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❶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重要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重要环境管理制度。
1、环境规划制度;
2、环境专保护统一监督管理制度;属
3、环境标准制度;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5、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6、“三同时”制度;
7、排污收费制度;
8、限期治理制度;
9、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10、公众参与制度。
❷ 环保管理规章制度有哪些
据我所知有:“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
❸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的制度措施主要有八项,即: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排污许可证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下面重点介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五项,其余的略述。
(3)乡镇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由于环境管理的内容涉及土壤、水、大气、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环境管理的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环境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各个部门,所以环境管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主要内容可分为三方面:
1、环境计划的管理:环境计划包括工业交通污染防治、城市污染控制计划、流域污染控制计划、自然环境保护计划,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宣传教育计划等;还包括在调查、评价特定区域的环境状况的基础区域环境规划。
2、环境质量的管理:主要有组织制订各种质量标准、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督捡查工作,组织调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3、环境技术的管理:主要包括确定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防治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确定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组织国内和国际的环境科学技术合作交流等。
❹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
环境保护应贯彻国家的环保法规,遵循“全面规化,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方针,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法制观念,重视环保工作;
技术中心做好环保基础工作,掌握公司污染情况,按期测定污染排放数据,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
企业改造和生产,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生产废弃物的管理: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包装袋、包装桶等其他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尽量回收利用,对不能再使用的物品,由行政部门回收;
“三废”处理: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必须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处理必须符合排放标准;
躁声的管理:采用低躁声设备。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❺ 环保管理制度
环保管理制度主要有八项,具体如下: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排污许可证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由于环境管理的内容涉及土壤、水、大气、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环境管理的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环境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各个部门,所以环境管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
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
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的设
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和监测规范的要求。
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
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四十条 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
使用。
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
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❻ 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主要内容
1,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3,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4,第十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5,第二十一条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第二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第二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❼ 农村的环卫法律法规是哪些
农村环境卫生公告范本一: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创造“山绿、水清、路净、庭美”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根据《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xx]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现就加强我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规范村民生产生活行为习惯等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禁乱丢乱扔垃圾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1、不得随意乱丢乱扔,垃圾必须分类、入池、入桶。
2、不得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
3、不得乱贴、乱画、乱挂、乱堆、乱放、乱泼。
二、加强家畜家禽养殖管理
严禁将畜禽粪便裸露堆放;严禁向沟渠排放畜禽粪便;严禁病死畜禽上市流通(必须深埋处理)。对不遵守规定的养殖户主,要批评教育;对不遵守规定的规模养殖场,要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罚款。
三、严格落实环境卫生包干责任制
乡镇集镇等区域由乡镇直接负责;村级公共区由村场直接负责;农户庭院、承包地、家庭垃圾分类入池由农户负责。
四、农村居民(含乡镇集镇居民)应履行以下义务
1、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不允许乱丢生活垃圾。
2、爱护环卫设施。
3、积极投资、投劳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特此通告。
二Oxx年三月二十八日
农村环境卫生公告范本二:
当前,一场整治村庄环境的人民战争正在全市轰轰隆隆地开展。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镇环境面貌,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镇人民政府决定抢抓机遇,动员全镇人民广泛参与到全市农村环境卫生联片整治的活动之中,彻底改变我镇村镇环境脏乱差现象。为此,通告如下:
一、这次村庄环境整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村级主体、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原则,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要求,重点解决镇、村环境 “脏、乱、差”的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及村容村貌的监督管理,着力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使镇、村垃圾处理和镇容村貌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全面实现镇村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全面提高我镇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这次村庄环境整治的重点区域是:峰瞿线、峰府线、戴柴线、戴三线、戴竹线等骨干公路沿线,以此为重点先行先试整治,逐步向纵深全方位推进。
三、这次村庄环境整治的卫生方面要求是:对田边头地、沟渠河塘、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公共场所等地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堆积废料、灌木杂草、残墙断壁等一切有碍观瞻的废弃物、构筑物彻底清除、清运,做到房前屋后、路边坡岸没有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耕乱种、乱圈乱栓、乱泼乱撒等现象,视线范围内没有白色垃圾和生活垃圾。
三、这次村庄环境整治的设施方面要求是:搞好各类项目结合,全面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按照人口居住密集5-8户设置一个垃圾池,以村(居、场)为单位,利用废弃坑塘改造一两个垃圾填埋场。
四、这次村庄环境整治的管理方面要求是:为加强领导力量,实现常态保洁,各村(居、场)指定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配备两名以上保洁员,建立保洁员工作岗位责任制,保证做到垃圾入池,尽可能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为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建立“十户轮值”制度,互帮互助,互相监督。为促成文明卫生的社会风尚,村级将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定期开展“文明卫生农户”评选活动,并张榜公示,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这次村庄环境整治对群众生活陋习的十项禁令是:一不准将垃圾随意倾倒,二不准在公路上打场晒粮,三不准在公路上和公路边堆放建筑材料、草垛和杂物,四不准在主干道两旁行道树至公路路基边坡范围内放养、栓系牲畜,五不准在公路上和田间焚烧秸秆和稻草,六不准往河道排放生活污水和倾倒垃圾,七不准不经审批乱建房屋、厕所、猪圈等永久性建筑物,八不准在公路上和公路两侧摆摊设点、乱停乱靠,九不准在主公路两侧牵线搭架晾晒衣物,十不准在主公路两侧5米范围内开荒种植庄稼。
六、村庄环境整治是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保障群众身心健康的民心工程,迫切需要全镇人民共同参与和积极维护。镇人民政府号召全镇人民群众紧急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六月底以前进行一次房前屋后大清扫,按照上述有关要求,将田边头地、沟渠河塘、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的一切废弃物、构筑物清除、拆除干净,清运至村级指定地段,对占道的建筑材料转移至自家地段。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镇政府支持村级按照村规民约予以处理;对拒绝限期转移的占道的砖沙石料,支持村级动用铲车转运至本村田间公路做铺路之用,有关农户的经济损失村级一律不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