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党纪法规学

党纪法规学

发布时间: 2022-04-27 06:39:10

A. 中国共产党党纪条规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党纪条规有:

《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1、《党章》

党章即党的章程,它是一个政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开展正规活动、规定党内事务所规定的根本法规,是党赖以建立和活动的法规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具有最高党法、根本大法的效力。

党章一般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它的内容上要是规定党纲、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条件、党员的权利义务、党的纪律等。党章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斗争的需要和党员的情况,定期进行修改。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简称:纪律处分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党内法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制定,旨在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3、《廉洁自律准则》

是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简称。由党中央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在201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基础上修订而成。全文共8条、281字,包括导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4、《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这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200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的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一定要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严格执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自觉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正确行使党内监督的各项权利。

5、《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为了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的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

6、《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是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带头强化自我约束,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做到正人先正己而制定的法规,2017年1月8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自2017年1月8日起实行。

(1)党纪法规学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政策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一致认为,党中央高度重视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对纪检机关寄予殷切期望。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是纪检机关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

带头强化自我约束,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做到正人先正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表明了严格自律的担当和决心。全会指出,规则紧扣监督执纪工作流程,明确请示报告、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涉案款物管理等工作规程;规定谈话函询的工作程序。

执纪审查的审批权限,调查谈话和证据收集的具体要求;提炼有效管用实招,上升为制度规范,把纪委的自我监督同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机结合,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

中央纪委要带头执行规则,加强对监督执纪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各级纪委要切实履行自身建设主体责任,严肃处理执纪违纪、失职失责行为。

B. 如何加强党内法规 学习

一是要坚持以党抄章为遵循,坚决维护袭党章权威。要通过两项法规的贯彻实施,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严明党纪戒尺,把两项法规,特别是党章要求真正刻印在心上。
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始终把讲政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抓住这个纲,把严肃其他纪律带起来。
三是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坚决纠正实践中存在的纪法不分。

C.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主要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主要有:《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答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等。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拓展资料: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它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D. 退休党员学习党纪法规读书笔记

细观“三严三实”的要求,“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不仅适用于党员干部,也适用一般大众,唯独“严以用权”是完全对党员干部所讲的,可察其针对性与重要性,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躬体力行,切实践行“严以用权”,就具体操作而言,须自觉强化宗旨、法治、和廉洁意识,以期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自觉强化宗旨意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手中权力皆系人民赋予,践行“严以用权”的目的就是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运用手中权力时,要时刻心系群众,为民谋福利,事、创业,要以实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脚踏实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得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实惠,毋使有遗漏。一些党员干部受中国封建糟粕文化影响,总认为自己是“官老爷”,工作就是“牧人”,高高在上,这种思想和心态要不得,党员干部必须抛弃“官本位”思想,变管理为服务,以人为本,不忘初心,将宗旨记在心中、用在实处,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要忘记自己是执政党的党员干部,一言一行,须合乎宗旨要求,必须永远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而不是对立面。自觉强化法治意识。一些党员干部陷于“人治”陷阱,任人事专凭个人喜好,重要决策搞“一言堂”,误人、误己、误事,更甚者以权谋私,搞权力寻租,搞利益输送,损害国家利益,危害党的事业。法治代替人治是必然之势,践行“严以用权”,严是要求,依法事、依法行政是实现路径,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强化法治意识,方法有三:一靠学法,即是要自觉学习党的纪律、规章和法律法规,时常钻研,学后才能懂法,能默化于心;二靠用法,学好法,懂法,具体工作中就要依照党纪国法事,有法必依,不逾矩;三靠守法,须知违法必究,党纪国法如高悬明镜,不要心存侥幸,不要逾越。党员干部强化了法治意识,方能落实依法行政,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养成按制度、按规矩事的习惯,自觉维护好党纪国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觉强化廉洁意识。《左传》有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在世,不朽事业有三,以立德为首,古时为官之德首崇廉。古今一理,从政廉洁是对党员干部的终身要求,更是必须坚持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肩担党托之责,手握民赋之权,身份特殊,如同“守关者”,要自觉强化廉洁意识,以廉洁为终生追求,常怀律己之心、常念贪欲之害、常敲警示之钟,以廉洁构筑抵御歪风邪气的堡垒。包拯、海瑞、于成龙等以清廉名垂青史,无有他宝,惟慎独慎微,古人尚且如此,今之党员干部更要于“慎”处下功夫,时刻提放人情、财货、声色的“攻关”,须防微杜渐,行有所止,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身体力行党员干部的职业操守和高尚情操,把好关隘,建立不朽的德业。

E. 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增强党员干部什么意识

加强对党纪党规党法的学习,是推进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持续转变和增强培育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价值理念的一大决策和举措。如果确保学习不偏不颇不走过场。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对党纪党规党法的宣传力度。各级各部门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党纪党规党法,大力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将学习遵守党纪党规党法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的重要学习内容,增强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意识,切实让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党纪党规党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深刻认识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党法是每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自觉养成依纪依规依法事、用权和施政的习惯。二是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将党纪党规党法的学习纳入党员干部教育规划,统筹抓好党纪党规党法的学习教育培训,要创造条件让党员干部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深入系统学、结合实际学,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按照《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交推进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加强对执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等各方面党纪党规党法制度体系建设。四是要加大对学习和遵守党纪党规党法的督促检查。加大督查,切实把党员干部掌握、熟悉、遵守、运用党纪党规党法的情况,作为综合目标管理、党员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评价依据同,对执行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形成提升执行效果的倒逼机制。对党纪党规党法意识不强、不按党纪党规党法事的要及时提醒,对严重违反党纪党规党法的行为要坚决纠正,真正做到有纪有规有法必依、执纪执规执法必严、违纪违规违法必究。五是加大对违反党纪党规党法的惩处追责。加强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推进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利用勤奋创业、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开展示范教育,表彰激励勤廉兼优的先进榜样。通过开展廉政书画展、谈话提醒、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公益戏、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岗位廉政教育,提高公职人员廉政风险防范意识。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展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效果。加大对村级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力度,村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党规党法,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依法事的自觉性。对于阳奉阴违、自行其是,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做选择、走形式、搞变通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并给予严厉惩戒,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职位高低,只要触犯了党纪党规党法,都要严惩不贷。通过狠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党法工作,促进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纪党规党法意识,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全力营造不愿、不能、不敢违纪违规违法的法治环境,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推进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推动同步小康创建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F. 党内法规制度有哪些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第三条
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中央党内法规。下列事项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党的各级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
(三)党员义务和权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党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事项;
(六)其他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事项。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第四条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基本规定。
条例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第五条
党内法规的内容应当用条款形式表述,不同于一般不用条款形式表述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第六条
制定党内法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制定党内法规的日常工作由中央书记处负责。
中央办公厅承担党内法规制定的统筹协调工作,其所属法规工作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负责职权范围内的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其所属负责法规工作的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第七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建设实际出发;
(二)以党章为根本依据,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三)遵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规定。
祝你生活愉快

G. 如何学习好遵守好党章和和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

1、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
2、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准回则》和答《条列》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要通过逐条学习,熟练掌握两部党内法规的具体内容,牢记各项廉洁自律要求和党的纪律底线,进一步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3、要把学习和本职工作相结合,牢记根本宗旨,弘扬优良传统作风,树立高尚道德情操,懂规矩、守规矩,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热点内容
月息3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9 09:01:01 浏览:551
刑事诉讼法再审抗诉 发布:2025-02-09 08:58:44 浏览:371
财经法规习题集 发布:2025-02-09 08:53:13 浏览:838
集体土地司法强拆 发布:2025-02-09 08:37:26 浏览:538
第三人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9 08:26:03 浏览:301
行政法派出机关类型 发布:2025-02-09 08:25:17 浏览:74
全国法院系统学术 发布:2025-02-09 08:24:34 浏览:770
论民法的精神 发布:2025-02-09 08:24:31 浏览:389
教师法律法规学习 发布:2025-02-09 08:18:17 浏览:201
社区政策法规 发布:2025-02-09 08:01:14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