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去极端化的条例

去极端化的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4-19 02:03:50

『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300字笔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300字笔记,可以围绕条例的主要内容进行做笔记。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是新疆首部去极端化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是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一项重要立法

制定《条例》是自治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从法治层面推进去极端化工作,有利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总目标。

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深入开展'三非“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以赴'去极端化“,努力破解宗教管理难题。

要深入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戳穿'圣战殉教进天堂“等荒唐谬论,使广大信教群众正确掌握民族风俗习惯、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的界限。

(1)去极端化的条例扩展阅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全文共分七章,包括总则、极端化的主要表现等,共52条。

2017年3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0月9日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的决定》修正,新修订《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贰』 如何做好“去极端化”工作

1、各地坚持疏堵结合、分类施教、多方参与、综合施策的方针,灵活运用“五把钥匙”(即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

2、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科学普及”四管齐下,清除境外“种子”、改良疆内“土壤”和封堵网上“平台”同步推进。

3、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去极端化”活动,并与自治区此前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4、以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宗教人士为骨干,组建各类宣讲员队伍,深入开展多层次的大宣讲和大讨论活动。树立正信,挤压宗教极端思潮活动空间,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采取多种文化对冲方式,坚持现代文化为引领,让正能量占领精神文化阵地。

5、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的极端分子,严肃处理违法违纪人员,对受极端思潮影响的人则按其责任轻重分期进行教育转化。

(2)去极端化的条例扩展阅读:

"去极端化"的意义:

1、有利于遏制宗教极端思潮的渗透蔓延。集中力量深化专案侦查,逐步挖掉宗教极端势力的根子,减少暴力恐怖事件。

2、宗教极端氛围逐步淡化,社会环境得到净化,社会正气得到弘扬,爱国宗教人士敢于发声。各级干部对宗教极端思想和行为敢管、愿管的担当精神普遍具备,会管的能力明显提升。

3、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婚姻、卫生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生入学率、到校率、巩固率大幅提升。群众的思想和认识明显提高,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性。

『叁』 在去极端化的工作中社会各方面应当履行的职责有哪些

具体如下: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

第三十条
全社会应当共同参与去极端化工作。各族群众应当学法守法,树立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和远离极端化。

第三十一条
工会应当在工会组织、会员中进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去极端化活动,防范极端化在工会会员中传播。

第三十二条
共青团应当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鼓励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青少年抵制极端化、崇尚先进文化、适应现代生活。

第三十三条
妇联应当对妇女进行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对受极端化影响妇女的教育管理,引导帮助其融入现代文明社会,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极端化。

第三十四条
科协应当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讲好科学故事,引导各族群众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科学认知能力,自觉抵制和反对极端化。

第三十五条
宗教团体应当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批驳极端的宗教思想观念,发挥在去极端化工作中的作用,引导信教群众正确处理法律与教规的关系,确立正信,抵制极端,做守法公民。

第三十六条
工商联、文联、社科联、学会、协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好去极端化工作。

第三十七条
学校应当对师生员工加强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增强反分裂、反渗透意识。发挥好教师在去极端化中的引导作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反对迷信,抵制极端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学校讲台、讲坛、论坛等,散布、传播极端化言论。

第三十八条
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以及各类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去极端化教育培训,推动去极端化宣讲教育进农村、进牧区、进社区、进企业。

第三十九条
高等院校及有关社科研究机构应当加强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研究,加强去极端化研究。

第四十条
宗教院校应当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认真履行培养培训宗教教职人员职责,防范极端化渗透。

第四十一条
大众传媒、新兴媒体应当创新载体和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多渠道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活动。

第四十二条
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公共交通工具、车站、机场等的工作人员,应当劝阻穿戴蒙面罩袍、佩戴极端化标志人员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四十三条
企业应当履行去极端化的责任,教育引导员工爱岗敬业、遵规守法、团结和睦,反对极端化言论和行为。

第四十四条
家庭及其成员应当遵法、守法。家长应当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子女,教育子女崇尚科学,追求文明,维护民族团结,抵制和反对极端化。

第四十五条
宗教教职人员应当向信教群众宣传相互包容、和谐共处、团结友善理念,将爱国、和平、团结、中道、宽容、善行等教义贯穿到讲经解经活动中,旗帜鲜明地批驳极端化,引导信教群众树立正信正行,抵御极端化的渗透。

(3)去极端化的条例扩展阅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单位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或者法治教育;

情节较重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予以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受到处罚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肆』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的规定去极端化工作实行什么的工作制度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第九条,受极端主义影响,下列言内论和行为属于极容端化,予以禁止:

1、宣扬、散布极端化思想的。

2、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强迫他人参加宗教活动,强迫他人向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提供财物或者劳务的。

(4)去极端化的条例扩展阅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第一条为了遏制和消除极端化,防范极端化侵害,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去极端化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极端化,是指受极端主义影响,渲染偏激的宗教思想观念,排斥、干预正常生产、生活的言论和行为。

本条例所称极端主义,是指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的主张和行为。

自治区预防、遏制和消除极端化,预防和惩治极端主义犯罪活动。

『伍』 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之“去极端化”的资料

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之“去极端化”的资料具体如下:

为深刻揭露宗教极端思想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丑恶本质,从源头上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滋生的土壤,2018年12月1日,拜城县公安局蔬菜村警务室民警在辖区开展“去极端化”宣讲活动。

在宣传会上,放汇聚干部首先向辖区150余民群众代表播放了“去极端化”视频资料。结合视频资料向大家阐述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事务条例,指出极端宗教思想和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给新疆各族人民造成的严重危害。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利用宗教进行试图分裂国家,破坏社会秩序,不得从事损害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非法活动,最后他呼吁辖区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决不能受极端化思想的蛊惑和利用。

通过此次宣传教育,使在座群众看清了宗教极端的真实面目,提升了学员法律意识,为辖区的稳定进一步打下基础。

『陆』 极端化的主要表现有几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规定

极端化的主要表现

第九条 受极端主义影响,下列言论和行为属于极端化,予以禁止:
(一)宣扬、散布极端化思想的;
(二)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强迫他人参加宗教活动,强迫他人向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提供财物或者劳务的;
(三)干涉他人婚丧嫁娶、遗产继承等活动的;
(四)干涉他人与其他民族或者有其他信仰的人员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生活,驱赶其他民族或者有其他信仰的人员离开居住地的;
(五)干预文化娱乐活动,排斥、拒绝广播、电视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
(六)泛化清真概念,将清真概念扩大到清真食品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借不清真之名排斥、干预他人世俗生活的;
(七)自己或强迫他人穿戴蒙面罩袍、佩戴极端化标志的;
(八)以非正常蓄须、起名渲染宗教狂热的;
(九)不履行法律手续以宗教方式结婚或者离婚的;
(十)不允许子女接受国民教育,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实施的;
(十一)恐吓、诱导他人抵制享受国家政策,故意损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国家法定证件以及污损人民币的;
(十二)故意损毁、破坏公私财物的;
(十三)出版、印刷、发行、销售、制作、下载、存储、复制、查阅、摘抄、持有含极端化内容的文章、出版物、音视频的;
(十四)蓄意干涉或破坏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
(十五)其他极端化言论和行为。 收起

热点内容
小区对着法院 发布:2025-02-13 09:40:24 浏览:1
调解书一经签收即产生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3 09:06:57 浏览:493
河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 发布:2025-02-13 08:11:46 浏览:121
行政法简答题题库 发布:2025-02-13 07:43:47 浏览:24
江苏自考行政法学 发布:2025-02-13 07:15:33 浏览:231
农田纠纷法律咨询 发布:2025-02-13 07:07:30 浏览:815
日常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发布:2025-02-13 06:25:57 浏览:108
合同法的解除 发布:2025-02-13 06:21:39 浏览:45
员工加班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2-13 06:10:03 浏览:272
2016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2-13 05:58:26 浏览: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