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5税率
Ⅰ 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和税率
个税改革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根据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Ⅱ 个人所得税实行几级超额累进税率
个人所得税实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属于个人营业所得的,实行5级超额累进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5税率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二)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三)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四)取得境外所得;
(五)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
(六)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Ⅲ 最新的 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2010年5月是个税第五次修正不久,此时个税的免征额是2000,第一档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的,税率为5%;第二档税率为10%;
该业务员的月总收入=1000+120+80+100+200+800+500=2800
应缴税额=500*5%+(2800-2000-500)*10%=55
实际工资:2800-55=2745
(所以说题目中给的3500扣除额与实际不符)
Ⅳ 2015最新个税税率表 2015个人所得税税率怎么算
2015年的工资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在2018年10月1日最新的个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4)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5税率扩展阅读: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第九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Ⅳ 新个税如何扣税,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多少
2019年1月1日起,新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扣税办法如下:
第一,新个税综合所得扣税方式: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归为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第二,新个税其他所得扣税方式:居民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第三,新个税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收入金额 -费用减除额-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项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四,新个税税率以及速算扣除数如下图:
(5)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5税率扩展阅读:
新个税的专项扣除细则: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指出自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纳税人子女在全日制学历教育阶段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支出,以及子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支出,纳税人可选择由夫妻一方按每孩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选择夫妻双方分别按每孩每月500元扣除。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继续教育发生的支出,其中属于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按每月400元扣除,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属于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扣除3600元。
一个纳税年度内,由纳税人负担的医药费用支出超过1.5万元的部分,在每年8万元的限额内据实扣除。可扣除的医药费用支出包括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
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以选择由夫妻一方按每月1000元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在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的,按每月1500元扣除;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按每月1100元扣除;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按每月800元扣除。
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父母的支出,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支出可以扣除。纳税人属于独生子女的,按每月2000元扣除;属于非独生子女的,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其中每人分摊的扣除额度不得超过1000元。
Ⅵ 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免税率亦称“税率为零”,从理论上说,零税率与免税是不同的。免税是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种纳税人,免除其本身负担的应纳税额,而外购的货物或劳务仍然是含税的。税率为零不仅纳税人本环节课税对象不纳税,而且以前各环节转移过来的税款亦须退还,才能实现税率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税率为零的含义在不同税种上的使用,并不严格。
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即每月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Ⅶ 个人所得税率是多少
工资、薪金所得,
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光的其他所得。
不予征税的有: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尔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免税奖金另有规定。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5% ,速算扣除税:0
2,超过500元的--2000元的部分 税率:10% 速算扣除数:25
3,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 税率:15% 速算扣除数:125
4,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 税率:20% 速算扣除数:375
5,超过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 税率:30% 速算扣除数:1375
共为9级,一般的工资薪金水平还达不到那么高,所以我就不写了。
注:税率表所列的所得额是在“每月收入额-800或4000元或北京是1200起征点”的基础上所得出的金额。一些地方的起征点是不同的。要按照您们当地的规定。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800或4000元或北京是1200起征点)*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个体工商户和合伙企业缴纳的都是个人所得税
税率表如下:
1。不超过50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0
2。超过5000元--10000元的部分,税率:10% 速算扣除数:250
3。超过10000元--3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1250
4。超过30000元--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 速算扣除数:4250
5。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35% 速算扣除数:6750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也是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劳务报酬所得,
使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应纳税所得额额超过20000原值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征5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劳务报酬所得使用的速算扣除数表:
1。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税率:20% 速算扣除数:0
2。超过20000元--50000元的部分 税率:30% 速算扣除数:2000
3。超过50000元的部分 税率:40% 速算扣除数:7000
如果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代付税款,应当将单位或个人支付给纳税人的不含税支付额(或称纳税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规定计算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款。
计算公式:
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或=[(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当级换算系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是用税率表:
1。未超过336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0元,换算系数:无。
2。超过3360元--21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0元,换算系数:84%
3。超过21000元--49500元的部分,税率30% ,速算扣除数:2000元,换算系数:76%
4。超过49500元的部分 ,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换算系数:68%。
偶然所得!
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
计算公式如下: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1-20%)*20%*(1-30%)
Ⅷ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
劳务报酬按次计算,800以下免税。其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1、800-4000扣除800后20%计算4000以后扣除20%后再按照20%税率;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5、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8)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5税率扩展阅读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薪所得的区别(雇佣与非雇佣):
1、工薪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即个人与被服务单位发生直接劳务关系),提供劳务的个人与被服务单位没有稳定的、连续的劳动人事关系,也没有任何劳动合同关系,其所得也不是以工资薪金形式领取的。
Ⅸ 个人所得税最高多少呀
没有最高个人所得税只有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为45%。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9)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5税率扩展阅读: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