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小儿外科规章制度

小儿外科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4-26 16:55:20

『壹』 卫生系统职称考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现将卫生部、人事部共同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附件: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第一条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内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包括初级资格(医士、医师),中级资格(主治医师),高级资格(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第四条临床医学专业初、中级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全国实行统一考试后,各地、各部门不再进行相应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
高级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评结合的方式,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条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它表明持有人具有相应的学术技术水平,是受聘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
第六条临床医学专业初级资格的考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参加国家责拟定考试大纲和命题,组建国家级题库,组织实施考试工作,管理考试用书,规划考前培训,研究考试办法,拟定合格标准等工作
人事部负责审定考试大纲和试题,会同卫生部对考试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确定合格标准。
卫生部、人事部成立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部人事司,负责资格考试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通过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卫生部用印的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各地在颁发证书时,不得附加任何条件。
第十条参加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
(四)已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机构的医师须取得该培训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参加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第十条所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取得医学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7年。
(二)取得医学大专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6年。
(三)取得医学本科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4年。
(四)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从事医师工作满2年。
(五)取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
(一)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 3年。
(二)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 1年。
(三)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四)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十三条取得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第十四条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由卫生部、人事部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本规定由卫生部、人事部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为贯彻落实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的精神,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卫生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卫生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现将卫生部、人事部共同制定的《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2、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附件1:
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精神,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以下简称“技术”)专业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第四条 本规定下发之日前,已按国家规定取得卫生系列初、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其资格继续有效。本规定下发后,各地、各部门不再进行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考试和评审。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已具备担任卫生系列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
第五条 预防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高级资格。全科医学专业分为中级资格、高级资格。
(一)取得初级资格,根据有关规定,并按照下列条件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1、药、护、技师:取得中专学历,担任药、护、技士职务满5年;取得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取得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
2、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只可聘任药、护、技士职务。
(二)取得中级资格,并符合有关规定,可聘任主治(管)医师,主管药、护、技师职务。
(三)高级资格的取得均实行考评结合方式,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第七条 人事部和卫生部共同负责国家预防医学、全科医学、 药学、护理、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等工作。
人事部负责审定考试大纲和试题,会同卫生部对考试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确定合格标准。
第八条 通过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合格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卫生部用印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各地在颁发证书时,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所需的其他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参加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
(二)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
第十条 参加药学、护理、技术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第九条所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相应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第十一条 参加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第九条所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药、护、技)师职务满7年。
(二)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满6年。
(三)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满4年。
(四)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满2年。
(五)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
(一)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二)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三)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四)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十三条 取得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由发证机关收回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2年内不得参加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一)伪造学历和专业技术工作资历证明;
(二)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
(三)国务院卫生、人事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本暂行规定由卫生部、人事部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军队系统卫生系列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组织实施由总政治部负责。
第十七条 卫生部、人事部《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0]462号)未明确事项,均按本规定执行。
附件2: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第一条 根据卫生部、人事部《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以下均简称“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以下简称“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卫生部、人事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根据《暂行规定》的要求,两部门成立“卫生职称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会分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和技术等专业组)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部人事司。具体考务工作委托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施。
各地考试工作由省级人事和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组织实施。
第三条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专业中级资格和药学、护理、技术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1次,考试日期定于每年10月。首次考试拟定于2001年10月20-21日。
第四条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专业中级资格和药学、护理、技术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均分4个半天进行,各级别考试均设置了“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考试科目。考试原则上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参加相应专业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第五条 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暂行规定》中与报名有关的各项条件。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按规定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到当地考试机构报名,经考试管理机构审核合格后,领取准考证,凭准考证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的人员参加考试,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
第六条 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的学历;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正规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
第七条 考场原则上设在省辖市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具有计算机教学设备的高考定点学校或高等院校。
第八条 卫生部负责组织或授权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和有关参考资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盗用卫生部名义,编写、发行考试用书和举办各种与考试有关的考前培训,使考生利益受到损害。
第九条 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卫生部制定资格考试培训管理办法,各地要按规定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培训单位必须具备场地、师资、教材等条件,由当地卫生部门会同人事(职改)部门审核批准,报卫生部、人事部备案。
第十条 培训必须坚持与考试分开的原则,参与培训的工作人员,不得参加考试命题及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应考人员参加培训坚持自愿原则。
第十一条 考试和培训等项目的收费标准,须经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二条 考试考务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和纪律,切实做好试卷的命制、印刷、发送和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严防泄密。
第十三条 考试工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考试回避制度,严肃考场纪律,对违反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者,要严肃处理,并追究领导责任。
第十四条 为促进卫生职称考试工作顺利实施,保证各地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在2005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按国家公布的考试合格标准为考试合格人员颁发全国统一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同时,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会同卫生厅(局)确定本地区考试合格标准,作为本地区范围内聘任卫生系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各地确定的地区考试合格标准,报人事部、卫生部备案。
护理学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凡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者,按照《护士条例》,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并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的毕业生(包括2009年在校毕业生),可报名参加护理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一)获得省级以上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认可的普通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助产专业学历;
(二)获得省级以上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认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护理、助产专业专科学历;
(三)获得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护理、助产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考生的报名资格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核,考试合格者由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发给考试成绩合格证明,作为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有效证明。
具有护理、助产专业中专和大专学历的人员,参加全部4个科目考试合格者,可取得护理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具有护理、助产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者,取得考试成绩合格证明,并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限的,可直接聘任护师专业技术职务。

『贰』 黑龙江省医疗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有哪些

黑人发[2007]72号

各市(地)人事局,省农垦、森工总局人事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不断完善《黑龙江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我们针对这几年在执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其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评审标准》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部门从今年起,认真按新的《评审标准》做好推荐和评审工作。

二〇〇七年六月四日

黑龙江省医疗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卫生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卫生各专业特点,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 在本评审标准中,医疗卫生系列划分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辅助技术、护理、中医和医学科学研究六大类。其资格名称分别为:

一、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二、预防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卫生检验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为: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

三、医学辅助技术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为: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

四、护理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为: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

五、中医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六、医学科学研究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为:副研究员、研究员。

第三条 适用范围

一、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的评审标准适用于从事西医l临床诊断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专业设置情况,包括以下专业:

(一)按二级学科分类设置的医疗机构分为:全科、家庭医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病与性病科、精神病、肿瘤、病理、医学影像、计划生育等专业。

(二)按三级学科分类设置医疗机构分为: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血液病、结核病、传染病、风湿与临床免疫、老年医学、急诊医学、普通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麻醉、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妇科、产科、口腔内科、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整形、核医学、放射治疗、医学检验等专业。

二、预防医学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评审标准适用于从事流行病、营养与食品卫生、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地方病、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卫生毒理、卫生检验、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医学辅助技术专业

医学辅助技术专业的评审标准适用于医学检验、病理、医学影像、麻醉等专业中从事诊断检查或监测等操作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的评审标准适用于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中医专业

中医专业的评审标准适用于从事临床中医内、外、妇、儿、肿瘤、骨伤、肛肠、针灸、推拿、康复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医学科学研究专业

医学科学研究专业评审标准适用于从事基础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及中医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四条 凡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第五条 晋升上一级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各年度考核结果要求达到合格以上。

第六条 学历、资历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医学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以上。

(二)具有医学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或具有学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以上。

二、符合下列条件,可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

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学历破格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

1、具有全日制普通大学医学专科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6年以上,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以上。

2、后取得大学医学专科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以上。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副主任护师任职资格:

1、具有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5年以上,取得主管护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2、后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8年以上,取得主管护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从事医学辅助技术工作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副主任技师任职资格:

1、具有全日制中等专业医学专业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取得主管技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2、后取得中等专业医学专业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28年以上,取得主管技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第七条 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外语要求:

申报正、副高级任职资格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

二、计算机要求:

申报正、副高级任职资格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

第三章 评审标准

第八条 临床医学专业评审标准

一、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一)专业理论知识

l、系统掌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掌握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及应用学知识。

3、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4、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用于临床实践。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l、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40周,并能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2、熟练掌握本专业各种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常用的诊治技术、用药原理,能独立处理较多的危急、重症。

3、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对与本专业有关的诊断治疗、监测方法及各项检查有较广泛了解。

4、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诊断组织和管理能力。

5、主管和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6、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与经历。

7、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本专业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总结。

(三)业绩与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其中l是必备条件):

1、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各发表过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或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二篇或省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四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术专著(本人编写部分在2万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国或省内通用的大中专医学教材(本人编写部分在2万字以上)。

4、获省(部)级三等以上科技奖一项或地市、厅局级科技二等以上奖二项的等级额定获奖人员。

5、有重大技术突破,达到省内或国内领先水平,被省级或国家及有关部门认定,证明其技术成果者。

二、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一)专业理论知识

1、系统掌握临床医学某一领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术理论知识,并在某领域有所专长。

2、熟悉了解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深入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4、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用于医学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0—35周,并能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2、在本专业常见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危重病症,独立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及重大技术问题,承担院内外会诊。

3、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应变能力,能够全面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业务工作,并在专业范围内有自己的专长和特长。

4、具有精谌的技术操作能力,对与本专业有关的诊断治疗或监测方法及各项检查的专业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5、具有指导培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或带研究生临床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6、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有课题的设计、组织和总结能力。

(三)业绩与成果

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其中l是必备条件):

1、在国际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二篇或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三篇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二篇论文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三篇论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术专著(本人编写部分在3万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国或省内通用的大中专医学教材的主要参编者(本人编写部分在3万字以上)。

4、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一项或省(部)级科技三等奖二项或地市、厅局级一等奖二项的等级额定获奖人员。

5、主持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或在本专业领域多次突破技术难题,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定,证明其技术成果者。

第九条 预防医学专业评审标准

一、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技师)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一)专业理论知识

1、系统掌握预防医学学科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

2、熟悉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有一定见解,能吸收新科研成就应用于实际。

3、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有指导和培养中级以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l、坚持本专业第一线工作,完成规定工作量,具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每年必须有三个月在现场工作。

2、熟练掌握预防医学学科本专业疑难病的预防或保健等较大技术问题。

3、本专业基本技术操作熟练。

4、能指导本专业全面业务工作。

5、有组织本专业工作、科学研究、调研的能力。

(三)业绩与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其中l是必备条件):

1、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各发表过一篇论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或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二篇或省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三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术专著(本人编写部分在2万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国或省内通用的大中专医学教材(本人编写部分在2万字以上)。

4、获省(部)级三等以上科技奖一项或地市、厅局级科技二等以上奖二项的等级额定获奖人员。

5、有重大技术突破,达到省内或国内领先水平,被省级或国家及有关部门认定,证明其技术成果者。

二、主任医师(主任技师)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一)专业理论知识

1、精通预防医学学科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并能将相关专业知识有机地与本专业知识结合、指导工作。

2.及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并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应用于实际工作。

3、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有培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l、坚持本专业第一线工作,完成规定工作量,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每年至少有三个月时间坚持在现场进行调查、了解或研究工作。

2、精通本专业业务,熟练解决本专业疑难及新发现疾病的预防、保健等重大技术问题。

3、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技术操作,了解或应用本专业最新技术。

4、能够组织、指导本专业全面业务技术工作,是本专业或学科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5、有主持本专业科学研究、调研的能力。

(三)业绩与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其中1是必备条件):

1、在国际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二篇或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三篇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二篇论文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三篇论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术专著(本人编写部分在3万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国或省内通用的大中专医学教材的主要参编者(本人编写部分在3万字以上)。

4、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一项或省(部)级科技三等奖二项或地市、厅局级一等奖二项的等级额定获奖人员。

5、主持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或在本专业领域多次突破技术难题,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定,证明其技术成果者。

第十条 医学辅助技术专业评审标准

一、副主任技师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一)专业理论知识
1、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本专业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保养知识。

3、掌握医学影像、核医学、医学检验、麻醉等专业中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

4、全面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进展。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坚持在业务第一线工作,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平均每年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时间不少于35—40周,具有较丰富的技术工作经验。

2、掌握本专业业务技术工作,有指导下级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

3、掌握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并具备解决较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

4、灵活运用相关专业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业绩与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其中1是必备条件):

l、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各发表过一篇论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或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二篇或省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三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术专著(本人编写部分在2万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国或省内通用的大中专医学教材(本人编写部分在2万字以上)。

4、获省(部)级三等以上科技奖一项或地市、厅局级科技二等以上奖二项的等级额定获奖人员。

5、有重大技术突破,达到省内或国内领先水平,被省级或国家及有关部门认定,证明其技术成果者。

二、主任技师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一)专业理论知识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系统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知识。

2、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能掌握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及时掌握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并有创新意识。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坚持在业务第一线工作,完成规定工作量,在本专业工作不少于30—35周,具有较丰富的技术工作经验。

2、能组织、指导本专业全面业务技术工作,是本专业或学科的技术骨干。

3、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疑难的技术问题,并能了解或应用最新技术。

4、能协助科主任做好本专业的工作,具备指导下级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和有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撰写较高水半的论文。

(三)业绩与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其中l是必备条件):

l、在国际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二篇或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大会宣读论文三篇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二篇论文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三篇论文(要求第一作者文章至少50%以上)。

2、正式出版的技术专著(本人编写部分在3万字以上)。

3、正式出版的全国或省内通用的大中专医学教材的主要参编者(本人编写部分在3万字以上)。

4、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一项或省(部)级科技三等奖二项或地市、厅局级一等奖二项的等级额定获奖人员。

5、主持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或在本专业领域多次突破技术难题,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定,证明其技术成果者。

『叁』 新生儿配奶间工作制度

你的孩子已经过了新生儿期,40天大出现吐奶的情况,作为一个小儿外科医生,我这样帮您分析和建议

1)如果之前没有任何类似的病史,请注意孩子现在是不是着凉了或者消化不好。

2)如果出生以后一直有吐奶病史,需要警惕几种疾病,一个是先天性幽门狭窄,还有就是肠旋转不良,这两种是新生儿吐奶的最大外科因素。如果呕吐一直不能缓解,及时到小儿外科就诊。

3)试着喂奶后把小孩靠在你肩膀上,轻轻拍背部,有利于小孩奶液进入胃肠道。

『肆』 华西医院门诊部有妇科吗妇科医生哪个好

有妇科的,所有的医生都是比较优秀的。

门诊二楼开放诊断室31间,分别设置甲状腺乳腺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中西医痔瘘科、胸外科、皮肤科、血管外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中西医结合科、感染科、心理卫生、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血液内科、骨科、肾脏内科、小儿外科、心脏外科、妇科、小儿内科等专家、专科门诊以及便门门诊。

门诊三楼设置外科治疗室、眼科专科门诊及眼科特殊检查室、耳鼻喉科专科门诊及耳鼻喉内窥镜检查室、麻醉专科门诊、理疗康复科诊断室及治疗室。实验医学科、超声诊断科、病理科以及心电图室、超声心动图室、肌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植物神经功能检查、胃肠纤维内窥镜、直肠镜、肺功能检查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等均位于门诊三楼。

(4)小儿外科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华西医院门诊部的相关情况:

1、门诊医师由华西医院派出。其中一级专家15人,二级专家4人,三级专家8人,四级专家2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占56%以上。

2、门诊科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各类医疗服务流程、行为及岗位规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医疗服务流程行为与岗位规范。

『伍』 山东省日照市人们医院是不是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肯定是啊 日照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现为全市唯一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全市的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中心,是济宁医学院的非直属附属医院。2002年5月由老城区整体东迁至新市区医院占地285亩,其中医疗区占地190亩。业务用房5万余平方米(门诊楼1.03万m2,综合病房楼2.8万m2,保健病房楼1.06万m2)。开放床位926张。2006年全院共完成门诊诊疗37.5万人次,出院人数3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1万例。泰安路126号。现有在职正式职工893人。其中高级职称169人,中级职称338人;博士、硕士60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50%以上。拥有西门子16层螺旋CT、R200数字化胃肠机、飞利浦高档数字化彩超、数字化DR、美国通用2000D数字化乳腺机、日立磁共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套数字内窥镜等先进医疗设备400余台(套),设备总值近亿元。设有行政职能科室16个,临床科室32个,医技科室20个,其中小儿外科为省级特色专科,有市级重点学科6个、市级重点建设专科6个,超声科承担了一项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设有全市“120”急救中心、白内障复明中心、矫形外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坚持“科教兴院”,重视加强与国内外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加入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跨省市医疗协作网,建立了与荷兰伊萨拉医院、韩国早安医院的友好关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学习引进先进技术,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术、肝移植术、肾移植术、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置入术、复杂脑瘤切除、断肢再植、角膜移植、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腔镜微创外科手术等先进技术,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近年来,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50余项,获国家专利6项。不断加强内部管理,重视管理队伍建设,规范设备购置、新药引进等各项工作,逐步健全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及规章制度。全面推行院务公开,所有设备物资采购、基建工程项目一律招标,实现了“阳光作业”。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注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积极采取措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荣获全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模范爱婴医院、全省百佳医院、全省优质医疗服务单位、淮海经济协作区十佳医院等称号

『陆』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坐落于杉玉林市中心,交通方便,是桂东南最大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属卫生部核定的全国 500家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是1938年(民国27年)1月1日成立的郁林卫生区省立医院。1942年3月,郁林卫生区卫生事务所与省立郁林中心卫生院合并改组为省立郁林中心卫生院。1943年6月,郁林中心卫生院改名为省立郁林医院。1944年成立郁林县卫生院,地址在蒲塘圩,抗日战争结束后迁回郁林县城公共会场后面。1947年省立郁林医院与郁林县卫生院合并,改名为郁林公立医院。1949年11月,郁林县解放,我人民政府接管后与1950年1月改名郁林专区人民医院,院址在县城东门口,即现在玉林地区中医院位置。1951年夏季,郁林县划归容县专区管辖后改名容县专区人民医院。1957年秋改称玉林专区人民医院。1958年移点到玉林县城东郊广东坡(即医院现址)进行扩建,与1960年冬季扩建竣工后搬迁。1968年10月改称玉林地区人民医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与玉林地区中医院、玉林地区卫生防疫站,玉林地区卫生学校附院等三家医院单位合并为玉林地区卫生防治院。1978年恢复玉林地区人民医院建制。1997年10月,玉林“撤地设市”,更名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六十二年来,医院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的道路。她从原来只有32个人,40张病床,主要设备只配备一些常规检验仪器、普通小手术器械和20毫安X光机一台,只能开展阑尾切除手术的小医院,发展到现在开放病床650张,正式编制职工1004人,占地面积102406.5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面积32677.8平方米,年门诊量60万多人次,年出院病人1.6万人次,分科较细,设备较全,技术水平较高,能担负起全市五县二区、广东毗邻地区的医疗、预防、科研、教学等重要任务的综合性医院。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乘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医院建设飞速发展,蒸蒸日上。经过锐意改革,落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坚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方向。在管理上,大力倡导“服务在先、优质为本、有益社会、发展医院、改善个人”的办院宗旨,明确医疗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医院发展以质量效率为基础,持续发展以职工素质为依据的管理思路。围绕实施科学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针对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行业规范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使医院综合实力属广西级医院先进行列。

目前,医院已拥有一大批现代化程度高的先进医疗仪器。如核磁共振美国产的Max-640全身CT,德国西门子900c呼吸机710麻醉机,德国贝朗血透机,体外循环机,300毫安带电视x光机,前列腺射频仪,彩色经颅多普勒,电磁波定位碎石机,彩色B超,美国产的OEC9600c臂数字成影机,大型全自动化仪,电视胃肠电子镜显像仪,纤支镜,腹腔镜等大型现代化医疗器械。

如今,医院拥有一支临床经验丰富,技术水平、理论水平高的医疗技术骨干队伍。有主任医师8人,副高技术职称64人,中级技术职称293人,其中主治医师92人,医院被广西医科大学认定为教学医院。在这些高中级技术人员的主持和带领下,医疗工作达到较高水平,现能开展了断肢(指)再植术、肾移植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射频消融术、脑血管畸形、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介入放射治疗等,听神经瘤切除、巨大脑膜瘤切除、各种肌皮瓣、骨瓣移植等高难度显微外科手术,颈椎前后路、胸椎、骶椎的高难度手术等100多项重点专科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院承担了各级科研课题100多项,获国家和省市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1998年到1999年,在国家级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76篇,在省级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11篇。

几年来,医院先后被广西区党委、政府、区卫生厅、玉林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医院”、“文明单位”,1996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1999年获三级甲等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医院。

『柒』 聚焦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三大焦点是什么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三大焦点:

提高医生收入是否会导致医疗费用上涨?

根据指导意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各选择3个市(州、区),除西藏外的其他省份各选择1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进行试点。

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在薪酬改革实践中,并未增加患者的医疗自付支出。数据显示,2015年,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平均工资较2012年增加13%;而该院的“药占比”较2012年下降6.87%;抗菌药物采购价格平均下降56%,共实现药品让利1527万元;门诊、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分别为131.17元、5557.89元,均低于成都市区级公立医院平均水平。

调整后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捌』 为什么儿童外科是独立的一个外科

你所说的儿童外科即小儿外科。
小儿外科只是一种大外科的细分,只有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才能细化专业分科。或在专业儿童医院,有小儿外科。
主治医师即中级职称的医生,要看具体是什么心脏手术了,手术等级制度有严格的划分,就是说,住院医师(初级职称)能主刀哪些手术,主治医师又能主刀哪些手术,等等。要是一个留学归来的博士学位的主治医师,是能胜任某些手术的。
外科划分是依据不同解剖部位来划分的,如:骨外科、神经外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等等,这是大外科的划分,医院越大,划分越细。像骨外科又可划分为:创伤外科、足踝外科、手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肿瘤科、矫形外科等。
祝:健康快乐!

『玖』 手术分级制度的分级标准

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技术难度较低、、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2、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技术难度一般、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3、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4、四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9)小儿外科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参考资料

网络-手术分级制度



热点内容
王孝通法学 发布:2025-02-09 13:33:44 浏览:330
山东滕州律师 发布:2025-02-09 12:03:35 浏览:975
劳动法是全国通用吗 发布:2025-02-09 11:50:07 浏览:595
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选编第四辑 发布:2025-02-09 11:44:22 浏览:844
谢丹律师 发布:2025-02-09 11:38:26 浏览:994
清华大学法学院招生简章 发布:2025-02-09 11:18:52 浏览:303
上海劳动法试用期工资规定 发布:2025-02-09 11:07:05 浏览:126
中南政法法学院 发布:2025-02-09 10:42:14 浏览:6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要点 发布:2025-02-09 10:40:16 浏览:435
女朋友和我分手后死了我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9 10:37:56 浏览: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