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规章的解释权归属于谁

规章的解释权归属于谁

发布时间: 2022-04-14 05:59:18

❶ 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是什么意思

最终解释权归某某所有是指若合同中出现争议点,则以某某的解释为准。
这句话最回常出现在答商家组织的活动中、注册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协议中、广告中。归其本质,这些活动协议、用户协议等等,法律性质就是合同,虽然广告通常不算合同,但是如果你去参与了活动,那么签订的合同中通常也会有这句话。
这就可以理解为最终解释权解释的是合同,针对于合同中没有约定明确的条款进行解释的权利,就是最终解释权。
(1)规章的解释权归属于谁扩展阅读:
在一般消费领域,商家和用户之间订立的合同通常属于格式条款,也正是因为这样,合同中的内容不能完全对每一笔交易充分的约定。
那么,按照现行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格式条款发生争议时应当按照通常的意思进行解释,如果发生争议时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最终解释权条款即使约定了对于争议的解释权归卖家所有,也是不能突破法律限制的。所以,这种最终解释权条款,在不利于消费者时是无效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此类最终解释权条款作出了限制。虽然,最终解释权条款,看起来很专业,但是在日常消费领域对商家来说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最终解释权

❷ 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谁

宪法里明确规定,宪法的解释权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当然宪法解释权属于程序性权力,是被动的权利,必须由国务院等国家机关提案要求宪法解释,并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说谁违宪谁就违宪。
根据《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据此,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❸ 法律的解释权属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是最高院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法律做出立法解释。

  2. 最高院可以对法律做出司法解释专。

《立法法》

第属四十五条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198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规定,全国人大赋予司法机关司法解释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就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

❹ 公司制度的解释权归哪个部门

公司的制度是分部门分职能的,
1、财务制度,归财务部门进行解释和修订
2、人事制度,员工手册,归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解释
3、日常行为规范,归行政部门解释
4、质量体系制度,归质量部门
5、知识产权制度,归IP部门
以此类推,同时公司的制度也是分等级的,一级制度归公司董事会解释:如,公司章程,股东协议,三级,四级制度归部门解释,如生产管理制度,归生产部门进行解释。

❺ 法律解释权归谁

立法机关:立法解释
行政机关:行政解释
司法机关:司法解释
这些都是有权解释。

此外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进行学理解释。

❻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 法律解释权属于哪个部门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四十五条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6)规章的解释权归属于谁扩展阅读

在中国,享有法律解释权的机关有: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

第四十六条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❼ 解释权归什么所有 应该怎么写

最终解释权归某某所有是指若合同中出现争议点,填写则以某某的解释为准,不能写归属某个人。

最终解释权就是最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的权力。经营者常常以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要求,以达到保障自身权益的目的,但是却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诸如形式最终解释权归xx的条款,尤其多见于商家的营销活动文案、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用户使用协议、商家的格式合同文本,在一些非格式文本的协议中也偶有所见。该类条款可统称为最终解释权条款,意即关于最终解释权归属和行使的条款。

最终解释权归xx的条款设计者设计该类条款的目的,主要是当相关主体对特定事项存在不同理解,甚至发生争议时,最终解释权人得行使优先性、终极性之解释权,相关主体必须以该解释为准,如此可以在相互对立的法律关系中掌握主动权。

(7)规章的解释权归属于谁扩展阅读: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第九条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商家在商品促销广告中所附的“最终解释权”条款,违背了公平原则,违反了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是无效条款,商家的“最终解释权”条款并不能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还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的规定。

此外,2006年7月13日商务部第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零售商促销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零售商促销活动的广告和其他宣传,其内容应当真实、合法、清晰、易懂,不得使用含糊、易引起误解的语言、文字、图片或影像。

❽ 规章的解释权归属于谁

一般归属于发布这个规章的单位,有时会归管理这片地方的法律负责人。

❾ 法律解释权属于谁

在中国,享有法律解释权的机关有: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

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9)规章的解释权归属于谁扩展阅读

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研究拟订法律解释草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法律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

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各级国家机关、各人民团体,都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并利用典型案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有关的法律规定,逐步普及法律的基本知识。

❿ 宪法的解释权属于谁,有什么规定

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属于全国人大。宪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解释也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一项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这项内容在宪法以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范围,而且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一项“职权”。“既然‘解释宪法’是一项职权,是其他机关所不能具有的,那么就决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解释宪法’的权力的专属性和排他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权是一种立法性的宪法解释权。基于全国人大对宪法只拥有“修改”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仅拥有“解释” 权,所以两者均无原创性的制宪权。但是“修改权”也是制宪权的一部分,因为宪法修正案就是宪法典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宪法效力。而宪法解释案却不能被视为宪法典的有机构成。即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个案进行宪法解释,其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所作出的宪法解释案只能属于“法律”。这种解释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参与下进行的,而且是以“法律”案的立法形式在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的情形下通过。

热点内容
劳动工伤赔偿劳动法 发布:2025-04-30 16:11:25 浏览:313
员工手册超越劳动法 发布:2025-04-30 16:00:57 浏览:985
开公司的基本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30 15:59:25 浏览:167
行政法以上包含本数 发布:2025-04-30 15:49:45 浏览:807
合同法英文案例分析 发布:2025-04-30 15:43:33 浏览:77
不具法律效力的谅解备忘录 发布:2025-04-30 15:38:16 浏览:973
北京市昌平法院 发布:2025-04-30 15:37:32 浏览:50
劳动法司考真题选择题合集 发布:2025-04-30 15:24:15 浏览:510
城市绿化违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30 14:47:12 浏览:641
企业为何制定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30 14:38:21 浏览: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