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行自治条例
A.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如何报备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 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专民代表大会有权属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B.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
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在自治权的范围内,根据当地民族回的政治、经济和文答化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
自治条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本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构成和职权等内容的综合性的规范性文件。
C. 人大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限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只有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且仅限于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或备案后才能生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一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的区别在于,自治条例属于综合性法规,而单行条例是针对某些事项而单独制定的法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五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第七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经批准后,由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经批准后,分别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E.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是什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专方根据自治权制定的综合的规范属性法律文件;单行条例是根据自治权制定的调整某一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规定的事项不同
单行条例规定某一方面具体事项,自治条例规定本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构成和职权等内容。
3、制定的单位不同
单行条例不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而自治条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5)单行自治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第六十六条
第六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F.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否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不能。
立法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回化的特点,制定自答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见,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而不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G.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一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H.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谁制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法律依据:《宪法》
第一百一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I. 什么主体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政权架构行政区划建制,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省级行政区的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授权范围内可以制定在本辖区内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管辖区域内的综合性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单行条例是民族区域内针对特定的行为规范的单项法规,都是地方性法规,所管辖区域内都是要遵照执行,并且上报我国最高权利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常务委员会批准备案后生效。自治州和自治县(含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要报省级行政区划的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备案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