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税收法规
① 出口货物的税收规定有哪些
我国根据本国的实际,采用出口退税与免税相结合的政策,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 出口免税并退税
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环节不征增 值税、消费税,这是把货物在出口环节与出口前的销售环节都同样 视为一个征税环节;出口退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收 负担,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予以退还(对某些出口额小于总销售 额50%的企业则采用按进项税额抵扣的方法)。
(2) 出口免税不退税
出口免征与上述含义相同。出口不退税 是指适用这个政策的出口货物因在前一道生产、销售环节或进口环 节是免税的,因此,出口时该货物本身就不含税,也无须退税
(3) 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
出口不免税是指对国家限制或禁止出 口的某些货物的出口环节视同内销环节,照常征税;出口不退税是指 对这些货物出口不退还出口前其所负担的税款。适用这个政策的主要 有:税法列举限制或禁止出口和货物,如天然牛黄、麝香、白银等。
② 进口商品国家收税多少
法律分析:根据进口商品要交纳关税、增值税17%,如果是高档消费品还要交消费税5%到20%。税额多少看你是什么商品,商品价格多少。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 商所征收的税收。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③ 国家正在执行的进出口税收政策是什么
进出口税收基本政策概述主 要 内 容
第一部分 进出口税收基本政策
第二部分 全市出口退税工作概述
第三部分 日常工作管理要点
第四部分 海关特殊监管区退(免)税管理
第一部分 进出口税收的基本政策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概念
它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二、出口退(免)税的五种方法
(一)增值税:1、免退税 2、免抵退税 3、免税
(二)消费税:1、免税 2、退税
三、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三类方式
一是从贸易方式上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特殊贸易
二是从企业类型上分: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小规模企业
三是从经营方式上分:自营出口、委托出口
四、办理出口退(免)税的企业范围
享受退还或免征其增值税、消费税的出口企业主要包括:1、对外贸易经营者2、委托出口的生产企业
3、特定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
五、出口退(免)税货物范围
1、享受一般退(免)税货物的范围(同时具备)
(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2)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
(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
(4)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外汇管理制度改
革试点地区除外)。
2、享受特准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如: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
物、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等。
六、现行出口退(免)税税率
(一)增值税退税率
基本退税率:5%、9%、13%、15%、16%、17%(变化)。
特殊退税率:0%和3%。
各退税率档次合并,增值税退税率应为:0%、3%、5%、
9%、13%、15%、16%、17%八档。
(二)消费税退税率 计算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税款的税
率或单位税额,依据现行《消费税税目税率(税额)表》执行,征税率征多少,退税率退多少。企业应将不同税率的货物分开核算和申报,凡划分不清适用税率的,一律从低适用税率计算。
七、计税依据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是具体计算应退(免)税款的依据和标准。
(一)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税依据
应退增值税:1、从一般纳税人购进的出口货物,应依
据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为计税依据。2、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出口货物,应依据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金额为计税依据。3、小规模纳税人出口的货物,一律免征增值税。
应退消费税:1、凡属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货物,应
依据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货物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为计税依据;2、凡属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货物,应依据货物购进和报关出口的数量为依据。
(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税依据
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免)增值税税额的计税依
据,为“离岸价格”。2、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和委托出口的货物,一律免征增值税。
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出口的消费税应税货物,
依据其实际出口数量或出口收入予以免征消费税(特殊情况的除外)
八、出口退(免)税所需单证
1、增值税专用发票 2、税收出口缴款书 3、出口货物报关单 4、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除外)5、出口发票
九、预算级次
1、 2003年底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以前,出口退税的预算级次为中央级100%负担。
2、机制改革以后,出口退税的预算级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基数内中央100%负担。
3、在2005年又做了变动,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中央和地方分级负担比例为92.5%:7.5%。
日常工作管理要点
一、 退(免)税单证时限规定
二、 视同内销税规定
三、 不同情况下的免抵退税政策
四、 出品货物货退(免)税计算
一、 相关时限规定
(一)报关单申报时限的规定
1、生产出口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9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如果到期之日超过了当月的“免、抵、退”税申报期(每月1-15日,逢节假日顺延),可于次月“免、抵、退”税申报期内申报。如仍未申报,税务机关应当视同内销货物予以征税。(国税发[2004]113号)
2、外贸企业从2008年1月1日起,申报出口退税的截止期限调整为,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90天后第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国税函〔2007〕1150号)
3、小规模纳税人应按月收齐有关出口凭证,并于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四个月内的各申报期内(申报期为每月1-15日),到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按月办理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申报。
(二)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相关时限
出口企业代理其他企业出口后,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60天内凭出口货物报关单、代理出口协议,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并及时转给委托出口企业。
如因资料不齐等特殊原因,代理出口企业无法在60天内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证明的,代理出口企业应在60天内提出书面合理理由,经地市及以上税务机关核准后,可延期30天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证明
(三)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时限规定
从2008年4月1日起,外贸企业购进货物后,无论内销还是出口,须将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规定的认证期限内(开具之日起180天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手续。凡未在规定的认证期限内办理认证手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予抵扣或退税。(国税函〔2008〕265号)
(四)认定手续办理前出口货物申报时限
出口企业在办理认定手续前已出口的货物。
1、在出口退税申报期期限内申报退税的,可按规定批准退税;
2、超过出口退税申报期限的,税务机关须视同内销予以征税。(国税发〔2005〕51号)
二、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范围及计算
视同内销征税范围
1、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增值税的货物;
2、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免)税的货物;
3、出口企业虽已申报退(免)税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有关凭证的货物;
4、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货物;
5、生产企业出口的除四类视同自产产品以外的其他外购货物
视同内销征税计算
1、一般纳税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视同内销货物征税公式:
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法定增值税税率
2、一般纳税人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视同内销货物征税公式:
根据国税发[2006]102号文规定:一般纳税人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上述货物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视同内销货物计算应纳税额公式:
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征收率
三、不同情况下的 “免、抵、退”税政策
(一)生产型集团公司经营的出口货物
(二)视同自产的出口货物
(三)生产企业外购货物出口(国家列名企业)
(四)新办小型企业与新发生出口业务退(免)税
(五)生产企业出口不予退税货物的税收规定
(六)“免、抵、退”税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政策
四、出口货物退(免)税增值税计算
外贸企业退税的计算
① 应退税额=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金额×退税率
②不予退税计入成本税额=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金额×(征税率-退税率)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3)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四、海关特殊监管区退(免)税管理
一、出口保税区、保税区与港区联动、保税物流中心、出口监管仓库的相关规定
(一)出口到保税区的退免税规定
1、自1995年7月1日起,对非保税区的货物出口到保税区一律不予退(免)税。非保税区内企业在销售货物时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视同内销);
2、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销售给外商的出口货物,如外商将货物存放在保税区内的仓储企业,离境时由仓储企业办理报关手续的,区外的出口企业可凭货物进入保税区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仓储企业的出口备案清单及其他规定的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
3、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开展加工贸易,若进口料件是从保税区内企业购进的,可按现行的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税收政策执行(可自行选择)。
(二)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试点)退税规定
1、货物运往物流中心的方式有两种情况:
(1)物流中心外企业将货物销售给物流中心内企业的;
(2)物流中心外企业将货物销售给境外企业后,境外企业将货物运入物流中心内企业仓储的。
2、区外企业退税附送单证
(1)出口发票;(2)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3)增值税专用发票(外贸企业);
(三)保税区与港区联动退税政策
园区享受保税区相关政策,在进出口税收方面,比照出口加工区的相关政策
1、国内货物进入园区视同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实行退税;
2、园区货物销售国内的,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货物实行征税;
3、在区内货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4、区内不得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国办函[2004]58号)
(四)出口监管仓库
经海关和国家税务部门同意实行国内货物进入出口监管仓库,视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署加发[2005]39号)
二、出口加工区退免税规定
对出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由海关比照进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一)对区外企业的规定
1、区外企业销售给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并运入出口加工区供区内企业使用的国产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区外企业可凭出口退税凭证申报办理退(免)税。
2、对区外企业销售给区内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并运入出口加工区供其使用的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和基建物资,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税务部门不予办理退免税。
3、对区内生产企业在国内采购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并已经取消出口退税的成品革、钢材、铝材和有色金属材料等原材料,进区时区外企业可按增值税法定征税率予以退税,区外企业如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其销售的上述货物按现行规定实行免税办法。区内非生产企业(如保税物流、仓储、贸易等企业)在国内采购上述原材料不享受该政策。
4、2008年2月15日起取消出口退税进区并用于建区和企业厂房的基建物资,入区时海关办理卡口登记手续,不退税,对区外企业销往区内的上述货物税务机关应按规定征税。(财税[2008]10号、国税发〔2008〕91号)
5、对区外企业销售给区内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并运入出口加工区供其使用的生活消费用品、交通运输工具,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税务部门不予办理退免税。
6、区内企业委托区外企业进行产品加工,一律不予退免税。
7、对出口加工区外企业运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视同出口,由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二)对区内企业的规定
1、对区内企业在区内加工、生产的货物,凡属于货物直接出口和销售给区内企业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2、出口加工区内生产企业生产出口货物耗用的水、电、气(汽)(用于出租、出让厂房的除外),准予退还所含的增值税。
3、对出口加工区运往区外的货物,海关按照对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进口报关手续,并对报关的货物征收增值税、消费税。
(三)出口加工区退免税相关单证要求
对区外企业销售并运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一律开具出口销售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
区外企业销售并输入给出口加工区内企业的水、电、气(汽),一律向区内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开具普通发票或出口专用发票。
(四) 出口加工区退免税要求附送的资料
耗用水、电、气(汽)退税附送资料
出口加工区内生产企业生产出口货物耗用的水、电、气(汽),准予退还所含的增值税。区内企业须按季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退税手续。
1、《出口加工区内生产企业耗用水、电、气(汽)退税申报表》;
2、供水、供电、供气(汽)公司(或单位)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
3、支付水、电、气(汽)费用的银行结算凭证(复印件加盖银行印章)。
注:水、电、气的退税率13%,汽的退税率11%。
④ 中国海关税收标准
中国海关税收标准:
1、从价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2、从量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额。
海关审查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后,纳税义务人可以以书面形式要求海关就如何确定其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作出书面说明,海关应当向纳税义务人作出书面说明。
中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规定的税率,分别征收进口税或出口税。 为了便利纳税人,对于进出口货物应当缴纳的其他税费,也由海关在货物进口的环节同时代征。
海关征税是国家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各缔约方保护其境内经济的一种手段。海关对过执行国家制定的减税政策对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征收关税,起到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进出口贸易活动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缴纳税款的,应当适用海关接受申报办理纳税手续之日实施的税率:
(一)保税货物经批准不复运出境的;
(二)减免税货物经批准转让或者移作他用的;
(三)暂准进境货物经批准不复运出境,以及暂准出境货物经批准不复运进境的;
(四)租赁进口货物,分期缴纳税款的。第三十七条 纳税义务人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纳税义务人未按期缴纳税款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海关可以对纳税义务人欠缴税款的情况予以公告。
海关征收关税、滞纳金等,应当制发缴款凭证,缴款凭证格式由海关总署规定。
⑤ 出口货物需要交关税吗
法律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增值税是国内税,不管是否出口,都必须要交的。当然出口后,国家会按一定比例返还,这就是出口退税。关税要看成交方式。如果是EXW,那么出口方不需承担出口关税及进口国的进口关税。如果是FCA/FAS/FOB/CFR/CPT/CIF/CIP/DDU等成交方式,出口方需要承担出口关税,但不需要承担进口国的进口关税。如果是DDP的话,出口方需要承担出口关税及进口国的进口关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⑥ 我国的出口货物税收政策分为哪三种形式
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政策,分为三类:
1、出口免税并退税: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以及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这里需要重申的是,外贸企业只有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才可以办理退税,外贸受其他企业(主要是非生产性的商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是不退(免)税的。
2、出口免税但不退税: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自营出口或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的应税消费品,依据其实际出口数量免征消费税,不予办理退还消费税。
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除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外的其他企业,具体是指一般商贸企业,这类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一律不予退(免)税。
免税务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6)进出口税收法规扩展阅读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消费税的应税货物,属从价定率计征的按增值税的计税价格为依据;属于从量定额计征的按出口数量为依据,予以免征消费税。
另外,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外销收入属于免税收入,不计算退税额。
⑦ 外贸进出口公司要交哪些税费
外贸进出口公司要交以下这些税费:
1、增值税,卖给外国人的货物的增值税是退的,卖给中国人的货物的增值税是要交的;
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地方税主要有:城建建税、教附费、水利基金、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有自有房产的,还得交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4、社会保险费。
指税收和费用税收,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
税费是指国家机关向有关当事人提供某种特定劳务或服务,按规定收取的一种费用。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消费税”明细科目,核算应交消费税的发生、交纳情况。
该科目贷方登记应交纳的消费税,借方登记已交纳的消费税;期末贷方余额为尚未交纳的消费税,借方余额为多交纳的消费税。
⑧ 进出口税收政策
从海关总署的统计分析,“中国在今年上半年的贸易顺差为990.4亿美元,跌幅近12%.6月份的贸易顺差为21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0.7%.1月到6月之间的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32.1亿美元,跌幅达11.8%.”从以上数据表明,政策调整的效应已初步显现。那么,对其调整与变化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关税与进口环节增值税调整变化
(一)进口关税调整与进口环节增值税税收优惠
今年3月份,海关总署2008年第16号公告,对黄大豆(税则号列:12010091)1%进口暂定关税的实施终止期从2008年3月31日延长至2008年9月30日。5月份,下发第42号公告对食品、植物油等6类26个税目的商品进口税率进行了调整,主要包括食品、植物油、饲料、血液白蛋白和人用疫苗、棉花等商品。除棉花、植物油以外,其它商品的进口关税的暂定执行期为200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在食品方面,冻猪肉进口税率由目前的12%降至6%;鳕鱼、开心果、婴幼儿食品以及乳清和酵母等9个税目商品的进口税率由目前的6%-25%降至2%-10%;豆粕、花生粕等饲料进口税率由目前的5%降至2%.6月1日至9月30日,椰子油和橄榄油进口税率分别由目前的10%、9%降至5%.
一是食品类。冻猪肉按6%的进口暂定税率;冻鳕鱼、开心果、婴幼儿食品以及乳清和酵母等9个税目商品为2%-10%的进口暂定税率;
二是植物油。自2008年6月1日至9月30日,橄榄油和椰子油按5%的进口暂定税率;
三是饲料。豆粕和花生粕按2%的进口暂定税率;
四是血液白蛋白和人用疫苗。共4个税目商品执行0%的进口暂定税率;五是棉花。自2008年6月5日至10月5日,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实施临时滑准税,将进口价格较高的高品质棉花适用的从量税从570元/吨降低至357元/吨,并从10月6日起恢复目前的滑准税。
六是对“用锯或其他方法切割成矩形的大理石及石灰华”执行0%的进口暂定税率;对税目38249099项下适用进口暂定税率的电极浆料的产品范围作适当调整;对广播级磁带录像机进口暂定税率作适当调整。
上半年,海关总署在调整进口关税暂定税率的同时,继续扩大了用于装备制造业部分零部件进口关税的税收优惠范围。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财关税[2007]11号)的有关要求,主要对以下进口零部件实行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及进口商品适用关税优惠税率:
1、海关总署2008年第29号公告,自2008年1月1日起,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设备及其功能进口的部件。
主要包括:立式或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含龙门镗铣床)、数控车床(含车削中心)、重型数控卧式车床(含车削中心)、大型数控立式车床(含车削中心)、数控铣镗床(含铣镗加工中心)、数控滚齿机、数控插齿机、数控剃齿机、数控磨齿机、数控闭式机械压力机及大型多工位压力机、数控激光冲压切割复合机、数控不落轮车床、柔性制造系统,功能部件包括数控装置、高速电工轴(加工中心)、数控动力刀架、数控回转工作台、滚珠丝杠副、直线滚动导轨、自动换刀装置。
2、《财政部关于调整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8]36号),自2008年1月1日(以进口申报时间为准)起,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而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
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是指单机额定功率不小于1.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
3、海关总署2008年第24号公告,自2008年1月1日起,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大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而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原材料。
主要包括:额定装载质量不小于108吨的大型电动轮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和额定装载质量不小于85吨的大型机械传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
4、海关总署2008年第15号公告和《财政部关于调整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8]14号),自2008年1月1日起,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
主要包括: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马铃薯种植机、大型小麦免耕播种机、水稻覆土直播机、采棉机。
5、《财政部关于成品油进口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关税[2008]35号),自2008年4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中国**天然气集团公司进口的50万吨汽油、100万吨柴油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进口的50万吨汽油、150万吨柴油。
6、商务部2008年第43号公告,自下发之日起,进口原产于东盟国家起酥油适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项下“混合制成的食用油脂或制品”(税则号列15179000)适用优惠税率。如果进口商申报进口起酥油适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税率,须提交出口国政府指定机构签发的原产地证书(FORME)和其他有关规定的单证。
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加农业部2008年度鱼种(苗)免税进口计划的通知》(财关税[2008]55号)规定,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业部2008年度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免税进口计划》(财关税[2008]10号)中增加“其他鱼苗及其卵”免税计划4000万尾(粒),并按免税办理有关进口手续。
8、财关税[2006]3号,为支持引进和推广良种,加强物种资源保护,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林业。自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经国务院批准,在“十一五”期间对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以下简称种源)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
免税的主要范围:与农、林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进口种子(苗)、种畜(禽)和鱼种(苗),以及具备研究和培育繁殖条件的动植物科研院所、动物园、专业动植物保护单位、养殖场和种植园进口的用于科研、育种、繁殖的野生动植物种源。具体免税品种见所附的《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免税货品清单》;军队、武警、公安、安全部门(含缉私警察)进口的警用工作犬。
二、对以上优惠税收政策的享受,进口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享受先征后退政策的进口关键零部件,应根据具体清单所列进口关键零部件实行年度暂定关税税率,如不按年度税率的应按其它暂定关税税率执行。
二是享受先征后退政策的企业进口上述关键零部件时,应向海关单独申报进口,并凭财政部出具的重大装备制造企业退税确认书直接向进口地海关申请办理先征后退手续。
三是所退税款作为国家投资处理,转为国家资本金,主要用于企业新产品的研制生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四是进口免税种源(含工作犬)的企业,每年应向主管部门提出下一年度进口计划,主管部门审核后于12月1日前连同本年度免税进口执行情况汇总上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核定。在核定的年度免税品种、数量范围内,按海关的有关规定办理免税手续。对于未经批准或未列人年度计划的进口种源应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
免税进口的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进人国内市场后的税收问题,按国内有关税收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