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健康權

民法健康權

發布時間: 2020-12-18 05:39:49

㈠ 侵犯生命健康權違反刑法還是民法

生命權和健康權有很多層面,公民生命健康權,有很多內容,既包括生理上的健康,也應該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吧。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也很多侵犯方式,有犯罪行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搶劫、綁架、強奸、猥褻、拘禁、。。。。等等;

還有不構成犯罪但違反治安管理的侵犯方式:毆打、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搜查身體。。。。等等;還有普通的民事侵權行為: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受傷、乘坐公交車在車上受傷、做電梯被困。。。等等。

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都把侵犯人身權利作為違法細則的獨立部分,與危害公共安全、侵犯財產權利等相區分。

有些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刑事案件,是可以調解解決的,比如因糾紛引起輕傷傷害案件,就可以調解,經調解雙方達成和解的,可以免予起訴;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 9條也規定,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毆打他人、損毀公私財物等行為,可以調解,經調解達成一致意見的,可以不予處罰。至於民事侵權,是不可以接受刑事處罰的,但行為人或者責任人有賠償的義務。

比如你走路時,不小心把別人撞倒,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你就不用負刑事責任,但需要賠償,刑法中還規定了緊急避險、正當防衛等情形,你客觀上侵犯了別人的生命健康權,但不用負刑事責任,

再比如交通事故中,你是汽車,對方是摩托車,對方負交通事故的主要責任,你沒事他死了,也不需要你負刑事責任,甚至不需要對你做任何處罰,但法院仍然需要你支付一定道義上的賠償。

所以要看具體情況而言

㈡ 民法總則規定 自然人享有哪些權利

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並受法律保護的利益范圍或者實施某一行為(作為或不作為)以實現某種利益的可能性。

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2、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3、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4、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5、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6、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7、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8、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9、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10、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11、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12、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13、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14、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15、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1)作品;

(2)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3)商標;

(4)地理標志;

(5)商業秘密;

(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7)植物新品種;

(8)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16、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17、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18、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19、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0、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1、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22、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

23、民事主體行使權利時,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

24、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㈢ 侵犯生命健康權違反刑法還是民法

如果把一個人灌醉,取走他的一個腎臟,這種侵犯生命健康權的情況是違反刑法的,可以判刑
如果兩個人打架,一個人不小心把另一個人劃傷,就是民法的調整范圍,只需賠償醫葯費等費用

㈣ 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刑法,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三條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第三十條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校在節假日期間將文化體育設施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社區中的公益性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網服務。
第三十九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
第四十一條 禁止拐賣、綁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
禁止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或者組織未成年人進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

㈤ 侵害生命健康權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排除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話就是要賠償了,包括物質和精神賠償
醫療費等

㈥ 侵犯生命健康權是什麼性質的違法行為

是一種視情況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惡劣違法行為。

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一種。分為生命權和健康權。

生命權是公民作為人的存在、作為權利主權的前提條件,也是公民行使其他民事權利的基礎。

保全生命不受非法侵害是公民第一位重要的人身權利。

健康權,又稱身體健康權,它包括身體的和精神的兩個方面。公民在生命存續期間,必須維持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正常的機能,否則就無法以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活動。

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刑法、民法以及行政法等法律的共同保護。

故意或過失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要根據情節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同時承擔民事責任;嚴重傷害他人健康的行為,一般都要受到刑事制裁,並附帶民事賠償;對於輕微的傷害行為或者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傷害行為,需承擔民事責任。


(6)民法健康權擴展閱讀:

參考案例

2018年4月12日18時54分,原告網上要約被告某某公司平台,始發地:面面俱到餐館東南側,目的地:政法街口。

某某平台指派在平台注冊登記的被告陳某某的鄂FDPxxx1小車運載原告二人。一會兒,陳某某駕車來到二原告面前打招呼。

二原告上車後,被告陳某某講價錢並要求二原告支付現金。二原告請求支付寶或者微信轉賬,不同意向陳某某支付現金。

為此,雙方發生糾紛和肢體沖突。滴滴公司的司機陳某某將二原告毆打致腦震盪、腦外傷、眼傷、多處軟組織損傷,經報警,南城派出所出警處理,給予被告陳某某行政處罰。

根據雙方調解陳某某、某某出行公司賠償郝某某,黃某各項損失42599.11元,陳某某於2018年9月4日對黃某支付賠償2300元,某某出行公司於2018年10月15日前對黃某支付1賠償6300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命健康權

㈦ 什麼是生命健康權

生命健康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聲明安全,身體組織,器官的完整,生理技能以及心理狀態的健康所享有的權利

㈧ 民法中關於精神賠償與健康權的具體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1年2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 二○○一年三月八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2009-5-11 15:37:24 文章來源:中國普法網 瀏覽次數:667 (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一一六一次會議通過) 法釋[二○○一]七號 為在審理民事侵權案件中正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經驗,對有關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條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第四條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 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條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條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後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九條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後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二條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有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 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 (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30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 法釋〔2002〕17號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雲高法〔2001〕176號《關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被害人就刑事犯罪行為單獨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根據刑法第三十六條和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以及我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對於刑事案件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後,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此復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1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1〕7號) 為在審理民事侵權案件中正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經驗,對有關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第四條 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條 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條 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後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九條 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 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後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二條 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有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㈨ 怎樣界定和區別民法上的「健康權」和「身體權」

1.公民生命健康權包含三類: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2.健康權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保內持身體容機能正常和維護健康利益的權利.健康權是公民享有的一項最基本人權。是公民享有一切權利的基礎之一,如果健康權得不到保障,那麼公民的其他權利就無法實現或很難實現。
3.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保持其身體組織完整並支配其肢體,器官和其他身體組織的權利。身體權是公民維護其身體完整的人格權.

㈩ 侵害生命健康權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是什麼

適用於侵來害生命健康權的民事自責任方式是各種各樣的,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如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都是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但侵權法規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受害人獲得補償,因此侵害生命健康權的民事責任主要表現為賠償損失的責任。

侵害生命健康權民事責任中的賠償損失,是指由侵害他人生命、身體和健康的行為人對受害人或其近親屬給付一定的金錢或物質,以使受害人所遭受的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獲得補償和慰藉。

《民法通則》第119條是人身傷害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該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者生活補助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對於《民法通則》規定的賠償范圍,要適當掌握,必須是合理的損失才能予以賠償。同時對於賠償標準的執行應當根據民法的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加以判斷。

熱點內容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
reach法規第七條 發布:2025-01-11 19:57:29 瀏覽:125
民事訴訟法18條19條 發布:2025-01-11 19:07:54 瀏覽:238
民法中的監護 發布:2025-01-11 18:17:39 瀏覽:606
央視社會與法平安365幾點 發布:2025-01-11 18:01:47 瀏覽:966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