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第269條

刑法第269條

發布時間: 2020-12-18 07:14:10

A. 刑法第269條 當場使用暴力的當場,分為時間上的當場和空間上的當場,空間上的當場怎麼界定

本來入戶盜竊,在牆根處使用暴力應當屬於空間上的當場,《最高人民回法院關於審理未答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不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B. 求教,刑法267條第二款與269條區別

267條第一款說的是搶奪,第二款強調如果攜帶凶器搶奪,就按照263條定搶劫罪。回
269條主要講轉化搶劫,本來答是盜竊、搶奪、詐騙,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按照263條以搶劫罪論處。

C. 《刑法》第269條是怎麼規定的

適用這一規定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行為人必須實施了盜竊、詐騙、搶奪任何一種犯罪行為,這是適用本條的前提。實施的上列行為雖未達到數額較大,但是,如果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情節嚴重的,仍可以按照搶劫罪論處。(2)行為人的目的是為了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窩藏贓物,是指為防護已到手的贓物不被追回;抗拒抓捕,是指抗拒公安機關或者任何公民,特別是失主的抓捕、扭送;毀滅罪證,是指毀滅作案現場上遺留的痕跡、物品等以免被採取成為罪證。如果出於其他目的,不能構成搶劫罪。(3)行為人必須是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所謂當場,是指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現場,或者剛一離現場就被人發覺追捕的過程。如果在盜竊、詐騙、搶奪犯罪完成以後隔了一段時間,在其他地方被發現,當對其抓捕時,犯罪分子行凶抗拒,不適用本條。其暴力行為構成犯罪的,應實行數罪並罰。所謂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是指犯罪分子對抓捕他的人實施毆打、傷害等足以危及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為,或者以立即實施這種行為相威脅。如果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情節不嚴重、危害不大或者沒有傷害意圖,只是為了掙脫抓捕而沖撞他人的,可以不認為是使用暴力的情況,而仍然以原來的犯罪論處.

D. 簡述刑法第269條規定的轉化型搶劫的成立條件

1、刑法第269條: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版力或權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2、轉化型搶劫的成立條件是:犯盜竊、詐騙、搶奪罪(只有三個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目的)+當場(時間)+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

E. 求教,刑法267條第二款與269條區別

267條第一款說的是搶奪,第二款強調如果攜帶凶器搶奪,就按照263條定搶劫罪。版
269條主要講轉化搶劫權,本來是盜竊、搶奪、詐騙,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按照263條以搶劫罪論處。

F. 《刑法》第269條是怎麼規定的

我國《刑法》第269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這是指行為人在實施盜竊、詐騙、搶奪罪過程中,因發生上述法定事實而轉化為搶劫罪。筆者認為,《刑法》第269條無論在邏輯上,還是在語法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應加以修改和完善,從而達到邏輯嚴緊,用語明確規范,准確地表達立法意圖的要求。
一、法條表述在邏輯上存在錯誤。整個條文給人的感覺是,要認定轉化型搶劫罪首先必須確定先行的盜竊、詐騙、搶奪行為已經構成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筆者認為,轉化型搶劫犯罪不應以先前行為構成犯罪為條件,只要行為人前行為屬於盜竊、詐騙或者搶奪即可。因為,盜竊、詐騙、搶奪是數額犯,而搶劫罪不是數額犯,其構成犯罪不需要考慮財物數額大小,否則無法體現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也不利於司法實踐的操作性。因而,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盜竊、詐騙、搶奪,無論構成犯罪與否均可構成轉化型搶劫。建議將前提條件修改為:「以非法佔有數額較大的財物為目的,實施盜竊、詐騙、搶奪行為。」
二、主觀條件方面存在的缺陷。筆者認為對「窩藏贓物」的表述是不準確的,不能表達出立法本意的全部內容。實踐中行為人被事主發現後對其實施暴力或暴力威脅,其目的並不在於將贓物窩藏起來,而在於進一步排除事主對物的支配和控制,繼續佔有贓物。同時,「毀滅罪證」中的「罪證」一詞是指犯罪的證據,如前訴述,轉化型搶劫罪前提條件的盜竊、詐騙、搶奪行為並不一定要構成犯罪,所以「罪證」一詞的表述也是不夠嚴密的。因此,筆者建議,將轉化型搶劫犯罪的主觀條件修改為:「控制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證據」。
三、轉化型搶劫罪時空條件方面存在的缺陷。從字面上看,法條中的「當場」是指窩藏贓物、抗拒逮捕或者毀滅罪證的「當場」,而非盜竊、詐騙、搶奪行為的「當場」。作為轉化型搶劫客觀要件之一的「當場」,應是時間和空間的結合體,在判斷行為人的有關行為是否具有「當場」性時,應綜合考慮暴力、威脅行為與先前的盜竊、詐騙、搶奪行為在時間、場所上的連接性、事實上的關聯性等多種因素。筆者建議,將「當場」提前到主觀條件前面與主觀條件一起作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狀語,這樣可以避免歧義。
四、法條中應明確從輕處罰的原則。從刑法理論上看,轉化型搶劫罪是屬於「臨時起意」的犯罪行為,其主觀惡性較「預謀」的搶劫犯罪要輕,處罰時不應同等對待,應相對從輕處罰。
五、法條中應明確規定相對負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不能成為轉化型搶劫罪的主體。這樣有利於保護、挽救、教育未成年人,符合我國立法精神。
綜上所述,筆者建議應將《刑法》第269條修改為:「以非法佔有數額較大的財物為目的,實施盜竊、詐騙、搶奪行為,當場為控制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證據而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定定罪,從輕處罰。相對負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除外。」

G. 刑法第269條的性質是什麼

刑法第269條的性質是轉化型搶劫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 【搶劫罪】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本條中的「犯盜竊、詐騙、搶奪罪」並不要求盜竊、詐騙、搶奪行為構成犯罪,只要行為人實施該三類行為之一,均可成為轉化型搶劫的前提。

因為「兩高」1988年3月16日在《關於如何適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的批復》中指出:

「在司法實踐中,有的被告人實施盜竊、詐騙、搶奪行為,雖未達到『數額較大』,但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情節嚴重的,

可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的規定,依照《刑法》的第一百五十三條搶劫罪處罰;如果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情節不算嚴重,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7)刑法第269條擴展閱讀:

舉例說明: 某晚深夜,張三悄悄進入李四房間,盜竊李四的筆記本。因作案時一不小心將椅子打倒,驚醒了李四,李四立刻對張三實施抓捕。張三當場一拳將李四打倒在地,後逃跑。

現對此案進行具體分析:張三入戶盜竊李四筆記本,已構成盜竊罪。張三當場一拳將李四打倒在地,屬於當場使用暴力,且張三使用暴力的目的是為了抗拒抓捕,符合轉化型搶劫罪犯罪構成。因為暴力發生在室內,故轉化為入戶搶劫。

據此,行為人轉化前的犯罪情形或者行為人轉化後的犯罪情形,只要其中有一項符合搶劫罪的加重情節的,就應當認定為搶劫罪的結果加重犯。

因為之所以行為人前後兩行為能夠轉化,正是考慮到轉化前後兩個行為之間具有銜接性、連貫性和不間斷性,如果兩行為之間不具有連續性,則無需轉化而是分別認定為數罪,所以其轉化前的加重情節與轉化後加重情節之間具有延續性,也即轉化前的加重情節為轉化後加重情節的延伸。

H. 《刑法》第269條關於盜竊、詐騙、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的條件是什麼

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專暴屬力相威脅的,依照搶劫罪論處。
盜竊、詐騙、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的必須符合三個條件:1、行為人必須首先實施了盜竊、詐騙、搶奪行為。2、行為人必須是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3、行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目的是為了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只有上述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從盜竊、詐騙、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
我國刑法第269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刑法第263條關於搶劫罪的規定定罪處罰。這種情況在刑事法學理論上稱為轉化型搶劫罪,亦稱為事後搶劫罪。
而在此過程中,對方沒有使用暴力或者其他行為對抗你(行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如果行為人沒有實施侵犯他人人身權利的暴力、威脅行為,就不能成立搶劫罪。)

I. 刑法269條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是對事後搶劫的規定,即先犯盜竊、詐騙、搶奪等犯罪,為內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容滅罪證等目的,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原所犯盜竊、詐騙、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搶劫罪】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J. 如何理解和看待刑法第269條關於轉化型搶劫罪的規定

盜竊、詐騙、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的必須符合三個條件:1、行為人必須首先專實施了盜竊、詐騙、搶奪屬行為。2、行為人必須是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3、行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目的是為了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只有上述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從盜竊、詐騙、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

熱點內容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
印度勞動法裁員補償 發布:2025-01-11 21:07:39 瀏覽:247
醫療機構器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6:04 瀏覽:45
注會經濟法中擔保的時間 發布:2025-01-11 21:05:09 瀏覽:379
貴州保護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0:27 瀏覽:122
改年齡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20:48:30 瀏覽:370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