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规章制度哪个更具有约束力

规章制度哪个更具有约束力

发布时间: 2022-04-19 23:21:15

『壹』 职业道德 规章制度哪个更具有约束力

当然是规章制度,单位可能因违反规章制度给予处分。

『贰』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有什么区别效力哪个大

地方抄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属于袭同一效力位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现冲突的话,由下面的方式进行选择地方性法规或者部门规章:

1.先由国务院裁决,如果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则适用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

2.但是若国务院认为应适用部门规章,则需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PS:我国法律体系的法律位阶共有五级,分别是: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叁』 规章制度和章程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规章制度是比较具体的,章程是纲领性的 ,两者主要在内容、约束对象、制定修改的程序三方面有所不同。具体不同如下:

规章制度和章程二者区别:
1、内容不同
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无论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其章程必须载明下公司名称和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等事项。
而规章制度一般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行政制度、业务制度、网络制度、审计制度。
2、约束的对象不同
公司章程约束对象主要是: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规章制度约束对象主要是:公司的普通劳动者。
3、制定修改程序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由股东共同制定,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由股东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制定,经出席创立大会的认股人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而规章制度方面,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肆』 口头约定和规章制度 哪一个约束力更强

这样做不对。规章制度对大家(包括领导)都有约束力,领导也要遵守。规章制度的制定有相应的程序,任何领导都不能口头改变。

『伍』 规章制度比企业伦理道德具有更大的约束力对不对

对的,因为企业伦理道德只是一种行为的约束力,而不具惩罚力。而规章制度在约束人们行为的同时具有惩罚那些不受约束行为的人和事,因此规章制度比企业伦理道德有更大的约束力。

『陆』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具有哪些法律约束力

用人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并向本单位职工公示使其知悉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以及本单位的劳动者具有约束力,本单位以及本单位劳动者应当遵守。

『柒』 工厂规章制度与职业道德哪个更有约束力

工厂规章制度与职业道德是手心手掌的关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舍谁都不行。

『捌』 规章制度和章程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规章制度是比较具体的,章程是纲领性的 ,两者主要在内容、约束对象、制定修改的程序三方面有所不同。具体不同如下:

规章制度和章程二者区别:
1、内容不同
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无论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其章程必须载明下公司名称和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等事项。
而规章制度一般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行政制度、业务制度、网络制度、审计制度。
2、约束的对象不同
公司章程约束对象主要是: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规章制度约束对象主要是:公司的普通劳动者。
3、制定修改程序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由股东共同制定,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由股东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制定,经出席创立大会的认股人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而规章制度方面,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玖』 企业规章制度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大多数公司都会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如员工手册来对员工进行管理,那么这种员工手册有法律约束力吗?
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有法律约束力必须符合法定程序,首先规章制度须经民主程序通过,应当经职工代表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其次制定完成的规章制度应进行公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发送电子版、发放纸质版等对员工进行培训;
或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等方式确保员工知悉。如果不满足这两点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员工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
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热点内容
新劳动法试用期工资 发布:2025-02-13 00:53:20 浏览:703
宁波新劳动法实务培训 发布:2025-02-13 00:48:24 浏览:645
动画片刑法 发布:2025-02-13 00:35:00 浏览:552
民事诉讼法146条6 发布:2025-02-12 23:28:42 浏览:865
巴州司法所 发布:2025-02-12 23:00:17 浏览:158
道德经库恩 发布:2025-02-12 22:45:04 浏览:344
行政诉讼法八十二 发布:2025-02-12 22:07:11 浏览:890
重庆京师律师 发布:2025-02-12 19:52:51 浏览:808
法律责任包括下列哪些 发布:2025-02-12 19:04:52 浏览:481
合同法中约定优先原则 发布:2025-02-12 18:55:24 浏览: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