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私房建造法规定

私房建造法规定

发布时间: 2022-04-19 05:12:51

『壹』 个人买地建房需要哪些证件和手续

注意,如果你是城镇户口,必须要买城镇的宅基地。如果买农村土地的话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果你是农村户口,那就要买户口所在地的宅基地。

一般私房建造手续如下:

1、到国土部门了解你所要购买的地块情况。

2、在国土局缴纳土地出让金,办理土地证。

3、请当地设计院出设计方案,出图纸。

4、持图纸到建设局报建,取得施工许可证。

5、请建设局认可资质的施工队建造。

6、建好后申请竣工验收,取得竣工验收报告。

7、持验收报告、图纸到房管局办理房产证。

在办理好土地证和房产证后,您的住房就是合法建造的,你的权益就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而且,只有证件齐全(土地证、房产证)的私房才能上市销售。

『贰』 农民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可以建私房吗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承包地是用于生产的土地,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因此,居民建房需要占用宅基地、空闲地或耕地的,均应依法按程序提出申请,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建房,不能私自占地建房。

使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因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设住宅的,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叁』 私房蓝图范围的法律范畴概念我宅基地周边的法律范畴应该有多少米

摘要 一般的宅基地范围是:(1)农村宅基地界线范围是居民实际建造房屋及附属生活设施的现状范围;(2)庭院经济用地和村庄公共设施用地不列入宅基地范围;(3)宅基地定界范围原则上统一以房屋的墙基外踢脚线为准,房屋后不再留滴水地。

『肆』 什么时候规定公务员不可以建私房

您好,天星培训网络知道为您服务:

为从严治理国家公职人员违法购买集体土地建私房,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及城市规划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严禁国家公职人员以个人或他人名义违法购买集体土地建私房,以及以各种形式参与小产权房开发建设。
二、严禁城镇社区、村民委员会、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违规擅自出让、转让土地,或者以各种名义开发建设小产权房。
三、严禁国土、规划、住建、建工、房产等职能部门为国家公职人员违法购买集体土地建私房办理用地、规划、建设许可和产权登记等手续。严禁为国家公职人员办理未经处理的私房国土、房产过户交易等手续。
四、自2005年1月1日以来,国家公职人员以个人或他人名义违法购买集体土地建私房的,应主动申报、自觉接受处理。如不主动申报,拒不接受处理,由市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建私房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实后,通知有关部门对其实施“三停”(停职、停薪、停止工作),限期接受处理;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接受处理或情节严重的,有职务的一律免职,一般工作人员调离岗位,再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五、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国家公职人员以个人或他人名义违法购买集体土地建私房的,一经查实,一律先免职,再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六、社区、村民委员会、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违法出让、转让土地的,对参与人员一律先免职,再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七、各职能部门为国家公职人员以个人或他人名义违法购买集体土地建私房办理各项手续的,一经查实,对经办人员和审批领导一律先免职,再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八、对国家公职人员以各种形式参与小产权房开发建设的,一经查实,一律先免职,再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九、国土、规划、住建、建工、房产等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对工作不力、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予以免职,并追究有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
十、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严查处国家公职人员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私房案件,从严查处各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件。公安机关要加大力度从严打击违法买卖土地犯罪行为。对压案不查、敷衍塞责、工作不力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
十一、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如有疑问,欢迎向天星培训网络知道提问。

『伍』 请问什么法律法规里有规定农村宅基地上所造房屋不可随意买卖急~

从法律后果来看,认定合同有效不仅有利于制约农民随意处分自己的房屋和宅基地,有利于稳定现有的房屋占有关系;而且当事人不得因自己的错误行为而获利,对出卖人事后主张合同无效进行必要的限制,有利于维护买受人的善意信赖,这也是禁反言和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
赞成买受人返还房屋的一方也提出了有力反驳:目前,在我市农村私房买卖中,买房人名义上是买房,实际上是买地,这与我国严格限制宅基地流转的政策是相违背的;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与特定的身份相联系,转让私有房屋往往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的非法流转;另一方面,宅基地的流转必然带来宅基地需求的加大,造成住宅用地向耕地延伸,这显然不符合《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规关于保护耕地的立法意图。
笔者认为,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尚没有禁止农村私房买卖以及农村私房买卖合同应认定无效的明确规定,但是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物权法》第153条也明确规定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房随地走,地随房走的原则,宅基地上的房屋也同样是不能流转的。但是如果买卖双方都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诉讼时买受人已将户口迁入所在地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同时,对于此类案件的解决要结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实际综合考虑。此类案件成讼多源于土地增值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将获得补偿安置等原因,出卖人受利益驱动而起诉。在合同无效的原因方面,出卖人负有主要责任,买受人负有次要责任;在合同无效的处理上,应全面考虑出卖人因土地增值或拆迁、补偿所获得的利益,以及买受人因房屋现值和原买卖价格的差异造成损失两方面的因素,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避免认定合同无效给当事人造成的利益失衡;对买受人已经翻建、扩建房屋的,应对其添附价值进行合理补偿;买受人确实无房居住的,应予以妥善安置。中原区法院 白鸽 陈爱华

『陆』 私房没审批建筑五年以上还算违建吗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了行政处罚的时效限制,“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条规定的立法原意是美好的,它一方面规定了行政机关必须提高行政处罚的效率,另一方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限制其处罚权的滥用。但是这条规定在立法表述和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发现”一词使得行政机关在行使处罚权时由被动变主动,只要违法行为在两年内被发现,何时处罚行政机关说了算。二是起算点的问题,这也恰恰是我不太明白的地方。 比如,一个人违章建筑,未办理任何施工等许可证明,等到过了两年期限后,被行政机关发现,拟作出处罚。此时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罚就有两种意见: 一是不应该处罚。按照《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起算点是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经过两年,显然已过了处罚的时效。 二是应该处罚,因为违章建筑一直存在,就被视为违法行为没有终了,除非违法人哪一天偷偷拆除。但是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此处把违法行为和违法结果混为一谈,如果说违章建筑是一种违法行为继续状态存在的形式的话,那么《行政处罚法》的追溯期的起止时间就没有止境了,这不符合法理,也偏离了法律正义的客观需求,这种行政处罚的严厉程度已经和对社会最具破坏力的犯罪行为的惩罚限度相等同,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违章建筑只是一个物化了的违法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违法行为本身,违章建筑的存在并不是违法行为的继续或连续状态,除非该违章建筑在不停地改建或扩建当中。 可是,实际操作中,行政部门往往是这么认定的:违章建筑存在的属性,即当其对规划产生影响时,就存在了这一属性。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对违章建筑的处理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建设行为,二是建设结果对规划的影响。最高法院行政庭在《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如何适用的答复》((1995)法行字第15号)中明确:“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人其违法行为是否属于‘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应从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来确认。” 故此,行政部门认为,若当事人所建设的建筑物不符合规划,违章建筑对规划的影响就始终存在,则应视为持继状态。这一点在涉及数个违法行为所建造的违章建筑中尤为明显。如在公路红线控制区内的违章建筑,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其存在就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水利安全的影响,这显然是一种持续状态。”

『柒』 非农户口转农业户触建私房吗

一、不可能由非农业户口转成农业户口在农村建私房。
二、国家禁止由非农业户口转成农业户口,因为国家为了保护农民,不使大量城里人到农村兼并土地、山林等,侵害农民利益,对非农业户口转成农业户口是禁止的。但国家为了推进城镇化步伐,除了部分大城市,其他城市对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是鼓励的。
三、相关法律依据如下:
(一)城里人能到农村买房子和土地:农民作为宅基地使用权人却无权向具有城镇户口的城市居民出售自己的住房以及宅基地。《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办发[1999]39号)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规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宅基地。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
因此,现有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不允许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购买农村的住房以及宅基地。我国立法对农村房屋转让一直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无论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转让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还是《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还有《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均严格限制农村房屋转让给城镇居民。
四、现实中,存在有城里人买农民的土地和房产的情况,但这些交易是没有法律保护的,也即非法的,买方要承担巨大风险。经常有多年前出售土地、房产的农民回来找买方要回房屋和土地的案例,无一例外,均是买方输了。最后仅仅是农民赔偿买方一点点差价。
综上,非农业户口的人不可能在农村合法建私房,在农村买土地和房产也是非法和,存在巨大风险。

『捌』 宅基地可以由农民自行修建吗法律上对于农民使用宅基地有何要求

农村宅基地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是使用主体特定,即特定宅基地仅限本集体经济组织特定成员享有使用权,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只能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特定村民申请宅基地后不得自己出售、转让。法律规定宅基地的单一性和取得方式的多样性冲突。一户一宅。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农村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市规定的标准。四是不自行转让的宅基地,也不能自行转让。

城里人是否能买到宅基地。宅基地不得出售给城市人。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出让管理和禁止土地投机的通知》明确规定,农民的房屋不得出售给城镇居民,也不得允许城镇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房,有关部门不得为非法建造和购买的房屋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地产许可证。

热点内容
小区对着法院 发布:2025-02-13 09:40:24 浏览:1
调解书一经签收即产生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3 09:06:57 浏览:493
河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 发布:2025-02-13 08:11:46 浏览:121
行政法简答题题库 发布:2025-02-13 07:43:47 浏览:24
江苏自考行政法学 发布:2025-02-13 07:15:33 浏览:231
农田纠纷法律咨询 发布:2025-02-13 07:07:30 浏览:815
日常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发布:2025-02-13 06:25:57 浏览:108
合同法的解除 发布:2025-02-13 06:21:39 浏览:45
员工加班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2-13 06:10:03 浏览:272
2016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2-13 05:58:26 浏览: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