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奖金扣除法规

奖金扣除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4-26 09:23:17

㈠ 扣奖金违法吗

【法律分析】
首先,无理由地随意扣工资,包括绩效奖金,一定是违法的。但是如果公司能够提供扣款依,则为合法。
其次,依据奖金的定义,其实奖金是否发放,发多少是公司说了算的。因为这笔钱不是原先约定的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而是公司为奖励员工,额外拿出的一笔钱。既然是额外拿出的,公司想拿多少,怎么发,自然是公司来定。
再次,绩效工资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制定的奖金发放制度。如果员工符合该制度,自然全额拿走。不符合该制度,相对减少,或者扣光也是合理合法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㈡ 奖金扣除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视情况而定。具体有以下三种算法,方法一:取得年终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高于(或等于)费用扣除额(5000元)的,将年终奖金除以12个月,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用奖金全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就是最终需要缴纳的税款额。方法二:取得年终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低于费用扣除额(5000元)的,将工资与年终奖金相加后,减去5000元,得出的数额,再除以12个月,找出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用这一数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得出需要缴纳的税款额。方法三:年终奖金与双薪同一个月内发放时,将所发的双薪与年终奖金合并除以12个月,找出对应税率,然后用这一数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㈢ 一次性奖金扣税标准2022

一、一次性奖金的个税
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50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2、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50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50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本决定第十六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依照本决定第十七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计算缴纳税款。

㈣ 奖金怎么扣税

法律分析
1. 全部并入当年的综合所得进行计税:
综合所得就是各种要交税的项目综合所得将年终奖与其他收入进行融合以后计算要交的税。综合所得包括哪些项目: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
2. 单独计算纳税:
(1)以全年的一次性奖金除以12,即为12个月平均每个月的奖金,然后按月换算后找到适用的税率。然后计算应纳税金额。
(2)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㈤ 年终奖金扣税标准

年终奖金扣税标准:当月工资高于5000元时,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时,扣税方式为:(年终奖-(50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50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㈥ 奖金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法律分析:年终奖扣税计算公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另一种情况是,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㈦ 年终奖扣税标准2022年

2022年年终奖扣税标准如下:
一、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50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二、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50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50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拓展资料
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自己根据情况调整。好的年终奖办法要有较好的考评指标、评价方法、发放规则等等相应的各项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增加企业凝聚力。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将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的薪酬分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员工的固定工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奖励工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部分组成。
奖金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物质奖励。如果员工的绩效优良,工作成绩突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就应该给予奖励,一来是对员工努力上的承认,二来激励员工继续努力工作,实现更佳的工作表现。年终奖在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发放形式,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红包”外,有的是股票分红,有的是“双薪”,有的是提成,有的是奖金。但是.企业在发放年终奖的时候考虑的并不简单,有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奖励员工们在一年当中所付出的劳动,但也有一些企业发放年终奖的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㈧ 2021年一次性奖金扣税标准是什么

根据文件规定,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纳税人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计税方式,是否并入综合所得计税。

选择一:不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方式如下:



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选择二: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方式如下:

发放的奖金数与居民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采用累计预扣法进行计算个人所得税。

注: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拓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的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扣除数。其中,适用的税率以及扣除数是根据纳税额与12个月相除之商来确定的。一次性年终奖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当月工资是否超过扣税的最低标准来区分。比如说,你的年终奖是15000元,当月的工资是3000元的话,就要按照[15000-(5000-3000)]/12=1083.33,税率为3%,扣除数为32.5元,因此个人所得税最终计算为32.5元。

年终奖是企业或者用人单位根据员工全年的工作效益进行考核后给员工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一般好的企业审核制度完善,奖惩制度也合适,发放的年终奖能够激励员工好好工作。年终奖是独立于月工资之外的奖金,因此也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属于工资的一种,属于劳动范畴,如果你发现自己所领取的年终奖金有缺少或者推迟,可以向劳动相关部门上诉,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全年一次性奖金就是年终奖,是企业为激励员工好好工作的一种方式。

㈨ 奖金扣税标准

法律分析: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年终奖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税方法变化: (1)不再考虑员工当月工资是否超过5000元免征额了。 (2)计算时,不减除免征额、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等。处理方式: 作为居民个人的员工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1)可以选择使用此优惠政策,单独计算年终奖个税。(2)可以将年终奖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税。 过渡期之后年终奖处理明确: 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㈩ 奖金的个税扣除标准

法律分析:年终奖个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所谓速算扣除数,是指预先计算出个级别税率扣除上级税率的差额,作为速算扣除。在个税计算中,速算扣除数是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热点内容
女子司法所 发布:2025-02-10 08:01:29 浏览:962
法官辞职做法务 发布:2025-02-10 07:54:06 浏览:890
法社会学在中国的地位 发布:2025-02-10 07:34:37 浏览:674
民法典对赔偿的 发布:2025-02-10 07:30:27 浏览:484
公司法实物出资比例 发布:2025-02-10 07:16:02 浏览:713
银川中级人民法院新闻 发布:2025-02-10 07:15:50 浏览:25
新刑事诉讼法第33条 发布:2025-02-10 06:59:51 浏览:951
劳动合同法重要意义 发布:2025-02-10 06:28:26 浏览:826
朝国刑法 发布:2025-02-10 06:18:30 浏览:633
金华法院判决 发布:2025-02-10 05:36:59 浏览: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