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村规民约规章

村规民约规章

发布时间: 2022-04-24 08:59:20

Ⅰ 《村民自治章程》应包括哪些内容,其与村规民约有何不同

村民自治章程是村民会议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通过的如何管理村内事务,处理村内关系的准则,是保障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保证,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系统性规范。

村民自治章程是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有不同于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分散繁杂,有些规章制度在实践中很难实施,不能解决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复杂问题,甚至有些与国家政策规章相抵触。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村逐渐摸索出一条新路——就是制定相对完备、系统、可行并符合需要、符合国家政策方针的村民自治章程。由于这种形式符合了村民自治的制度要求,与农村的实际工作相适应,因而得到了法律的肯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条规定:“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于村民自治章程的内容没做具体的规范。一般来讲,凡是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都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章程》加以规定。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村民自治章程通常应包括总则、村民自治组织、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村经济管理制度、村社会管理制度、村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制度等内容;另外还包括一些针对本村特殊情况和地方性法规所做的相关规定。由于它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村民自治章程》常被人们称做是村里的小“宪法”。

Ⅱ 许村的村规民约

为全面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实施县委、县政府百强调产和“三五”战略,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经党总支、村委会、村民代表会充分酝酿讨论通过,特制定本村规民约。
一、全体村民要树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思想,坚决执行党在农村中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树立全局观念及城市意识,在住宅建设、环境卫生等方面要服从县城管部门及村政统一规划。
三、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优良环境。强化法制观念,要学法、知法、守法、不打架斗欧、不聚众闹事、不得酒后闹事、不白吃白拿、要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法律尊严。
四、严格执行村委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各项义务,按时交纳国家规定的各种税收。
五、自觉维护城镇建设。运输单位或个人不得以少充多,以劣充好。不得以任何借口停工停料,不得敲诈勒索,巧取豪夺。无理取闹。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六、要勤劳致富,文明经商。不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扰乱商贸市场。
七、维护集体利益,爱护公共财产。不乱砍滥伐集体树木。不强占耕地,不准在田边路旁随意取土、倾倒垃圾,不搞违章建筑,并敢于同一切违犯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八、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不聚众赌博,严禁吸毒、严禁传播、出售淫秽物品,倡导建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九、提倡婚丧事从俭、新事新办,杜绝铺张浪费。
十、积极实行计划生育,做到优生优育,不早婚早育,不抢生超生。
十一、要加强对子女思想教育和全社会综合教育,对失足青少年要正确引导他们遵纪守法,帮助他们学文化学科学,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十二、尊老爱幼、重视子女教育,不虐待老人,不重男轻女,不娇纵子女。
十三、邻里和睦相处。婆媳互敬互爱。对孤寡老人和病残困难户要主动帮助,热情照顾。开展争当“十星级文明家庭”。人人争做团结友爱的模范。
十四、严格执行户口管理制度,出生、死亡要及时申报或注销。外来临时居住人员应向村治保会登记,并办理相公手续。
十五、全体村民要与人为善、礼貌待人、互谦互让、遇有纠纷要摆事实,讲道理。求大同、存小异协商处理,杜绝打架骂人的旧恶习,创建良好的社会风尚。
以上村规民约,望广大村民自觉遵守,如有违犯者按有关规定酌情进行思想说服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否则将取消“十星级文明户”称号。

Ⅲ 村规民约有法律效力吗什么情形适用于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有法律效力。

村规民约的法律性质村民自治应当“依法而治”。这里的“法”,首先是指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政策。所谓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就是村民自己的“小宪法”,是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

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授权而制定的,因此,只要其遵循了法定程序且内容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换句话说,村民都应当受其约束。

村规民约,不仅是村民自治的依据,也是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对当地农村进行管理的依据,因此,那些驻在农村的机关、团体、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员,以及不属于村办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虽然不参加村民委员会组织,也应当遵守有关的村规民约,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村规民约的法律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限制的,并不是规约中的任何内容均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的,而不是用来替代法律的,更不能与已有的法律相冲突。

因此,村规民约中的内容,凡是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或与现行法律相冲突的,均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够用来约束村民。

Ⅳ 村民自制有法律效力吗,如果村民自制章程和国家发布的条例相冲突那个才算正确的,哪个更有法律效力

村民有自治权,但是不得与国家法律冲突,与法律冲突的都属无效协议,所以自治必须是在法律框架下的自治。

Ⅳ 魏村的村规民约

为创建良好的村风民风,保证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经济再上新台阶,农村提前达小康的宏伟目标得以实现,经村党支部、村委会反复研究,村民代表会充分酝酿讨论通过,特定本村村规民约:
一、全体村民要树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中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强化法制观念,要学法、知法、守法、不打架斗殴、不聚众闹事、不酒后闹事、白吃白拿、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自觉维护法律法规尊严。
三、严格执行村委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义务。
四、自觉维护村镇建设,不得敲诈勒索、无理取闹、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五、勤劳致富、文明经营,维护集体利益、爱护公共财产、不贪污盗窃、不乱砍集体树木,不强占耕地,不搞违章建筑,并敢于同一切违犯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六、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不聚众赌博,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七、提倡婚丧从简,杜绝铺张浪费。
八、积极实行计划生育,做到优生优育不早婚、早育、不抢生超生。
九、加强对青少年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综合教育要尊老爱幼,重视子女教育,不虐待老人,不重男轻女,不骄纵子女。
十、邻里和睦相处,婆媳互敬互爱,对孤寡老人和病残困难户要主动帮助,热情照顾,开展争当五好家庭和双文明户的活动,人人争做团结友爱的模范。
以上村规民约,望广大村民自觉遵守,如有违犯者,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Ⅵ 村规民约简十条

村规民约是村民群众在村民自治的起始阶段,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的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一种规章制度。它属于公约的一种形式,一般由名称、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它的结尾部分,主要是规定何时通过、何时生效。
(6)村规民约规章扩展阅读
村规民约:
为了推进我村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经全体村民代表讨论通过,制定本村规民约。
一、社会治安
1.村民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积极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村民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严禁侮辱、诽谤他人,严禁造谣惑众、拨弄是非。
3.严禁偷盗、敲诈、侵占国家、集体、个人财物,严禁赌博、严禁替罪犯藏匿赃物。
4.严禁非法生产、运输、储存和买卖爆炸物品;经销烟火、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须经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私藏枪支弹药,拾得枪支弹药、爆炸物品,要及时上缴公安机关。
5.严禁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非法侵犯他人住宅,不准隐匿、毁弃、私拆他人邮件。
6.严禁私自砍伐国家、集体或他人的林木,严禁损害他人庄稼、瓜果及其他农作物,加强牲畜看管,严禁放浪猪、牛、羊。
7.严禁使用对身体有害的催化剂或化学药剂对茶叶、瓜果、蔬菜等进行杀虫催红催熟;严禁在茶叶制作加工中使用色素、香精、滑石粉等;严禁制作加工或销售地沟油;严禁销售病、毒死牲畜、家禽,或用病、毒死牲畜、家禽制作食品进行销售;严禁打鸟、打猎、电鱼、药鱼。
对违反上述社会治安条款者,触犯法律法规的,报送司法机关处理。尚未触犯刑律和治安处罚条例的,由村委会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Ⅶ 2021年最新村规民约合法吗

合法。

为推进冷水村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进步,人们安居乐业,逐步搞好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和谐、进步、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自制章程》的有关规章,结合本村实际,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特制定以下“村规民约”,望全村广大村民相互监督,共同遵守。

Ⅷ 村规民约由哪个部门审核

村规民约由人民政府审核。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更多的是发挥道德的约束作用。农村的陈规陋习具有社会性和顽固性,一旦形成,会对群众产生长期的影响,改变其中的陈规陋习很难。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发挥好村规民约在弘扬公序良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以降低乡村社会治理的成本,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能力。
村规民约的法律性质村民自治应当依法而治。这里的法,是指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政策。所谓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就是村民自己的小宪法,是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是村民实施村民自治的基本依据。它是村民基于法律的授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照村民集体的意愿,经过民主程序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村规民约的法律性质村民自治应当“依法而治”。这里的“法”,首先是指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政策。所谓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就是村民自己的“小宪法”,是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是村民实施村民自治的基本依据。它是村民基于法律的授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照村民集体的意愿,经过民主程序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村规民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规定村民的行为,应该怎么做;
2、规定村民违反和破坏规章制度的处罚条款,主要有进行教育、给予批评、作出书面检查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条 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遵守并组织实施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接受村民监督。

Ⅸ 当村规民约与法律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当村规民约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应以法律为准。
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应该以法律为准,如果没有法律规定的,也可以参照公序良俗的村规民约来执行。

热点内容
立水桥律师 发布:2025-02-11 15:58:04 浏览:364
就业证明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1 15:45:57 浏览:126
法学概论下载 发布:2025-02-11 15:32:58 浏览:435
大连市劳动法产假规定 发布:2025-02-11 15:29:11 浏览:605
广西社区矫正条例 发布:2025-02-11 14:58:38 浏览:250
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讲座信息 发布:2025-02-11 14:52:20 浏览:498
行政法适用从旧兼从轻 发布:2025-02-11 14:09:13 浏览:648
入选区党委法律顾问 发布:2025-02-11 13:50:16 浏览:453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寻亲路 发布:2025-02-11 13:34:31 浏览:770
刑法的私塾pdf 发布:2025-02-11 13:12:04 浏览: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