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法规
1. 二级建造师《法律法规》
A正确。B,优先采用遮阳、改善通风等低成本改造措施。C,是鼓励和扶持。D,要符合标准,不能高。
2. 被动房的法规支持
德国《能源节约法》(EnEV)于2002年2月生效,它取代了以往的《供暖保护法》和《供暖设备法》,制定了新建建筑的能耗新标准,规范了锅炉等供暖设备的节能技术指标和建筑材料的保暖性能等。按照新法规,建筑的允许能耗要比2002年前的能耗水平下降30%左右。
2006年,德国再次推出了更为科学的ENEC2006节能新规范,开始从整体考虑建筑外部的能源输入值。
实际上,2002年2月德国实行的新建筑节能规范EnEV2002,已体现了德国最新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成果,它不但控制建筑某一方面的能量消耗,对建筑的整体耗能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能量已放在一起考虑。实际操作中,一是对建筑能耗量化,采用建筑能耗证书系统;二是新建住宅必须出具“采暖能耗量”和“住宅能耗核心值”,这两项是建筑物耗能的主要数值。此外,还需出具一系列的证明,包括建筑每年所需的能量,制成建筑能耗计算表。
新法规规定,2006年底前,在1978年10月1日前安装的约200万个采暖锅炉必须报废,由新型节能锅炉取代。在政府的推动下,天然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在住宅供暖市场上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2006年新的节能规范则属于一体化的节能标准,涉及空调、通风、采光各个方面,主要强调改善建筑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在节能建筑推广过程中,难点并不在于技术或者产品,投资问题往往是最令人头疼的。为推动旧房改造工程,德国政府设立专门的基金,如KfW基金,对改造工程提供资金上的优惠。到目前为止,德国共投入近百亿欧元低息贷款用于旧房改造工作。国家银行系统还对符合节能标准的新建建筑提供低息贷款,以帮助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同时政府还利用税收政策推动建筑节能,适当提高汽油和建筑采暖用油的税率,以鼓励新电源技术的研发。
消费者在德国购买住宅时,建筑开发商必须出具一份“能源消耗证明”。该证明清楚地列出了该住宅每年的能耗,提高了建筑的能耗透明度。自1995年开始,德国法律就要求新建筑必须说明其能耗状况。随着新的建筑节能法规(EnEV 2002)的实施,需要说明的主要能耗指标范围也随之扩大。
3. 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对建筑节能做出了规定,要求建筑物内提高保温隔容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
2000年建设部发布了第76号部长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国家建设部出台了一些列建筑节能方面的标准,其中主要有: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 高层建筑外墙保温规范有哪些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
《墙体节能建筑构造》(06J123);回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答量验收规范》(GB40411-2007) ;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
5.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相关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图集一览表中批准部门是什么
法律法规------ 批准部门为该文件的行文单位,如住建部/住建厅等;
技术标准规范-------- 一般规范、标准封专面都明确属标注发布单位或批准部门,如《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批准部门为住建部。
标准图集------- 标准图集编制或批准部门。
6. 建筑节能标准的强制范围和非强制范围建筑法规里的规定
当前的建筑节能工作有些矫枉过正,你只要按照相关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去做就OK,
《抄建设工程质量袭管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8.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相关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图集一览表中批准部门是什么
建筑施工规范目录 - [工程管理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50326-2006
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2001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99
8.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54-2005
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版)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化 GB 50204-2002
1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 50328-2001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1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
1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2002
1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04
16.建筑灭火气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18.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1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97
20.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GB 50327-2001
2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 1-90
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2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6-2002
24.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02
2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15-2000
26.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 126-2000
2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2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104-97
2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03
30.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93
3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 81-2002 / J 218-2002
3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01
3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34.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35.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
36.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 JGJ 113-2003
3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这是一本关于建筑施工方面的国家标准和施工标准的文件汇编。
9. 国家出台了哪些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对建筑节能做出了规定,要求建筑物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回,减少答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
2005年建设部发布了第143号部长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建设部还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方面的标准,主要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合肥地区适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0. 民用建筑的法律法规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于2008年7月23日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积极培育民用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推动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做好民用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以及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指导下,编制全国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并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民用建筑节能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国家建立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依照法定程序发布。
国家鼓励制定、采用优于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民用建筑节能标准。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民用建筑节能资金,用于支持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项目的推广。
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
民用建筑节能项目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九条国家积极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发展集中供热,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收费制度。
第十条对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国家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