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绿化条例
Ⅰ 园林绿化适用的法律法规
园林绿化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版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权100号令;
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2、《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3、《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后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2号,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Ⅱ 园林景观绿化设计有哪些规范
我在东莞,有以下这些: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08.01实施)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01实施)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1995]383号)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文)
《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建城〔2008〕171号文)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标[1999]46号)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2000]192号)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V2002 J185-2002)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J217-2002)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2005.3)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2004.6)
《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
《广东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00.01.01实施)
《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操作规程》(DB51/510016-1998)
《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69-2005)
《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68-2005)
《东莞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东莞市政府2002.07.01实施)
《东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东莞市公园管理办法》(东莞市政府2002.04.01实施)
《东莞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理工作指引(试行)》(东城管〔2008〕23号)
《东莞市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指引(试行)》(东城管〔2007〕12号)
《东莞市大树移植施工及养护技术规程(试行)》(东城管〔2007〕11号)
《东莞市立体绿化技术指引》(东莞市城管局2007 待定稿)
《东莞市市区道路绿化养护质量标准及检查考核办法》(东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2003.7.1实施)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Ⅲ 我国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是不是都是地方性的
国家有专门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地方也有管理规定的暂行办法和指导意见。
以下是各法律法规的总称
1、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2、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3、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4、建设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规定》
5、建设部《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0、《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11、其他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Ⅳ 与园林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共7章70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根据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决定》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 1979年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令第二号公布试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根据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修正。
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年6月7日由国务院发布,共17条。
6、《城市园林绿化资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7、《城市绿化条例》
经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4)国务院绿化条例扩展阅读:
园林古建筑行业作为受固定资产影响较大的行业,在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的城市园林古建筑运营模式、以宋城文化为代表的影视文化园林古建筑运营模式纷纷取得超额收益,并得到业界认可。
与此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促使全社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2001-2010年,全国城市绿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投资额从163.2亿元增加至1235.9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2%左右,充分显示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
到2010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49.4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2%,绿地率34.17%,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0.66平方米。
园林古建筑不但能很好的继承了传统文化,也对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振兴文化产业并更加强调环境保护的大趋势下,园林古建筑也将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Ⅳ 城市绿化条例的城市绿化条例
(1992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回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答规的决定》修订) 第三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本条例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Ⅵ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规定,在单位管界内或者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谁负责养护
如果已确定为古树名木,在单位和管界里由该单位负责,在处人庭院里由个人负责,园林绿化部门具体指导养护。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园林绿化部门统一负责管理。
Ⅶ 有什么园林绿化规范
了对城市绿化植物种植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进行控制,提高城市绿化种植成活率,建造城市优美园林景观,节约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和资源,突出本土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创建良好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制定本规范。
包括施工前准备,种植材料和播种材料,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穴、槽的挖掘,苗木运输和假植,苗木种植前的修剪,树木种植,大树移植,行道树种植,水生植物种植,草坪、花卉、地被种植,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绿化工程的附属设施等项目。
作为地区园林绿化施工组织和检查验收时的技术标准。为绿化工程配套的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工程的施工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绿化栽植工程:树木、花卉、草坪、地被、藤本植物等的植物种植工程。
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植株高大的木本植物。
灌木:无明显主干或主干甚短,植株相对低矮的木本植物。
常绿树:终年具有绿叶的树木,包括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
落叶树:在秋季或者冬季休眠落叶的树木。
藤本植物:茎干细长,不能直立,攀附或垂挂在大树或它物质上生活的植物。
地被:主要指覆盖地面作用的草本或灌木,一般高度为45厘米。
草坪:主要指覆盖地面作用的草本植物,一般以禾本科植物为主。
花卉:指在绿地中开花的各类植物。
垂直绿化:是泛指用攀援植物装饰建筑物外墙和各种围墙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
种植土: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客土:将栽植地点或种植穴中不适合种植的土壤更换成适合种植的土壤,或掺入某种土壤改善理化性质。
种植土层厚度:植物根系正常发育生长的土壤深度。
种植穴(槽):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称种植穴,长条形的称种植槽。
规则式种植:按规则图形对称配植,或排列整齐成行的种植方式。
自然式种植:株行距不等,采用不对称的自然配植形式。
土球:挖掘苗木时,按一定规格切断根系保留土壤呈圆球状,加以捆扎包装的苗木根部。
裸根苗木:挖掘苗木时根部不带土或带宿土(即起苗后轻抖根系保留的土壤)。
假植:苗木不能及时种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临时性填埋的措施。
修剪:在种植前对苗木的枝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对枝干的修剪称修枝,对根的修剪称修根。
定干高度:乔木从地面至树冠分枝处即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
鱼鳞穴:为防止水土流失,对树木进行浇水时,在山坡陡地筑成的众多类似鱼鳞壮的土堰。
浸穴:种植前的树穴灌水。疏剪:将枝条从分枝的基部剪除称疏剪或疏枝。
短截:从枝条上选留一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以刺激侧芽萌发。
分枝点高度:乔木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
成活率:树苗种植后成活株数占种植总数的百分比。
非植树季节植树:正常植树季节以外的时间植树。
软容器囤苗:将苗木种入软容器(软容器为可降解的材料)中,掩入土中常规养护,移植时连同软容器一起埋入土中。
木箱移植:指移植大树时,根部带土块重量较大,为确保移植过程土块的完好,采取用木箱包装移植。
缩根法:在大树移植前1~2年,将根系按预定移植时的大小,环树挖60~80cm宽的沟,将根切断,再还回松散的营养土,使其在根的断口处愈合生新根,利于移植时成活。
修坨:指土球或木箱移植时对土球,按规格标准修理整形。掏底:对土球底部进行挖去土壤和断根。
腰绳:在土球高的中间部位,缠绕草绳。
双股双轴:指土球包装时,草绳两根并用缠绕两层。铁板条:用0.1公分厚铁板加工成宽3cm,长60~100cm左右的代孔铁条,用于连接木箱板用,也称铁皮(俗称铁腰子)。原土壤:树木在原栽植地的土壤。
观赏面:树冠具有较美的观赏的一面。
后期养护:植物定植竣工后(或三次浇水后)的养护管理,一般养护时间为一年。
打包:将土球用蒲包裹严,用草绳捆紧
(7)国务院绿化条例扩展阅读 :
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艺术构图的基本原则。
二、符合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三、符合园林总体规则形式。
四、四季景色的变化。
五、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
六、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Ⅷ 关于破坏绿化带的法律条文
关于破坏绿化带的法律条文如下:
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应当限期归还。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砍伐城市树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8)国务院绿化条例扩展阅读:
根据《城市绿化条例》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坏城市树木花草的;
(二)擅自砍伐城市树木的;
(三)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养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
(四)损坏城市绿化设施的。
第二十七条 未经同意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Ⅸ 城市绿化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的什么原则
城市绿化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的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建管并重、共建共享的原则。
城市绿化明确了有关方面的职责,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城市绿化领导协调机制,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城市绿化工作,县市区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绿化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绿化工作,街道办事处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的城市绿化工作,规范了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绿线划定和调整、重大事项审议、海绵型绿地建设、立体绿化、异地补建等内容作了详细规定,明确了城市绿化保护和管理措施。
明确了各类城市绿地的养护责任人,设立永久性绿地制度,对损害城市绿化及绿化设施的行为以及擅自迁移和砍伐树木作了禁止性规定,对加强城市绿道建设作了相应规定,明确了有关部门的监管措施。设置和细化了有关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有关规定,擅自占用城市绿地、损坏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擅自迁移和砍伐树木、擅自修剪树木等违法行为,均设置了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城市绿化条例》
第七条 国务院设立全国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国城乡绿化工作,其办公室设在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负责全国城市绿化工作。
地方绿化管理体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Ⅹ 我们祖国有绿化保护管理条例吗
城市绿化条例
编辑
《城市绿化条例》经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现行版本根据2017年03月0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总则
编辑
第一条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第六条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国务院设立全国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国城乡绿化工作,其办公室设在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负责全国城市绿化工作。
地方绿化管理体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规划和建设
编辑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九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同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等规划指标,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规定。
第十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
第十一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必须有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确需改变时,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十二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城市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并适当配置泉、石、雕塑等景物。
第十三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因地制宜地规划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各有关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本单位管界内防护绿地的绿化建设。
第十四条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规划和建设,由该单位自行负责,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并给予技术指导。
第十五条城市苗圃、草圃、花圃等生产绿地的建设,应当适应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
第十六条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和开发住宅区项目,需要绿化的,其基本建设投资中应当包括配套的绿化建设投资,并统一安排绿化工程施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绿化任务。
保护和管理
编辑
第十七条城市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单位自建的公园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管理;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单位管理;城市苗圃、草圃和花圃等,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第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应当限期归还。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砍伐城市树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一条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的,必须向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同意后,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营业执照,在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遵守公共绿地和工商行政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城市的绿地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及绿化设施完好。
第二十三条为保证管线的安全使用需要修剪树木时,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进行修剪。承担修剪费用的办法,由城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不可抗力致使树木倾斜危及管线安全时,管线管理单位可以先行修剪、扶正或者砍伐树木,但是,应当及时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地管理单位。
第二十四条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
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在单位管界内或者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该单位或者居民负责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
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罚则
编辑
第二十五条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坏城市树木花草的;
(二)擅自砍伐城市树木的;
(三)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养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
(四)损坏城市绿化设施的。
第二十七条未经同意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第二十八条对不服从公共绿地管理单位管理的商业、服务摊点,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九条对违反本条例的直接责任人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地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执行。
附则
编辑
第三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三条本条例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