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殡葬条例
⑴ 广州拟规定凭火化证明才能买公墓是怎么回事
广州7月4日消息,为加强殡葬管理,广州市民政局起草了《广州市殡葬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3日起在广州市法制办网站上挂出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规定》共七章41条,内容包括总则、殡葬服务单位建设与管理、遗体处理、骨灰和遗体安置、殡仪活动管理、法律责任、附则,规范了墓穴买卖行为、殡仪服务机构经营行为等问题。
禁止在太平间推销殡葬服务,违者最高可罚两万元
广州已有数十家殡仪服务机构,由于没有准入门槛、服务规范,导致部分殡仪服务机构直接参与医院太平间管理,甚至在医院争抢治丧客户、兜售殡葬用品。另有部分殡仪服务机构有意误导群众消费,泄露、兜售丧属信息,扰乱殡仪服务市场,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为规范殡仪服务机构的经营行为,《规定》明确禁止在医疗卫生机构太平间实施殡殓拜祭,展示、销售殡葬用品,提供殡仪服务和其他与殡葬活动有关的营利性行为。另外,《规定》还明确了殡仪服务机构具有价格公示、建立服务档案、文明服务、客户信息保护等义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规定,有在太平间实施殡殓拜祭、展示销售殡葬用品、提供殡仪服务等行为,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下罚款。
《规定》还明确,殡仪服务机构不得违背服务对象的意愿强行推销殡仪服务,强卖殡仪用品;不得向服务对象宣传和许诺从事封建迷信等违反政策法规、公共道德的活动;不得向他人泄露服务对象个人信息;同时在经营场所公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政府免费提供的殡葬基本服务项目、监督机关名称及监督电话等,并接受社会以及行业协会的监督;建立服务档案,如实记录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收费项目等信息。违者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⑵ 殡仪馆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法律分析】
殡葬服务收费分为两类: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经营性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是由市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费管理处通过召开听证会来决定有关服务收费标准,主要包括遗体的冷藏、接运、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丧葬收费项目;经营性收费主要是除基本殡葬收费项目外的服务项目和丧葬用品类,其价格是参同类商品市场机构来确定的,收费标准采用明码标价,丧属可以自由选择。 1、殡仪馆基本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下列殡葬服务项目属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实行政府定价管理,收费收入全额上缴财政。 ①遗体接运费。使用普通型灵车接运遗体,20公里以内的,100元/具;超过20公里的,每增加1公里加收3元,按往返里程计算。 ②馆内遗体搬运费。正常遗体(未腐烂,肢体完整)馆内搬运,50元/次.具。 ③消毒费。车辆、遗体消毒,50元/车.具.次。 ④遗体存放费。使用普通冷藏柜(一组三柜)冷存遗体80元/具.天。不足12小时按半天收费,超过12小时按全天收费。因尸体腐败、异味、传染病等原因,冷存前需经过消毒等必要技术性处理,并加密封袋保存的,每日加收90元。 ⑤遗体火化费。使用环保型火化炉650元/具,7岁以下儿童减半。 ⑥骨灰寄存费。普通金属全封闭架寄存60元/盒.年。 以上基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适用于不符合民政局、财政局规定免费条件的服务对象。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上述基本服务收费除超出一般情况,如因尸体腐败、异味、传染病等原因,冷存前需经过消毒等必要技术性处理,并加密封袋保存,需每日加收90元等情况外,其他免费。 2、殡仪馆延伸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除以上基本服务项目外,供丧属自愿选择的特殊服务项目属于延伸服务项目。延伸服务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由提供殡葬服务的机构自主确定价格,并与丧属签订服务协议。 3、墓穴维护管理费及收费标准 城区内去世的非村(社区)居民愿意安葬在城区的,由政府无偿提供公益性墓地,逝者亲属承担墓穴建造成本和管理费用,每座墓穴(双格)一次性收费3200元(含20年管理费和同一尺寸墓碑一座)。农村社区公墓搬迁后去世的农村(社区)居民,每个墓穴(双格)一次性收费1000元(含20年管理费和同一尺寸墓碑一座)。 公墓墓穴使用合同期满,群众申请继续使用的,公墓经营单位可收取公墓维护管理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售价3200元(含)以下的普通墓穴维护管理费200元/年.座;售价3200元以上的高档墓穴维护管理费280元/年.座。
【法律依据】
《广东省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办法》
第二条 殡葬服务价格包括殡葬服务收费和殡葬服务过程中提供的商品价格。殡葬服务收费包括办理丧事过程中的服务收费和公墓收费。我省行政区域内的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楼)、公墓、殡葬服务站(公司)等提供殡葬服务单位的价格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实行全省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办法,根据服务项目的重要程度和竞争条件,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管理。其中办理丧事过程中的殡葬服务收费分为基本服务收费与特需服务收费两大类,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特需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益性公墓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经营性公墓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政部门主办的殡葬服务单位销售的丧葬用品价格实行差率管理。
第四条 为大力推行葬法与葬礼改革,殡葬服务价格的制定与项目管理,应遵循有利于引导群众文明治丧,倡导丧事简办,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⑶ 无人认领的尸体怎么处理。
无人认领的尸体,由民政部门在本部门公众网和殡仪馆对外公告栏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满60个自然日仍无人认领的,殡仪馆可以对遗体进行处理。无人认领遗体火化后,自火化之日起骨灰保留2年,骨灰保留期满仍无人认领的,骨灰由殡仪馆负责处理。
参照《广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第八条,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遗体由民政部门在本部门公众网和殡仪馆对外公告栏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满60个自然日仍无人认领的,殡仪馆可以对遗体进行处理。
参照《广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第十一条,无人认领遗体火化后,自火化之日起骨灰保留2年,在骨灰保留期间如有家属、单位或其他组织认领的,殡殓处理费用由认领者负责;骨灰保留期满仍无人认领的,骨灰由殡仪馆负责处理。
(3)广东殡葬条例扩展阅读
参照《广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第二条,本市范围内无人认领遗体的处理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的无人认领遗体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出现以下两种情形,在公告期届满后仍无家属、单位或其他组织为其办理殡殓手续的遗体:
(一)姓名不详、身份不明的;
(二)姓名、身份清楚,但家属、单位或其他组织在防腐期15个自然日届满后不为其办理殡殓手续的。
参照《广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第三条,在医疗机构内死亡或其他场所正常死亡的人员,由医疗机构开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所在地的区公安机关对下列遗体进行检验、鉴定、拍照、登记、备案,由公安机关在医疗机构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加注遗体处理意见。
(一)在医疗机构范围内非正常死亡的;
(二)医疗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正常死亡的;
(三)姓名不详、身份不明的;
(四)姓名清楚,但无法联系到家属、单位或其他组织的。
参照《广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第四条,在医疗机构区域以外非正常死亡人员遗体,由公安机关负责检验、鉴定、拍照、登记和收集遗物,开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并加注遗体处理意见。
参照《广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第五条,《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应当按规定填写,注明死者姓名、身份以及是否属于非正常死亡等情况。如属姓名不详、身份不明或虽姓名、身份清楚,但家属、单位或其他组织放弃现场认领的,应当予以注明。
参照《广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第六条,殡仪馆凭《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收运遗体。
参照《广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办法》第十条,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无需公告,殡仪馆可以对遗体进行处理:
(一)家属、单位或其他组织书面表示放弃认领的;
(二)正常死亡遗体已出现膨胀、腐臭气味、舌肿眼突等明显腐变症状的;
(三)公安机关签署意见确认为无人认领的;
(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立即火化的。
⑷ 广东省殡葬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广东省殡葬管理办法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现将《广东省殡葬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殡葬管理,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殡葬管理的任务是积极地、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摒弃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是殡葬管理的领导机关,应切实加强领导,支持主管部门做好殡葬管理工作,协调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宗教、卫生、国土、财政、侨务、交通、劳动、人事、新闻、城乡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的关系,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殡葬改革工作。
第四条各级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施殡葬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宣传、贯彻国家殡葬改革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负责本辖区内的殡葬管理工作;(二)制定殡葬改革的规划和措施;(三)领导和管理殡葬管理所、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殡葬单位;(四)处理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五条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对本单位或本辖区的人员进行殡葬改革的宣传教育,确保殡葬管理的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得到执行。
第六条各市、县应建立健全殡葬管理所,配备相应的人员,负责本区域内殡葬管理工作。其职责是:(一)检查督促基层落实当地人民政府有关殡葬改革措施;(二)抓好推行火葬和改革土葬的宣传教育。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把殡葬设施(含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用地和资金,以适应殡葬改革的需要。
第二章 火葬管理
第八条各市和县城镇人口达5万人以上(含划入该镇的农村人口)的县,应建立火葬场,实行火葬。
第九条凡有火葬场或邻近有火葬场的市、县应划定火葬区,推行火葬。划定火葬区范围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山区县为50%;丘陵地区县为60%;平原区市、县为70%;城市郊区为80%;大中城市的市区全部划为火葬区。
第十条火葬区内的遗体一律实行火葬,禁止土葬,禁止出售棺木。
第十一条在火葬区内医院逝世的人员,由当地殡仪馆收运遗体火化,不得土葬。医疗机构应建立遗体造册登记制度,需接运尸体的,应持市、县殡葬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
第十二条火葬区内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干部、职工逝世后,不实行火葬的,所在单位不得向其亲属发放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第十三条火化后的骨灰由丧主自行处理,可存放于骨灰堂、骨灰墙、骨灰公墓,也可埋葬植树和撒入大海,但不得到公墓以外的区域造坟埋葬。
第三章 土葬管理
第十四条暂未划为火葬区的地区为土葬改革区。土葬改革区应以乡、镇或管理区为单位,选择荒山瘠地建立公墓,集中埋葬,禁止在公墓以外区域埋葬。城市现有的墓地、坟岗,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一律由当地殡葬管理部门接管和改造。
第十五条华侨较多的市、县可建立华侨公墓,埋葬华侨、港澳台同胞的骨灰、遗体或骸骨。运入本省境内安葬的遗体、骸骨的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兴建公墓须按国家民政部颁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经有权审批的民政部门批准后,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正式营业;未经批准而设立的经营性公墓,不准营业。经营性公墓须有殡葬事业单位参与兴建和经营管理。
关联资料: 部委规章共1部
第十七条兴建公墓所需用地,按非农业用地的申请、审批程序办理用地手续。
第十八条严格控制墓穴占地面积,每具遗体占地不得超过4平方米,骨灰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
第十九条公墓应进行绿化、美化,建成园林式的墓园。
第二十条禁止用耕地作墓地。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出租、转让、买卖墓穴。禁止恢复或新建家族墓地,禁止建造活人坟。违者,由当地市、县民政部门会同国土管理部门责令限期迁坟,并恢复原来地貌。
第二十一条禁止在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风景区、水库和河流的堤坝以及铁路、公路两侧建造坟墓。违者,由当地市、县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迁坟,并恢复原来地貌。
第二十二条在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范围内的坟墓,用地单位应登报或张贴通告,通知坟主在限期内办理迁坟事宜,当地殡葬管理部门应予以协助。过期无人办理迁坟事宜的,按无主坟处理。
关联资料: 关联案例共1部
第二十三条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员逝世后,可实行土葬,但在有公墓的地区应安葬于公墓;愿意实行火葬的,予以鼓励。
第四章 制止封建迷信丧葬习俗
第二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群众摒弃封建迷信丧葬习俗,实行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二十五条禁止封建迷信的丧葬活动。任何人不得在丧葬中从事封建迷信的职业活动。对利用迷信活动造谣惑众、诈骗财物者,应依法惩处。
第二十六条生产和销售丧葬用品,应经当地县或市级民政部门审查批准,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七条在火葬区内把遗体土葬的,由殡葬主管部门责成丧主限期火化,由国土部门责成其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并处以2000元至3000元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在火葬区或土葬改革区私自出卖、转让墓穴的,由殡葬主管部门和国土部门给买卖双方各处以1000元至2000元的罚款,并没收其非法所得。
第二十九条在建立公墓的土葬改革区内,丧主把遗体埋葬在公墓以外的,由殡葬主管部门会同国土部门处以每宗1000元至2000元的罚款,限期将遗体迁入公墓安葬,并恢复原来地貌。
第三十条无营业执照生产、销售棺木和丧葬用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生产工具、材料、产品和全部销售收入,并处以1000元至2000元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在火葬区为应当火葬的遗体出具土葬证明者,由所在单位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火葬区的医院擅自允许丧主把尸体运走土葬的,由其主管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
第三十三条罚没收入按《广东省罚没财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对执罚单位作出的处罚不服的,可根据《行政复议条例》、《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各市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订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1986年2月13日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广东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⑸ 广东省殡葬管理有什么条例及规定
广东省殡葬管理条例是有的,这个是参照国家殡葬管理条例制定的。每个地市还有对应的殡葬管理办法。
⑹ 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可以处理少数民族劳动纠份吗
01 十个少数民族人员土葬的审核
02 更改民族成份的审核
03 少数民族考生照顾资格的审核
04 深圳市宗教人士出国留学、进修(涉密)
05 深圳市宗教团体和个人应邀出访和邀请国外宗教组织和个人来访(涉密)
06 邀请境外宗教教职人员讲经讲道(涉密)
07 拟在深圳市工商部门注册开办生产、经营清真食品企业或个体商户的清真资格审核
08 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范围内设立商业、服务业网点,举办陈列、展览,拍摄电影、电视片
09 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
10 深圳市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境外捐款
11 举行跨市的大型宗教活动
12 印刷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和承印境外宗教出版物
13 深圳市一级宗教团体的申请筹备成立、登记
14 深圳市民族团体登记的审核
15 宗教教职人员户口迁移(涉密)
01号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十个少数民族人员土葬的审核
一、审批内容
对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保安、塔塔尔等十个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少数民族人员民族成份审核。
二、设定依据
(一)《城市民族工作条例》(1993年9月15日国家民委令第2号发布)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二)《广东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1997年12月1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二十五条;
(三)《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7月21日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第六条;
(四)《广东省殡葬管理办法》(粤府〔1994〕107号)第二十三条;
(五)《深圳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2000年1月11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2004年6月25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正)第五条、第七条。
三、审批数量及方式
无数量限制,对符合条件的死者准许土葬。
四、审批条件
死者生前的民族成份属于我国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的范围。
法律依据:《广东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第二十五条;《殡葬管理条例》第六条;《广东省殡葬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深圳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七条。
五、申请材料
(一)医院或公安、司法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
(二)死者生前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六、申请表格
无。
七、审批申请受理机关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八、审批决定机关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九、审批程序
死者家属到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递交申请材料--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出具符合土葬规定的证明;不符合条件的,予以解释和答复。
十、审批时限
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法律依据:本实施办法规定。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准许土葬证明,自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核实死者亲属出具的有关材料,对符合土葬条件的开具有关证明,然后由死者亲属向市民政局(或市殡仪馆)申请办理死者土葬相关事宜。
十三、收费
无。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
02号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更改民族成份的审核
一、审批内容
更改民族成份的审核。
二、设定依据
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民委(政)字〔1990〕217号]。
三、审批数量及方式
无数量限制,符合条件即可。
四、审批条件
(一)公民民族成份可随父或随母,在满18周岁前由父母商定,满18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20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二)历史上错定或有关部门登记错误的,根据事实和提供的相关证明,给予出具核改证明。
法律依据:《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第三条。
五、申请材料
(一)要求更改民族成份的书面申请(原件1份);
(二)申请人与其父或母的关系证明,父母单位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三)申请人与其父或母的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四)申请人民族成份错定或登记错误之前的公安部门出具的民族成份证明(原始材料复印件1份,并加盖公安部门的印章)。
六、申请表格
无。
七、审批申请受理机关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八、审批决定机关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九、审批程序
申请人向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递交申请材料,经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出具同意更改民族成份的证明;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解释和答复。
十、审批时限
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法律依据:本实施办法规定。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出具同意更改的证明,有效期为2个月。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经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核准,出具同意更改民族成份的证明后,方可向公安户籍部门申请办理更改民族成份事宜。
十三、收费
无。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
03号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少数民族考生照顾资格的审核
⑺ 广州墓地拟出新规有哪些
目前,墓地的价格是居高不下,为了防止墓穴像商品房一样被炒买,近日,广州市民政局起草了《广州市殡葬管理规定》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规定明确:凭遗体火化证明才能购买墓穴,禁止墓穴使用权人转卖墓穴。
墓穴使用期限一周期为 20 年
为了防止墓穴像商品房一样被多手、高价炒买,意见稿除了明确政府对经营性公墓单位的部分收费实行价格管控外,还有一系列措施。
一方面,经营性公墓单位应当凭遗体火化证明向丧事承办人出售墓穴,并提供骨灰安葬服务。不按此规定操作的,由民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 2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业整顿,并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
另一方面,则是禁止墓穴使用权人转卖墓穴。具体来说,即经营性公墓单位提供骨灰安葬服务时,应当与丧事承办人签订墓穴使用合同,确定墓穴使用权人,并发放墓穴使用凭证。
墓穴使用期限以 20 年为一个周期,期满后可以续期。若期满后,墓穴使用权人仍未办理续期手续的,经营性公墓单位应当发布公告,公告期为 1 年。公告期满,仍无人办理续期手续的,经营性公墓单位对该墓穴作无害化处理。
公众的意见或建议请于2017年7月12日前向市法制办反映或提交。具体途径如下:
1.在新浪微博“广州政府法制”提交;
2.登录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http://www.gzlo.gov.cn),通过网站上的“立法征求意见”栏目提交;
3.邮寄至广州市府前路1号4号楼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规处(邮政编码:510032);
4.传真:83125287;
5.电子邮箱:gzlfgc@126.com。
提交意见请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作进一步联系。
⑻ 广东殡葬政策
看地区 化为火葬的就不可以了
⑼ 请问广东省无名尸骨灰保存时间是多久
根据《殡葬管理条例 》和《广州市殡葬管理规定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的无人认领尸体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以下两种情况,在公告期届满仍无家属、单位为其办理殡殓手续的。
(一)姓名不详、身份不明的尸体;
(二)姓名、身份清楚,但家属、单位在防腐期15天届满不到殡仪馆办理殡殓手续的尸体。
在医院正常死亡的尸体,由医院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姓名不详、身份不明的,由医院通知医院所在地的区、县级市公安分局进行拍照、登记、备案;在医院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明确是否属正常死亡的,由医院通知医院所在地的区、县级市公安分局进行检验、鉴定、拍照、登记、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在医院以外死亡的尸体,由公安部门负责检验、鉴定、拍照、登记和收集遗物,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死亡医学证明书》应按规定填写,对死者姓名、身份以及是否属于非正常死亡等情况应填写清楚,如属姓名不详、身份不明或虽姓名、身份清楚,但家属放弃现场认领的,应予注明。
殡仪馆凭《死亡医学证明书》收运尸体。
因案情需要保留的尸体,公安部门应在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时注明防腐期。防腐期一般不超过15天,防腐期满后,需要继续保留的,公安部门应办理延期手续。
无人认领尸体由民政部门在本单位公众服务网和殡仪馆公告栏进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60天内仍无人认领的,殡仪馆可以对尸体进行处理。
非正常死亡的无人认领尸体在防腐期或公告期内,如有家属或单位认领的,凭公安部门开具的介绍信到殡仪馆办理认领手续;对有可能查清身份和通知家属认领的尸体,公安部门应当调查核实并通知家属认领。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无需公告,殡仪馆可按规定将尸体处理。
(一)家属书面表示放弃认领的;
(二)经公安部门鉴定为死亡24小时以上或者溺水死亡14小时以上的;
(三)尸体已经出现膨胀、臭味、舌肿眼突等症状的;
(四)公安部门签署意见确认为无人认领的;
(五)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立即火化的。
无人认领尸体火化后,骨灰保留3个月,在骨灰保留期间如有家属、单位认领的,殡殓处理费由认领者负责。骨灰保留期满仍无人认领的,骨灰由殡仪馆负责处理。
对有土葬习俗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科尔克孜、萨拉、塔吉克、乌兹别克、保安、塔塔尔等10个少数民族的无人认领尸体,由民政部门会同民族宗教部门按有关民族政策处理。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的姓名不详、身份不明的尸体,经公告后仍无人认领的,其殡殓费及公告费由各级民政部门报同级财政部门核拨。
因交通事故、刑事案件死亡的无人认领尸体的处理费用,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民政、公安、卫生、财政、民族宗教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执行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一)应当由本单位处理而推诿不作处理的;
(二)故意拖延处理,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有其他玩忽职守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