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出口法规
㈠ 我国纺织品出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国出口纺织品海关管理
1.出口纺织品海关管理
我国出口纺织品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的单位有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商务部负责全国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工作,同时根据需要会同海关总署及质检总局制定及调整《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目录》,并加以对外公布。
目前,出口美国的纺织品在通关过程中所牵涉到的证件主要有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及出境货物通关单。临时出口许可证由许可证及原产地证两项组成,出口美国的证件主要包括输美纺织品许可证(一式五联)、输美纺织品原产地证(一式四联)。
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由商务部授权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统一管理、指导,并由全国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具体操作。许可证局对商务部负责,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为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件的发证机构;在许可证局的统一管理、监督、检查和指导下负责受权范围内的发证工作。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件实行“一批一证”和“一证一关”制。“一批一证”指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件在有效期内一次报关使用;“一证一关”指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只能在一个海关报关。
一套输美纺织品出口许可证和产地证可以对应多份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经营者应一次性申办并领取,对超过一个月不领取的证书,发证机构可予以收回并撤销。
据《中美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规定,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属于进口者自用的非零售产品,无论价值多少,及作了适当标注的、金额等于或少于
800美元的商用样品,美国海关不予限制。
纺织品出口临时许可管理适用以下海关监管方式:一般贸易、易货贸易、补偿贸易、进料加工(对口合同)、进料加工(非对口合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料件及其它贸易方式。从境内区外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场所的属于《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商品目录》的商品,海关不验核其许可证件;待上述货物实际离境时,按照有关规定海关根据需要对其凭许可证件办理验放手续。对于属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目录的商品,根据商务部公告(2005年第49号)和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公告(2005年第45号、87号、103号、104号及2006年第6号)的规定,经营者持加盖纺织品许可证专用章的许可证在中国海关报关,办理相关纺织品出口手续;对属于法定检验目录的商品还应凭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出境货物通关单办理验放手续。待货物出口至美国口岸时,进口方应凭商务部传输至美方的电子数据在美国海关办理相关验放手续,输美纺织品许可证和输美纺织品原产地证留用备查。
2.出口纺织品相关注意事项
《税则》是以《协调制度》为基础制定的,已在本刊2007年第7期对《协调制度》及海关商品归类的重要性做了系统的介绍,在此不再重复。如前所述,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管理则是以税则归类项下的10位海关商品编码为基础确定的,只有给出了出口商品的正确税则编码,才能确定其具体的贸易管制措施。
在实际的纺织品出口通关操作过程中,相关企业及货运代理公司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本末倒置。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出口的纺织品是否是设限商品,往往是把属于设限的商品归到非设限的商品中去,以图蒙混过关,或是先确定出口商品所属的设限类别,然后再按类别号确定其具体的税则编码。诚然,出口商品是否受许可证管理是纺织企业及贸易商首要关注的问题,但对于海关来说,商品归类正确与否是他们在审单过程中首要关注的重点,然后则是根据正确的税则编码确定其是否是为贸易管制商品。由于企业与海关在这一问题上的出发点不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矛盾的产生,降低了出口商品的通关效率。
根据《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及海关业务具体操作流程,建议目前凡是列入《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商品目录》的商品的出口应按照以下步骤实行。
(1)根据出口纺织品的纤维成分、加工状态、使用用途及其它相关要素并参阅《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进行商品归类,确定其10位税则编码,然后根据其税则编码查看其进出口证件代码项,如果该项下有进出口证件代码,则表明其在出口状态下为贸易管制商品(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代码为5,出境货物通关单代码为B)。
(2)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数量一定比例实行有偿招标,剩余部分则实行按出口业绩分配。商务部根据分配原则确定各经营者可申请的商品类别和数量并定期公布在商务部的官方网站上,获得可申请数量的企业应在商务部下达的可申请类别和数量范围内向各地方商务部管部门提出许可申请,办理临时出口许可证的相关审批手续并申领许可证。
(3)企业或被授权的货运代理公司凭力口盖纺织品许可专用章的有关证件向海关申报,海关根据业务流程对出境货物进行审单、查验、征税直至最后的放行,重点放在业主提供的单证与货物是否“单单相符”、“单货相符”。
(4)货物抵达进口国港口后,经营者凭中国商务部传输的电子数据和书面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件及主管发证机构签发的原产地证办理相关通关手续。
㈡ 服装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对服装行业的准入尚无具体针对性的规定。结合服装行业的具体情况,在该行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包括《公司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知识产权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政策均鼓励服装企业发展品牌,鼓励连锁经营模式,鼓励农村市场消费的升级,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一)增值税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产品可以免征;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可以按照13%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为纺织产业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棉花、麻和蚕丝等农产品初加工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出口退税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对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共作了四次调整。 2008年7月1日,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过了3个月,提高到14%;又仅过了3个月,国家从2009年2月1日起,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从2009年4月1日起,国家又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
(四)支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建立公共研发设计平台,在信息、人才等方面向企业提供帮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为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提供金融服务。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商业运作模式,鼓励服装、家纺企业利用自主品牌作抵押,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融资,探索建立企业自主品牌信用担保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企业以自主品牌为纽带进行并购重组。
(六)扶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鼓励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chr(34)走出去chr(34),在重点出口市场和新兴市场定期举办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展览会,支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广交会、服装服饰博览会;引导企业积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主动使用自主商标;对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在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渠道拓展等工作提供相关服务。
(七)加大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保护力度。加强跨区域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工作;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建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应对机制;加强对合资合作过程中服装、家纺自主品牌的保护和管理,国外资本收购兼并我国重点品牌应经有关部门批准,防止自主品牌被恶意收购;加大对服装、家纺行业商标专用权行政保护力度,适时开展服装、家纺行业市场专项整治活动。
(八)服装产业推进“东纺西移”。纺织业产业转移可有效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把生产加工环节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过程。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地方经济优势和特点,把产业转移与凸显自身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产业承接配套机制建设,加快产业园区硬件建设步伐,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做好服务。
㈢ 面料出口需要办什么认证吗
您好,要看您做什么面料,现在出口要求还是比较多的,基本的有Okeo-Tex认证。再生面料的话要做GRS认证,有机棉OCS认证,GOTS认证,工厂的话出口对BSCI认证也是有要求的。具体要看客户需求。
希望能帮到您,如有问题也可私信了解更多~
㈣ 我国农产品或纺织品出口欧盟、美国、日本的国际标准是什么详细点!
1.美国纺织品的品质测试标准主要有:AATCC标准(美国纺织染色家与化学家协会),ASTM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CPSC(美国联邦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FTC强制性标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另外美国对纺织品服装制定了许多技术法规:纺织纤维产品鉴定法令、毛产品标签法令、毛皮产品标签法令、公平包装和标签法,织物可燃性法规、儿童睡衣燃烧性法规、羽绒产品加工法规等等。
2.欧盟纺织品的测试标准
欧盟没有专门的标准制定机构,CEN(欧盟标准化委员会)主要是贯彻国际标准,协调各成员国标准并制定必要的CEN(欧洲标准),CEN标准大多数与ISO标准相同。
欧盟各成员国有自己的法规和标准,与欧盟统—的法令法规无论在技术要求还是在条件上都稍有差异。英国作为现代纺织业发源地之一,其纺织标准体系除了相当完善的英国标准(CBS)外,还有一套(BSBN)标准体系。德国标准(DTN)也相当严峻和完备,目前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就来源于DIN标准。
3.日本纺织测试标准
日本对纺织品服装的品质非常“挑剔”,进入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其贸易商有一套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审核的依据,主要有三种规范:(1)日本工业标准(JISL)(2)产品责任法(P/L)(3)产品品质标准制定。并且要求生产商在指定的质量检测机构取得合格认证。
日本还有多种纺织纤维和服装的标志。(1)Q标志(quality)日本的优质产品标志。(2)SIF标志(财团法人缝制品检查协会)是对优秀制品认可和推荐的标志。
㈤ 纺织品出口欧洲要哪些证件认证
纺织品出口欧洲已经不需要纺织品许可证了,也就是不需要配额了。根据你客人的要求,有的需要做AZO证明,有的需要做Oeko-Tex Standard 100的测试认证,没有硬性规定。
㈥ 国家对欧盟的纺织品出口政策
中欧纺织品谈判情况 6月11日中欧经过10多个小时的谈判,达成初步谅解,共同签署中欧部分纺织品备忘录。协议化解了历经半年的贸易摩擦,避免了欧盟大范围单方设限,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傅助理详细介绍了谈判背景、过程、成果和谈判意义以及体会。在介绍谈判的成果时,指出,主要成果有四点:一是争取了有利的基数,比欧盟行动指南的基数要高。二是争取合理的增长率,242段最高增长率7.5%,而中欧协议增长率超过7.5%,树立了标杆。三是以较小的代价争取了一揽子安排。较小代价是只有10个类别受到限制,换来对其它类别终止调查;四是欧方承诺克制使用242段,既对2007年前10种以外的类别不用242段。在谈到协议签署的意义时,指出,首先瓦解欧美对我纺织品形成夹击态势,缓解与发展中国家矛盾,同时对美国形成巨大压力,美国希望立即与中方就纺织品进行谈判;其次是改善242段对我谈判苛刻的条件;三是中欧实现双赢,维护了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增加了互信;四是积累了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的干部队伍。 会议分三个小组对于部长讲话和管理办法进行讨论。对管理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意见: 1.5%机动数量没有明确规定,不好操作,工作量大、矛盾大; 2.不允许转让不符合实际情况,建议允许省内调剂; 3.一体化前出口业绩所占比例偏小; 4.没有体现对西部、品牌的支持; 5.建议取消自动出口登记许可证管理; 6.尽快公布临时管理商品目录、企业可申请数量。
㈦ 中国服装进出口公司实施了什么国际贸易政策
(一)《中国入世议定书》与《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对服装出口的限制
《人世议定书》规定:从中国人世之日起12年内,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双叮O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此影响的WID成员有权在防止或补救此种市场扰乱所必需的限度内,对此类产品撤销减让或限制进口;直到2016年,在进口方针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时,可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体。
《中国加人WTO工作组报告书》规定:一个WTO成员认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的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自《WIO协定》生效之日起,由于市场扰乱、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该成员国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减轻或避免此市场扰乱。提出磋商请求的成员可对磋商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类别的纺织品或纺织制成品实行限制
(二)服装贸易摩擦频繁
欧盟、美国是我国服装出口的最主要的两个市场,但这两个地区也是贸易摩擦频繁的地区1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服装出口设限。
欧盟于2005年4月发布了基于“242条款”制定的《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规定了对来自中国纺织品进行设限的条件和程序,并先后对10余种中国纺织品启动了设限调查。5月27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亚麻纱和T恤衫提出正式磋商请求。6月10日,对10类中国产的纺织品和服装重新实施配额限制。
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于2005年5月13日作出了对来自中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5月18日,又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作出了对来自中国的化纤制针织衬衫、化纤制裤子、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和精梳棉纱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5月23日,再次对4类中国纺织品实行进口配额限制。
㈧ 纺织品面料出口有何标准
纺织品面料出口要根据出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每个国家均有不同的标准,要求不太一致,各收货公司也可能增加考核项目或验收要求,以提高货品的质量要求。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其它质量指标考核要求高,验收较严格,一旦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标准,面临索赔要求。做出口纺织品一定要与客户约定好验收标准,对标准要了解,千万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