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我国有哪些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规

我国有哪些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4-30 03:58:55

①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有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非人工饲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软体类及其他动物。全世界的野生动物分为濒危野生动物、有益野生动物(指那些有益于农、林、牧业及卫生、保健事业的野生动物,如肉食鸟类等)、经济野生动物和有害野生动物等四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各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三条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自治州、县和市政府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第八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十七条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破坏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息繁衍场所的,由野生动物

② 我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法规

专有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专生野生动物保护实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其他的法律法规中有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条目的有:《刑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海关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等,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条例。

③ 保护动植物的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刑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等。

(注: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请及时点击采纳。)

④ 我国有哪些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来共和国野自生动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5、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2013修订)
6、其他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⑤ 我国有哪些保护里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法规

专有复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制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其他的法律法规中有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条目的有:《刑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海关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等,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条例。

⑥ 野生植物保护法

法律分析:野生植物保护法是国家指定的或认可的关于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野生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野生植物的法律保护,国际社会还签订了许多关于保护野生植物的国际合约或协定。我国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国家重视保护野生植物。早在1985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就制定法规保护稀有生物。70年代后,国家还进一步重视对野生植物的保护。1973年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明确提出加强植物的保护。《环境保护法(试行)》《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和《草原法》等,都从各自的角度对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作了相应的规定。此外,还制定了一些专门的野生植物保护法规,如1984年6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农牧渔业部关于制止乱搂发菜、滥挖甘草,保护草场资源的报告》,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野生植物的保护的重点是珍贵稀有的野生植物。1982年通过的我国现行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珍贵的植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一条 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植物的保护、发展和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保护的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药用野生植物和城市园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的野生植物的保护,同时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第九条 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野生植物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

第十条 野生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商国务院环境保护、建设等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保护的野生植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

⑦ 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保护复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法,刑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海关法等

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有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非人工饲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软体类及其他动物。全世界的野生动物分为濒危野生动物、有益野生动物(指那些有益于农、林、牧业及卫生、保健事业的野生动物,如肉食鸟类等)、经济野生动物和有害野生动物等四种。
野生动物,顾名思义,为野外环境生长繁殖的动物,一般而言,具有以下特征:
野外独立生存,即不依靠外部因素(如人类力量)存活,此外还具有种群及排他性。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些保护野生动物法律

我国抄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目前有以下法律法规:
1988年11月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规。
还有一些司法解释《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加入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公约和组织,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等。

⑨ 我国有哪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

亲,具体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5、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2013修订)
6、其他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 也可通过贴吧”法律咨询吧http://tieba..com/p/4313271848请问律师或查询。

⑩ 我国有哪些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相关法律

专有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其他的法律法规中有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条目的有:《刑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海关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等,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条例。

下面摘录部分有关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相关法律条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录)
第一百五十一条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各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第三百三十七条违反有关动植物防疫、检疫的国家规定,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的.或者有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危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摘录)
第三条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自治州、县和市政府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第八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十七条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破坏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息繁衍场所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破坏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处以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违反本法规定,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情节严重、构成投机倒把罪、走私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广西牡族目治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摘录》
第三条从国外进入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二物种的,分别按国家重点保护一、二级野生动物进行管理,属附录三物种的,按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管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工商、公安、海关、动植物检疫、公路、铁路、民航、航运、邮电、旅游、饮食服务等部门应当按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做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第八条鼓励对陆生野生动物进行驯养繁殖、科学研究工作。扶持具备资金、场地、技术、种源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及科学研究工作。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指导驯养繁殖陆生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建立野生动物谱系、档案。驯养繁殖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应当按照规定申请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不得超越许可证规定范围驯养繁殖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第十条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陆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第十二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走私或者非法捕杀、收购、出售、加工、利用、运输、携带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禁止为上述违法行为提供工具和场所。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产品制作、发布广告,不得利用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进行妨碍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宣传。宾馆、饭店、酒楼、餐厅、招待所和个体饮食摊点等,不得用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名称或者别称作菜谱招徕顾客

热点内容
民法规定特殊情况 发布:2025-02-08 21:16:29 浏览:930
福建水路交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08 21:06:26 浏览:729
刑法哲学下载 发布:2025-02-08 20:14:30 浏览:630
法院小段子 发布:2025-02-08 20:01:44 浏览:252
王田律师 发布:2025-02-08 19:59:53 浏览:891
法律硕士填写报考院校 发布:2025-02-08 19:58:12 浏览:393
密室免责声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16
双方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58
劳动法对临时年龄工规定 发布:2025-02-08 18:23:50 浏览:467
职场伦理道德 发布:2025-02-08 18:23:15 浏览:487