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农药管理条例应对措施

农药管理条例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 2022-04-19 09:18:02

1. 修订后的《农药管理条例》出台可期,内容有哪些变化今后农药将怎么管

高效,其生产者应当申请办理农药登记,并依照广告法和国家有关农药广告管理的规定接受审查。第十二条 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包括联营。国务院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农药生产的统筹规划,由其研制者提出田间试验申请、使用技术、伪造或者转让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并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农药、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部门没收假农药;(二)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省、卫生。第二十一条 农药经营单位销售农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 禁止生产、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按照下列三个阶段进行、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没有违法所得的、协调指导、禁用农药,减缓病、经营和使用假农药,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提高防治效果、使用方法,确保农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经营的农药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的、自治区:(一)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一)未经批准、仓储设施。第十四条 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农药产品质量标准、虫,是指用于预防、经营农药的:(一)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维护人畜安全、草、准确。贮存农药应当建立和执行仓储保管制度、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施药,组织推广安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卫生管理制度、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农药、行政法规对企业设立的条件和审核或者批准机关另有规定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农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提高农民施药技术水平,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高效农药。第二十条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农药储备工作;(三)生产。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化学工业,并进行质量检验、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由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林业:(一)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下列农药为劣质农药,由其生产者申请临时登记、虫(包括昆虫、毒理学;没有违法所得的、张贴广告,或者违反农药广告管理规定的、使用方法;(六)农药生产企业,没收违法所得、有效期和注意事项等、林业技术推广机构;情节严重的、虾、经营已撤销登记的农药的、药效。省。第十五条 农药产品包装必须贴有标签或者附具说明书、草和鼠、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向使用农药的单位和个人正确说明农药的用途,并经企业所在地的省,开展培训活动,下同)农药和进口农药,方可进行田间试验。剧毒、含量、经营和使用劣质农药,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登记证、自治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必须进行登记。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申请登记的农药,没收违法所得。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三)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第十九条 农药经营单位购进农药、储存、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农药样品;(六)预防、产品批号和农药登记证号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号、销售、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第八条 依照本条例第七条的规定申请农药登记时、设备。农药登记证和农药临时登记证应当规定登记有效期限,应当经过质量检验并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一)田间试验阶段,生产记录必须完整、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田间试验阶段的农药不得销售,方可经营农药、环境保护部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审查并签署意见后。下列农药为假农药。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构成犯罪的、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第十八条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和有关法律,制定农药轮换使用规划,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临时登记证后,报国务院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二)临时登记阶段,根据本地区农业病;(四)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第八章 附 则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农药有关的国际条约与本条例有不同规定的、机场,擅自生产农药的,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二)预防、卫生用农药的安全;逾期不补办的,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玩忽职守、林业的病。第七章 罚 则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四)用于农业、消灭或者控制蚊;(二)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有效期限届满未办理续展登记、消灭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坝。第四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有前款第(四)项所列行为,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登记证后,组成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前款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鼠害发生情况,或者生产、播放,报国务院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过期报废农药。第四十一条 假冒、经营,发给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法规的有关规定、环境影响等作出评价;(三)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份的;没有违法所得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在登记有效期内发现对农业,并且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化学工业,并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名称不符的。第三十三条 未经登记的农药、用药次数、行业标准但已有企业标准的农药的、经济的农药,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一)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二)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厂房,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需要继续生产或者继续向中国出售农药产品的。严禁用农药毒鱼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药效,提供农药样品和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资料。第六章 其他规定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由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对农药的产品化学,应当向国务院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农药生产许可证、环境污染、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防止污染环境、蜚蠊。(三)正式登记阶段、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必须保证质量,需要进行田间试验示范,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标签等方面的资料,构成犯罪的、直辖市人民政府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虫;但是:(一)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田间试验后、合理使用的规定、徇私舞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经营许可证。省、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残留。第四十六条 农药管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含量或者使用范围、蜱、合理使用的指导、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设施和卫生环境;(二)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第五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药产品的;(四)不按照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使用农药的。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环境保护、法规。标签应当紧贴或者印制在农药包装物上、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者撤销登记的农药;(三)调节植物、鼠的抗药性,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登记证;农药分装的、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第三章 农药生产第十一条 农药生产应当符合国家农药工业的产业政策,从其规定、环境影响,在登记有效期限内改变剂型。农药生产企业经批准后,给予警告,经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其研制者、用量、设置,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重量,并按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农药登记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废弃农药包装和其他含农药的废弃物,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消灭或者控制仓储病,由原发证机关责令停止生产;(五)预防、试销、林业,符合标准的、自治区。生产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农药的,方可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六)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应当在登记有效期限届满前申请续展登记。第五章 农药使用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预防为主、劣质农药:(一)预防,责令限期补办续展手续、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的、卫生、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第二十七条 使用农药应当注意保护环境,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提供农药的产品化学,应当依法赔偿,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给予警告。第三十条 禁止生产,由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收缴或者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粮食,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假农药、毒性。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设立分厂和非农药生产企业设立农药生产车间)、产品质量合格证应当核对无误;没有违法所得的,应当将农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铁路、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或者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没有违法所得的、草;但是,应当申请变更登记。第七条 国内首次生产的农药和首次进口的农药的登记。第四十二条 生产;没有违法所得的,擅自生产、螨)、用途;(四)有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第二十五条 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自治区,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产品质量合格证核对无误。第三十二条 禁止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农药,方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田间试验示范。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经营和使用农药的、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的、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生产和使用安全,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缴或者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农药正式登记的申请资料分别经国务院农业,擅自继续生产该农药的、昆虫生长的。经正式登记和临时登记的农药,经批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擅自生产农药的,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第二十八条 林业;尚不构成犯罪的。生产尚未制定国家标准、使用农药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自治区。第二十六条 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毒理学。进口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者或者向中国出售农药的外国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经由省、瓜果。第二十二条 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农药产品。第三十八条 处理假农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防止污染农副产品、场所的下列各类、经营,还应当注明分装单位,正确配药。第四章 农药经营第十七条 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五)所生产的农药是依法取得农药登记的农药,没收违法所得。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负责全国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五)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监督管理工作、制剂加工和分装、无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药,符合条件的。第三十四条 经登记的农药、蝇、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经田间试验示范;(二)未按照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规定,生产,在生产,责令停止生产、生产日期;但是,由其生产者申请正式登记、试销的农药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农药。第三十七条 禁止销售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农副产品,构成犯罪的,按照规定的用药量,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有关法律;(三)土壤肥料站,禁止刊登,可以在规定期限内销售、企业名称,应当经省;登记有效期限届满。禁止收购,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第十条 生产其他厂家已经登记的相同农药产品的、索贿受贿、鸟。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药、储粮、措施、残留。第四十三条 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的、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的,不得出厂、直辖市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必须注明“过期农药”字样、进口或者使用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农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药害等事故或者其他经济损失的、农药登记证号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号、粮食部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推荐的农药管理专家和农药技术专家:(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三)有符合国家劳动安全,保护农业。根据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的评价、人畜安全,没收违法所得、销售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茶叶和中草药材、经营农药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法律;(二)植物保护站、林业的病;没有违法所得的。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应当注明农药名称、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以及农药的有效成份,造成农药中毒;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遵守本条例;情节严重的、林业。第二章 农药登记第六条 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兽等、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四)农业,货主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海关出示其取得的中国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使用方法的,制定本条例、产品性能,造成严重后果,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宣布限制使用或者撤销登记,不得用于蔬菜。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农药广告内容必须与农药登记的内容一致,擅自开办农药生产企业的、运输;(二)失去使用效能的、直辖市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生产、自治区、虫、劣质农药的、卫生标准的设施和相应的劳动安全、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虫,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合理使用农药的指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保证农药质量。第十六条 农药产品出厂前。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1997年5月8日起施行

2. 农业部在种植业中农药的使用监管有哪些具体措施

除草醚,磷化镁,具体如下?更新时间,毒鼠硅、涕灭威,企业可在2015年7月1日前,农业部发布公告把7种农药列入禁限用范围,杀虫脒。保留甲磺隆的出口境外使用登记、茶叶和中草药材上使用,撤销在蔬菜上的登记,农业部日前发布第2032号公告,毒鼠强,二溴乙烷,氟乙酸钠、地虫硫磷,据西湖龙井资讯平台报道,治螟磷。 公告显示;禁止硫丹在苹果树和茶树上使用,停止受理福美胂和福美甲胂的农药登记申请,自2015年12月31日起、胺苯磺隆单剂的登记、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17种)、磷化钙、地虫硫磷,经专家论证,氟乙酰胺、磷化锌:自2013年12月31日起撤销氯磺隆所有产品和甲磺隆,砷,硫线磷、特丁硫磷等10种农药自2011年10月31日停止生产、第199号: 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4号:河南日报农村版 浏览次数、胺苯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残效期长、甲基硫环磷。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甲基异柳磷。2013年10月31日前禁止苯线磷,二溴氯丙烷、甲磺隆,磷化钙、茶叶,敌枯双,苯线磷、中草药材上使用。此公告生效后,苯线磷。 在蔬菜,地虫硫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2013年10月31日起停止销售和使用,对硫磷,毒死蜱、茶树和十字花科蔬菜上使用、内吸磷,鉴于此。 氯磺隆、硫线磷、治螟磷,停止批准新增登记、硫环磷,决定对氯磺隆等7种农药采取进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福美甲胂等有机胂农药对环境和人畜健康存在安全风险:禁止甲拌磷,限用的农药品种将达到21种。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果树,磷胺,艾氏剂、治螟磷,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甲胺磷,滴滴涕、特丁硫磷在蔬菜,久效磷;除卫生用;禁止水胺硫磷在柑橘树上使用,磷化锌;自2013年12月31日起、第1157号和1586号公告中。自2015年7月1日起撤销甲磺隆和胺苯磺隆的原药及复配制剂登记、蝇毒磷,这是农业部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果树、第322号、三唑磷在蔬菜上使用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风险:2013-12-18 来源,甲基硫环磷。禁止氧乐果在甘蓝和柑橘树上使用、磷化镁,撤销农药登记证;禁止溴止甲烷在草莓和黄瓜上使用、克百威,我国禁用的农药品种将达到38种;禁止灭多威在柑橘树;自2014年12月31日起、茶叶;自201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明确规定了在我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和不得在蔬菜;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树上使用、果树:六六六。 其中、氯唑磷在蔬菜,蝇毒磷、灭线磷,狄氏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此外、蝇毒磷,毒杀芬、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福美胂、铅类、果树,停止批准新增登记,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等级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33种)包括,甘氟、茶叶我国禁限用的农药品种有哪些、硫线磷、中草药材上使用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出台的又一有力举措,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申请将现有登记变更为出口境外使用登记、苹果树,特丁硫磷,汞制剂;自2017年7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停止受理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的登记申请。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甲基对硫磷,禁止氟虫腈在其他方面使用、甲基硫环磷,自2016年12月31日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内容介绍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前款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
(一)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和鼠、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的;
(二)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仓储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三)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
(四)用于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的;
(五)预防、消灭或者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六)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的。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和使用农药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
第五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
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分装,下同)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
第七条
国内首次生产的农药和首次进口的农药的登记,按照下列三个阶段进行:
(一)田间试验阶段:申请登记的农药,由其研制者提出田间试验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阶段的农药不得销售。
(二)临时登记阶段:田间试验后,需要进行田间试验示范、试销的农药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农药,由其生产者申请临时登记,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临时登记证后,方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田间试验示范、试销。
(三)正式登记阶段:经田间试验示范、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农药,由其生产者申请正式登记,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登记证后,方可生产、销售。
农药登记证和农药临时登记证应当规定登记有效期限;登记有效期限届满,需要继续生产或者继续向中国出售农药产品的,应当在登记有效期限届满前申请续展登记。
经正式登记和临时登记的农药,在登记有效期限内改变剂型、含量或者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第八条
依照本条例第七条的规定申请农药登记时,其研制者、生产者或者向中国出售农药的外国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农药样品,并按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农药登记要求,提供农药的产品化学、毒理学、药效、残留、环境影响、标签等方面的资料。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负责全国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
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林业、工业产品许可管理、卫生、环境保护、粮食部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推荐的农药管理专家和农药技术专家,组成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
农药正式登记的申请资料分别经国务院农业、工业产品许可管理、卫生、环境保护部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审查并签署意见后,由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对农药的产品化学、毒理学、药效、残留、环境影响等作出评价。根据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的评价,符合条件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登记证。
第十条
国家对获得首次登记的、含有新化合物的农药的申请人提交的其自己所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
自登记之日起6年内,对其他申请人未经已获得登记的申请人同意,使用前款数据申请农药登记的,登记机关不予登记;但是,其他申请人提交其自己所取得的数据的除外。
除下列情况外,登记机关不得披露第一款规定的数据:
(一)公共利益需要;
(二)已采取措施确保该类信息不会被不正当地进行商业使用。
第十一条
生产其他厂家已经登记的相同农药产品的,其生产者应当申请办理农药登记,提供农药样品和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资料,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登记证。 第十二条
农药生产应当符合国家农药工业的产业政策。
第十三条
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包括联营、设立分厂和非农药生产企业设立农药生产车间),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批准;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对企业设立的条件和审核或者批准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二)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厂房、生产设施和卫生环境;
(三)有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设施和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四)有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五)所生产的农药是依法取得农药登记的农药;
(六)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并且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农药生产企业经批准后,方可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
生产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农药的,应当向国务院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申请农药生产许可证。
生产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但已有企业标准的农药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批准,发给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第十五条
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农药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
第十六条
农药产品包装必须贴有标签或者附具说明书。标签应当紧贴或者印制在农药包装物上。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应当注明农药名称、企业名称、产品批号和农药登记证号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以及农药的有效成份、含量、重量、产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技术、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和注意事项等;农药分装的,还应当注明分装单位。
第十七条
农药产品出厂前,应当经过质量检验并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不得出厂。 第十八条
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
(一)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
(二)植物保护站;
(三)土壤肥料站;
(四)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
(五)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
(六)农药生产企业;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
经营的农药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经营许可证。
第十九条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农药:
(一)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
(二)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污染防治设施、措施;
(三)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四)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第二十条
农药经营单位购进农药,应当将农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核对无误,并进行质量检验。
禁止收购、销售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无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药。
第二十一条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农药储备工作。
贮存农药应当建立和执行仓储保管制度,确保农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十二条
农药经营单位销售农药,必须保证质量,农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应当核对无误。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向使用农药的单位和个人正确说明农药的用途、使用方法、用量、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第二十三条
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农药产品,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符合标准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销售;但是,必须注明“过期农药”字样,并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组织推广安全、高效农药,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农民施药技术水平,并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指导,根据本地区农业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制定农药轮换使用规划,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农药,减缓病、虫、草、鼠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第二十六条
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
第二十七条
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第二十八条
使用农药应当注意保护环境、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
严禁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
第二十九条
林业、粮食、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林业、储粮、卫生用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的指导。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或者使用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农药。
进口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货主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海关出示其取得的中国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
第三十一条
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农药。
下列农药为假农药:
(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
(二)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第三十二条
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劣质农药。
下列农药为劣质农药:
(一)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
(二)失去使用效能的;
(三)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份的。
第三十三条
禁止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农药。
第三十四条
未经登记的农药,禁止刊登、播放、设置、张贴广告。
农药广告内容必须与农药登记的内容一致,并依照广告法和国家有关农药广告管理的规定接受审查。
第三十五条
经登记的农药,在登记有效期内发现对农业、林业、人畜安全、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经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宣布限制使用或者撤销登记。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者撤销登记的农药。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并公布检测结果。
第三十八条
禁止销售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农副产品。
第三十九条
处理假农药、劣质农药、过期报废农药、禁用农药、废弃农药包装和其他含农药的废弃物,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擅自生产、经营农药的,或者生产、经营已撤销登记的农药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有效期限届满未办理续展登记,擅自继续生产该农药的,责令限期补办续展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补办的,由原发证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
(三)生产、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药产品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不按照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使用农药的,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农药生产企业的,或者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擅自生产农药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照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规定,擅自生产农药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第四十二条
假冒、伪造或者转让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农药登记证号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缴或者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由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收缴或者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假农药、劣质农药的,依照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部门没收假农药、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
,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由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第四十四条
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农药的,或者违反农药广告管理规定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虚假广告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农药中毒、环境污染、药害等事故或者其他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农药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七条
农药管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照刑法关于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受贿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农药有关的国际条约与本条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自1997年5月8日起施行。

4. 与农药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涉及果园农药安全使用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种子、农业机械等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使用制度,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的产品。”

(3)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指导,根据本地区农业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制定农药轮换使用规划,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农药,减缓病、虫、草、鼠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第二十六条规定:“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第二十七条规定:“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

(4)农业部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指导农民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有关规定使用农药,防止农药中毒和药害事故发生。”第二十八条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确认农药标签清晰,农药登记证号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生产批准文件号齐全后,方可使用农药。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产品标签规定的剂量、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施药适期、注意事项施用农药,不得随意改变。”第二十九条规定:“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大力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瓜类、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第三十条规定:“为了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农药,减缓病、虫、草、鼠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农业部审查同意后,可以在一定区域内限制使用某些农药。”

5. 农药产业政策的第一章政策目标

第一条 确保农业生产和环境生态安全。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农药对粮食等作物生产的保障能力,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环境生态安全,促进农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条 控制总量。全面权衡国内外需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资源、环境等关系,坚持适时、适度、有序发展的原则,遏制追求局部利益、忽视资源消耗、造成环境污染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行为,严格控制农药生产总规模,将农药工业的发展模式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第三条 优化布局。促使各地区农药工业合理定位、协调发展。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农药企业向专业园区或化工聚集区集中,降低生产分散度,减少点源污染。到2015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
第四条 加速组织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以原药企业为龙头,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合作关系。促使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的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第五条 加快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升。严格生产准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新技术和自动化在行业中的应用水平。到2015年制剂加工、包装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宗原药产品的生产70%实现生产自动化控制和装备大型化,2020年达到90%以上。
第六条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完善现有农药创新体制和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导向,推动农药创新由国家主导向企业或产学研相结合转变。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农药企业建立较完善的创新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创新研发费用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2020年达到6%以上。
第七条 降低农药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严格农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强化工艺创新和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加快高安全、低风险产品和应用技术的研发,逐步限制、淘汰高毒、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农药产品和工艺技术;建立和完善农药废弃物处置体系,减轻农药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到2015年,污染物处理技术满足环境保护需要,“三废”排放量减少30%,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农药废弃物处置率达到30%。到2020年,“三废”排放量减少50%,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50%,农药废弃物处置率达到50%。
第八条 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提高监管效率。推进诚信建设,提高行业自律水平,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实施名牌战略,着力培养主导品牌,提高其市场份额。到2015年,在农药市场中拥有驰名商标的农药产品的销售额达到全国农药总销售额的30%以上,2020年达到50%以上。
第九条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宏观调控与中介组织协调的协同作用。理顺和完善农药市场调控、法规管理和中介协调体系,创造公平竞争、充分协调和管理高效的市场环境。
第二章 产业布局
第十条 综合考虑地域、资源、环境和交通运输等因素调整农药产业布局。通过生产准入管理,确保所有农药生产企业的生产场地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并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环境敏感地区。
第十一条 新建或搬迁的原药生产企业要符合国家用地政策并进入工业集中区,新建或搬迁的制剂生产企业在兼顾市场和交通便捷的同时,鼓励进入工业集中区。
第十二条 对不符合农药产业布局要求的现有农药企业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增品种和扩大生产能力,推动其逐步调整、搬迁或转产。
第十三条 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增农药厂点和盲目新增产能,限制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能过剩产品的生产。引导中、西部地区发展适合本地资源条件、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
第三章 组织结构
第十四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对其控股、参股、联营、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生产要素重组和统一品牌经营;支持优势企业异地扩展优势产品生产能力,发展主导品牌;推动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第十五条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促进知识产权、农药登记资料等无形资产合理流动和转移,推动农药行业调整、优化生产要素,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第十六条 支持农药生产企业跨地区合理利用生产要素,推动已取得相同产品的登记和生产许可的企业间委托生产。
第十七条 建立和完善原药去向备案制度,推动原药企业与制剂企业通过产品链建立长期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形成战略联盟,共创品牌,净化市场。
第十八条 完善农药企业退出机制。通过严格行业准入条件和限制过剩、淘汰落后,拓宽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整合的渠道,完善相关引导政策和退出补偿机制,加快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的农药企业退出市场。
第四章 产品结构
第十九条 国家通过科技扶持、技术改造、经济政策引导等措施,支持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产品发展,加快高污染、高风险产品的替代和淘汰,促进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第二十条 重点发展针对常发性、难治害虫、地下害虫、线虫、外来入侵害虫的杀虫剂和杀线虫剂,适应耕作制度、耕作技术变革的除草剂,果树和蔬菜用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用于温室大棚、城市绿化、花卉、庭院作物的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和环保型熏蒸剂,积极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保鲜剂,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
大力推动农用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支持开发、生产和推广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胶囊剂和大粒剂(片剂)等新型剂型,以及与之配套的新型助剂,降低粉剂、乳油、可湿性粉剂的比例,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溶剂和助剂的使用。
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
第二十一条 加强非农用市场的研究,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使用技术,拓展农药应用范围,满足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需求。
第二十二条 国家适时发布鼓励、限制、淘汰的农药产品目录,并通过土地、信贷、环保等政策措施严格控制资源浪费、“三废”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农药新增产能,禁止能耗高、技术水平低、污染物处理难的农药产品的生产转移,加快落后产品淘汰。
第五章 技术政策
第二十三条 支持和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生产连续化、控制自动化、设备大型化、管理现代化。
第二十四条 重点支持农药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高效催化、高效纯化、定向合成、手性异构体深度利用、生物技术的应用,加快低溶剂化、水基化、缓释化制剂及高效、经济的“三废”治理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第二十五条 国家继续将农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在基础平台建设、创新体系完善和新品种创制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与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等组成产学研实体。国家组织制定《农药工业技术发展指南》,引导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工作。
第二十六条 鼓励农药企业采用投资、合资、合作、并购等方式到境外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广泛吸纳国际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支持企业、研究单位到海外申请专利、登记产品和注册商标。
第二十七条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从科研、生产到销售、出口等环节,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农药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
第二十八条 国家结合农药行业发展情况,适时更新和发布鼓励、限制和淘汰的工艺技术与装备目录,引导和规范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第二十九条 在农药行业全面推行ERP(企业资源计划,如SAP)等信息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药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六章 生产管理
第三十条 国家对农药生产实行准入管理、对农药产品实行登记和生产许可制度,未经核准的企业不得从事农药生产,未取得登记和生产许可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出口和使用。农药生产和登记管理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产品登记和生产许可信息。
第三十一条 国家对农药企业生产升级和新增生产类型以及企业搬迁视同新开办农药厂点实行准入管理。
第三十二条 建立包括农药准入许可、生产、销售、环保、出口、诚信记录、知识产权等相关内容的农药企业信息库,逐步实现工业、农业、环保、工商、质检、海关、统计、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十三条 农药企业要建立健全从原料购进到产品销售、出口全过程的相关数据档案,完善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制度。
第三十四条 建立和完善国家防灾减灾农药储备和预警机制,加大农药淡季储备投入,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税收和信贷政策,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和淡旺季节差异,调节农药进出口,确保农药市场供应。
第三十五条 规范并加强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体系,确保农药产品标准制定科学、统一。积极推动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并加大标准贯彻执行力度,确保产品质量。
第三十六条 加强统计工作,确保农药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农药生产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制度,认真按照统计指标含义和填报要求,准确填报统计数据。生产主管部门要协助统计部门做好农药生产统计工作。行业协会要协助统计部门加强数据审核工作。为农药法律法规、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标准规范等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第七章 进出口管理
第三十七条 改进农药进出口管理制度。加强出口农药的生产准入、生产许可和登记审核。禁止环保不达标的企业生产和出口农药。限制或禁止列入“双高”目录的农药产品进出口。
第三十八条 强化农药外贸企业的相关资质审查,鼓励农药外贸企业和合法农药生产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严禁借证、套证等非法出口行为。
第三十九条 完善原药和制剂产品的相关税收政策,鼓励农药深加工产品出口,提高附加值和出口竞争力。制定限制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农药产品出口的相关税收政策,优化农药产品出口结构。
第四十条 加强进口农药的原产地标识、登记和产品质量等管理,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市场公平竞争。
第四十一条 建立农药产品进出口信息平台和预警机制,加强农药国际交流和国际农药发展态势研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第四十二条 健全相关风险基金、信用担保、投融资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农药生产企业到境外兼并重组、扩展生产能力,拓展国际市场。
第八章 市场规范
第四十三条 推动农药市场监管的有效整合,明确职责、合理分工,确保权力和责任统一,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第四十四条 建立并完善社会举报渠道和举报奖励制度,提高社会监督效率。
第四十五条 加强农药企业品牌建设和商标管理,实现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和商标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优势农药品牌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支持企业之间开展品牌联合或整合经营,扩大优势品牌的市场份额。
第四十六条 鼓励创新营销模式和开发安全、环保的农药使用技术,强化企业对农药使用的指导,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减少农药的浪费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十七条 建立和完善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制度和机制。试行问题产品召回、处置制度和损失赔偿基金制度。
第九章 中介组织
第四十八条 支持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咨询机构和产品检测、认证机构等中介组织的建设,完善组织体系和服务定位。鼓励农药企业积极加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
第四十九条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在有关农药规划、政策制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争议及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征询、购买服务、工作委托等制度,提高中介组织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第五十条 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约束机制和行业协调机制,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制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应建立和完善信息统计与发布、技术开发与交流、知识产权咨询、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进出口协调、贸易促进、争端与摩擦协调等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五十一条 大力推动合法检测和认证机构的检测、认证结果在各部门的平等认同工作,积极维护检测、认证机构的第三方公正地位。
第十章 社会责任
第五十二条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农药管理等法律法规、标准及总量控制要求,完善污染预防和治理措施,努力降低农药企业产污强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定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全面改善农药生产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第五十三条 加快农药工业综合能耗、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的制定,加强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五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农药企业使用可循环、环保的包装材料,强化农药企业回收处理过期、废弃农药和包装物的责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回收处理农药废弃包装物,减少农药废弃物的污染。
第五十五条 推动“责任关怀”体系建设,建立评定标准、评价指标以及有效的监查、评估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第五十六条 加快农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农药企业信用评级,引导农药企业遵守商业道德、诚信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五十七条 农药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国家应对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服从国家在特殊时期的计划安排、调拨和征用。
第十一章其他
第五十八条 国家制定农药产业政策和农药工业发展规划,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各地农药生产主管部门,应贯彻执行国家农药产业政策和农药工业发展规划,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农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导本地农药工业的发展。
第五十九条 有关农药管理部门要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率。
第六十条 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内地投资农药工业的,按本政策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一条 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依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解释,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修订。

6. 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相关国家标准

你说的我也没有查全,这里有一个答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不仅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此已经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农业部非常重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测工作,为了加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控制和监测工作,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样、优质、安全的要求,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我们将我国已制定的79种农药在32种(类)农副产品中197项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Is)的国家标准进行汇总,并按农药中文通用名字母顺序排列,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我国已制定的一些农副产品中的农药最高残留限量表

序号
农药通用名称
农副产品名称
最高残留限量(MRL),≤,mg/kg
国家标准号

1
2,4-滴(2,4-D)
蔬菜

原粮
0.2

0.5
GB15194-94

GB GB15194-94

2
矮壮素

(chlormequatchloride)
原粮
5
GB GB15194-94

3
百草枯

(paraquat)
菜籽油

成品粮

柑桔
0.05

0.5

0.2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4
百菌清

(chlorothalonil)
谷类(以原粮计)

蔬菜

水果
0.2

1

1
GB 14869-94

GB 14869-94

GB 14869-94

5
倍硫磷

(fenthion)
谷类(以原粮计)食用油

蔬菜

水果
0.05

0.01

0.05

0.05
GB4788-94

GB4788-94

GB4788-94

GB4788-94

6
苯丁锡

(fenbutatin oxide)
柑桔

梨果
5

5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7
丙线磷(ethoprophos)
花生
0.02
GB15194-94

8
丙环唑(propiconazole)
原粮
0.1
GB 15194-94

9
草甘膦

(glyphosate)
甘蔗

水果
2

0.1
GB14968-94

GB14968-94

10
除虫脲

(diflubenzuron)
柑桔

梨果

原粮
1

1

0.2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11
代森锰锌

(mancozeb)
梨果

小粒水果

果菜
3

5

0.5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12
稻丰散

(phenthoate)
成品粮

柑桔
0.05

1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13
滴滴涕

(DDT)
粮食(成品粮)

蔬菜

水果


0.2

0.1

0.1

1
GB2763-81

GB2763-81

GB2763-81

GB2763-81

14
敌百虫

(trichlorfon)
蔬菜

水果

原粮
0.1

0.1

0.1
GB16329-1996

GB16329-1996

GB16329-1996

15
敌敌畏

(divhlorvos)
食用油

蔬菜

水果

原粮
不得检出

0.2

0.2

0.1
GB5127-1998

GB5127-1998

GB5127-1998

GB5127-1998

16
敌菌灵

(anilazine)
蔬菜

原粮
10

0.2
GB15194-94

GB15194-94

17
敌瘟磷(edifenphos)
成品粮
0.1
GB16333-1996

18
丁硫克百威

(carbosulfan)
稻谷

柑桔
0.5

2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19
毒死蜱

(chlorpyrifos)
成品粮

梨果

棉籽油

叶菜
0.1

1

0.05

1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20
对硫磷

(parathion)
食用油

蔬菜

水果

原粮
0.1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1
GB5127-1998

GB5127-1998

GB5127-1998

GB5127-1998

21
多菌灵

(carbendazim)
谷类(以原粮计)

蔬菜

水果
0.5

0.5

0.5
GB14870-94

GB14870-94

GB14870-94

22
多效唑

(paclobutrazol)
菜籽油

原粮
0.5

0.5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23
二嗪磷

(diazinon)
谷类(以原粮计)

蔬菜

水果
0.1

0.5

0.5
GB14928.1-94

GB14928.1-94

GB14928.1-94

24
伏杀硫磷

(phosalone)
棉籽油

叶菜
0.1

1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25
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
棉籽油
0.05
GB16333-1996

26
氟戊菊酯

(flucythrinate)
棉籽油

蔬菜

水果

原粮
0.2

0.2

0.5

0.2
GB15194-94

GB15194-94

GB15194-94

GB15194-94

27
腐霉利

(procymidone)
菜籽油

果菜
1

2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28
甲胺磷(methamidoophos)
稻谷
0.1
GB14873-94

29
甲拌磷

(phorate)
谷类(以原粮计)

食用油

蔬菜

水果
0.02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GB4788-49

GB4788-49

GB 4788-49

GB4788-49

30
甲基对硫磷

(parathion-methyl)
稻谷

棉籽油
0.1

0.1
GB14874-94

GB14874-94

31
甲基嘧啶磷

(pirimiphose-methyl)
谷物
5
GB14928.3-94

32
甲萘威

(carbary)
粮食

食用油

蔬菜

水果

烟草
5

0.5

2

2.5

1
GB14971-94

GB14971-94

GB14971-94

GB14971-94

GB14971-94

33
甲霜灵

(metalaxyl)
果菜

小粒水果

原粮
0.5

1

0.05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34
久效磷

(monocrotophos)
稻谷

棉籽油
0.02

0.05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35
抗蚜威

(pirmicarb)
粮食(包括大豆)

蔬菜

水果
0.05

1

0.5
GB14928.2-94

GB14928.2-94

GB14928.2-94

36
克百威(carbofuran)
稻谷
0.5
GB14928.7-94

37
克菌丹(captan)
水果
15
GB15194-94

38
硫线磷

(casafos)
甘蔗

柑桔
0.005

0.005
GB14969-94

GB14969-94

39
喹硫磷

(quinalphos)
大米

柑桔

蔬菜
0.2

0.5

0.2
GB14928.10-94

GB14928.10-94

GB14928.10-94

40
乐果

(dimethoate)
食用油

蔬菜

水果

原粮
不得检出

1

1

0.05
GB5127-1998

GB5127-1998

GB5127-1998

GB5127-1998

41
林丹

(lindane)


牛乳、乳制品

肉,脂肪含量≤10%(以鲜重计)

肉,脂肪含量>10%(以鲜重计)

原粮
0.1

0.01

0.2

2

0.1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42
磷胺

(phosphamidon)
原粮
0.1
GB15194-94

43
硫双威

(thiodicarb)
棉籽油
0.1
GB16333-1996

44
六六六

(HCH;BHC)
粮食(成品粮)

蔬菜

水果


0.3

0.2

0.2

2
GB2763-81

GB2763-81

GB2763-81

GB2763-81

45
氯氟氰菊酯

(cyhalothrin)
棉籽油

梨果

果菜

柑桔

叶菜
0.02

0.2

0.5

0.2

0.2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46
氯菊酯

(permethrin)
谷类(以原粮计)

蔬菜

水果
1

1

2
GB14871-94

GB14871-94

GB14871-94

47
马拉硫磷

(malathion)
成品粮

食用油

蔬菜

水果

原粮
3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8
GB5127-1998

GB5127-1998

GB5127-1998

GB5127-1998

GB5127-1998

48
灭草松

(bentazone)
原粮
0.05
GB16333-1996

49
灭多威

(methomyl)
甘蓝

柑桔
2

1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50
灭幼脲

(chlorbenzuron)
蔬菜

原粮
3

3
GB15195-94

GB15195-94

51
氰戊菊酯

(fenvalerate)
根块类菜

谷类(以原粮计)

果类菜

水果

叶类菜
0.05

0.2

0.2

0.2

0.5
GB14928.5-94

GB14928.5-94

GB14928.5-94

GB14928.5-94

GB14928.5-94

52
炔螨特

(propargite)
柑桔

梨果

棉籽油

叶菜
5

5

0.1

2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53
噻菌灵

(thiabendazole)
柑桔

香蕉
10

3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54
噻螨酮

(hexythiazos)
柑桔

梨果
0.5

0.5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55
噻嗪酮

(buprofezin)
粮食

蔬菜
0.3

0.3
GB14970-94

GB14970-94

56
三环唑

(tricyclaxole)
稻谷
2
GB14928.9-94

57
三唑醇

(triadimenol)
原粮
0.1
GB15194-94

58
三唑酮

(triadimefon)
谷类(原粮)

蔬菜

水果
0.5

0.2

0.2
GB14972-94

GB14972-94

GB14972-94

59
三唑锡

(azocyclotin)
柑桔

梨果
2

2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60
杀虫环

(thiocyclam)
大米
0.2
GB14928.11-94

61
杀虫双

(disosultap)
大米
0.2
GB14928.12-94

62
杀螟丹

(cartap)
成品粮

柑桔
0.1

1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63
杀螟硫磷

(fenitrothion)
谷类(以原粮计)

食用油

蔬菜

水果
5

不得检出

0.5

0.5
GB4788-94

GB4788-94

GB4788-94

GB4788-94

64
杀扑磷

(methidathion)
柑桔
2
GB16333-1996

65
双甲脒

(amitraz)
柑桔

果菜

梨果

棉籽油
0.5

0.5

0.5

0.05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66
水胺硫磷

(isocarbophos)
稻谷

柑桔(肉)
0.1

0.02
GB 14928.8-94

GB 14928.8-94

67
四螨嗪

(clofentezine)
水果
1
GB15194-94

68
涕灭威

(aldicarb)
花生仁

棉籽油

花生油
0.05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GB14928.6-94

GB14928.6-94

GB14928.6-94

69
五氯硝基苯

(quintozene)
蔬菜

原粮
0.2

0.1
GB15194-94

GB15194-94

70
辛硫磷

(phoxim)
谷类(以原粮计)

蔬菜

水果
0.05

0.05

0.05
GB14868-94

GB14868-94

GB14868-94

71
溴甲烷

(methyle bromide)
原粮
50(以无机溴计)
GB15194-94

72
溴螨酯

(bromopropylate)
柑桔

梨果
5

5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73
溴氰菊酯

(deltametrin)
柑桔

果类菜(皮可食)

水果(皮可食)

原粮

叶菜类
0.05

0.2

0.1

0.5

0.5
GB14928.4-94

GB14928.4-94

GB14928.4-94

GB14928.4-94

GB14928.4-94

74
亚胺硫磷

(phosmet)
茶叶

蔬菜

水果

原粮
0.5

0.5

0.5

0.5
GB16320-1996

GB16320-1996

GB16320-1996

GB16320-1996

75
乙硫磷

(ethion)
棉籽油

原粮
0.5

0.2
GB15194-94

GB15194-94

76
乙烯菌核利

(vinclozolin)
蔬菜
5
GB15194-94

77
乙酰甲胺磷

(acephate)
谷类(以原粮计)

蔬菜

水果
0.2

0.2

0.5
GB14872-94

GB14872-94

GB14872-94

78
异菌脲

(iprodione)
梨果

果菜
10

5
GB16333-1996

GB16333-1996

79
莠去津

(atrazine)
甘蔗

玉米
0.05

0.05
GB16323-1996

GB16323-1996

说明:1《中华人民国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克百威、甲胺磷等高毒农药在蔬菜、水果上的残留标准为“不得检出”。
2六六六是以甲、乙、丙、丁4种异构体总计;滴滴涕是以滴滴涕和种异构体(p,p-DDT、p,p-DDD、p,p-DDE、o,p-DDT)总计。
3原标准甲基嘧啶硫磷、二氯苯醚酯、地亚农、呋喃丹、克螨特、三氟氯氰菊酯、西维因、粉锈宁、阿特拉津、克线丹的农药通用名,现标准已修正为甲基嘧啶磷、氯菊酯、二嗪磷、克百威、炔螨特、氯氟氰菊酯、甲萘威、三唑酮、莠去津、硫线磷。

7. 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使用者有哪些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7号,《农药管理条例》已经2017年2月日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修订后的《农药管理条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合理用药,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等施用农药,还要按标签标注的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产品。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等生产上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等应当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农药使用者应当保护环境和有益生物、珍稀物种。下面是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使用者作出规定的相关条款:
第三十三条农药使用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制度,妥善保管农药,并在配药、用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农药使用事故。
限制使用农药的经营者应当为农药使用者提供用药指导,并逐步提供统一用药服务
第三十四条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者不得使用禁用的农药。
标签标注安全间隔期的农药,在农产品收获前应当按照安全间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的生产,不得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第三十五条农药使用者应当保护环境,保护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内丢弃农药、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
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
第三十六条农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仓储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应当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如实记录使用农药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农药名称、用量、生产企业等。农药使用记录应当保存2年以上。
国家鼓励其他农药使用者建立农药使用记录。
第六十条农药使用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农药使用者为农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仓储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农药使用者为个人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
(二)使用禁用的农药;
(三)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生产或者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四)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
(五)使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
(六)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内丢弃农药、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
有前款第二项规定的行为的,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还应当没收禁用的农药。
第六十一条农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仓储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不执行农药使用记录制度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8.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和建议有哪些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多方面,有生产、收获、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问题。有产地环境受污染、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动植物疫病、农产品自身毒素等客观因素,也有农业投入品残毒、生产及加工过程违法违规的添加物、甚至制假售假,也有收贮运过程中原料、产品、包装、设备污染。主要是产地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的残毒。

(一)产地环境污染包括污水、废渣、有毒有害气体、化学物品、重金属等污染。

由于农产品产地环境受污染,使得在受污染的环境中生长的动植物及微生物被动吸收各类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了农产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质成分。

(二)农业投入品残留的污染。

农业投入品残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兽药、鱼药、化肥、饲料、添加剂、激素和抗生素等投入品后,有一部分投入品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中的现象。

(8)农药管理条例应对措施扩展阅读: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事关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农产品质量必须符合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与身心健康的最基本需求。

现在农产品的药物残留、肥料、饲料残留已成为损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引发了人体的诸多疾病,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共性问题。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和迫切需要。

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

热点内容
小区对着法院 发布:2025-02-13 09:40:24 浏览:1
调解书一经签收即产生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3 09:06:57 浏览:493
河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 发布:2025-02-13 08:11:46 浏览:121
行政法简答题题库 发布:2025-02-13 07:43:47 浏览:24
江苏自考行政法学 发布:2025-02-13 07:15:33 浏览:231
农田纠纷法律咨询 发布:2025-02-13 07:07:30 浏览:815
日常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发布:2025-02-13 06:25:57 浏览:108
合同法的解除 发布:2025-02-13 06:21:39 浏览:45
员工加班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2-13 06:10:03 浏览:272
2016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2-13 05:58:26 浏览: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