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什麼意思
⑴ 刑法中的意思聯絡是什麼意思
認定意思聯絡的意義主要是用來判斷是否符合共同犯罪的
意思聯絡就是共同致害人之間是否達成合意,是否有計劃有目的實行「共同」犯罪。
具體地說,
目前,關於意思聯絡的定義,學術界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意思聯絡是共同犯罪人以明示或暗示的方法表明願意共同實施某種犯罪。[2]此觀點將意思聯絡界定為「表示願意共同實施某種犯罪」。
(2)意思聯絡是共同犯罪人不僅主觀上都有犯意,而且要有犯意聯系,他們之間以犯意的互相疏通為必要,彼此協調,只有這樣的共同故意,才能使共同犯罪的活動具有內部一致性。[3]此觀點將意思聯絡界定為「以犯意的互相疏通為必要」。
(3)意思聯絡是將共同犯罪人通過意思的傳遞、反饋而形成的。[4]此觀點將意思聯絡界定為犯罪人的「意思傳遞、反饋」。
(4)意思聯絡是共同犯罪人在認識因素上要認識到不是自己一個人單獨實施犯罪,而是與他人共同實施犯罪。[5]此觀點將意思聯絡界定為都認識到了自己在和他人一起犯罪。
上述觀點都基本上概括了意思聯絡的內涵,但也都有不盡完善之處,即它們都沒有對意思聯絡在共同故意中的本質作出科學界定。意思聯絡是不僅使共同犯罪人認識到自己是在和他人一起犯罪,而且能藉以形成共同故意的主觀溝通和思想聯系。根據此定義,意思聯絡的概念可從兩方面去界定:一方面,意思聯絡是一種共同犯罪人之間藉以形成共同故意的主觀溝通和思想聯系;另一方面,意思聯絡是一種能使犯罪人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單獨實施犯罪,而是在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的主觀溝通和思想聯系。
⑵ 刑法或者是什麼意思
《刑法》規定的判處三年有期徒刑,是主刑,而並處或單處罰金是附加刑,並處判了刑也必須加罰金,而單處罰金則可以只判罰金,不需要服有期徒刑,這是可以選擇的。
⑶ 刑法解釋中的當然解釋是什麼意思
刑法當然來解釋是刑法源條文表面上雖沒有明確規定,但實際上已包含於法條的意義之中,故而依照充足的理由對法條進行自然解釋的方法。所謂充足的理由,是指根據社會常識和法律精神,進行推理判斷,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某種結論。刑法當然然釋包括以下兩種情況:(1)種屬關系的解釋。即將種概念范圍內的屬概念加以明確化、具體化的解釋。例如,偽造有價證券罪中的「有價證券」是一個種概念,在這個種概念的范圍內包含著許多屬概念,如股票、支票、債券、匯票、銀行存摺與存單、印花等。因此,對偽造有價證券罪中的犯罪對象即有價證券可做上述當然解釋。 [1]
(2)發展關系的解釋。即被解釋的事實上的事項是所解釋的法條上的事項的自然發展。例如,中國唐律中的「出罪舉重以明輕,入罪舉輕以明重」的法條解釋方法是最為典型的當然解釋。即在確定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時,如果根據法條的規定重的危害行為不構成犯罪的,那麼實踐中輕的危害行為當然也不構成犯罪;輕的危害行為構成犯罪的,那麼實踐中重的危害行為自然也構成犯罪。
⑷ 刑法條款裡面的或者是什麼意思
就是由公檢法主持的鑒定,當事人自己做的鑒定不算。
⑸ 請問刑法中的緩刑是什麼意思
緩刑就是判了刑法,緩期執行的意思。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刑法第七十七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例如:法院判了2年,緩期3年執行。就是說人是放出去的,只要3年內不犯罪,遵紀守法,三年到期後,就不在執行原先的判決。
緩刑適用於3年以下有期徒刑(數罪並罰時決定執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況下,若其中一罪有判處緩刑的量刑,應附加吸收原則,使緩刑不再執行),中期和長期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團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另: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通常稱為「死緩」,是收監,注意區分。
(5)刑法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參考資料:網路—緩刑
⑹ 刑法執行是什麼意思
刑罰執行,是指有行刑權的司法機關將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所確定的刑罰付諸實專施的刑事司法屬活動,指執行刑罰應從實現特殊預防及一般預防的目的出發,對犯罪人及社會公眾進行積極教育,而非消極的懲罰與威懾。
刑法執行特徵:一是將刑罰付諸實施的一項刑事司法活動。他是國家對犯罪的偵察、審判、執行刑事司法活動的最後環節,這一環節是對犯罪分子實施刑法懲罰的具體施行環節;二執行的前提和基礎是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所確定的刑罰,刑罰執行機關對犯罪人執行刑罰的依據必須是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決書和裁定書所確定的刑罰。
⑺ 刑法上的同時犯是什麼意思
二人以上同時同地侵害同一對象,但彼此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意思聯絡的,為同時犯,而專不為共犯。如屬,甲乙兩人不約而同在同一倉庫盜竊,各偷各的,不屬於共犯,因為缺乏意思聯絡,屬於同時犯。
同時犯,即二人以上沒有意思聯絡,對同一對象同時實施同一的犯罪行為。可分為一般同時犯和特殊同時犯。特殊同時犯又稱同時傷害,指二人以上沒有意思聯絡,在相同或相近的時間或地點,分別對同一被害人實施暴力、導致被害人傷害,但不能證明該傷害或者傷害的輕重是由誰的行為導致的。一般同時犯是特殊同時犯以外的情況。民法侵權領域叫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行為。
⑻ 刑法解釋中的當然解釋是什麼意思
當然解釋是指刑法條文表面雖未明確規定,但實際上已包含於法條的意義之中,依照當然解釋的道理解釋法條意義的方法。
例如,刑法第329條規定了搶奪國有檔案罪,但未規定搶劫國有檔案罪。那麼,在行為人使用暴力搶劫國有檔案的情況下,能否以搶奪國有檔案罪論處呢?我認為是可以的,這里適用的就是"舉輕以明重"的當然解釋。因為搶劫行為本身包含搶奪的內容,是使用暴力搶奪。在搶奪與搶劫之間存在著邏輯上的遞進關系。如果不存在這種邏輯上的遞進關系,而是具有邏輯上的類似關系,就不能根據"舉輕以明重"而予以當然解釋。
刑法解釋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可以分為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而論理解釋又可分為擴張解釋、限制解釋、當然解釋、沿革解釋等。
1.文理解釋(字面解釋)。根據刑法用語的文義及其通常使用方式闡述刑法意義的解釋方法。--嚴格遵循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是刑法解釋的常態
2.論理解釋。參酌刑法產生的原由、理由、沿革及其它相關事項,按照立法精神,闡明刑法真實含義的解釋方法。
(1)擴大解釋。法律條文的含義因為社會生活的變遷,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情況嚴重按照字面含義難以納入刑法的調整范圍,將法律條文的含義適度擴大化,即其外延會變化。
(2)縮小解釋(限制解釋)。將刑法中的含義解釋為小於字面含義。
(3)當然解釋。是指刑法規定雖未明示某一事項,但依形式邏輯、規范目的及事物屬性的當然道理,將該事項解釋為包括在該規定的適用范圍之內。
(4)反對解釋。根據刑法規定的正面表述推導其反面的含義。
(5)補正解釋。在刑法文字發生錯誤時,通過解釋補充刑法的錯誤。
(6)體系解釋。根據刑法條文在整個刑法中的地位,聯系相關法條的含義,闡明其含義。
(7)歷史解釋。根據歷史背景及刑法發展的源流,闡明刑法條文真實含義的解釋方法。
(8)比較解釋。將刑法的相關規定或外國立法與判例作為參考資料,來闡明含義。
⑼ 刑法中「但書」是什麼意思
刑法中「但書」是的意思指出本條文的例外或限制。
我國的刑法是成文法,在刑法條文中,當同一條款的後段要對前段內容作出相反、例外、補充或限制規定時,往往使用「但是」一詞,「但是」以後的這段文字被稱為「但書」。只有準確的理解」但書」在刑法條文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領會刑法條文的意義。
與前段表示相反的關系。刑法第十三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該條文中「但書」之後的部分所規定的與前部分相反。
與前段表示例外的關系。刑法第八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該條文中「但書「表示的是前段規定的例外情況,即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行為,是前段的例外,不適用我國刑法。
對前段表示限制關系。刑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該條文中的「但書」是對前段規定的限制。
對前段表示補充關系。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該條「但書」是對前段規定的補充。
由此可見,「但書」在不同的條文中表達與前部分不同的關系,對「但書」的理解,可以更好的領會立法意圖和刑法精髓;同時在解釋和適用刑法時,不可忽略「但書」的作用,應准確的理解和分析法條中「但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