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法律法规
1. 民航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多部法律以及法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的领空主权和民用航空权利,保障民用航空活动安全和有秩序地进行,保护民用航空活动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空享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
2. 中国航空法律法规总共有哪些
涉及航空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有很多,都是以民用航空法作为基础制定的。回
其他法律规章答包括: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保卫规则、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应急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飞行基本规则等等(涉及的法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3. 中国民用航空法具有法律效力吗
中国民用航空法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了!它是规范民用航空方面的比较专业的法律条文!适用于相关民用航空方面的!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讨论和制定的!
4. 民航法可分为哪两大部分,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民航法分为国内民航法和国际民航法两大部分,分属不同的法律体系。其中, 国内民航法是国家的重要法律,它涉及领空主权的宣告及其空域管理制度。
只有很好地普及了民航法律知识,才能使民航从业人员不仅能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还能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解决矛盾、处理问题。
本书正是适应民航领域普及和发展民用航空法律知识的需要,在学习和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一本专业教材,它不仅是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用书,也是所有各级民航从业人员学习民航法知识的一本参考书。
内容简介:
学好民用航空法是每一个从事民航服务与管理的从业人员,特别是民航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各级民航从业人员学好民用航空法是促进和保障我国的民用航空事业今后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改组成立后的航空集团索要抓的首要工作。
通过学习民航法,民航从业人员不仅能懂得民用航空的活动规律,而且也能了解民用航空活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民航从业人员学好航空法,就是要学会如何依法治国、依法治民航。
5. 学习航空法规有什么意义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所做的所有的事都是与法律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回法律的制约,不受法律的保答护,如果不懂法律就很可能在无意中侵犯他人的权利,当然在他人侵犯我们权利的时候,我们也就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了,到时候只能感叹社会的不公,熟不知并不是社会的问题只是自己懂得太少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如果作为一个专业来学习那就更有必要了,能够服务社会帮助那些不弄得法律的人,拿起我们手中公正的剑维护社会的公平。
6. 91部民航法规
法律分析:CCAR-91部是中国民航规章体系《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是为了规范民用航空器的运行,保证飞行的正常和安全制定的飞行规范准则、飞机维修要求、设备合格要求、运营机构要求、机组人员操作规范等关乎飞行安全的条例规定,是所有在中国境内运营的民用飞行器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
法律依据:《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88号)
第91.1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民用航空器的运行,保证飞行的正常与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规则。
第91.3条 适用范围及术语解释(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运行的所有民用航空器(不包括系留气球、风筝、无人火箭和无人自由气球)应当遵守本规则中相应的飞行和运行规定。对于公共航空运输运行,除应当遵守本规则适用的飞行和运行规定外,还应当遵守公共航空运输运行规章中的规定。(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登记的民用航空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实施运行时,应当遵守本规则G章的规定。(c) 超轻型飞行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的飞行应当遵守本规则O章的规定,但无需遵守其他章的规定。(d) 乘坐按本规则运行的民用航空器的人员,应当遵守本规则相应条款的规定。(e) 本规则中所用术语的含义在本规则附件A《术语解释》中规定。
第91.5条 民用航空器机长的职责和权限(a) 民用航空器的机长对民用航空器的运行直接负责,并具有最终决定权。(1) 飞机上的机长:机长在舱门关闭后必须对机上所有机组成员、旅客和货物的安全负责。机长还必须在从飞机为起飞目的准备移动时起到飞行结束最终停止移动和作为主要推进部件的发动机停车时止的时间内,对飞机的运行和安全负责,并具有最终决定权。(2) 旋翼机上的机长:从发动机起动时起,直至旋翼机结束飞行最终停止移动并且发动机关闭,旋翼叶片停止转动时为止机长必须对旋翼机的运行和安全及机上所有机组成员、乘客和货物的安全负责。(b) 在飞行中遇有紧急情况时(1) 机长必须保证在飞行中遇有紧急情况时,指示所有机上人员采取适合当时情况的应急措施。(2) 在飞行中遇到需要立即处置的紧急情况时,机长可以在保证航空器和人员安全所需要的范围内偏离本规则的任何规定。(c) 依据本条(b)款做出偏离行为的机长,在局方要求时,应当向局方递交书面报告。(d) 如果在危及航空器或人员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必须采取违反当地规章或程序的措施,机长必须毫不迟疑地通知有关地方当局。如果事故征候发生地所在国提出要求,机长必须向该国有关当局提交关于违章情况的报告;同时,机长也必须向登记国提交这一报告的副本。此类报告必须尽早提交,通常应在十天以内。(e) 机长必须负责以可用的最迅速的方法将导致人员严重受伤或死亡、航空器或财产的重大损坏的任何航空器事故通知最近的有关当局。
7. 民航方面的法律知识
我认为是适用的。
航空器对地面第三方造成的损害主要是指飞行中的航空器版坠落或从飞行中的权航空器中坠落下的人或物对地面的人或物造成的损害。那么既然是这样的话,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第七十一条 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8. 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法律分析:一、枪支等武器(包括主要零部件);二、爆炸或者燃烧物质和装置;三、管制器具;四、危险物品。
法律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发布《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和《民航旅客限制随身携带或托运物品目录》的公告》 一、枪支等武器(包括主要零部件);二、爆炸或者燃烧物质和装置;三、管制器具;四、危险物品;五、其他物品,其他能够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对航空安全和运输秩序构成较大危害的物品;六、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运输的物品。
9.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应该遵循哪些法律法规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216号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CCAR-276-R1)已经2012年12月2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
2013年9月22日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促进危险品航空运输发展,保
证航空运输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有关法律、行政
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内公共航空运输经营人(以下简称国内经营
人)、在外国和中国地点间进行定期航线经营或者不定期飞行的外国公共
航空运输经营人(以下简称外国经营人)以及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有关
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依据职责对全国危险品
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
区管理局)依据职责对辖区内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除具体条款中另有规定外,含义如下:
(一)“危险品”是指列在《技术细则》危险品清单中或者根据该细
则归类的能对健康、安全、财产或者环境构成危险的物品或者物质。
(二)《技术细则》是指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制定的程序而定期
批准和公布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
Doc9284
号文件)。
—
2
—
(三)“经营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旅客、行李、
货物、邮件运输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包括国内经营人和外国经营人。
(四)“托运人”是指为货物运输与承运人订立合同,并在航空货运
单或者货物记录上署名的人。
(五)“货运销售代理人”是指经经营人授权,代表经营人从事货物
航空运输销售活动的企业。
(六)“地面服务代理人”是指经经营人授权,代表经营人从事各项
航空运输地面服务的企业。
(七)“托运物”是经营人一次在一个地址,从一个托运人处接收的,
按一批和一个目的地地址的一个收货人出具收据的一个或者多个危险品包
装件。
(八)“机长”是指由经营人指定的在飞行中负有指挥职能并负责飞
行安全操作的驾驶员。
(九)“危险品事故”是指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联,造成致命或者
严重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坏或者破坏环境的事故。
(十)“危险品事故征候”是指不同于危险品事故,但与危险品航空
运输有关联,不一定发生在航空器上,但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坏或者破
坏环境、起火、破损、溢出、液体渗漏、放射性渗漏或者包装物未能保持
完整的其他情况。任何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并严重危及航空器或者机上
人员的事件也被认为构成危险品事故征候。
(十一)“例外”是指本规定中免于遵守通常适用于危险品某一具体
项目要求的规定。
(十二)“包装件”是指包装作业的完整产品,包括包装物和准备运
输的内装物。
(十三)“集合包装”是指为便于作业和装载,一个托运人用于装入
一个或者多个包装件并组成一个操作单元的一个封闭物,此定义不包括集
装器。
(十四)“集装器”是指任何类型的货物集装箱、航空器集装箱、带
网的航空器托盘或者带网集装棚的航空器托盘,此定义不包括集合包装。
(十五)“包装物”是指具有容纳作用的容器和任何其他部件或者材
料。
(十六)“始发国”是指在其领土内最初将货物装载于航空器上的国
—
3
—
家。
(十七)“联合国编号”是指为识别一种物质或者一组特定的物质,
而由联合国危险品运输专家委员会所指定的四位数字编码。
第五条
经营人和其他从事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危
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应当遵守现行有效的《技术细则》及其补充材料和任何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民航局规范性文件
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
从事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的相关单位应当建立自查制度,对
直接关系航空运输安全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手册、管理程序、培训大纲、人
员资质等实施自查,使之保持最新有效,相关规定得到严格执行。
第二章
危险品航空运输的限制和豁免
第七条
危险品航空运输应当遵守本规定和《技术细则》规定的详细
规格和程序。
第八条
除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予以豁免或者按照《技术细则》
规定经始发国批准可以运输的情况外,禁止下列危险品装上航空器:
(一)《技术细则》中规定禁止在正常情况下运输的危险品;
(二)受到感染的活动物。
第九条
禁止通过航空邮件邮寄危险品或者在航空邮件内夹带危险
品,《技术细则》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禁止将危险品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物品作为航空邮件邮寄。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收寄危险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的规定处罚。
第十条
任何航空器均不得载运《技术细则》中规定的在任何情况下
禁止航空运输的物品和物质。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情况的物质和物品,不受本规定的限制:
(一)已分类为危险品的物品和物质,根据有关适航要求和运行规定,
或者因《技术细则》列明的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装上航空器时。
航空器上载运的上述物品和物质的替换物,或者因替换已被卸下的物
品或者物质,除《技术细则》允许外,应当按本规定进行运输。
(二)旅客或者机组成员携带的在《技术细则》规定范围内的特定物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0下载券 519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24页未读,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