障

發布時間: 2020-12-18 00:38:52

刑法是保障公民的什麼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專家安全,保衛人民屬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 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㈡ 刑法的功能

刑法的功能,是指刑法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與其他法律相同,刑法的終極目的仍然在於規范社會關系,保證社會關系能夠在有序的環境中予以發展。具體而言,刑法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保護功能刑法的保護功能是指刑法對社會關系的維護作用。在社會生活中,國家、團體、社會、個人均享有各種權利,不同主體根據自己的權利與其他主體發生聯系,形成有序的社會關系。這種有序的社會關系又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對於破壞這種關系的人予以刑法上的制裁,從而保證社會關系的良好運作,便是刑法的一個重要功能。刑法的保護功能,是通過懲罰犯罪行為予以實現的。犯罪是最為嚴重的違法行為,國家對此類行為施以刑罰的懲罰,能夠對犯罪行為予以打擊和壓制,使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社會關系予以恢復;在被侵犯的社會關系不能得到恢復的情況下,對犯罪人予以非常痛苦的報應性懲罰,使其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權利,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應當尊重他人的權利;對於哪些對社會關系有最大威脅的人,採取適用死刑的手段,徹底地予以排害,從而保證社會關系的安定。與此同時,通過對實施犯罪行為的人進行懲罰,也滿足並進一步激發了人們的正義感,向公眾昭示權利的不可侵犯性和法律秩序的不可破壞性,從而產生警戒、教育作用,維護社會關系的安定。刑法的保護功能,是刑法的原始使命決定的。刑法從產生那天開始,就是以懲罰犯罪為其使命的。刑法完全是因為懲罰犯罪而存在,其內容也完全是圍繞犯罪而展開。因此可以說,沒有懲罰犯罪的需求,就沒有刑法存在的必要,通過懲罰犯罪而維護社會安定,是刑法的首要功能,也是最主要的功能。我國刑法的保護功能,在立法上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國刑法典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根據此條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刑法是通過懲罰犯罪行為達到保護社會秩序的目的的。二、保障功能(一)保障功能的含義刑法的保障功能是指刑法所具有的保護沒有犯罪的人不受刑法追究以及犯了罪的人不受法外追究,從對國家的刑事追究權力予以適當限制,以保障公民合法權利不受國家非法侵犯的作用。如前所述,刑法以懲罰犯罪為己任,在實踐中往往會導致國家刑事追訴權的膨脹和濫用,進而侵害公民的合法權利。與此同時,鑒於刑法所使用的是非常嚴厲手段,一旦濫用,就會對公民的權利產生至巨的傷害。因此,如果國家的刑事追訴權不能予以適當限制,每一個公民均會被刑罰懲罰的陰影所籠罩,生活在不安的環境之中,其生活品質一定會大大下降,本來所嚮往的快意人生,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再從刑法的目的上看,懲罰犯罪就是為了使公民獲得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如果這種懲罰反而使公民產生新的恐惶與不安,也有違於刑法的本意。所為了避免此種情況出現,社會公眾也強烈要求國家在懲罰犯罪時應當有所節制,不得為了懲罰犯罪而惘視公民的合法權利。勿庸置疑,刑法的保障功能自刑法產生之時業已存在,但同樣不可否認,刑法保障功能是隨著人們對社會、國家、公民之間關系認識的深入而逐漸被重視的。在帝王言出法隨、官吏擅斷罪刑的年代,刑法的保障功能幾乎被完全忽略,成為刑法發展史上的黑暗時期。直到資產階級大革命前夕,當人們認識到國家必須實行法治的方法進行統治、公民的權利需要特別予以保障之時,刑法的保障功能才被慢慢突顯。在資產階級革命成功之後,刑法的保障功能又隨著法治與人權概念的日益成熟而發揚光大,到目前,已經成為現代刑法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價值取向。(二)刑法保障功能的要求既然刑法具有保障公民權利的功能,那麼如何才能將這一功能在實踐中予以實現呢?在理論上和實踐中應當注意如下兩個方面:其一,在刑事立法活動中,應當堅持刑法的最後手段性原則,凡是沒有必要使用刑法手段處理的行為,不要輕易予以犯罪化。這樣,就能保障刑法懲罰的是那些真正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在刑事領域給予公民盡可能大的自由空間。因此,那種發條繁雜、公民動輒得咎的刑事立法,是刑法保障功能的觀念相悖的,也是我們的刑事立法所不倡導的。其二,在刑事司法活動中,國家不得對沒有構成犯罪的人進行刑事追究,也不得對構成犯罪的人進行法外追究,即對於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判刑;對於構成犯罪的行為,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追究,並且在追究的過程中必須保障其人格的尊嚴和其他合法權利。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刑法既是懲罰犯罪的工具,也是保障非犯罪公民的武器,還是保障犯罪公民合法權利不受國家權力過度干擾的一個屏障,其意義實在非同小可。除了在觀念上樹立刑法保障的觀念之外,在制度上同樣需要予以貫徹執行。在現代國家的刑法乃至國際社會的有關人權保障的文件中,均明確規定了一個原則—罪刑法定。就刑法的兩個基本功能的關系來看,懲罰與保障相結合已經成為現代刑法的指導原則,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不可偏廢。在理解和運用時,不能過分強調任何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個方面:過分強調刑法的懲罰功能,就會陷入專制司法的泥潭,過分強調保障功能,則會削弱刑法存在的根基。因此,對於刑法規定為犯罪的行為,應當依法進行懲罰,不能借口刑法的保障功能而放縱犯罪;同樣,對於沒有構成犯罪的行為,也不能動用國家的刑罰權.

㈢ 什麼是刑法的保障功能

《刑法》
第一條復【制立法目的】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㈣ 如何理解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

刑法是保障法,是最後一道防線,但並不是說所有的犯罪都要回等到其他法律調整後仍答不能解決的時候,再由刑法出手解決、保護。
刑法具有區別於其他法律的特有屬性,這主要表現在:
(1)刑法是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法律規范,而其他法律規定的都是一般違法行為及其法律後果。
(2)一般部門法都只是調整和保護某一方面的社會關系,而刑法所謂整和保護的社會關系相當廣泛。
(3)一般部門法對一般違法行為也適用強制方法,但其嚴厲程度輕於刑法所規定刑罰。
(4)刑法具有補充性,即只有當一般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某種社會關系時,才由刑法保護;只有當一般部門法還不足以抑制某種危害行為時,才能適用刑法。
(5)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即其他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和保護的合法權益,也都藉助於刑法的調整和保護。

㈤ 刑法發動的補充性和保障性是什麼意思

刑法發動的抄補充性和保障襲性。

正因為刑罰制裁的嚴厲性,決定了刑法需要遵循明確性和謙抑性原則、罪刑法定原則,要求適用刑罰的前提(構成要件)具體化、明確化,盡量限制刑罰的適用。刑罰僅留作保護社會的「最後手段」,只有當其他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某種社會關系時,才由刑法調整。所以,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

㈥ 刑法的適用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的對嗎

刑事責任具抄有以下基本特徵:
第一,強制性。刑事責任是一種由犯罪行為所引起的法律效應,是一種強制犯罪人向國家承擔的法律責任
第二,嚴厲性。刑事責任是一種性質最為嚴重、否定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的法律責任。
第三,專屬性。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的個人和單位承擔,具有專屬性,不可轉嫁,不能替代。
第四,准據性。刑事責任是犯罪案情事實的綜合反映,也是刑法規范的現實化。刑事責任為人民法院判處刑罰提供根據和衡量標准。刑事責任一經確定,犯罪人和被害人均不能自行變更,也不容許「私了」。

㈦ 刑事訴訟法對保障刑法實施的價值

刑法對刑訴法保障功能的具體表現從我國刑法典的規定看 ,刑法對刑訴版法的保障功能主要權表現在刑法的某些罪刑規定對刑事訴訟目的的實現具有直接的保障作用「刑事訴訟的直接目的包括控制犯罪與保障人權兩個方面l另外是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關系,相互的,不可忽視

㈧ 刑法懲罰什麼保障什麼寶

打著領導幹部旗號招搖撞騙會是詐騙罪,法律會跟根據金額的大小來判定刑期多少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㈨ 刑法怎麼保障人權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人權保障的關系
------------------------------------------------------------------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在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經驗,合理借鑒中外法治文明發展的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這個理念的提出為當前和今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正確的思想指南。本文擬就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關系和人權保障關系進行探討和論述。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確立是保障人權的政治基礎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首次將「人權」概念引入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將「人權」由一個政治概念提升為法律概念,人權入憲開創了用憲法保障人權的新時代。繼而,中共中央又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共五個內容,前四個理念是對憲法規定的保障人權做了進一步的闡釋,為尊重和保障人權奠定了法律基礎和政治基礎。
人權入憲是人民民主憲政和人權法律保障的重大發展。第一,確立了人權原則,完善了民主憲政。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頒布實施的《共同綱領》和四部《憲法》都沒有使用「人權」概念,而只使用「公民的基本權利」概念。雖然從實際內容來看公民權利與「人權」概念並無二致,但是,由於憲法中沒有「人權」概念和原則,使得我國的人權法律保障和人民民主憲政建設顯得不夠完整。此次修憲引入「人權」概念,完善了人民民主憲政的內涵。
第二,突出了人權價值和理念,為憲法關於公民權利的規定注入了新的意義。此次修憲在寫入「人權」概念的同時,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憲法關於公民權利原則性規定的條款之一,既賦予人權概念以確定的內涵,又從原則上提升了公民權利概念的實質含義和價值,實現了兩者的統一。
第三,完善了公民權利保障的原則規定,強化了憲法的人權精神。人權作為一項原則寫入憲法,不僅使《憲法》第33條關於公民權利的原則規定更加完整,對第二章關於「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對整部憲法有關人權的內容起到統率作用,對憲法的基本精神和未來發展將產生導向性影響。從憲法上宣告和確認人權,僅僅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要變憲法原則為實際行動,在現實中切實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權。
切實遵行憲法的人權原則,就要將尊重和保障人權貫穿於立法、執法、司法和執政、行政各個環節之中。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過程中要進一步突出人權主題,突出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本精神,將憲法規定的人權原則和各項公民權利具體化到有關的法律法規中去,建立健全以憲法為基礎的行之有效的人權法律保障體系,使公民各項人權的保障做到了有法可依。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具體法律保護人權的科學指針

人權的改善和進步需要法製作保障。法制則需要科學的理念作為指南。刑法作為我國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涉公民基本人權的保護。從目前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具體法律保護人權的法治理論 依據,順應時代要求,進一步從制度上強化了對公民人權全面而有效的保障。

其一是確立三大刑法基本原則,為人權保障提供堅實基礎

首先是確立了罪刑法定原則。現行刑法第3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罰;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罰。」這一規定以具體法律條文的形式確立了罪刑法定這一現代刑法的首要原則。它表明,當代中國刑法由偏重對社會整體利益的保護向保護社會整體利益與保障個人權利並重的價值取向轉變,體現了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因而在中國刑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使公民能夠清楚地預測到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同時,罪刑法定還能夠使公民預測到他人的行為性質和後果,避免因擔心自己的利益受他人侵犯的恐懼和不安。

其次是確立了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法治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化,也是罪刑法定原則的必然要求。現行刑法第4條:「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其實質是:任何犯罪人均應當平等地承擔刑事義務,並平等地享有刑法所規定的刑事權利,不允許犯罪人因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財產、性別、種族等的不同而適用不同的刑罰。

再次是確立了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罪、責、刑相適應,亦可稱為罪刑相當、罪刑均衡、罪刑相稱,其基本意義是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現行刑法第5條明確規定:「對犯罪分子量刑的輕重,應當與其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人權保障的實質是: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和適用刑罰必須公正,從而使犯罪人的權利得到法律合理的剝奪、限制與保護,同時被害人的權利也得到合理的刑法保護。

其二是強化和突出了對特殊群體人權的保護

對社會特殊群體的特殊保護是人權保護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就刑法的人權保護而言,強化對未成年人、殘疾人、婦女、少數民族等特殊群體的人權保護,無疑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1.關於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未成年人由於生理、心理尚不成熟、責任能力不完備且易於教化等特點,成為現代各國刑事政策和刑事法律上普遍予以從寬處理的特殊對象。我國現行刑法規定了對未成年人的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的特殊待遇,表現在:(1)明確規定了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負刑事責任的范圍。(2)明確規定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從寬處罰,即一律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3)明確規定對未成年犯罪人不得判處死刑,即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判處死刑,包括不得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此外,為了切實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現行刑法進一步強化了對侵害未成年人之犯罪的刑法懲治,明確規定了一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新罪名,如猥褻兒童罪、拐賣兒童罪、嫖宿幼女罪等。對於一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犯罪行為,刑法也明確規定要從重處罰。

2.對精神病人、盲人、又聾又啞人的特殊保護。現行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一規定考慮到了精神病人由於存在精神障礙,其責任能力減弱甚至不具備的特殊情況,有助於維護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

盲人、又聾又啞的人由於重要的生理功能喪失而影響其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和開發智力,進而影響到其刑法意義上的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不完備。我國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刑法對生理功能缺陷者的特殊保護。

3.對婦女的特殊保護。我國現行刑法對婦女的特殊保護體現在兩個方面:(1)保障婦女在犯罪時受到適當的從寬處理。現行刑法第49條規定:「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對孕婦不適用死刑,這既是對婦女作為母親的尊重,也是對胎兒的保護,體現了刑罰的人道主義。(2)在婦女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刑法給予特殊保護。現行刑法強化了對婦女合法權益的特殊保護,關涉婦女合法權益特殊保護的罪名主要包括強奸罪、強制猥褻婦女罪、侮辱婦女罪、拐賣婦女罪、重婚罪、組織賣淫罪等等,這些罪名構架起了我國刑法對婦女的特殊保護機制。

4.對少數民族公民的特殊保護。相對於1979年舊刑法而言,現行刑法在解決民族問題上進行了重要的補充和必要的修改,進一步強化了對少數民族公民人權的保護。具體表現為:(1)繼續在刑法總則中對民族自治地方如何適用刑法典作出專門規定。(2)完善刑法分則關於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規定,以更好地保護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

其三是刑罰更加人道化

刑罰人道無疑是用刑法保障人權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現行刑法也充分體現了刑罰人道主義精神。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保留並更加重視人道性的刑罰種類「管制」。管制是一種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機關予以執行的刑罰方法。作為一種開放性的刑罰方法,管制的人道性特徵十分明顯:首先,它僅僅限制犯罪分子的部分自由而並非剝奪其自由;其次,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未與社會隔離,仍在其工作崗位上;再次,被判處管制的犯罪人還可以享受同工同酬的勞動待遇。二是限制和減少了死刑。我國現階段在死刑問題上一貫堅持的刑事政策是:保留死刑,限制死刑,堅持少殺,防止錯殺。這一政策是符合中國現階段社會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的。現行刑法較好地貫徹了這一政策,對死刑進行了嚴格地限制和削減,主要表現在:(1)進一步限制了死刑的適用條件,將死刑的適用對象嚴格限制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2)放寬了死緩減輕為無期徒刑的條件,將1979年舊刑法規定的「確有悔改」修改為「沒有故意犯罪」。(3)削減了死刑罪名。比如,將舊刑法規定的流氓罪分解為強制猥褻婦女罪、侮辱婦女罪、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和聚眾淫亂罪,這幾種罪均未設置死刑,這等於取消了原流氓罪之死刑。三是刑法分則體現了反對酷刑、保障人權的法治理念。我國政府一貫反對酷刑,在立法和司法上都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予以遏制。現行刑法規定了刑訊逼供罪、暴力取證罪、非法拘禁罪、虐待被監管人罪等酷刑范疇之罪名,這是我國政府反對酷刑、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乃至犯罪人人權的法治理念的具體體現。

由此可以看出,憲法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各自反映出對人權保護的重要意義,並且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在我國法治建設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㈩ <刑法>與保障我們的權利之間有什麼關系

我國刑法的任務就是用刑法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專的政權和社會屬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而且,在刑法對具體犯罪的規定中,專門有幾節,規定的是關於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犯罪,和侵犯財產的犯罪,還有關於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等

熱點內容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 發布:2025-01-10 17:27:28 瀏覽:79
自考經濟法分章試題 發布:2025-01-10 17:26:46 瀏覽:416
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1-10 17:26:43 瀏覽:706
16歲具備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1-10 17:05:58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