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计量法规基础知识

计量法规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4-23 00:16:45

A. 计量检定员需要考哪些内容

计量检定员考核分为计量基础知识、计量专业项目知识和计量检定操作技能三个科目:

1、计量基础知识包括计量法律法规、计量综合知识、测量数据处理和计量专业实务。

2、计量专业项目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相应计量专业项目的计量技术法规、相应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维护等知识。

3、计量检定操作技能包括相应计量器具检定全过程的实际操作、计量检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计量检定证书的出具等。

(1)计量法规基础知识扩展阅读:

考试阅卷

计量基础知识科目的命题、审核和阅卷,应当聘请有关专家承担;计量专业项目知识科目的命题、审核和阅卷,应当聘请具有本计量专业项目考评资格的计量标准考评员承担。

没有计量标准考评员的计量专业项目,可以聘请从事本计量专业项目5年以上,并取得工程师以上职称,且具有相应能力的计量技术专家承担。

B. 做一个合格的品质工程师应该具备什么知识

做一个合格的品质工程师应该具备:

(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体系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熟悉管理的职能2.了解管理幅度和层次3.掌握质量管理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4.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5.了解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6.熟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7.熟悉过程方法模式8.掌握顾客、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的概念9.了解顾客要求的确认10.了解顾客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指标11.了解质量管理专家的理念(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

二、质量与标准化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1.掌握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2.了解标准化的作用3.掌握我国标准的分级和标准的性质

(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掌握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2.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

(三)企业标准化

1.掌握企业标准化的概念和基本任务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3.熟悉对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

(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三、产质量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

(一)产质量量法

1.熟悉产质量量法的立法原则2.掌握产质量量法的适用产品范围3.熟悉产质量量责任的概念4.掌握判断产质量量责任的依据5.掌握《产质量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6.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质量量义务7.熟悉《产质量量法》明令禁止的产质量量欺诈行为8.熟悉《产质量量法》对企业及产质量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

(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

1.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2.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

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2.熟悉供方、相关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记录等概念

(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关系3.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4.熟悉过程方法的概念5.熟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作用6.了解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7.熟悉文件的价值和类型8.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及方式9.了解持续改进的目的和步骤10.熟悉统计技术的作用11.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的关注点1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的关系

二、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由来2.熟悉2000版ISO9000族文件的结构与特点3.掌握2000版ISO9000族核心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

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术语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分类3.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及主要内容4.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

四、质量认证

(一)合格评定1.熟悉合格评定的概念及分类2.了解认可的概念及分类

3.掌握认证的概念及分类

(二)产质量量认证1.掌握产质量量认证的概念2.了解质量认证的发展3.了解质量认证制度的主要类型4.熟悉我国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实现统一规定的内容5.掌握我国强制认证的标志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证的概念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发展3.熟悉产质量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系4.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活动及内容

第三章 质量检验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掌握质量检验的定义2.熟悉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3.了解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

(二)质量检验的功能、步骤、形式1.熟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2.掌握质量检验的步骤3.熟悉质量检验的形式

二、质量检验的分类

(一)按检验阶段分类1.掌握按产品形成阶段划分检验的分类及基本概念2.熟悉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内容

(二)按检验场所分类1.掌握按检验场所划分的检验分类及其基本概念2.熟悉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的优缺点

(四)按检验的执行人员分类1.了解自检、互检、专检的含义2.了解自检、互检、专检的适用范围

(五)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1.了解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验的含义2.了解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验的特点

(六)按检验技术手段分类1.掌握理化检验、感官检验、生物检验的基本概念2.熟悉感官检验的重要性和优缺点3.熟悉感官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4.熟悉生物检验的特点5.了解物理、化学、生物检验的分类

第四章 计量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计量基本概念1.掌握计量的定义2.了解计量的内容3.熟悉计量的分类

(二)熟悉计量的特点

(三)计量法律和法规1.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2.熟悉《计量法》的基本内容

二、计量单位

(一)概述1.了解计量单位的定义2.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

(二)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1.了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2.掌握SI基本单位3.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4.了解可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

(三)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量值溯源

(一)量值溯源性1.掌握量值溯源体系的概念2.了解量值溯源体系的构成3.熟悉量值溯源等级图的作用

(二)测量标准及其管理1.掌握测量标准的概念2.熟悉国际测量基准和国家测量基准的概念3.了解参考标准、工作标准和传递标准的概念

(三)校准和检定1.掌握校准和检定的概念2.熟悉校准和检定的依据3.了解校准和检定的作用

(四)检测和检验1.掌握检测和检验的概念2.了解检测和检验的作用

四、测量数据修约

熟悉测量数据修约的基本概念掌握测量数据修约规则

五、测量结果

(一)测量误差1.掌握误差的概念2.熟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概念3.了解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

(二)测量结果修正1.掌握修正值和偏移的概念2.熟悉测量结果修正的方法

第五章 概率统计基础

一、概率的基础知识

(一)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熟悉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

(二)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

1.熟悉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概念

2.掌握二项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有效期和标准差

3.熟悉利用二项分布对不合格品率的计算

4.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

5.掌握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表及有关正态分布的计算

二、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样本与统计量

1.熟悉数据的整理方法

2.掌握总体、个体、样本及统计量的概念

3.掌握样本均值、中位数的概念与计算

4.掌握样本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

(二)参数估计

1.掌握正态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常用估计方法

2.熟悉正态概率纸的使用

三、回归分析

(一)散布图

1.掌握散布图的概念和作法

2.熟悉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及其检验

3.掌握相应不同相关系数散布图的类型

(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1.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

2.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预测中的应用

第六章 抽样检验

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一)抽样检验

1.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2.熟悉抽样检验的特点和分类

(二)基本术语

1.掌握单位产品、(检验)批、批质量、批合格(接收)、批不合格(拒收)的概念与定义

2.掌握不合格及不合格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3.掌握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可接收质量水平AQL,不合格质量水平RQL的基本概念

4.了解接收概率L(ρ)的含义和一次抽样方案OC曲线的变化规律

5.熟悉过程平均的概念及其估计方法

二、计数调整型一次抽样检验

(一)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

(二)掌握一次抽样方案的判断程序

(三)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2828的使用

(四)掌握抽样方案的转移规则

(五)熟悉检验水平及其确定方法

(六)熟悉检验批的组成

(七)了解几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

(八)熟悉AQL的确定方法

第七章 统计过程控制

一、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

(一)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作用和特点

二、常规控制图

(一)掌握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二)掌握统计控制图状态的基本概念

(三)熟悉常规控制图的作用、类别和用途

(四)熟悉3σ原则

(五)掌握X-R控制图、X-s控制图和ρ控制图的使用方法

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

(一)熟悉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的区别

(二)熟悉判异准则

四、过程能力分析

(一)掌握过程能力的分析

(二)掌握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的概念

(三)掌握过程改进策略

第八章 质量改进

一、质量改进的基本知识

(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

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

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

(二)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

1.掌握PDCA循环的概念和内容

2.熟悉PDCA循环的特点

(三)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

2.熟悉质量改进的内容

(四)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

(五)熟悉质量改进宾基本途径

二、质量改进的工具

(一)因果图

1.熟悉因果图的作用

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排列图

1.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三)直方图

1.熟悉直方图的概念

2.掌握频数和频率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3.熟悉常见(频率)直方图的类型及其特征

(四)调查表

1.熟悉调查表的作用

2.了解调查表的种类

(五)分层法

1.掌握分层的原则

2.熟悉分层的方法

(六)散布图(参见回归部分)

(七)控制图(参见统计过程控制部分)

三、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

(一)QC小组的概念与分类

1.掌握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QC小组的分类

3.了解QC小组活动的宗旨

(二)QC小组活动的过程

1.掌握QC小组活动的程序

另要下面几项:

1、产品技术标准及可靠性测试;

2、检验及试验技术,质量异常分析与解决;

3、新旧QC手法及抽样标准;

4、8D手法;

5、SPC与统计技术;

6、MSA;

7、FMEA;

8、DOE;

9、质量稽核。

C. 考计量员证难不难,需要掌握些什么知识

不难。

现在的计量校准员证书只需参加培训,通过考试,就可获取证书。

计量校准员的培训内容包括如下:

1、计量法律法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

2、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计量检定系统的管理;

3、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4、企业如何开展计量校准及自校准工作;

5、企业计量的作用和职能范围;

6、企业测量设备的管理,量值溯源和期间核查;

7、企业计量人员的管理,计量人员的配备、计量人员的资质要求;

8、校准间隔的确定与调整简介;

9、测量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度简介;

10、计量在产品检测、体系认证中的重要作用;


有兴趣参与培训的,可以考虑广电质量学院。

D. 试验检测考试大纲

2010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技术人员业务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总说明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目的是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考核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的试验检测技术水平,提高士严检测队伍整体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质量。
本考试大纲对试验检测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划分了“了解”、 “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分为试验检测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两个等级。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试验检测员考试科目仅设专业科目。二者专业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范围相同,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试验检测工程师以考察掌握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为主,试验检测员以应知应会的现场操作技能为主。考试方式实行计算机考试或纸质试卷考试的方式。
一、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共有四种形式: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和问答题,公共基础科目不设问答题。
⑴单选题:每道题目有四个备选项,要求参考人员通过对于题干的审查理解,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每题1分。
⑵判断题:每道题目列出一个可能的事实,通过审题给出该事实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每题1分。
⑶多选题:每道题目所列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选项全部正确得满分,选项部分正确按比例得分,出现错误选项该题不得分。
⑷问答题:分为试验操作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计算题等,每题10分。
二、科目设置
设置单选题30道、判断题、多选题20道,总计100分,60分合格,考试时间90分钟。
专业科目分为:《材料》、《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和《机电工程》。每套试卷设置单选题30道、判断题30道、多选题20道,问答题5道,总计150分,90分合格,考试时间150分钟。
三、考试内容参考比例
《公共基础》考试科目包括:法律法规20%、计量认证30%、试验检测基础知识50%。
《材料》考试科目包括:土工试验30%、集料10%、岩石5%、水泥及水泥混凝土20%、沥青及沥青混合料20%、无机结合稳定材料5%、钢材5%、土工合成材料5%。
《公路》考试科目包括: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5%、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20%、路面基层与基层材料20%、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35%。
《桥梁》考试科目包括:桥梁工程原材料20%、桥梁工程基础30%、桥梁上部结构3%、桥梁荷载试验及状态监测20%。
《隧道》考试科目包括:隧道基本知识5%、超前支护10%、开挖10%、初期支护15%、防排水15%、施工监控量测15%、衬砌20%、隧道环境10%。
《交通安全设施》考试科目包括:基础知识10%、道路交通标志10%、道路交通标志反光膜10%、道路交通标线10%、道路交通标线涂料10%、公路安全护栏15%、隔离设施10%、防眩设施5%、突起路标5%、轮廓标5%、通信管道10%。
《机电工程》考试科目包括:基础知识25%、监控设施20%、通信设施20%、收费设施15%、低压配电设施5%、照明设施5%、隧道机电设施10%。
以上比例供应考者复习时参考,卷面无法按比例严格分布分数。
四、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
在各科目考试大纲中列出了有关考试参考书目,要特别强调的是当教材中的内容和现行标准规范相对应的内容不一致时,应以现行有效的行业及国家标准规范内容为准。
第二部分 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
第一章 《公共基础》
一、考试的目的与要求
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了解、熟悉河掌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所涉及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计量认证和试验检测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程度。
二、主要考试内容
一法律法规
了解: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试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12号)、贯彻实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交质监发[2005]547号)。
熟悉: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及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条款;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第四章中涉及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条款;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认定中现场评审的主要内容;检测标准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掌握:检测机构等级、专业、类别的划分;等级证书的有效期;《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12号)(第三章)中对试验检测活动的规定;检测人员等级、专业、类别的划分;取得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的条件和有效期;考试违规的处理;实验室管理制度、岗位基本职能。
二计量认证
了解:计量认证的基本概念;《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15481—2000)的基本内容;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通用计量术语。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和层次划分(质量程序、程序文件、其他质量文件);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量值测源的基本概念;样品管理及标准差异等管理的基本要求。
掌握:国际单位制(SI)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及单位符号;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的基本方法;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计量认证(CMA)章的正确使用。
三试验检测基础知识
了解:误差、数值修约、抽样的基本概念。
熟悉:总体、样本、算术平均值、中位数、极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正态分布的基本概念;测量数据常用的表达方式(表格法、图示法、经验公式法);比对试验的基本概念。
掌握:数值运算法则及修约规则;测量误差的分类、来源及消除方法;抽样技术中批量、样本的基本概念;抽样检验的类型和评定方法、随机抽样的方法;检测事故的认定及基本处理程序;测量数据常用表达方法的内容。
三、主要参考书目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
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7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
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 国务院令[2000]第279号)。
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条例(2006年7月27日 国家认监委 国认实函(2006)141号)。
⒍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2005年8月20日 交通部令[2005]第12号)。
⒎贯彻实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11月18日 交通部 交质监发[2005]547号)。
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15481—2000).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则(GB 8170—87).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102—199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⒒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
⒓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宣贯指南.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⒔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
⒕陈一梅.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概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⒖张超,郑南翔,王建设.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E. 房屋面积的测量方法

关于商品房面积测量的法律规定: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8-12-22
【生效日期】1998-12-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12月22日批准实施)

一、概述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商品房销售活动中各类房屋销售面积的测量与计算。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GBJ96--198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建设部建房〔1995〕517号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
CH5001--1991房产测量规范。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定义
本规范采用以下定义:
3.1 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整幢出售,其销售面积为整幢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地下室作为人防工程的,应从整幢商品房的建筑面积中扣除)。
--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其销售面积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
3.2 整幢房屋建筑面积
整幢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米以上(含2.20米)的永久性建筑。
3.3 套内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系指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及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3.4 套内使用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线水平投影计算。
3.5 套内墙体面积
商品房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和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
商品房各套(单元)之间的分隔墙、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共用墙,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6 阳台建筑面积
阳台建筑面积系指阳台地面底板外沿在水平面的投影。
3.7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系指套内各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3.8 共有建筑面积
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3.9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积与整幢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的比值,即为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3.10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套内建筑面积与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之积。

二、测量要求
4、房屋边长测量应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中数*),两次测量读数之差(较差*)不超过表1规定。
表1 单位:m

┏━━━━━━━━━━┯━━━━━━━━━━━━━━━━━━━━━━━┓
┃ 钢卷尺 │△L’=±0.0005L(L>10) ┃
┃ │ =±0.001L(L≤10) ┃
┃ │△L’--两次测量读数之差 ┃
┃ │L--被测边长 ┃
┠——————————┼———————————————————————┨
┃ 手持式测距仪 ││△L’│≤0.005 ┃
┗━━━━━━━━━━┷━━━━━━━━━━━━━━━━━━━━━━━┛

5、房屋分段边长之和与房屋总边长之差△L不超过(1)式规定:
n
△L=±0.004∑L1 (1)
i=1
式中:n--房屋边长分段数;
L1--分段边长,i=1、2、3、……n。
6、商品房面积测量标准不确定度u(中误差*)如(2)式所示。
商品房面积测量标准不确定度:
u≤(0.02√--S+0.001S) (2)
式中:S--商品房实测面积,单位:平方米。
其扩展不确定度(限差*):
U=2u (p=95%)
*测绘行业术语。

三、测量项目与测量设备
7、测量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
┃ 代 号 │ 测量项目 ┃
┠————————┼—————————————————————————┨
┃ S1 │ 套内使用面积┃
┠————————┼—————————————————————————┨
┃ S2 │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
┃ S3 │ 套内墙体面积┃
┠————————┼—————————————————————————┨
┃ S4 │ 套内建筑面积┃
┠————————┼—————————————————————————┨
┃ S5 │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
┃ S6 │ 套房销售面积┃
┠————————┼—————————————————————————┨
┃ S7 │ 整幢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

8、用于商品房面积测量的设备如表3所示,也可选用不低于表3给出技术指标要求的其它测量设备。
上述测量设备须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表3

┏━━━━━┯━━━━━━━━━┯━━━━━━━━━━━━━━━━━━┓
┃ 序号 │ 测量设备名称 │ 主要技术指标 ┃
┠—————┼—————————┼——————————————————┨
┃1 │钢卷尺 │示值误差:±(0.3+0.2L)mm┃
┃ │ │式中:L-以米为单位的被测距离值 ┃
┠—————┼—————————┼——————————————————┨
┃2 │刻度直角钢尺 │测量面垂直度:0.5mm/500mm┃
┃ │ │ 示值误差:±0.48mm ┃
┠—————┼—————————┼——————————————————┨
┃3 │手持式测距仪 │ 测量范围:(0-140)m ┃
┃ │ │扩展不确定度:5mm(p=95%) ┃
┠—————┼—————————┼——————————————————┨
┃4 │经纬仪 │J2级 ┃
┠—————┼—————————┼——————————————————┨
┃5 │拉力计 │测量范围:(0--100)N ┃
┗━━━━━┷━━━━━━━━━┷━━━━━━━━━━━━━━━━━━┛

四、测量方法与面积计算
9、测量前准备
9.1 商品房测量前应参照购房协议实地调查,对分户权界线及房屋公用共有部位进行确认,按附录1对计入建筑面积的部位进行确认。
9.2 房屋面积测量平面草图应实地绘制,楼房要分层绘制。尽量按几何图形分块,并编写序号。
房屋面积测量平面草图是房屋面积测量与计算的原始依据,其式样见附录5。
10、测量点位的选取
10.1 套内房屋边长测量
测点一般取距地面1.2m±0.2m的高度,在房屋的两个长边、两个短边的1/6和5/6位置,两测点应保持水平。房屋边长较长时,应适当增加测点数。
10.2 墙体厚度测量
测点一般取距地面1.2m±0.2m的高度,距门(窗)框(左、右两点)0.2m位置。
10.3 阳台边长测量
阳台边长测量选点参照10.1,阳台的长、宽每边选取两个测量点。
10.4 整幢建筑物外围尺寸测量
测点一般取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距地面1.2m±0.2m的高度紧贴墙面的水平位置。当无法选取上述测点的位置时,可选取尽可能靠近上述测点位置为测量点位,或用刻度直角钢尺在被测长度的两个端面的延长期上选取等效测量点位。
室内分段测量之和(含墙身厚度)与房屋外廊的全长的差值满足第5条要求时,应以房屋外廊数据为准,分段测量的数据按比例配赋。超差需进行复测。
11、测量方法与面积计算
11.1 套内使用面积
以矩形房屋测量为例:
用钢卷尺(或测距仪)测量套内各矩形房屋长边、短边的边长,在每个测点上,使测量线与被测量边保持平行,连续测量两次,两次测量值之差应不超过表1规定。
取连续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一个测量点的测量值,以各测点的测量值的平均值分别作为长边和短边的边长测量结果L1i和D1i。读数精确到0.001m。
套内房间边长测量值时,对已进行墙面装饰的,应加上装饰面厚度1。
装饰面厚度可参考结构设计施工总说明或地区标准图集说明,按墙面材料种类、原料配比计算。
套内第i个矩形房间的使用面积
S1i=(L1i+2I) (D1i+2I)
套内使用面积
n
S1=∑S (5)
i=1
n--矩形房间数(或矩形块数);
i=1,2,……n。
11.2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S2为套内各阳台建筑面积之和。其中矩形阳台建筑面积按11.1测量方法测量阳台围护结构的长、宽,对有共用墙体的,应计算一半墙体面积。
11.3 套内墙体面积
靠近门窗部位的墙体厚度可直接测量,其他无法直接测量的,测量墙体的内外尺寸,计算差值求得。对于已进行墙面装饰的,需减去装饰面厚度。
对于砖墙结构,按设计图纸的标准说明,取实测值最接近的设计值作为墙体厚度;对于其他不属于标准厚度的墙体,按实测值计算。
各墙体长度乘以墙体厚度得出各墙体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S3为共用墙体面积的一半与全部非共用墙体面积之和。
11.4 套内建筑面积
11.4.1 套内建筑面积S4应为11.1、11.2和11.3测量结果之和。
S4=S1+S2+S3 (6)
11.4.2 套内建筑面积还可用下述方法测得。沿各套建筑结构外围,用钢卷尺(或测距仪)测量各部长的长边、短边,按11.3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出各外墙墙体厚度。再分别计算出长边平均值与其两端墙体厚度一半的差值、短边平均值与其两端墙体厚度一半的差值,则两差值的乘积与各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之和即为各被测套内建筑面积S4。
11.5 各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11.5.1 共有建筑面积应参照上述有关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11.5.2 共用建筑面积分摊的原则和方法见附录2。
11.5.3 各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S5的计算
a.多层商品住宅楼中各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幢)=---------
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各套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各套内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幢)
b.多功能综合楼中各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本幢房屋共有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幢)=--------------
幢内各功能区建筑面积之和
本功能区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本功能区自有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幢)

共有建 本功能区独用的共有建筑面积+本功能区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筑面积 =---------------------------
分摊系数 本功能区内各套建筑面积之和
(功能区)
同功能区内某户(套)=同功能区内某套建筑面积×分摊的共同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功能区)
11.6 套(单元)房销售面积
套房销售面积S6应为套内建筑面积S4与本套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S5之和。
S6=S4+S5 (7)
11.7 整幢商品房建筑面积
测量整幢商品房建筑面积S7时,用钢卷尺在房屋外侧勒脚以上处测量房屋外围的两个长边、两个短边,应符合10.4的要求。当测量距离大于30m时,在钢卷尺零刻线端钩上拉力计,当拉力计示值达到50N时,读取边长测量值。测量时现场温度与检定时温度相差±15℃以上,应按下式进行温度修正。
△Lt=L20(a1-a2)(t-20) (8)
式中:△Lt--温度t时尺长修正值;
L20--20℃时尺长;
t--测量现场的温度;
a1--钢卷尺的线膨胀系数;
a2--被测墙体的线膨胀系数;
若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外围边长时,测距仪的前沿要紧贴被测边长的起点,激光束应投射到位于被测边末端的目标板上,并使光束两端在同一水平面。
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空气折射率对被测距离的修正量计算公式见附录4。
11.8 非矩形房屋面积与计算
非矩形房屋面积测量与计算按附录3进行。

五、测量结果的处理
12.1 分摊系数保留在小数点后4位以上。
12.2 所有面积计算过程中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
所有面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单位为平方米。
12.3 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结果按附录6格式出具《测量报告》。
(注: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附录5、附录6、附录7等内容省略。)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文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5号
【发布日期】1999-06-22
【生效日期】1999-06-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

(第5号)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已于1999年5月27日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局长:李传卿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管理办

第一条 为了规范商品房市场计量行为,加强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量监督管理,保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量监督管理。

第三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测量,按照《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执行。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组成和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和交易双方的合同约定执行。

第五条 销售者销售商品房,必须明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并注明该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当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标注应当以平方米(m2)为计量单位。

第六条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与实际面积之差不得超过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规定的商品房面积测量限差。
按套或者单元销售的商品房,各套或者各单元销售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整幢商品房的实际总面积。

第七条 商品房销售者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商品房销售面积进行的计量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与商品房面积计量有关的图纸、资料等。

第八条 从事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和仲裁测量的机构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配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要求,并经计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三)测量人员熟悉《计量法》等法律、法规,掌握房屋面积测量的理论和基础知识,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
(四)具有保证计量数据公正、准确、可靠的管理制度。

第九条 从事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和仲裁测量的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第十条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量监督、纠纷调解和仲裁测量,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测量机构出具的计量数据为淮。

第十一条 商品房销售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给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最高不超过30000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从事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的机构使用未经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给予处罚。

第十三条 从事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的机构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或者伪造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检查时,不得向被检查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五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本办法实施行政处罚,必须遵守《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和《技术监督行政案件现场处罚规定》。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F. 计量检定员需要学习些什么知识需要看什么书才能做好这份工作谢谢

主要是计量基础知识和检定规程,包括法律法规,国际单位制,误差等

G. 怎么学习计量专业知识

面对全国招生,欢迎来电垂询(0512-61265096;http://www.hyask.net)。 主办单位苏州华亚企业管理顾问公司 开课日期 2008年12月19-20日 (1期/月) 开课地点苏州市 培训投资850元/人(包含培训费、讲义、证书费、场地费和午餐费) 3人(含)同时参加9折优惠,4-6人(含)同时参加8.5折优惠 备注: 需提供本人二张一寸照片及身份证号码 证书颁发 培训考试合格后发放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认可的内部校验员合格证书全国通用 课程目标 通过培训学习使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掌握计量检定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使计量检定人员为实施 计量监督、发展生产、贸易、科学技术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准确可靠的检定数据,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满意请采纳

热点内容
劳动法第几条规定培训岗位 发布:2025-04-26 21:57:06 浏览:100
中国铁路运输法院 发布:2025-04-26 21:57:03 浏览:725
民法总则概念 发布:2025-04-26 21:47:04 浏览:186
民办非企业适用于劳动法 发布:2025-04-26 21:41:08 浏览:770
依法治税基层税务机关 发布:2025-04-26 21:34:37 浏览:187
公众号法律责任谁负责 发布:2025-04-26 21:20:52 浏览:236
法经的法治观是什么 发布:2025-04-26 21:17:26 浏览:707
组建机构行政法考题 发布:2025-04-26 20:44:31 浏览:712
社会与法驻马店杀人案 发布:2025-04-26 20:40:20 浏览:113
黄桥镇法院 发布:2025-04-26 20:27:41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