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条例
A. 环境卫生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环境卫生用工制度的改革,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挠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第七条国家鼓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
第八条对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
第九条城市中的建筑物和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对外开放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有条件的其他城市,可以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建制镇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执行。
第十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保持建筑物的整洁、美观。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不得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搭建或者封闭阳台必须符合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在城市中设置户外广告、标语牌、画廊、橱窗等,应当内容健康、外型美观,并定期维修、油饰或者拆除。
大型户外广告的设置必须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城市中的市政公用设施,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维护和保持设施完好、整洁。
第十三条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前,应当根据需要与可能,选用透景、半透景的围墙、栅栏或者绿篱、花坛(池)、草坪等作为分界。
临街树木、绿篱、花坛(池)、草坪等,应当保持整洁、美观。栽培、整修或者其他作业留下的渣土、枝叶等,管理单位、个人或者作业者应当及时清除。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因建设等特殊需要,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必须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五条在市区运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应当保持外型完好、整洁,货运车辆运输的液体、散装货物,应当密封、包扎、覆盖,避免泄漏、遗撒。
第十六条城市的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应当堆放整齐,渣土应当及时清运;临街工地应当设置护栏或者围布遮挡;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第十七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
单位和个人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张挂、张贴宣传品等,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批准。
第三章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第十八条城市中的环境卫生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第十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在进行城市新区开发或者旧区改造时,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生活废弃物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境卫生设施,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工程概算。
第二十条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和流动人口数量以及公共场所等特定地区的需要,制定公共厕所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定的标准,建设、改造或者支持有关单位建设、改造公共厕所。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备专业人员或者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公共厕所的保洁和管理;有关单位和个人也可以承包公共厕所的保洁和管理。公共厕所的管理者可以适当收费,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对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公共厕所,城市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改造。
公共厕所的粪便应当排入贮(化)粪池或者城市污水系统。
第二十一条多层和高层建筑应当设置封闭式垃圾通道或者垃圾贮存设施,并修建清运车辆通道。
城市街道两侧、居住区或者人流密集地区,应当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果皮箱等设施。
第二十二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拆除环境卫生设施;因建设需要必须拆除的,建设单位必须事先提出拆迁方案,报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三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的主要街道、广场和公共水域的环境卫生,由环境卫生专业单位负责。
居住区、街巷等地方,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专人清扫保洁。
第二十四条飞机场、火车站、公共汽车始末站、港口、影剧院、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体育馆(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由本单位负责清扫保洁。
第二十五条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负责清扫保洁。
第二十六条城市集贸市场,由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人清扫保洁。
各种摊点,由从业者负责清扫保洁。
第二十七条城市港口客货码头作业范围内的水面,由港口客货码头经营单位责成作业者清理保洁。
在市区水域行驶或者停泊的各类船舶上的垃圾、粪便,由船上负责人依照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施监督管理。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
对垃圾、粪便应当及时清运,并逐步做到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对城市生活废弃物应当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第二十九条环境卫生管理应当逐步实行社会化服务。有条件的城市,可以成立环境卫生服务公司。
凡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废弃物的,应当交纳服务费。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发展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改变燃料结构;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组织净菜进城和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减少城市垃圾。
第三十一条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废弃物,必须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
第三十三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的市区内,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畜家禽;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饲养的,须经其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章罚则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
(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
(二)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等的;
(三)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的;
(四)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的;
(五)不履行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或者不按规定清运、处理垃圾和粪便的;
(六)运输液体、散装货物不作密封、包扎、覆盖,造成泄漏、遗撒的;
(七)临街工地不设置护栏或者不作遮挡、停工场地不及时整理并作必要覆盖或者竣工后不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
第三十五条未经批准擅自饲养家畜家禽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处理或者予以没收,并可处以罚款。
第三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拆除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经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影响市容的;
(二)未经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影响市容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拆除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未按批准的拆迁方案进行拆迁的。
第三十七条凡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造或者未拆除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强制拆除,并可处以罚款。
第三十八条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恢复原状外,可以并处罚款;盗窃、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侮辱、殴打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或者阻挠其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自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一条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未设镇建制的城市型居民区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四条本条例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本条例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B. 环评零排放现在排水违法什么条例
如果项目的环评审批要求是零排放,而实际运营过程中有废水排放的话,就属于批非所建,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属于违法排污,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其停产整改
C. 对贯彻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建议
今年8月17日,国务院以第559号令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决定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是《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的一项重要配套法规。《条例》的贯彻实施,将进一步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而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一、《条例》颁布实施意义深远
《环评法》颁布确立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是一个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武器。而《条例》颁布实施,将会使规划环评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志着我国环境立法的重大进展,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进入了新阶段。
规划是良好发展开端的“控制闸”,发展必须规划先行。规划环评是环评发展与完善的必然结果,规划环评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项重要环境管理制度。2003年9月1日实施的《环评法》,初步确立了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环评法》实施过程中,注重分析规划中对资源环境的需求,逐步推进由过去单纯的建设项目环保指标控制向区域性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分析与控制转变;由单一的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向系统化、综合性的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分析评价转变;由过去静态的分析评价向动态的分析评价转变,使管理理念有重大转变,思想认识有新的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有重大改观。但由于相关制度、配套法规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影响了规划环评工作健康发展。
当前,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各方利益博弈的焦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在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一揽子计划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节能减排的环评工作空前繁重,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
《条例》作为《环评法》的配套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环评制度,细化了规划环评的具体要求,增强了规划环评的可操作性,将会在规范和促进规划环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全面开展规划环评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贯彻落实好《条例》,对于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意义重大。
二、实施《条例》中,应着力解决当前影响规划环评的主要问题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深层次问题。一些行业、地方唯经济发展至上,甚至唯GDP,其GDP的增长往往是以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存在环境政策实施的“软”效力缺陷。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环评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制约,又缺乏一些可操作的具体制度安排。《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为解决影响规划环评的深层次的问题及建立一些具体的制度提供了契机,也为进一步完善《环评法》提供更多有益的新经验。
在《条例》实施中,首先要解决当前影响规划环评的主要问题:
(1)在《条例》实施中,完善规划环评体系。目前,由于规划体系不规范就会直接影响到评价体系不完善。在规划体系中存在缺乏规范管理,规划类型繁多、层次复杂,内容交叠较多等诸多问题,进而影响评价机制定位不准确、定性评价重视不足、指标体系不完善、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只有完善了规划体系,才能完善规划环评体系。在《条例》实施过程中,形成“倒退”机制,有利于健全完善规划体系。
(2)按照《条例》要求,明确规划环评主体。目前,规划环评主体界定不清,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支撑不够。规划环评审查主体多元,部分主管部门不仅负责规划的审批,还组织规划环评审查,加上各部门对规划环评实施的范围、程序、经费、深度等问题争论较多,多头管理、又“封闭运作”常使规划环评流于形式。
(3)按照《条例》要求,解决规划环评技术支撑问题。目前,规划环评技术支撑不够,造成规划环评缺乏时效性。规划体系的不规范和技术方法体系尚未成熟,不能适应规划发展的需要。一是评估成果不够全面。由于规划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仅依靠目前规范标准开展工作,规划环评难以把握不同规划的评估重点。二是采用的方法和标准过于僵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还很不完善,在实践中难以进行定量预测和分析,影响规划及规划环评的质量。三是规划内容与规划环评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够。
(4)在《条例》实施中,建立完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目前,缺乏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战略环评难以有效推进。尽管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提出了规划环评的早期介入原则和工作程序的要求,但因缺乏具体的规划流程,操作性不强,因此,无法体现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许多问题。
(5)在《条例》实施中,加强理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目前,规划环评的理论基础还不充实,尤其规划环评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基础。作为规划和规划环评的基础工作,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肤浅,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还很不完善,影响规划和规划环评的质量。
(6)在《条例》实施中,建立开放的,公众广泛参与的制度。目前,公众参与效率不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仍流于形式,随意性大,公众利益在规划中尚未得以充分体现,公众享受规划项目成果不到位,应有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规划管理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封闭运行现象,其编制、审批、实施主要在管理部门内部进行,公众介入程度低,透明度不高,公众意见对规划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约束力体现不够,导致规划编制与规划环评脱节的现象。
三、实施《条例》,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
1.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建立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
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它具有对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环境本身也是资源,在资源环境运动变化中,二者是耦合关系。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相互影响,互为一体。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关键和前提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不仅是规划环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建立和完善真正意义上的长效机制,首先,规划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其次,把规划环评作为规划制定的基础工作之一,所有规划都应先过“环境关”,把规划环评作为规划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规划”应是规划的题中应有之意,而不是像现在对规划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用规划环评推进绿色GDP建设,探索建立健全GDP核算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规划环评与绿色GDP强调的都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环评注重分析规划中对环境资源的需求,有助于优化经济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绿色经济的重要引擎。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成果的综合性指标,也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最重要指标之一,GDP的这类功能是必需肯定的。但GDP与所有统计指标一样,不是万能的,都有局限性。
目前,我国核算GDP,主要是生产法+部分行业的收入法。尽管基本符合我国国情,但存有严重缺陷。就目前方法核算出的GDP,许多重要方面它并不反映或反映的不全面。比如,GDP虽然扣除了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但这些被扣除的中间投入不涉及生态环境成本,生态环境的恶化未直接影响到GDP。同时,许多社会、民生、质量、安全的问题,在GDP中也没有被反映出来。因此,急需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改变原有的GDP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通过开展规划环评,改革GDP核算方法,推动绿色GDP建设,建立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为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作出贡献。
3.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战略环评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有序开展,相互促进,优化提高
当前存在着战略环评“软”,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硬”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宏观规划和微观项目在审批层次上的“倒挂”现象,削弱了战略环评对重大决策的影响力。从理论上讲,战略环评是对环评进行科学的定位、定性和定向,规划环评是实现战略环评的计划、步骤,而项目环评是具体的项目操作,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层级和管理体系。然而现实中,战略环评往往滞后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制约了战略环评对规划的指导作用。环评的层次“倒挂”首先源于战略、规划、项目的层次“倒挂”。发展要有战略,战略环评是衡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尺,应尽快转变思路,超前(或同步)进行战略环评研究,使战略环评成为战略本身的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影响评价从微观到宏观的拓展、从战术到战略的拓展、从单因子到系统的拓展,以有效发挥战略的导向和约束机制作用。
四、借鉴规划环评的实践和经验,做好国土规划工作
在研究国土规划制定过程中,应统筹协调区域内突出的关键性资源环境制约,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考虑生态规律,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积极探索建立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科学协调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为建立规划分区及制定相应政策创造必要的条件。构建包括土地、水、矿产(能源)、生物、气象、地理、地质等诸多资源环境承载力构成要素在内的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价机制,建立一个能够统领各类空间规划的综合性规划,以承载力定发展,以承载力保发展,实现“以需定供”思维向“以供定需”理念的转变。
国土规划应借鉴环评经验,在编制规划时,应确立规划环评的前置地位。第一步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较早的介入规划决策过程;第二步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础上,将环评列为国土规划具体内容,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对国土规划实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空间开发格局等,才能使国土规划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
五、以《条例》为准则,做好《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规划环评工作
规划环评作为服务于规划管理决策的手段,是规划管理的行政行为之一,应当作为规划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颁布实施,将在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增强服务功能,加强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的管理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地质勘查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与其规划环评应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规划环评应作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规划环评应尽可能在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编制初期介入,使环境资源因素在地质勘查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中得到充分考虑,而且应把规划环评作为规划审批的前置条件,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之前应首先要开展规划环评,然后再项目环评的程序,完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联动制约机制。
《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已经颁布实施,建议开展地质勘查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工作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开展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环评试点工作,从实践中取得有益经验,全面推进规划环评工作。
六、加强矿山环境规划管理,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评
规划作为做好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搞好矿山环境工作的第一步,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应以规划为龙头。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各地不断探索,开拓创新,积累经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以广西为例,广西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一项重要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强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环评的实效性,把保障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资源开发中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按照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做好资源开发规划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通过制定科学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科学、有序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不管是新建、改建、扩建矿山都要严格执行开发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制度,矿山的开采、保护与治理均按规划执行,编制了《广西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分为近期(2006—2010年)和远期(2011—2015年)目标,并在实践中创造了苹果铝土矿地质环境恢复、平乐锰矿区及武鸣板苏锰矿、藤县及苍梧县钛铁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三种模式,积极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治理,采取以财政投资为主,企业投资为辅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逐步解决过去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新上项目按新机制运行,使环境管理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原载《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专家建议》2009年9月15日作者与张兴合作撰文)
D. 我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前成立,环保局要求我公司做环评
合理,在环保法中就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只是管理条例细化了。
以你单位是法规出台前为由对抗是不行的,可以要求对排污企业进行后评价。
E. 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
个人理解,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主要区别有四点:1、性质不同内,效力不同。环评法容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属于法律层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是由国务院作出的,属行政法规。法律效力大于行政法规,如发生冲突,法律优先执行。2、意义不同,目的不同。环评法意义在于重在预测,预防污染,促进协调发展,重在预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主旨是保障环评的实施,防治建设项目的实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重在执行。3、范围不同,内容不同。环评法所说的环评含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则指针对建设项目,无规划环评的执行要求。4、时段不同,侧重点不同。环评法要求的环评发生在项目建设前,主要讲为什么要环评、怎么环评、谁来写环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的内容可以是项目建设前、中、后期,谁审批、如何审批、审批期限、如何公示等,以及环评中提及的措施如何执行、谁来实施,它涵盖环评、审批、三同时等。总之,环评法是基础法律,明确基本方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是落实环评法要求,保障法律实施而编制的具体办法。
F.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条例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
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资料实行信息共享。
第五条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有权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评价
第七条
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
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
(一)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
(二)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三)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九条
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编制综合性规划,应当根据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编制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本条第二款所称指导性规划是指以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规划。
第十一条
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主要包括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
第十二条
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规划编制机关编制或者组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编制。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质量负责。
第十三条
规划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重大分歧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进一步论证。
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
第十四条
对已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或者补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审查
第十五条
规划编制机关在报送审批综合性规划草案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未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审批机关应当要求其补充;未补充的,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六条
规划编制机关在报送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审批机关应当要求其补充;未补充的,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七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在审批前由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当提交书面审查意见。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依法设立的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但是,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专家,不得作为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的成员。
审查小组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审查小组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少于二分之一的,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无效。
第十九条
审查小组的成员应当客观、公正、独立地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书面审查意见,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审查小组的召集部门不得干预。
审查意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础资料、数据的真实性;
(二)评价方法的适当性;
(三)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的合理性;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审查意见应当经审查小组四分之三以上成员签字同意。审查小组成员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如实记录和反映。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意见:
(一)基础资料、数据失实的;
(二)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的;
(三)对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不准确、不深入,需要进一步论证的;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的;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或者错误的;
(六)未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或者不采纳公众意见的理由明显不合理的;
(七)内容存在其他重大缺陷或者遗漏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不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一)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者范围不能作出科学判断的;
(二)规划实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环境影响,并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者减轻对策和措施的。
第二十二条
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规划审批机关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可以申请查阅;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
已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可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予以简化。
第四章跟踪评价
第二十四条
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规划审批机关,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第二十五条
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实施后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之间的比较分析和评估;
(二)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分析和评估;
(三)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
(四)跟踪评价的结论。
第二十六条
规划编制机关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应当采取调查问卷、现场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十七条
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第二十八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进行核查。经核查属实的,向规划审批机关提出采取改进措施或者修订规划的建议。
第二十九条
规划审批机关在接到规划编制机关的报告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建议后,应当及时组织论证,并根据论证结果采取改进措施或者对规划进行修订。
第三十条
规划实施区域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的,应当暂停审批该规划实施区域内新增该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规划编制机关在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二条
规划审批机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编写而未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综合性规划草案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草案,予以批准的;
(二)对依法应当附送而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项规划草案,或者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审查小组审查的专项规划草案,予以批准的。
第三十三条
审查小组的召集部门在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时弄虚作假或者滥用职权,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审查小组的专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中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由设立专家库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取消其入选专家库的资格并予以公告;审查小组的部门代表有上述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四条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失实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处所收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要求本行政区域内的县级人民政府对其组织编制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G. 环评审批谁审批谁验收有相关条例规定吗
建设项目抄的环境影响评价文袭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办理。
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三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十五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H.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实施之前企业没有环评手续合法吗
应当按照地方各省人民政府划定了一个时间节点,在节点以前已经建成投入内使用的企业,免容于处罚直接做报告,节点以后的就必须罚款后再完善手续。因为:
第一、已经存在的企业不能通过环评验收,通常会要求进行整顿,整改不合格会考虑予以关停。
第二、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 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第三、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I. 保护环境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 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五条 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作出决定。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十八条 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十九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化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产激素。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二十二条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十三条 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
第四章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二十四条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五条 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七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
第二十八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具体使用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九条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三十条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第三十一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第三十三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
(三)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
(四)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
(五)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
第三十六条 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第三十七条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 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第四十二条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的,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第四十七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同时废止。
J. 修改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包括哪些内容
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经出台。
七、将第十二条修改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
八、删去第十三条。
九、将第十七条改为第十六条,修改为: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十、删去第十八条、第十九条。
十一、将第二十条改为第十七条,修改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
十二、删去第二十二条。
十三、将第二十三条改为第十九条,修改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施工、验收、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情况,以及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的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十五、将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合并,作为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处罚。
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未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未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或者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七、删去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