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吸烟条例
❶ 中国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的法律是什么法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
1、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2、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
3、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
4、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1)违反吸烟条例扩展阅读: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十一条 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全面禁止吸烟:
(一)托幼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校、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
(二)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
(三)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
(四)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室外场所。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十六条 禁止吸烟场所(区域)的经营者、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控制吸烟职责:
(一)建立控制吸烟的管理制度,配备监督员,做好控制吸烟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的入口处及其他显著位置设置符合本条例第十八条要求的禁烟标识,保持标识完整、清晰;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不得放置烟具和设置烟草广告;
(四)对违法吸烟行为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对不听劝阻并扰乱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机关报案。
鼓励场所经营者、管理者采用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本场所的管理。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十七条 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内发现吸烟行为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
(二)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进行劝阻;
(三)向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不履行控制吸烟职责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
❷ 禁止吸烟违者罚款合法吗
合法。
❸ 民警在办公司抽烟违反什么规定
民警若在办公室吸烟违反了两项规定,分别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和《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违反的具体条例内容为: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
第十七条举止
公安民警应当举止端庄,谈吐文明,精神振作,姿态良好。
(一)着警服或者执行公务时,不得边走边吃东西、扇扇子;不得在公共场所或者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不得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不得嬉笑打闹、高声喧哗;不得席地坐卧。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第二章 禁止吸烟的范围和措施
第十条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
根据以上相关条例,如果遇到有人在禁烟场所有吸烟行为时,应当制止该行为:
根据《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十七条: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内发现吸烟行为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要求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
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进行劝阻;
向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不履行控制吸烟职责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
民警若在办公室吸烟,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令,情节轻微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当场纠正;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有关规定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给予辞退、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❹ 抽烟违法吗
目前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室外公共场所吸烟,并没有相关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话,卫计委(原卫生部)2011年制定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第一款明文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但是并没有处罚条款或者其他强制措施。
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规定,比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这是北京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对北京地区有法律效力。条例的第十条规定了禁止吸烟的区域,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
综上所述:1、在全国范围内,室外公共场所吸烟不违法;2、在全国范围内,室内公共场所吸烟违法,但是无处罚或者处理措施;3、个别省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则依据该法规处理。
❺ 室内禁止抽烟是法律规定吗
室内禁止抽烟不是法律规定。
任何人均有权要求吸烟者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停止吸烟;有权要求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及其监督管理人员劝阻、制止吸烟行为;有权向卫生、城管等行政主管部门举报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禁止吸烟场所(区域)的经营者、管理者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不得放置烟具和设置烟草广告。对违法吸烟行为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对不听劝阻并扰乱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机关报案。
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内发现吸烟行为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要求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进行劝阻;向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不履行控制吸烟职责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
在各类公务和大型公共活动中,主办方不得提供、使用或者赠予烟草制品。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烟草制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务人员应当带头控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在公务活动中吸烟,教师不在学生面前吸烟,医务人员不在病人面前吸烟。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十条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
第十五条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和索要烟具,自觉听从劝阻;在非禁止吸烟场所吸烟应当合理避让不吸烟者,不乱弹烟灰,不乱扔烟头。
在禁止吸烟的经营场所内吸烟,因不听劝阻而被要求离开该场所的,无权向经营者索回已经消费的费用;已经接受服务但未支付费用的,应当支付费用。
第十六条 禁止吸烟场所(区域)的经营者、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控制吸烟职责:
(一)建立控制吸烟的管理制度,配备监督员,做好控制吸烟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的入口处及其他显著位置设置符合本条例第十八条要求的禁烟标识,保持标识完整、清晰;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不得放置烟具和设置烟草广告;
(四)对违法吸烟行为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对不听劝阻并扰乱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机关报案。
鼓励场所经营者、管理者采用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本场所的管理。
❻ 职工工作期间违反禁烟条例,消防安全管理员发现后该如何处置
就应该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给予合适的处理。他是在工作期间违反禁烟条例,那么应该给予罚款或者处分。
❼ 《控烟条例》针对个人违法吸烟行为的处罚金额最低是多少
您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第三十七条
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回区域)吸烟的,答由相应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责令立即改正,并可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最低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十元。谢谢阅读!
❽ 违反上海市禁烟条例,罚款金额多少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版决定正式通过。新修改的规定权确定,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儿童福利院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体育场馆、演出场所的观众坐席和比赛、演出区域;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域等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违反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条例规定,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本市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的主管部门。除上述特定的室外区域外,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也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将责令改正,并处以五十元以上两百元以下的罚款。据悉,该修正案将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❾ 民法典关于抽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暂时没有关于抽烟规定。
关于抽烟规定:
1、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2、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
3、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
4、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内发现吸烟行为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
2、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进行劝阻;
3、向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不履行控制吸烟职责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
吸烟有危害,不仅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任何有组织生物体只要还有生命迹象就要呼吸,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吸入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吸烟对呼吸道危害最大,很容易引起喉头炎、气管炎,肺气肿等咳嗽病。吸烟的时候烟从口入,经过喉咙、气管、支气管、进入血液里。
吸烟有一定的社会性,在社交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但同时又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对个体健康危害极大。也正由于如此,戒烟越来越受欢迎。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占国家人口四分之一的肺癌患者,吸烟占90%;死于支气管炎的,吸烟占75%;死于心肌梗塞的,吸烟占25%。吸烟不但给本人带来危害,而且还殃及子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
第五条 国家加强对烟草专卖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烟草制品的质量,降低焦油和其他有害成份的含量。
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第十七条 国家制定卷烟、雪茄烟的焦油含量级标准。卷烟、雪茄烟应当在包装上标明焦油含量级和“吸烟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