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是指党
Ⅰ 什么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1)法规是指党扩展阅读:
修订历史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形势发展,该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为此,党中央决定予以修订,
2015年10月正式印发。新修订《条例》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围绕党纪戒尺要求,明确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类违纪行为,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
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常态化,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条例》分为总则、分则、附则3编,共11章、133条,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8月26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布,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Ⅱ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指的是,规范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各类规章制度。
党内法规体系是指构成党内法规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呈现出的结构和样式的总称,是规定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制度系统。
Ⅲ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法规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法规。其内容包括党的 (政治纲领、组织纲领)以及有关党的(组织制度、活动方法) 等基本问题的规定。是党的建设的全面性的指导文件,也是(党 内生活)的最高法规。
Ⅳ 党员五讲五有是什么
一、讲政治、有信念,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体现为行动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二、讲规矩、有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依规治党,这个“规”指党内法规和党的纪律、规矩、制度、惯例等。党内法规指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
三、讲道德、有品行,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共产党员的道德和品行,重点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方面。共产党员的道德,建立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基础上。
四、讲奉献、有作为,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党的路线、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必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五、讲宗旨、有服务,保持公仆情怀,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4)法规是指党扩展阅读:
共产党员要践行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
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Ⅳ 所谓党内法规的规范性,是指党内法规以什么作为保障
所谓党内法规的规范性,是指党内法规以党的纪律作保障。
Ⅵ 什么是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Ⅶ 党内法规体系是以什么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规章制度体系
党内法规体系是指以党章为根本、以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规章制度体系,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
Ⅷ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主要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主要有:《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答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等。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拓展资料: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它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Ⅸ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是如何区别和分类的
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标准是规范性文件之一。其定义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9)法规是指党扩展阅读:
基本内涵
简述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法学家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法律,包括从法制史和哲学,或从如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面来探讨。
法律的研究来自于对何为平等、公正和正义等问题的讯问,这并不都总是简单的。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于1894年说:“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时禁止富人和穷人睡在桥下、在街上乞讨和偷一块面包。”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
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时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