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机制体制和规章制度

机制体制和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4-18 20:10:47

❶ 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级别:学姐
3月14日 15:07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制度按照性质和范围总体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规章制度三个基本层次。根本制度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如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具体组织机构,如外交、金融、税收、政党、军事、司法、教育、科技、保障制度等。具体规章制度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具体工作部门规定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规则,如公务员考试制度、学位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等。

体制与机制是较易混淆的一对词语。按照《辞海》的解释,“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借指事物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制度和体制可以互相转化。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从广义上讲,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总之,靠制度制约体制与机制,同时,体制与机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❷ 制度,体制,机制,三者的区别能不能说的简单一点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体制就是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手段。
“体制”,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限于上下之间有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如:学校体制、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体制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它为基本制度服务。基本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单一性,而体制则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上来说,体制是联系社会有机体三大子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结合点,是三者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发生作用的桥梁和纽带。

机制,个人理解,就是一个事物合理化运作的原因。
理解机制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2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事物有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对机制的这一本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一是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二是机器是怎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

❸ 机制、体制、体系、制度的区别

这几个名词都是互相包含,互相补充的意思。
无法明确区分他们的界限。
机制包含最广,体制就是体系制度,

❹ 何谓机制、体制、制度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用在现时的申论上,可理解为组织运作方式。其包涵了体制及制度。

体制:指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

制度:指法与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

❺ 什么是体系、体制、机制、制度

我帮你找了一下。
体系,就是指广义上的一个完整的大的系统,里面有可能包括一些小的系统,构成一个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结构。就像人体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小系统构了一个完整的人体体系一样的道理。
所谓体制就是维持国家和社会运行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法律。
而机制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多用于自然科学,mechanism 指机械和机能的互相作用、过程、功能等等。社会科学也常使用,可以理解为机构和制度。
制度一词有广义的解释与狭义的解释。就广义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就是制度(或叫体制),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等。就狭义来讲,是指一个系统或单位制定的要求下属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工作制度、财务制度、作息制度、教学制度等等。这里讲的制度专指一种公务文书。
还有篇文章,你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我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机制.机制这个词的含义多种,其基本含义主要的有四种,一是用机器制造的;二是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三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四是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但行政机关公务文书中的机制的意思却是经常做某类事情的方式、方法。与前面四种含义接近但又不等同。简单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那么,机制和方式或方法有什么不同呢?他们的区别主要有四点:
第一点,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作为一个组织的工作机制,不会因组织领导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据个人主观随意改变的。
第二点,机制本身含有制度的因素,并且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遵守,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体现为个人做事的一种偏好或经验。例如监督机制,不仅指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而且应该包括各种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二者结合起{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国考 网.cn}才能发挥作用。
第三点,机制是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的,而方式、方法往往只是做事的一种形式和思路。机制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方式方法,并进行一定的加工,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而单纯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则因人而异,并不要求上升到理论高度。
第四,机制一般是依靠多种方式、方法{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国考 网.cn}起作用的,而方式、方法可以是单一起作用的。例如,建立起各种工作机制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国考 网.cn}保证工作的落实、推动、纠错、评价等。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使组织的建设稳步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
对于制度,大家可能相对熟悉一些.在应用写作类的书上,对制度都有较为成熟的定义.制度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加强对部门工作的管理和严格组织纪律而制定的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性公文。制度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针对一个部门某项具体工作管理制定,一经颁布,有关人员必须遵守,若有违反,则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行政处罚以至刑事处罚。制度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体系与系统是一个意思,两种提法,在英文中都译为System。系统一词,{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国考 网.cn}{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国 考网.cn}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生物学意义上的系统是指能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的整体,所以我们又可以把系统称之为体系。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说”就认为,人体是由12条经脉、365条脉络纵横交错形成的整体,“脏腑说”则把人体看成是由五脏(心、脾、肺、肾、肝)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构成的统一整体,他们各自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又彼此联系,共同制约着人体的健康。系统的的社会学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❻ 政府报告中的三个词语“机制、制度、体制”分别是什么意思怎么区别

讲白了,
机制是一整套的工作流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在公文写作中经常写“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制度是一个面上的东西,是一个静态的规范性文件,比如在公文写作中“建章立制,完善制度”;
而体制是一个比较宏观性的词语,是一个大的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整套机制和制度,但不能简单的认为体制就是机制和制度的结合,在公文写作或你参加申论考试时,建议你不要用这样的字眼,写到体制,用句话说“问题搞大了”的感觉,在机关单位工作写公文或与领导沟通时,你见过有有政府领导在做汇报的时候,说存在问题有“体制不顺、创新体制”么?顶多说“机制还不够健全、制度还不够完善”等。这也算是混官场的小忌讳吧!

❼ 制度,体制,机制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制度、体制与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

  •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制度和体制可以互相转化。 简单地说,“体制”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

  •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从广义上讲,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总之,靠制度制约体制与机制,同时,体制与机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区别

制度、体制和机制处于社会有机体结构的不同层面,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定、特点和功能定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制度位于社会体系的宏观层面和基础层面,侧重于社会的结构;体制位于社会体系的中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形式;机制位于社会的微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运行。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体制和机制具有易变性。

二、联系

(一)制度决定体制,并通过体制表现出来 制度与体制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按照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制度对体制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决定性,它规定着相应体制的基本内容、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一个社会究竟选择和采取什么样的社会体制,首先是由其基本制度决定的,其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制度这样或那样的制约。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变化方向,无论选择何种经济体制,都不能背离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同样,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规定着这个国家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基本制度的改变,社会体制也会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另一方面,正如内容离不开形式并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一样,制度的表现和实现也离不开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体制是制度的外壳,制度是体制的实质和灵魂。任何制度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体制,也都有其特定的实现方式即机制。不通过一定的体制和机制,制度就无以表现自己。不采用这种体制,就要采用那种体制。

(二)体制受制于制度,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体制作为制度的表现形式,其形成和发展受制度的规定和制约,并服从和服务于制度。但是体制一旦建立起来,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制度的原则规定具体化,使之更符合实际和更易于实施。体制是制度与现实的连接点和结合点,它的确定和选择,既要服从和体现制度,又必须着眼于当前的社会现实,根据现实社会的不同情况,将制度的原则规定和目标要求细化和具体化为一些具体的规定、规范和准则,因而更贴近现实,更有利于制度的贯彻实施。二是促进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在体制的选择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形式得当,既符合制度的要求,又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另一种是形式不当,存在某种缺陷,或者是没有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而相应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时,就需要抛弃或改革过时的、有缺陷的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体制,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体制,促进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

(三)机制既离不开制度和体制,又有助于制度和体制的运行与实现 机制隶属于并内含在制度和体制中,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与某种制度和体制结合在一起,因而也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受它们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制度和体制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同样的机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体制下,其表现形式和运作过程、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另一方面,无论制度还是体制,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才能有效运行和更好地发挥作用。因为任何制度或体制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只有以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才能维持制度或体制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自组织性。在机制内部,各组成部分和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因素和环节的变化,都会引起或受制于其他因素和环节的变化;同样,其他因素和环节的变化,也会影响或受制于这个因素和环节的变化,从而使系统整体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当某一要素的变化不符合系统整体的要求及其功能的发挥时,系统就会借助自身机制自动进行调节,以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

❽ 制度与机制的区别

一、含义不同: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二、性质不同;

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

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党建的工作机制,不因党组织负责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据个人主观随意改变的。

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制定规章制度应当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制度

❾ 机制和体制分别是什么意思

“机制”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

“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如:学校体制、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

(9)机制体制和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机制,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

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语出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西人嗜糖嗜其白,贱买赤砂改机制。”

在社会学中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

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文汇报》1988.9.14:“ 天津市 红桥区 建立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区教育机制,大力提高全区劳动者及其后备军的素质。”《文汇报》1988.9.14:“购物设施堪称全市第一的 上海 华联商厦,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了各商场搞活经营的积极性。”

❿ 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制度按照性质和范围总体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规章制度三个基本层次。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从广义上讲,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总之,靠制度制约体制与机制,同时,体制与机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拓展资料:

机制的划分:

从机制运作的形式划分,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是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即以计划、行政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

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种是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

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一种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

热点内容
法考过了cpa免考经济法吗 发布:2025-02-13 14:19:22 浏览:662
临海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13 13:42:37 浏览:211
合同法江平 发布:2025-02-13 13:31:01 浏览:241
电信服务不适用合同法 发布:2025-02-13 13:23:11 浏览:336
法律顾问让调解更高效 发布:2025-02-13 13:12:53 浏览:651
人民法院最高审 发布:2025-02-13 12:58:04 浏览:491
沈阳市供暖条例 发布:2025-02-13 12:55:11 浏览:816
民法典河边 发布:2025-02-13 12:26:49 浏览:46
公司不发底薪符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3 12:22:41 浏览:594
济南市铁路法院 发布:2025-02-13 11:17:20 浏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